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李月仙 刘倩 严炜 娄予强 张林辉 郭容琦 段春芳 刘光华
    2012, 33(7): 1153-11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华南205(SC205)为对照品种,研究比较F44、F50、G56等22个木薯品种(系)在云南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单株茎叶鲜重为1.8~11.4 kg,最重的是F81,与F50、哥伦比亚18R、F114等品种系差异极显著;最轻的是GR3,与F44、SC5、新选048等品种(系)差异极显著,与SC205、F50、F114、哥伦比亚18R差异显著;每株鲜薯条数为7.6~17.5条,最多是SC8,比SC205(对照)增加53.5%,而最少的是F108;小区鲜薯重为40.0~100.3 kg,最重为新选048,比SC205(对照)增加70.1%,比鲜薯重最轻的SC5显著高产,与其它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且SC5小区鲜薯重比SC205(对照)减产36.2%。综上所述,综合性状相对适合在云南种植的为SC8、GR3、GR4、新选048、GR024-1、GR024-2、F106、哥伦比亚18R、F114、G37、F44、G30、F100、F539共14个品种(系)。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李颖 王得元 王恒明 徐小万
    2012, 33(7): 1160-11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粤红1号’辣椒是以优良自交系1780为母本,以新加坡引进的优质红辣椒W405为父本杂交而成的鲜食红辣椒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中迟熟,青熟果绿色,羊角形,无棱沟,果长17.7 cm,宽2.0 cm,果肉厚0.3 cm,单果重30 g,红熟果大红色,鲜艳有光泽,果面光滑,果条直,硬度好,耐贮运,辣味浓,品质佳,适宜我国南方地区种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张新 菲力申 周瑞阳 陈国平
    2012, 33(7): 1164-11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广西南部充足的光热资源,为陆海杂交种的选育及其宿生栽培利用提供参考。研究陆地棉和海岛棉及种间杂种的主要性状表现,并对一、二年生海岛棉及陆海杂种的主要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相对陆地棉和海岛棉亲本,陆海杂种具有出苗率较高、生长速率较快、植株比较粗壮的特点,生育期长于陆地棉而短于海岛棉,且其产量较高、品质较好;(2)二年生与一年生棉花相比,皮棉产量增高64.97%~94.11%;而纤维品质均无显著差异。因此,陆海杂种及其宿生栽培在广西南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翁伯琦 江枝和 卢翠香 雷锦桂 肖淑霞 黄志龙 王义祥
    2012, 33(7): 1170-11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姬松茸60Co γ射线和紫外线复合辐射选育白色新株系氨基酸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选育的白色新株系姬松茸氨基酸的17个数量性状,可提取为2个公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6.78%,具有较好地反映这些性状所包含的信息。按照主因子所包含的性状及其所反映的营养学含义,可把2个主因子命名为必须氨基酸因子和鲜味氨基酸因子。2个主因子的模型能够合理地解释氨基酸含量间的相关关系。其因子得分可用于对选育白色新株系姬松茸氨基酸质量的综合评价。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祖超 邬华松 谭乐和 鱼欢 杨建峰 李志刚 唐宏亮
    2012, 33(7): 1174-11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海南省胡椒优势区胡椒园土壤分0~20 cm和20~40 cm两层取样,用以研究海南胡椒种植区土壤pH值与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南胡椒优势区土壤pH值在3.76~5.26之间,极强酸土壤占样品总数的54%,强酸土壤占样品总数的46%;约98%胡椒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较低含量区间;碱解氮含量有85%在适宜值范围内;有效磷含量有54%低于适宜值范围;约54%胡椒园缺乏速效钾;交换性钙、镁含量均低于适宜值范围。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速效钾、交换性钙、镁含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岭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养分因子的相关性由强到弱为:速效钾>交换性钙>有机质>交换性镁>碱解氮>有效磷。因此,应该适当增施草木灰、石灰和有机肥,以提高胡椒园土壤pH值和培肥土壤。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张翠玲 徐飞 陈 鹏 刘向阳 孙 燕 朱自慧 庄辉发 谭乐和
