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王祥军 黄 肖 方家林 李维国 张晓飞 胡彦师 高新生 贺军军 张华林
    2017, 38(6): 983-9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66个不同品系幼龄橡胶树茎干为材料,锯干处理后分析比较其侧枝初始萌芽的天数(萌发天数)、侧枝数量、侧枝长度、侧枝基部直径、侧枝叶蓬数等5个生长恢复指标的差异,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品系橡胶树的生长恢复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生长恢复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6%,其中侧枝长度的变异最大(34.74%),萌发天数的变异最小(16.73%)。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萌发天数和侧枝长度2个指标分别可以作为评价橡胶树萌芽和生长潜力的核心指标。对各品系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橡胶树种质的生长恢复能力中等(74.24%),而保亭3412、徐67020A、大岭66-41-2040、PR107、KHA10、大岭64-21-645、福建796-11、93-114多等8个品系的生长恢复能力强。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万继锋 杨为海 曾 辉 邹明宏 张汉周 陆超忠
    2017, 38(6): 990-9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86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为试材,分析澳洲坚果种质叶片表型多样性,并根据其多样性进行数量分类。结果表明:8个描述性状平均变异类型3.8个,嫩叶颜色和叶片形状的变异类型最为丰富,各为5个;4个数量性状中,叶柄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3.33%,叶片宽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3.59%;Q型聚类分析将86份种质资源在欧氏距离为6.85时分为光壳种及光壳种与粗壳种的杂交种2个组群;R型聚类分析将12个表型性状在相关系数1.16处聚为4组,多数性状表现两两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将12个表型性状简化为5个主成分,解释的总变异为 71.120 9%,更为直观展现了叶片表型特点,其结果与聚类分析基本一致。因此,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叶片表型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叶序、嫩叶颜色、叶尖形状、叶缘形状、叶缘刺、叶柄长度、叶形指数对数量分类起重要作用,基于叶片表型多样性的数量分类为构建澳洲坚果种质分类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许林兵 张锡炎 李华平 陈 彪 黄秉智 陈维信 冯 岩 肖维强 周登博 甘东泉
    2017, 38(6): 998-1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天黄’香蕉(AAA Cavendish)是2002年从台湾香蕉研究所引进的‘宝岛蕉’(新北蕉,Formosana, GCTCV-218)经过多代选育培育而成。‘南天黄’株高250~300 cm,生育期300~400 d,宿根期250~300 d,产量18~35 kg;‘南天黄’外观颜色类似中杆大蕉,茎色、叶色、幼苗紫斑色淡、吸芽色、茎形、果轴等生物学外观特性,与母本‘宝岛蕉’有较大的差异性;其稳定性和一致性也符合香蕉新品种测试指南的相关要求;‘南天黄’较‘巴西蕉’抗叶斑病、黑星病、花叶心腐病、叶边缘干枯、卷叶虫等;对枯萎病4号热带小种抗病性比‘宝岛蕉’、‘农科1号’等强,在枯萎病4号热带小种重病区发病率为4%~18%,低于所有参试品种(品系)。‘南天黄’是目前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枯萎病品种,可以在香蕉枯萎病区试种推广。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杨青青 谭施北 习嘉民 习金根 李 乐 汪 涵 张 静 易克贤
    2017, 38(6): 1005-1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了不同梯度的麻渣配施化学钾肥处理,并测定了剑麻的生长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显示:与不施用钾肥处理(NP)相比,施用化学钾(NP+K)和麻渣(NP+ST)2处理对剑麻叶片宽度、单叶生物量、增叶数、总叶片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施用麻渣处理(NP+ST)和施用化学钾肥处理(NP+K)对剑麻生长指标没有显著差异。麻渣的某些养分元素对提高剑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显著效果。施麻渣配施1/2化学钾肥处理(NP+ST+1/2K)具有最大的光能转化效率和最强的耐受性,显著提高了剑麻的生物量;在当前钾肥推荐用量[100 g/(株·年)]下,施用麻渣可以节省一半的化学钾肥用量[50 g/(株·年)]。麻渣配施1/2化学钾肥处理(NP+ST+1/2K)对剑麻具有最大的光能转化效率和最佳的生长效果。建议在剑麻大田生产中,施足麻渣有机肥,配施化学钾肥推荐用量的50%,即50 g/(株·年)。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董美超 朱进彬 丁望可 李进学 刘佳兴 赖新朴 王自然 杨世品 高俊燕
