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陈红俊 赖钟雄 刘炜婳 赖恭梯 张梓浩 叶炜 刘生财 林玉玲
    2012, 33(12): 2114-21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福建东南部7个野生蕉自然居群289份样品进行ISSR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①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条带174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21条,多态性百分率(P)69.54%。②7个野生蕉自然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7.24%~45.4%,且差异显著,但遗传多样性水平均不高。③总的遗传变异中,58.24%基因变异来源于各野生蕉居群之间,41.76%基因变异来源于各个野生蕉居群内部交流。7个野生蕉居群间基因流较低,不能维持较高的基因变异多样性。④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其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密切关系。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陈伟强 赵素梅 李芹 刘学敏 张建春 张光勇 邓成菊 赵立兵 权德才
    2012, 33(12): 2115-21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香蕉新品种“红研一号”的44个性状进行连续3 a的检测,结果表明:无论是相同数量性状的同一年度生长季节,还是相同数量性状的不同年度的生长季节,1~3 a的所有数量性状的变异度均在1.07%~9.77%;21个质量性状连续3个生长季节的测试特征值均在同一代码内。说明“红研一号”性状遗传稳定,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该研究结果对加快这一香蕉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廖诗童 贤武 周会 梁强 桂意云 覃丽翻 杨荣仲
    2012, 33(12): 2125-21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197对EST-SSR引物和67对gSSR引物对35个不同耐寒甘蔗品种进行标记,并筛选出36对多态性较好的EST-SSR引物和17对g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7对gSSR引物共扩增出87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1条谱带,PIC值在0.53~0.93,平均值为0.84,引物的DP值在0.54~0.96,平均值为0.87。36对EST-SSR引物共扩增出162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4.5条谱带,PIC值在0.43~0.93,平均值为0.79,引物的DP值在0.44~0.96,平均值为0.81。品种间的gSSR遗传相似系数在0.413 8~0.804 6,平均值为0.625 1;品种间的EST-SSR遗传相似系数在0.5145~0.797 1,平均值为0.665 1;因此,本研究中gSSR标记的效果要好于EST-SSR。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5份甘蔗品种可分为7个类群;然而,聚类分析结果并不能反映供试材料的地域特性。耐寒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分散于5个类群中,说明聚类分析结果并不能把耐寒性好的品种聚成一类;而两三个耐寒性较差的品种能够聚在一起,说明SSR标记对耐寒性较差的品种的聚类起到较好的作用。以上结果为SSR标记在甘蔗耐寒性研究上的应用提供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邹枚伶 夏志强 陈俊荣 王文泉
    2012, 33(12): 2130-2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NCBI公共数据库62 592条蓖麻EST序列进行拼接,得到无冗余Unigene 11 708条,总长度921 kb。在无冗余序列中发现含有SSR的EST序列2 471条,共3 271个位点。SSR发生频率为27.94%,平均分布距离为2.81 kb。在1~6 bp的重复基元中,单核苷酸重复基元出现频率最高(37.51%),其次是三核苷酸重复基元(34.63%)、二核苷酸重复基元(25.61%)。出现较多的重复基元是A/T(36.32%),其次是AG/CT(18.28%)。蓖麻的EST-SSR出现频率较高、类型较丰富、多态性潜能较高,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对蓖麻的EST-SSR功能注释(COG,SwissProt,KEGG),有9条序列注释到脂肪酸合成与代谢相关的基因,为后续有针对性开发EST-SSR标记提供重要依据,也为进一步开发蓖麻EST-SSR标记奠定基础。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张晨东 杨志新 张聪 杨懋杰 罗建蓉 陈学军
    2012, 33(12): 2138-21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44份香料烟品种资源为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00个ISSR引物中可筛选出8个核心引物,在44份香料烟品种中扩增出223个片段,其中209个具多态性。供试香料烟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1~0.96之间,平均为0.79。当相似系数为0.636时,44份香料烟品种可分为两大类,表明44份香料烟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低,急需通过引种及种质创新等手段来丰富香料烟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尚秀华 谢耀坚 杨小红 张沛健 彭彦