    2012, 33(7): 1180-11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可间作糯米香茶能有效改善可可园的生态条件,遮光度为800~8 430 lx时,适宜糯米香茶喜荫生长的特性。间作试验结果表明:可可间作糯米香茶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46,说明可可间作糯米香茶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与单作相比,对间作下糯米香茶品质不同部位氨基酸、矿物质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糯米香茶的下位叶氨基酸含量最高为13.8 g/hg,2种矿物质Mg、Cu元素含量高低依次为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分别为27.27、2.81 mg/g;3种矿物质Zn、Fe、Mn在不同部位的含量依次为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分别为475、16.72、12.5 mg/g。本研究为提高糯米香茶优质原材料的筛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数据,同时又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辛阳 魏云霞 王清峰 杨重法
    2012, 33(7): 1184-11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海南水稻氮肥运筹达到提高产量、减少施肥对环境污染的目的,以籼型杂交稻特优669为材料,研究减少水稻前期氮肥施用量并延缓氮肥施用时期(减缓施肥)与当地习惯施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缓施肥在分蘖期和孕穗期分蘖数少、植株矮小、叶面积小、干物质积累少,在结实期叶面积减少缓慢、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较高;减缓施肥在减少氮、磷、钾肥施用量的条件下,通过较高成穗率弥补前期分蘖数少,以较高成穗率和高结实率获得了比习惯施肥略高的产量。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韦剑锋 李生 梁 和 徐世宏 江立庚
    2012, 33(7): 1188-11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杂交水稻“桂两优2号”为试材,设土床旱育秧(A1)、编织布旱育秧(A2)、塑盘旱育秧(A3)、塑盘湿润育秧(A4)4种方式,在不同育秧方式基础上设置施用壮秧剂和不施壮秧剂2个处理水平,研究育秧方式对抛栽晚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抛栽后立苗最快的是A2,其次是A3,A1和A4最慢;分蘖最快、数量最多的是A2,其次是A3和A1,A4分蘖最慢、数量最少;干物质积累A2和A3具有明显优势,其次是A1,A4积累最少;A2的产量最高,产量性状较好,其次是A3,A4产量最低、产量性状较差。施用壮秧剂可促进晚稻生长,改善产量性状,提高产量。育秧方式与壮秧剂交互作用对晚稻产量及主要性状有显著影响。综合晚稻生长和产量及性状看,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合的育秧方式是编织布与施壮秧剂组合旱育秧。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林杰 刘维刚 柯金炼 许文江
    2012, 33(7): 1193-11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不同成熟度、不同大小果核、不同贮藏期、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不同温度处理对番橄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度高的果实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远高于中度成熟和初步成熟的种子;大粒果核种子的萌发率高于小粒种子;种子采摘后不宜立即播种,果核经过120-150 d贮藏,有利于种子萌发,但过长时间保存会影响种子萌发;在本实验条件下,赤霉素对番橄榄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适合番橄榄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0-28 ℃。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程成 史敏晶 田维敏
    2012, 33(7): 1197-12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色体破裂指数是橡胶树胶乳生理诊断方法的一个核心指标,但目前使用的黄色体破裂指数测定方法存在重复性差、准确性不高的缺陷。以无性系热研7-33-97为材料,比较胶乳采集、样品保存、游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及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等几个环节对破裂指数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C-乳清是测定游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最佳样品,并于4 ℃放置24 h不会影响游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全胶乳经冻融、震荡及去污剂处理后,可得到最高的总酸性磷酸酶活性;反应完毕后的离心速度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此方法具有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是一种适合黄色体破裂指数测定的方法。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李正绪 王海燕 胡梅珍 卢诚 王文泉