    2017, 38(6): 1010-1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9个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及柠檬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分枝高度及嫁接后柠檬苗的发芽率、株高、茎粗、分枝数及生物量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及柠檬容器苗综合表现最好的为T4(撒施柠檬专用肥1.6 g)处理,其次是T2(撒施尿素0.6 g)、T3(撒施柠檬专用肥0.8 g)处理,表现最差的是T8(浇施5%柠檬专用肥)和T7(浇施3%柠檬专用肥)处理。在一定施肥浓度范围内,施肥对嫁接后柠檬容器苗的生物量积累有明显促进作用。柠檬容器苗培育时建议采用在基质中撒施柠檬专用肥1.6 g。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陈贻钊 谢 宇 赵依杰 林 强 张小红 林 航
    2017, 38(6): 1016-10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不同海鲜菇菇渣复合基质对西瓜穴盘育苗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用于西瓜育苗的基质配方。试验分别用3~5 mm、<3 mm两种粒径的海鲜菇菇渣,按照不同比例与红泥土复合,并进行西瓜穴盘育苗试验,研究不同基质下西瓜苗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复合基质中海鲜菇菇渣体积比例的增加,西瓜苗的成苗率、干物质积累、壮苗指数等指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当基质中菇渣体积比例超过70%时,西瓜苗各指标有所下降;复合基质中菇渣比例为60%~70%时较为适宜于西瓜穴盘育苗,且大粒径菇渣较小粒径复合基质更有利于西瓜苗的生长。海鲜菇菇渣复合红泥土基质可用于西瓜穴盘育苗,建议使用大粒径海鲜菇菇渣 ∶ 红泥土=7 ∶ 3的配方进行西瓜育苗。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原慧芳 岩香甩 陈国云 田耀华
    2017, 38(6): 1022-10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两个地理种源镇沅(ZY)和墨江(MJ)豆腐渣果的果实特征规律,对72份豆腐渣果果实的若干外观和数量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同时,以豆腐渣果的幼苗为砧木,利用澳洲坚果3个品种的芽条进行嫁接,观察嫁接成活率,以初步探索山龙眼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开发利用前景。结果表明,在外观性状上,两种源豆腐渣果的果实均以绿色为主;但在果皮质地上有所差异,镇沅的果皮多较光滑,而墨江的全部为粗糙质地。两种源豆腐渣果除出苗率(镇沅75.39%和墨江83.26%)无显著差异外,墨江的其他数量性状指标均显著高于镇沅的;8个数量性状中,果实单果重和果形指数对两种源样本累积贡献率分别为79.47%和96.23%。经各项指标代入综合评分模型,从72份样本中选出了15个果实综合性状优良的样本,可考虑进行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初步嫁接试验结果表明,澳洲坚果芽条与豆腐渣果幼苗砧木二者表现为嫁接不亲和。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何 彬 杨志新 方敦煌 李 勇 陈学军
    2017, 38(6): 1028-10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鉴定了烟属植物野生种生育期等植物学性状特性,评价了供试材料对黑胫病(0号及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为开展远缘杂交花期相遇及亲本选配提供了基础数据。在玻璃温室内,本研究针对66份烟属植物野生种的生育期等7个植物学性状的调查,检测了烟碱及钾含量,并对黑胫病(0号及1号生理小种)抗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播种到开花时间(DF)为35.00~357.00 d,平均121.67 d;种子千粒重(TSW)为0.02~0.20 g,平均0.09 g;株高(PH)为11.20~292.75 cm,平均119.19 cm;花冠长度(CL)为1.22~11.50 cm,平均3.98 cm;花冠直径(CD)0.67~7.80 cm,平均2.37 cm;最大叶长(MLL)为6.79~61.15 cm,平均25.17 cm;最大叶宽(MLW)为0.65~35.51 cm,平均11.84 cm。烟碱含量为0.03%~1.81%,平均0.34%;钾含量为0.32%~7.11%,平均3.56%。筛选到N. alata PI42334等11份资源同时抗黑胫病0及1号生理小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邱胤晖 赵金星 邱志浩 佘文琴