    2012, 33(12): 2144-21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腐熟椰糠、腐熟稻壳、腐熟木屑为原料,进行混料设计,研究3种腐熟原料对桉树育苗效果的影响,从而筛选出优质配方。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对桉树苗出圃率、成活率影响显著,对苗木鲜(干)重影响显著。从苗木出圃率、成活率、形态指标及生产成本综合因素考虑,筛选出适合桉树育苗的优质配方:腐熟椰糠 ∶ 腐熟稻壳 ∶ 腐熟木屑=2 ∶ 1 ∶ 4。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曹振木 牛玉 刘子记 刘维侠 杨衍
    2012, 33(12): 2150-21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矮壮素和烯效唑属于延缓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及减慢细胞伸长速度。为控制甜椒穴盘苗徒长,提高穴盘苗质量,以大果型甜椒热甜4号为材料,利用矮壮素和烯效唑进行处理,分析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和烯效唑对甜椒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 000 mg/L 50%矮壮素水剂及20~100 mg/L 5%烯效唑微乳剂均能明显抑制甜椒穴盘苗株高、增加茎粗、减小叶面积、增大根冠比、提高SOD和POD酶的活性。烯效唑对甜椒幼苗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矮壮素。400 mg/L 50%矮壮素水剂或60 mg/L 5%烯效唑微乳剂是适宜的喷施浓度,可显著提高甜椒幼苗的质量。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陈晓波 邹文广 饶鸣钿 卓伟
    2012, 33(12): 2156-21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杂交早稻T78优2155进行施氮量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施氮量有利于促进分蘖,茎蘖数多,有效穗数也多;植株含氮量、每公顷吸氮量、百千克稻谷吸氮量都与施氮量呈线性正相关,稻谷产量与植株含氮量、每公顷吸氮量、百千克稻谷吸氮量均呈开口向下抛物线型关系,植株含氮量、吸氮量、百千克稻谷吸氮量偏低或过高均不利高产;干物质积累量、稻谷产量与施氮量都呈抛物线型关系,施氮量不足或偏高都不利干物质积累和水稻的高产;稻谷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也呈开口向下抛物线型关系,干物质过高也不利高产;氮肥当季利用率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型关系,施氮量不足或过高,均会降低氮肥利用率;杂交早稻T78优2155高产、高效、高氮肥利用率的适宜施氮量为每公顷纯氮160 kg左右。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谢鑫鑫 陈满堂 林碧英
    2012, 33(12): 2161-21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南方温室大棚栽培环境下,以泰国柳叶蕹菜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CO2对蕹菜生长发育及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蕹菜的株高、茎粗、叶面积、鲜重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其中以CO2浓度为1 200 μL/L增加的效果最佳。CO2施肥可明显提高蕹菜叶片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和分配,蕹菜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随CO2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浓度1 200  μL/L的CO2处理14 d时增加效果最佳。而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在处理7 d和14 d时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处理21 d后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减少。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谢如林 余小兰 黄金生 黄美福 周柳强 谭宏伟
    2012, 33(12): 2166-21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16种供钾水平对香蕉营养生长和钾素营养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中的钾离子浓度在225 mg/L以下时,香蕉的干物质积累量、含钾量及吸钾量随着供钾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当溶液中的钾离子浓度在225~520 mg/L之间时,随着供钾水平的增加,香蕉的干物质积累量、含钾量及吸钾量的增加不显著;当溶液中的钾离子浓度达到600 mg/L时,香蕉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吸钾量出现下降。香蕉干物质相对产量与溶液中的供钾浓度的响应方程为:y=-0.000 401 x2+0.307 6x+45.676(R2=0.881**)。计算得到香蕉缺钾临界值为228 mg/L,适宜的供钾浓度为228~539 mg/L。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崔明 周卫卫 余雪标 蔡冒