    2012, 33(7): 1204-12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木薯SC124为材料,分别在植株发育8个时间点取其块根和功能叶,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qPCR)对木薯SUT1、SUT2、SUT4三类蔗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木薯块根形成期(90 d)3类SUT表达的日变化中,功能叶和块根中均以中午12 h最高,其余时间较低,叶片中SUT1和SUT2表达水平较高而块根中差异不显著;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叶片表达水平高于块根,且二者均为前期表达水平高,后期下降,3个SUT之间的表达量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叶片中SUT1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SUT2,SUT4最低,在块根中除60 d时SUT1的表达量较高外,其它SUT表达量均较低,SUT4在叶片和块根中的表达量差异不大。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黄启星 左娇 孔华 郭运玲 周霞 郭安平
    2012, 33(7): 1208-12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11种热带植物的640 863条表达序列标签(ESTs)进行分析,发掘出13 916个EST-SSR位点,平均分布频率约为109.37个/Mb,主要特点表现为:(1)不同物种间的EST-SSR丰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菠萝EST-SSR位点最为丰富(201.75个/Mb);芒果EST-SSR位点丰度最低(49.55个/Mb);(2)二、三核苷酸基元的SSR最为常见,两者占总数的88.68%。其中,AG/CT、AT/AT和AAG/CTT在不同基因组区域都是占优势的SSR类型;(3)SSR在基因组不同区域分布丰度存在很大差异。其中,麻疯树基因组SSR(gSSR)的丰度是EST-SSR丰度的17倍多;(4)保守基因内AG/CT重复的SSR极其丰富。此外,设计了一批具有物种特异性的EST-SSR PCR引物。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何秀全 谭德冠 孙雪飘 张家明
    2012, 33(7): 1215-12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水提法提取甘蔗叶片中的糖类,采用Xbridge NH2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 ∶ 水(70 ∶ 30,V/V)加0.1% NH4OH,流速1.0 mL/min,柱温25.0 ℃,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的测定甘蔗叶片中蔗糖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 HPLC-ELSD)。在该方法中,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 85.0 ℃, 氮气流速为2.0 L/min,增益为2。在以上条件下,蔗糖标准品能与糖类标准品中的其它糖类明显分开,甘蔗叶片中蔗糖也能与其它糖类明显分开,分离效果均良好。蔗糖浓度为0.2~0.9 mg/mL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4 4)。本方法精密度达到2.0%,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蔗糖回收率为99.7%,说明本方法的回收率良好;通过间隔一定时间多次试验,测定蔗糖在提取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多次试验误差为0.9%,表明此样品抽提法获得的样品较为稳定。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周丹蓉 郑少泉 蒋际谋
    2012, 33(7): 1219-12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花中的总黄酮,研究超声波功率、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及提取次数对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选择在超声波功率80 W、一次浸提条件下优化提取工艺;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设计4因素3水平试验,以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液料比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声波功率为80 W时,枇杷花中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的优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47.33%、提取温度58.42 ℃、提取时间12.01 min、液料比(mL ∶ g)45.56 ∶ 1,在此条件下枇杷花总黄酮一次浸提的提取得率可达10.48%。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张建斌 贾彩红 刘菊华 金志强 徐碧玉