    2017, 38(6): 1035-10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从厦门万石园林植物园中筛选出的21个具有代表性的三角梅品种的花色、瓣型和应用价值等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确立了14个代表性状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AHP层次分析模型,建立了三角梅观赏性状综合评价体系,并据此对品种进行分级,筛选推广潜力较高的品种。结果表明:在14个评价指标中,排在前3位的花色、叶片色泽、花量的权重值分别为0.261 4、0.166 8和0.156 7,对评价体系贡献最大;花期早晚、苞片宿存时间、苞片大小、叶边缘波折程度、生长势和生长习性等指标权重值也较高(均在0.080 0之上),采用该评价体系从植物园中共筛选出优质的三角梅3种,其得分值均在7以上,观赏性强及生态功能佳,‘帝国喜悦’为综合评价最佳者。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李小霞 钱正敏 肖仲久 韦 唯 胡 蝶
    2017, 38(6): 1042-10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采自赤水河流域的枯枝标本进行保湿处理后,对其进行暗色丝孢菌的分离、显微形态学鉴定,其中Pseudospiropes costaricensis、Phaeomonilia guangxiensis、Nakataea sichuanense、Diplococcium livistonae、Corynesporella obclavata、Solicorynespora ligustri、Shrungabeeja vadirajensis、Melanocephala triseptata和Novozymia elegans 9个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鉴定为贵州省省级新记录种。该种标本保存在遵义师范学院真菌学标本室(HMZNC)。
  • 植物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生化
    雷 菲 解 钰 张 文 肖彤斌 符传良 张冬明 吴宇佳 谢良商
    2017, 38(6): 1052-10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海水胁迫对火龙果生长生理的影响,以不同品种火龙果(‘帝龙’、‘红龙’、‘紫蜜龙’和‘白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海水(浓度为0、10%、20%和30%)浇灌下不同品种火龙果生长指标和生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1)海水浇灌下4个品种火龙果地上部鲜重均表现为减小趋势,但10%海水浇灌可显著增加‘帝龙’的株高增加量。(2)与淡水相比,海水浇灌下4个品种火龙果地上部和根部K+/Na+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当海水浓度为30%时,与其他3个品种相比,‘帝龙’地上部和根部K+/Na+下降幅度最小。(3)4个品种火龙果地上部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CAT活性和SOD活性随海水浓度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20%海水处理下,‘帝龙’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CAT活性上升幅度均高于其他品种。可见,低浓度海水胁迫下,火龙果表现出一定耐盐性,且‘帝龙’耐盐性相对较好。
  • 植物生理生化
    郑冬梅 李彩霞 林碧英 黄碧阳 庄团达 许胜胜
    2017, 38(6): 1058-10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紫甘蓝品种‘紫辉甘蓝’为试材,在南方塑料大棚内密闭式光照植物培养架中,采用新型LED光源研究了不同光质对紫甘蓝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R(红)、B(蓝)、8R2B(红光 ∶ 蓝光=8 ∶ 2)、5R5B(红光 ∶ 蓝光=5 ∶ 5)、2R8B(红光 ∶ 蓝光=2 ∶ 8)和荧光灯(对照CK)。结果表明:(1)在8R2B处理下,紫甘蓝幼苗地下部鲜重、地上部鲜重、单株鲜重、株高、根体积、根总表面积和根投影面积均最大;(2)与CK相比,不同光质处理均提高了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2R8B处理最高;(3)与CK相比,除R处理的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外,其它处理均有助于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积累,以8R2B处理最高;(4)可溶性糖含量以R处理最高;(5)与CK相比,各光质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幼苗MDA含量,以B处理效果最显著,8R2B和5R5B次之;(6)各光质处理对紫甘蓝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与CK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 植物生理生化