    2012, 33(12): 2171-21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比研究施用沼液配方肥和无机复混肥的肥效特点及其对瓜栗生理指标、生长性状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沼液配方肥在瓜栗上的最佳施肥量为750 kg/hm2。在此施肥量下,植株表现为相对叶绿素含量、总叶面积、地径、胸径、株高、总生物量鲜重、总生物量干重、叶生物量鲜重分别比施用等效无机复混肥高13.8%、65.0%、26.2%、44.8%、37.2%、51.7%、114.6%、65.0%。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李伟 郁书君 崔元
    2012, 33(12): 2176-21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奥斯塔拉凤梨为试材,广东泥炭、进口泥炭、蛭石、珍珠岩、海南椰糠为栽培基质材料,按不同比例混合,选用国内外较为通行的改良配方,设定3个营养液浓度进行无土栽培试验。试验以土壤栽培为对照,通过测定基质的物理特性和植株的株高、冠幅、光合速率以及叶片元素(氮、 磷、 钾、 镁、 钙、 铜、 锰)含量,探讨不同基质对奥斯塔拉凤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斯塔拉凤梨无土栽培最佳基质配方为:进口泥炭 ∶ 蛭石 ∶ 珍珠岩=1 ∶ 1 ∶ 1,而在椰糠:蛭石:珍珠岩=1 ∶ 1 ∶ 1中生长的整齐度最好,可见,椰糠完全可以替代泥炭广泛应用于园艺生产栽培。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陈继富 田启建 刘世彪
    2012, 33(12): 2180-21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罗汉果枝蔓生长、每hm2产果数及果实总糖、甜苷V、维生素C等品质的影响,对罗汉果进行了露地棚架、露地篱架、大棚棚架和大棚篱架栽培试验及果实的相关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棚篱架栽培每hm2产果数、大果率、病虫果和裂果率与大棚棚架栽培基本相当,与露地篱架和露地棚架栽培相比,每hm2产果数分别提高26.1%和10.1%,大果率分别提高36.4%和29.6%,病虫果和裂果率分别下降了77.9%和75.7%。营养成分测定显示,大棚篱架栽培果实综合营养价值较高,而大棚棚架栽培果实的甜苷V和维生素C含量较高,但总糖含量比大棚篱架、露地篱架和露地棚架栽培下降明显。大棚篱架栽培提高罗汉果产量和品质的效果最好。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武红霞 王松标 姚全胜 詹儒林 马小卫 马蔚红 高中山
    2012, 33(12): 2185-21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Zillate’芒果为材料,研究避雨栽培对其芒果产量、果实外观、果皮色泽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区芒果单株产量比露地栽培区高43.3%,病虫果率明显低于露地栽培区,避雨栽培显著提高果皮亮度,但降低果皮的色彩浓度;内在品质如果实Vc、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区,而可滴定酸度显著低于露地栽培区。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闫林 黄丽芳 陈鹏 范睿 董云萍 王丽萍 谭乐和
    2012, 33(12): 2190-21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浸泡时间和扦插基质对中粒种咖啡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00 mg/L IBA浸泡插条基部1.0 h,并且使用1/2河沙+1/2椰糠作为扦插基质时,插条的平均生根率最高,达到85%,插条的平均生根数为2.99条,平均根长为14.30 cm,平均根粗为1.79 mm。公式评分法以1/2河沙+1/2椰糠为基质,200 mg/L NAA处理1.5 h扦插效果最好。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梁潘霞 李杨瑞 杨丽涛
    2012, 33(12): 2193-21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甘蔗核苷二磷酸激酶基因全长cDNA,并用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cDNA片段长度为686 bp,包括1个45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49个氨基酸,GenBank 登录号为JQ712580。甘蔗与高粱NDPK基因cDNA序列的同源性为9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该基因推导的蛋白分子量大小为16.83 ku,等电点为6.58,疏水性分值在-2.089~2.033;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44.3%,随机卷曲占24.83%,延伸链占20.13%,β-转角只占10.74%。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甘蔗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NDPK1基因表达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0 h达最大;在处理后的18、30、40 h,PEG与PEG+Si处理的NDPK1基因的表达量有显著差异。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叶炜 林玉玲 赖钟雄