    2012, 33(7): 1225-12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香蕉未成熟雄花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香蕉未成熟雄花外植体不消毒处理,在离体24 h内切片厚度1.2 mm为最佳外植体处理方式。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TDZ 0.2 mg/L+Zeatin 0.2 mg/L+生物素1.0 mg/L+谷氨酰胺100 mg/L+糖40 g/L(pH值5.3);最佳胚性分化培养基为MS+6-BA 4.0 mg/L+NAA 0.3 mg/L+糖30 g/L(pH值5.8);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BA 2.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pH值5.8)。炼苗后移栽至椰糠基质中,移栽成活率100%。
  • 植物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生化
    王岳坤 唐朝荣 阳江华 秦云霞 戚继艳
    2012, 33(7): 1230-12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30株成龄未割胶树(热研7-33-97)被分成3组,分别用S/2 d1、S/2 d3、S/2 d5割制割胶,分析第1至第10割次干胶产量、胶乳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第1至第6割次,3种割制的干胶产量递增,相同割次干胶产量差异不显著。第7至第10割次,S/2 d1和S/2 d3割制干胶产量小幅波动并趋于稳定,S/2 d5割制干胶产量递增。第1至第7割次,C-乳清转化酶活性递增,然后趋于稳定。第1至第10割次,胶乳总固形物含量递减,无机磷含量和硫醇含量递增。蔗糖含量在第1至第6割次递减,然后递增。当总固形物含量>40%时,总固形物含量与干胶产量极显著负相关;当总固形物含量<40%时,两者不相关。第1至第10割次总固形含量、无机磷含量、硫醇含量的变化均有利于C-乳清转化酶提高活性。 
  • 植物生理生化
    杨加伟 黄天带 华玉伟 黄华孙
    2012, 33(7): 1235-12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比较橡胶树新型种植材料——自根幼态无性系与同源老态芽接无性系的耐低温能力,本研究将1蓬叶稳定的热研7-33-97老态芽接苗和自根幼态无性系苗5 ℃低温处理后,测定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并进行叶片受害调查。结果显示,自根幼态无性系叶片相对电导率低于老态芽接苗,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高于老态芽接苗。此外,对5 ℃处理4 d后叶片受害情况调查发现,自根幼态无性系大部分叶片未受害,而老态芽接苗叶片几乎全部干枯或脱落。因此,室内低温模拟实验表明,自根幼态无性系在耐低温能力方面较老态芽接无性系更强,这为自根幼态无性系的生产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 植物生理生化
    钟坤 谭德冠 孙雪飘 彭明 张家明
    2012, 33(7): 1239-12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腐烂的木薯中分离得到1株降解生淀粉能力较强的菌株ITBB FC2,经形态学鉴定和18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属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该菌株用2%生木薯粉培养基摇瓶,37 ℃,200 r/min培养3 d后,发酵液葡萄糖含量为970 mg/L,生淀粉酶活力为495.04 U/mL。采用固体产酶培养基(麸皮 ∶ 水=1 ∶ 1)培养,所得酶活力为6 330 U/g。酶反应最适pH为4.0~5.0。Ca2+对酶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植物生理生化
    李志刚 刘爱勤 祖超 杨建峰 郑维全 鱼欢 邬华松
    2012, 33(7): 1245-12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0~2011年,研究了6种不同种植年限胡椒园的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类群。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胡椒园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有效磷呈逐年累积的趋势。土壤酶中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在种植15 a时出现峰值,而后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减小,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无明显变化规律,磷酸酶与种植年限相关性显著。种植9、15 a样地的土壤微生物总量大于CK,其余年份逐渐减少,其中细菌、放线菌数量与总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真菌的数量随年限增加而增加。因此,胡椒种植15 a后应该注意培肥土壤,或者通过轮作等措施防止连作障碍的现象发生。
  • 植物生理生化
    弓德强 谷会 张鲁斌 洪克前