    郝向阳 梁天锋 韦善清 江立庚
    2017, 38(6): 1064-10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木薯渣、甘蔗滤泥、稻田土为原料配成不同水稻育秧基质,以‘桂育9号’为供试品种,探究不同水稻育秧基质理化性状对秧苗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不定根数、单位面积秧苗数外,秧苗各性状皆与基质的理化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基质容重的减小和孔隙度的增大使得秧苗株高、叶面积、单位体积基质生产秧苗鲜重显著增大,而根系盘结力显著减小;基质pH中性左右对秧苗品质无显著影响。在2.7 mS范围内,基质电导率增大对株高、叶面积、单位体积基质生产秧苗鲜重有显著促进作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对秧苗株高、SPAD值、叶面积和单位体积基质生产秧苗鲜重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速效磷还对秧苗茎基宽、叶龄、地上部干重、发根能力有显著或极显著促进作用,而与根系盘结力则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 植物生理生化
    张 琼 陆銮眉 戴清霞 朱丽霞 卓彩凤
    2017, 38(6): 1069-10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钙对非洲凤仙铅耐性和累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钙处理下,随着铅处理浓度增加,非洲凤仙生物量逐渐降低,根系和叶片铅含量逐渐升高,铅处理浓度高于100 mg/L时,非洲凤仙各器官铅含量在10~250 mg/kg之间;与无钙处理相比,外源钙显著促进50、100和300 mg/L铅处理下非洲凤仙的生长;钙对非洲凤仙各器官铅含量影响随铅处理浓度不同而不同,与无钙处理相比,钙显著促进50和100 mg/L铅处理下根系铅累积,显著抑制300和600 mg/L铅处理下根系对铅的吸收累积,钙显著降低100和300 mg/L铅处理非洲凤仙地上部分铅含量;铅处理浓度为100 mg/L时,钙显著降低铅在根系和叶片中活性,也降低根向地上部分转运。由此可知,非洲凤仙对铅具有较高耐性,是Pb富集植物;外源钙能够缓解一定铅胁迫对非洲凤仙的毒害作用,推测缓解效应与钙降低地上部分铅累积含量和降低铅在植株体内活性有关。
  • 植物生理生化
    郭梦桥 徐海军 王晓飞 刘淑霞 魏国江 程薪 程薪宇
    2017, 38(6): 1075-10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辣木(Moringa oleifera)种子结构及营养器官不同发育时期结构变化规律,利用GMA半薄切片法对辣木种子结构及北方温室条件下种植30、60、90、200和400 d辣木营养器官解剖学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发现辣木种皮主体由木化细胞组成,可能成为制造活性炭的新原料。辣木不同发育时期营养器官结构差异较大,并认为北方温室条件下培养60 d的辣木根较其他时期,在安全性及营养价值方面可能具有更高的可食性。辣木茎中髓部较为发达可能是其耐寒能力较低的原因之一。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赵秋芳 马海洋 陈 曙 陈宏良 贾利强
    2017, 38(6): 1081-10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泛素活化酶是蛋白泛素化所需的第一个酶,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出2个泛素活化酶(ubiquitin activating enzyme,UBA)基因,命名为SlUBA1和 SlUBA2。序列分析表明SlUBA1和SlUBA2基因的CDS序列长分别为3 060和3 255 bp,分别编码1 019和1 084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量为114.15和120.46 ku,分别位于第6和9染色体。2个基因均含有5个内含子,编码蛋白均为酸性、疏水性蛋白;对蛋白二级结构分析发现2个UBA蛋白均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亚细胞定位预测均定位于细胞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番茄UBA基因与其他物种UBA基因相似性高,进化过程非常保守。番茄不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2个UBA基因在根系和花的表达量较高,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非生物胁迫试验结果表明:SlUBA1基因在低温、干旱和盐胁迫下均上调表达;而SlUBA2基因对非生物胁迫没有明显响应,这些结果表明SlUBA1基因可能参与番茄对低温、干旱和盐胁迫的响应。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靳 松 陈泽斌 李育川 夏体渊 赵 凤 任 禛