    2012, 33(12): 2199-22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NA为材料进行龙眼抗性基因同源克隆(RGA)。结果表明: 在51个阳性克隆中有29条没有重复的序列与已知抗性基因具有同源性。经多重序列对比发现, 29条序列均发现典型的NBS结构, 其中26条序列具有完整的NBS结构域基序, 包括p-Loop/Kinase-1a[GGV(I/M)GKTT], kinase-2[LVDDVW(D)], kinase-3a(GSRIIITTRD)以及一个疏水的[GL(F)PL(F)AL]; 3条序列表现为截断的NBS序列, 其中有2条出现终止信号。进化树分析发现, 29条序列可分为明显的2个类群, 仅2条序列归为TNL类群, 其余27条均为non-TNL类群。non-TNL类群可以进一步分为4个亚类群, non-TNL-1、 non-TNL-2类群与毛果杨BED-NBS-LRR(BNL)基因有较高同源性, non-TNL-1类群kinase-2[LLMDGLW]基序在组内保守, 但与已知R基因存在较大差异。通过RACE克隆non-TNL-1成员NBS39全长发现, NBS39氨基酸残基序列N-端具有明显的coiled-coil结构, pfam分析具有NBS及LRR8功能域, 但不具有BED-finger结构。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音建华 赖钟雄 林玉玲 李丽秀 李惠华
    2012, 33(12): 2206-22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胚性培养物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法分离2个ACC合成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synthase,简称ACS)基因家族成员EjACS-1和EjACS-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GQ370519和GQ370520。结果显示:EjACS-1和EjACS-2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均为1 464 bp,编码487个氨基酸。2个ACS基因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的一致性分别为92%和93%,且枇杷ACS与蔷薇科苹果亚科植物多种ACS高度同源。此外,从枇杷基因组DNA中分离了1个含有3个内含子、长度2 319 bp的基因gACS,GenBank登录号为GU180353。EjACS-1和EjACS-2的克隆,为今后研究枇杷组织培养中乙烯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莫小路 林伟豪 黄珊珊 陈瑜珍 严振
    2012, 33(12): 2220-22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石牌广藿香无菌苗幼嫩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筛选及细胞的液体培养,在含0.05 mg/L 2,4-D和0.5 mg/L KT的MS液体培养基中获得了分散性良好的悬浮细胞,建立了广藿香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研究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继代培养时间等因素对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05 mg/L 2,4-D和0.5 mg/L KT能促进细胞的快速生长,而0.5~1.0 mg/L BA促进细胞的分化;以继代培养时间为15~18 d细胞进行接种,接种量8 g/100 mL时,悬浮细胞到达最大生长量,细胞鲜重最高达到511.2 g/L。
  • 植物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生化
    何鹏 高乐 韦家少 吴敏 吴炳孙 王大鹏 覃怀德
    2012, 33(12): 2225-22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低磷胁迫对巴西橡胶树幼苗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胁迫处理84 d中,MAD含量、SOD活性不断增加,且均高于对照;POD、CAT活性在胁迫处理42 d内增加,42 d时均高于对照,42~84 d活性开始降低,84 d时低于对照。根中MAD含量胁迫处理变化量比其他器官低;SOD、POD、CAT活性胁迫处理变化量较其他器官高。根较其他器官对低磷胁迫更为敏感。
  • 植物生理生化
    刘传和 刘岩 凡超 匡石滋 田世尧
    2012, 33(12): 2230-22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菠萝茎叶粉碎后直接还田(简称茎叶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以及下茬菠萝植株生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叶还田后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有机质、有效P、速效K含量等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土壤有效N含量降低。土壤中的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以及转化酶活性增强,其中酸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显著提高。菠萝茎叶还田后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多,真菌数量减少。菠萝茎叶还田促进了下茬菠萝植株生长,株高、叶长、叶宽、青叶数、根条数、根长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等指标都高于对照。茎叶还田提高了下茬菠萝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植株根系活力增强。茎叶还田后菠萝果实纵、横径增加,单果重、产量提高。