    2012, 33(7): 1250-12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台农1号’芒果为试材,研究采前分别用1、50和100 mg/L苯并噻重氮(BTH)喷施处理对芒果果实抗病性诱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100 mg/L BTH处理果实采收时的病果率、采后未接种果实的病情指数和接种果实的病斑直径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52.60%、54.30%和7.06%;并且在贮藏过程中,BTH处理果实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β-1,3-葡聚糖酶(GLU)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另外,在贮藏前期(0~6 d),BTH处理能够抑制芒果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提高芒果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
  • 植物生理生化
    袁亚芳 陈明贤 陈清西 郑梦娇
    2012, 33(7): 1256-12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火龙果扦插盆栽植株为试材,研究NaCl胁迫后火龙果茎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探索火龙果的耐盐特性。结果表明:在0.4%的NaCl胁迫下,0~14 d火龙果茎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较小,到28 d后变化显著;0.8%的NaCl胁迫7~14 d后,火龙果茎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开始显著升高,可溶性糖、抗氧化酶SOD、POD、CAT的活性均升高,且有一个调节的过程,Pro含量变化无规律;在1.2%的NaCl胁迫下,火龙果茎的相对电导率、MDA、Pro含量显著升高,可溶性糖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抗氧化酶SOD、POD、CAT的活性显著上升,到14~21 d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当土壤中Na+含量为5 mg/g时,植株生理生化指标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说明火龙果具有较强的耐NaCl胁迫的能力。
  • 植物生理生化
    陈瑞琴 刘保华 王果 王凌云 张新春 李焕苓 王家保
    2012, 33(7): 1261-12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无核荔枝、妃子笑、紫娘喜3个荔枝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耐贮性荔枝品种果实采后果皮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果皮褐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贮藏阶段,3个荔枝品种中无核荔枝褐变指数最高,妃子笑次之,紫娘喜最低。不同处理条件下妃子笑、紫娘喜果皮PPO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常温贮藏时无核荔枝果皮PPO活性逐渐下降,低温贮藏则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果实贮藏前期,PPO结合酶、游离酶与总酶活性以无核荔枝最高,妃子笑次之,紫娘喜最低。新采收果实中,紫娘喜果皮PPO同工酶仅2条带,妃子笑3条,而无核荔枝有4条。不同处理对同工酶带数无影响,但低温减少了无核荔枝某些阶段果皮PPO同工酶带数。不同品种荔枝果皮褐变进程差异与果实贮藏前期果皮PPO酶活性差异及同工酶带数有关。
  • 植物生理生化
    王晓鹏 王松华 叶梅荣 李子荣 张龙飞 张建
    2012, 33(7): 1267-12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置重度干旱、中度干旱、轻度干旱、轻度湿润、中度湿润、重度湿润、水淹及对照8个水分梯度,研究模拟自然阴坡环境土壤水分梯度对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生长和生理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度干旱显著抑制鱼腥草茎叶含水量、生物量,但明显提高根冠比;重度干旱和中度干旱明显降低根状茎和根的含水量、株高、根长和叶面积指数,根数增加;水淹时,显著提高茎叶含水量,根数减少,根长增加。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对水分变化响应不明显,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具有较显著的敏感性,水分的增加或减少均显著提高SOD活性。中等程度以上的干旱或湿润均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除轻度湿润组外,叶绿素含量随干旱或湿润胁迫程度的加剧明显依次下降,显著响应梯度水分变化。重度湿润时,MDA含量、相对膜伤害率、抗氧化酶活性最高,且叶绿素含量较低,表明其受到了严重水渍胁迫。综上所述,模拟阴坡条件下,轻度干旱和中度湿润之间的水分条件更加适宜于鱼腥草的栽培。
  • 植物生理生化
    刘金祥 张莹 黎晓丹