    2017, 38(6): 1088-10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石蝉草根、茎、叶为材料,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石蝉草内生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根、茎、叶样品共测得167个OTUs,归属于11个门,分别为变形菌门、Ignavibacteriae、芽单胞菌门、梭杆菌门、厚壁菌门、异常球菌-栖热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各样品的菌群组成和多样性虽有差异,但以变形菌门为优势菌群,约占62.48%~93.24%。在各样品菌群丰度最高的10个OTUs中,叶部优势群落芽孢杆菌属、根部特有群落粘球菌目与石蝉草中具有抗炎、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存在潜在相关性。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吴伟怀 汪 涵 汪全伟 习金根 郑金龙 梁艳琼 李 锐 黄 兴 杨蕊馨 贺春萍 易克贤
    2017, 38(6): 1094-11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剑麻斑马纹病是剑麻生产中具有破坏性的一种真菌病害。本研究从GenBank(http://www.ncbi.nlm.nih.gov/nucest)中随机下载10 525条寄生疫霉EST序列,经过去冗余处理后得到5 519条无冗余EST。利用MISA(MIcroSAtellite identification tool)软件进行SSR发掘,从中共搜索到199个1~6碱基SSR,其中三核苷酸重复基元类型最多,共鉴定到55个,占SSR总数的27.6%;其次是二核苷酸重复基元类型和单核苷酸重复基元类型,分别鉴定到51和47个,各占所鉴定SSR总数的25.6%和23.6%。进一步分析表明,AG/CT二核苷酸重复基元类型为优势重复类型,占二核苷酸SSR总数的76.5%。而AAG/CTT和AGC/CTG 2个基元类型在三核苷酸中出现频率最多,分别为15和11次,分别占三核苷酸SSR总数的27.3%及20.0%。从鉴定的199个SSR中,选取含有SSR的合适区段设计了22对引物,并通过18个剑麻斑马纹病菌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了评价,结果只有其中9对引物能从剑麻斑马纹病菌基因组DNA中有效扩增,其扩增移效率为40.9%。由此表明,利用此方法来开发剑麻斑马纹病菌的分子标记具有可行性,只是存在一个转移效率问题。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燕一波 郭玉双
    2017, 38(6): 1101-11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白苏子(Perilla frutescens)花青素糖基转移酶基因为探针,通过电子克隆和RT-PCR的方法从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 L.)叶片中克隆到花青素糖基转移酶基因(AmGT1)的全长cDNA,并对其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mGT1全长892 bp,编码277个氨基酸;进化分析表明AmGT1的氨基酸序列与白苏子的同源性最高为79%,与其他花青素糖基转移酶蛋白的同源性在42%~62%之间,表明AmGT1是从金鱼草中克隆的新的花青素糖基转移酶基因。实时定量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金鱼草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的表达量最低;该基因虽然在红色、粉色、黄色、白色花朵中均有表达,但在红色花朵中的表达量最高,且存在一个从紧蕾期到松蕾期的跃变。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赵 辉 郭静远 孔 华 郭安平
    2017, 38(6): 1106-11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狗尾草是研究C4光合作用的优秀模型,具有热带植物的典型特征,也可作为研究热带作物的重要模型,高效的转基因技术是模式植物广泛服务于科研的基础,目前狗尾草作为模式植物的研究在国外越来越热门,但在国内还没有被关注。但作为模式植物狗尾草现有的转化技术还不完善,转化周期有待缩短,转化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本研究以狗尾草ME34品系不同阶段胚性愈伤为外植体进行农杆菌转化体系研究,通过实验大大提高了狗尾草的转化效率,缩短了转化周期,为狗尾草转基因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技术环节:高效胚性愈伤诱导技术,受体胚性愈伤的选择,适宜转化的农杆菌株系及培养条件,浸染和共培养条件与方法,抗性愈伤筛选条件,抗性愈伤成苗条件等。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徐隽骁 廖建和 黄 贞 张鸿飞 陈永平 黄桂春 杜日鹏