    2012, 33(7): 1272-12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100、200、300、400 mg/kg浓度的赤霉素(GA3)溶液,分别对7~12月采集的粤西香根草种子浸种处理8 h,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不同月份的粤西香根草种子发芽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7~10月采集的粤西香根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逐渐增加,而后11、12月的香根草种子则呈下降趋势;赤霉素浓度为100~400 mg/kg时均可促进香根草种子的萌发,其中100 mg/kg赤霉素处理10月的粤西香根草种子,其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12.00%、14.00%和15.51,但移栽成活率低。旨在为提高香根草种子的发芽率提供依据。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谷会 朱世江 詹儒林
    2012, 33(7): 1276-12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熊忠华 李保同 熊件妹 张纪利
    2012, 33(7): 1281-12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室内测定阿维菌素与印楝油对柑桔红蜘蛛的毒力及其复配组合的联合作用。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印楝油对柑桔红蜘蛛雌成螨处理后24 h的LC50分别为0.01 μg/mL 和6 579.87 μg/mL。以共毒因子法评价阿维菌素与印楝油6种复配组合的联合作用,结果显示,二者以1 ∶ 100和1 ∶ 125两种比例复配对柑桔红蜘蛛雌成螨的共毒因子分别为24.50和31.08,具增效作用;进一步以共毒系数法确定阿维菌素与印楝油以1 ∶ 125的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为160.76。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郑敏琳 耿军灵 陈家骅
    2012, 33(7): 1285-12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营养补充对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 Sonan)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物和寄主对阿里山潜蝇茧蜂的寿命均有显著影响。在无寄主存在的情况下,以蜂蜜+水饲喂阿里山潜蝇茧蜂,其雌蜂平均寿命为(37.8±1.1)d,而提供橘小实蝇卵时雌蜂平均寿命为(19.2±3.8)d。寄主存在与否,不予饲喂的阿里山潜蝇茧蜂,其雌蜂最长寿命均不超过1周。饲喂蜂蜜+水能够显著提高阿里山潜蝇茧蜂的产卵能力,使子代雌蜂比例增高。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李朝绪 黄山春 覃伟权 马子龙 容焕 彭正强
    2012, 33(7): 1288-12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先后2次对海南三亚市椰心叶甲放蜂点进行寄生蜂防治效果调查,从放蜂点分布、椰树危害程度、虫口密度和寄生蜂寄生率等4个方面评价椰心叶甲啮小蜂和椰甲截脉姬小蜂对椰心叶甲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三亚的椰树危害程度在逐渐减轻,轻度危害的椰树已占调查点的60%,虫口密度已明显下降。从两种寄生蜂的分布情况来看,椰心叶甲啮小蜂在三亚的分布范围在扩大,已经分布在每个调查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分布范围则略有缩小。两种寄生蜂的寄生率比较来看,椰心叶甲啮小蜂较2007年高,而椰甲截脉姬小蜂在三亚的寄生率较2007年差。说明了两种寄生蜂均可以在三亚寄生生存,椰心叶甲啮小蜂在三亚的生存能力更强,对椰心叶甲的防控效果比椰甲截脉姬小蜂好。本研究对如何利用寄生蜂来控制椰心叶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古小玲 刘栩 李达敏 李民
    2012, 33(7): 1293-12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电子舌技术,对海南红碎茶样品进行分析,并与专家的感官审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电子舌技术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味觉识别贡献率分别为90.592%和7.839%,区分指数为96.57,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碎级海南红碎茶的滋味;感官审评中不同等级海南红碎茶相似度与电子舌所得结果是一致的。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杨为海 张明楷 邹明宏 曾辉 张汉周 陆超忠
    2012, 33(7): 1297-13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28份澳洲坚果种质果仁的粗脂肪含量和8种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与研究。结果表明:澳洲坚果种质的粗脂肪含量和油酸、棕榈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二十碳烯酸、肉豆蔻酸及二十一烷酸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77.61%、65.51%、12.57%、9.44%、4.32%、 3.00%、2.41%、0.51%、0.32%;种质粗脂肪含量普遍较高,但其变异系数较小且与各脂肪酸组份含量无明显相关性;种质脂肪酸组份含量变异系数在5.08%~40.10%之间,变异幅度以肉豆蔻酸含量最大,油酸含量最小。8种脂肪酸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将28份种质分成4个具不同脂肪酸含量特点的类群。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汪颖 郑宝东 张怡 林雨菲 李淑婷
    2012, 33(7): 1303-13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莲子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法制备莲子抗性淀粉,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淀粉乳浓度、压热温度、压热时间和淀粉乳pH值4个因素对莲子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进行分析,得到莲子抗性淀粉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所得的方程达到显著水平,压热法制备莲子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浓度30%,压热温度111 ℃,压热时间10 min ,淀粉乳pH值为6~7。实际测得的莲子抗性淀粉得率为41.89%±1.23%,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
  • 资源区划与综述
  • 资源区划与综述
    黄瑞平
    2012, 33(7): 1309-13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筛选出福建山药优良种质资源,为选育高产、优质的山药品种奠定基础,对收集自福建的24份山药农家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永定薯、MYSY1长势较旺,有不规则、较大零余子,且产量最高。漳州直薯、漳州块薯和松溪薯长势旺,无零余子;漳州直薯和块薯产量较高,但口感一般;松溪薯产量较高,但肉质疏松、含水量高、易氧化,口感较差,烘干后黑褐色。明溪薯、MSSY资源和清流薯长势中,无零余子,采收期长,含水量较少,肉质紧密,断面白而粘液多,口感好,烘干后颜色较白;永安薯长势中,无零余子,含水量少,淀粉和冷浸出物含量较高,烘干后色泽好,但其肉质结实,口感欠佳,且茎块小产量低;JYSY2、JYSY10和JYSY12资源长势弱,有少量零余子。安溪薯、松溪薯及漳州块薯的块茎形状为块状,其它资源的为长圆柱形、圆柱形。经聚类分析将24个品种分成了3组。综合评价,MSSY资源、MYSY1资源、明溪薯和清流薯具有较好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开发潜力巨大。
  • 资源区划与综述
    范少辉 刘蔚漪 郭宝华 刘广路 余林
    2012, 33(7): 1316-13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亚热带杉木纯林(Ⅰ)和常绿阔叶林(Ⅴ)为对照,运用灰色关联法对闽北地区竹杉混交林(Ⅱ)、毛竹纯林(Ⅲ)、竹阔混交林(Ⅳ)3种不同类型毛竹林的生态系统植被状况影响地表径流系数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植被状况参数对地表径流系数影响的大小顺序是:草本层盖度>凋落物层有效持水量>物种丰富度>林分高度>凋落物总储量>土壤稳渗速率>灌木层盖度>乔木层郁闭度>土壤层有效持水量=土壤孔隙度;5种林分的植被状况对地表径流系数的影响以常绿阔叶林最大,竹杉混交林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最小,灰关联度排序为:常绿阔叶林(0.763)>杉木纯林(0.756)>竹阔混交林(0.697)>毛竹纯林(0.621)>竹杉混交林(0.529)。
  • 综述
  • 综述
    王立丰 吴绍华 田维敏
    2012, 33(7): 1320-13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橡胶种植区属于非传统植胶区,橡胶树种植经常性遭受寒害的影响。为了辅助抗寒品种资源选育和推广,本文简述了橡胶树寒害类型和危害、橡胶树抗寒栽培、抗寒品种选育、抗寒生理机制和抗寒分子标记研发等方面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 综述
    张振文 李开绵
    2012, 33(7): 1326-13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木薯是非洲和部分南美洲国家的主要食物能量来源,用途广泛。由于其采后迅速发生腐烂质变而极大影响了木薯块根进一步推广运用。随着木薯生物技术研究发展,块根采后生理变化的研究不断地获得重大突破,笔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块根采后腐烂的机理及采后贮藏方法,总结木薯块根采后腐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研发快速、有效的处理技术,包括短波紫外线处理技术。
  • 综述
    甘仪梅 曾凡云 张树珍 杨本鹏
    2012, 33(7): 1332-13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甘蔗是主要的糖料作物和能源作物,螟虫是甘蔗生产中为害最严重的钻蛀性害虫,使甘蔗的产量和品质显著降低。尽管目前普遍采用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方法,但因甘蔗的特殊性使防治效果甚微。利用品种的抗虫性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从抗性方式来看,甘蔗抗螟虫性机制主要是幼虫的排趋性和抗生性。本文从甘蔗对螟虫的田间抗性鉴定、室内抗性鉴定讨论了抗性鉴定方法,以及茎表皮硬度、纤维素含量、硅含量等物理结构特性和类黄酮、氮素和必需氨基酸等化学因子与抗性的关系,阐述了物理结构和化学因子在甘蔗对螟虫抗性机制中的作用,最后从抗性来源等方面探讨抗性机制的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