    2017, 38(6): 1113-11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性能天然橡胶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会出现贮存硬化的现象,导致了原本高性能的丧失,这一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研究报道了2-巯基苯并噻唑(MBT)可作为一种新型恒粘剂用于天然橡胶的恒粘处理,而关于MBT对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目前仍处于空白。通过加速贮存实验研究MBT对高性能天然橡胶的恒粘效果,并通过臭氧老化实验研究MBT的添加对高性能天然橡胶耐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MBT可制备具有较好恒粘效果的高性能天然橡胶;MBT的加入在一定量的范围内能提高橡胶的耐臭氧老化性能。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马若影 李幼梅 白新鹏 武林贺 张宇翔 王锡兰
    2017, 38(6): 1120-11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开发利用番木瓜籽中的蛋白质,以番木瓜籽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比较超声辅助提取(UAE)与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UMAE)对番木瓜籽蛋白提取的影响,并确定辅助提取方法及条件,后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并对番木瓜籽蛋白等电点、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持水性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UMAE较UAE提取番木瓜籽蛋白具有更快速、高效、节能的特点;响应面优化UMAE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 90,提取2 min,功率50 W,提取率约为52.31%,与理论值无显著差异;番木瓜籽蛋白的等电点pI4.56,pH4.5时起泡性最好,乳化性、溶解度最低;该蛋白持水能力较低,为(1.58±0.3)g/g。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张彦军 朱红梅 田建文 徐 飞 初 众
    2017, 38(6): 1127-11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菠萝蜜种子淀粉为壁材,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香草兰精油微胶囊,以包埋产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微胶囊的包埋条件进行优化探讨。结果表明:5个单因素中,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为壁芯材比例、包埋温度和包埋时间。响应面优化得到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芯材比例为7.5 ∶ 1;包埋时间72 min;包埋温度54 ℃,此条件下的包埋产率为(95.46±0.2)%,包埋率为(76.35±0.6)%,载油量为(27.73±0.3)%。试验证明,此条件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吻合,此工艺条件可为菠萝蜜种子淀粉包埋香草兰精油微胶囊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吕镇城 陈 康 彭永宏
    2017, 38(6): 1134-1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对5-LOX的抑制活性为抗炎活性评价指标,在活性跟踪下从五指毛桃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后被鉴定为:羽扇豆醇棕榈酸酯(1)、β-香树脂醇乙酸酯(2)、补骨脂素(3)、芹菜素(4)、壬二酸(5)和胡萝卜苷(6),其中,化合物5、1对5-LOX表现出强的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74 μg/mL和13.96 μg/mL;化合物1为首次从五指毛桃中分离得到。本研究结果可为五指毛桃的抗炎作用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范 琼 邓爱妮 朱玉龙 周 聪 赵 敏 叶海辉
    2017, 38(6): 1138-11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地胆头提取液中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及其生理活性。测定了不同地胆头提取液的总多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并比较了不同料液比的地胆头提取液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率。结果表明:不同提取剂提取的地胆头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不同,其中,丙酮提取液中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分别为12.27 mg/g、7.50 mg/g,均高于乙醇、甲醇、水提取液中的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地胆头丙酮、甲醇、乙醇提取液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4.60%、93.41%、90.87%,均高于人工合成氧化剂BHT(89.15%)和地胆头水提取液(62.75%);地胆头提取液对ACE的抑制效果随着料液比的增加而越明显,其中,1 ∶ 10的料液比下,乙醇地胆头提取液对ACE抑制率达到96.67%。通过本研究得出,在地胆头乙醇、甲醇、水、丙酮4种提取液中,丙酮提取液的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最高,且其抗氧化性效果最佳,乙醇地胆头提取液的抗高血压能力最强。地胆头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性和抗高血压等生理活性,在功能食品及中草药领域里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张鲁斌 宋康华 谷 会 贾志伟 常金梅 洪克前 候晓婉
    2017, 38(6): 1143-11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柠檬酸处理对鲜切粉葛护色效果的影响,将鲜切粉葛分别放入0.5%、1.0%、1.5%柠檬酸溶液浸泡15 min后沥干,放置塑料托盘中,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装后置于5 ℃恒温恒湿箱中贮藏,定期取样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柠檬酸处理能有效减轻鲜切粉葛的褐变程度,以0.5%柠檬酸处理效果较好,能显著降低PAL活性和总酚含量,抑制PPO和POD活性,减少丙二醛积累,保持较低的LOX活性,从而延缓鲜切粉葛的褐变,同时提高了总黄酮含量,减少淀粉、可溶性蛋白等营养物质的损失,有助于保持粉葛的良好品质。适宜浓度柠檬酸预处理可显著减轻鲜切粉葛褐变程度,维持较好的营养品质。研究结果为鲜切粉葛护色工艺提供参考。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曾 琳 何明军 吴 怡 顾雅坤 李榕涛
    2017, 38(6): 1149-11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草本药用植物杜若、过江藤、夏枯草、皱果苋、罗勒和山香的成熟种子为材料,探讨了含水量和冷冻方法对种子超低温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液氮超低温冷冻后,6种草本药用植物种子发芽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适宜的含水量下,种子经过超低温冷冻后其发芽率甚至高于对照组。3种冷冻方法中,玻璃化冷冻法更适合过江藤和山香种子的超低温保存,缓慢冷冻法更适合皱果苋、杜若和夏枯草种子的超低温保存,直接冷冻法适合于杜若和罗勒种子的超低温保存。所以,液氮超低温冷冻法保存杜若等6种草本药用植物种子是可行的;含水量对超低温保存前后夏枯草、山香和罗勒种子的发芽率影响显著。
  • 综述
  • 综述
    钟海丰 黄敏玲 钟淮钦 林 兵
    2017, 38(6): 1155-11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农业知识产权体系中一项重要内容,植物新品种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和DUS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综述
    林 魁 黄 枝 金心怡 徐 永
    2017, 38(6): 1163-11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因素之一。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物质代谢以及基因表达均有调控作用。在植物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光环境始终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植物不仅能感知外界光环境的变化,而且还能调节自身去适应周围的光环境。本文阐述了光调控在植物生长各阶段的进展,并指出了目前该方面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思路和可能的方向,以供生产和科研部门的科研人员参考。
  • 综述
    王晓双 唐良德 吴建辉
    2017, 38(6): 1171-11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昆虫对自然环境中复杂化学信号的识别多依赖于其灵敏的嗅觉系统,选择寄主、觅食、寻找配偶等行为的发生都以嗅觉识别为基础,而完成嗅觉识别还需要多种嗅觉相关蛋白的参与。嗅觉相关蛋白主要包括6种,即气味结合蛋白、化学感受蛋白、气味受体、感觉神经元膜蛋白、离子型受体和气味降解酶。不同种类和性别的昆虫中,嗅觉蛋白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各不相同。由于嗅觉蛋白在昆虫识别外界气味分子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近年来对其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从几种嗅觉相关蛋白的生化特性、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分布表达部位和研究概况等角度,较详细地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昆虫嗅觉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