  • 植物生理生化
    郝朝运 杨建峰 邬华松 谭乐和 鱼欢 祖超
    2012, 33(12): 2236-22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热引1号胡椒为材料,利用形态观察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花器官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其发育进程。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胡椒花穗长度和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且在20~28 d 增长明显变缓。胡椒花为杂性花,兼具雌花、雄花和两性花,但雄花和两性花数量极少。胚珠为直生类型,具短珠柄,着生在中轴胎座上。胚珠和胚囊发育过程长达20 d,速度比较缓慢。花穗同一部位雌蕊发育启动比雄蕊稍晚,但柱头在花粉囊破裂之前失活,这种雌雄异熟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远源杂交比例。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贺春萍 赵璐璐 孙亮 李锐 梁艳琼 郑肖兰 吴伟怀
    2012, 33(12): 2240-22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橡胶树根部分离到一株拮抗细菌Czk1,该菌株在铬天青(CAS)检测平板上产生较大的桔黄色显色圈,具较强的铁载体产生能力。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测定7种常见抗生素的抗性。结合该菌菌落、菌体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内生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对四环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利福平、链霉素和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氯霉素表现抗性。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谭老喜 王洪星 张雨良 王健华 章绍延 周朋 余乃通 刘志昕
    2012, 33(12): 2246-22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是危害香蕉的主要病毒之一,严重威胁着香蕉的生产。BBTV基因组至少由6个环状ssDNA组分组成,其中DNA2组分变异最大,是否编码蛋白及其功能缺乏研究。本研究通过PCR方法克隆了BBTV Haikou2 DNA2 ORF,将其构建到pET32a载体中,进行原核表达和抗血清制备。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载体pET32a-DNA2ORF在表达菌Transetta(DE3)中表达一个约21 ku的特异融合蛋白,通过超声波破碎仪破碎细胞和诱导条件优化,分析表明,该蛋白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最佳表达条件为30 ℃、1.0 mmol/L IPTG诱导3 h。融合蛋白经过Ni2+-NTA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免疫家兔制备出抗血清。Western blot实验表明抗血清具有特异性; 酶联法(ID-ELISA)测定表明,抗血清效价达到25 000,能够检测出香蕉汁液中加入的0.954 μg/mL浓度的表达纯化蛋白。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张雨良 黄启星 张树珍 王健华 余乃通 刘志昕
    2012, 33(12): 2252-22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侵染甘蔗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的Hcpro、CP、PIPO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连接至pGBKT7载体,分别构建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Hcpro、pGBKT7-CP和pGBKT7-PIPO,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重组诱饵载体构建成功后,将重组质粒导入Y2H Gold酵母菌株,检测其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有无毒性及对报告基因有无激活作用。结果表明,含重组诱饵质粒的酵母菌株在SD/-Trp营养缺陷平板上生长良好,表明重组诱饵质粒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无毒性。含重组诱饵质粒的酵母菌株在SD/-Leu、SD/-Trp/-Ade和SD/-Trp/-His营养缺陷平板上不能生长,表明重组诱饵质粒表达产物对ADE2、HIS3报告基因无自激活作用。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检测与高粱花叶病毒Hcpro、CP、PIPO蛋白相互作用的甘蔗蛋白提供基础。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谢三都 郑生煊 罗晓清
    2012, 33(12): 2257-22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微波辅助水溶液浸提技术,通过均匀试验设计法研究了芒果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将所得提取液用于抑菌试验。微波辅助提取芒果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L)为1 ∶ 25,微波功率为50 W,提取时间为180 s,提取1次,提取率为6.50%;芒果叶黄酮类化合物对李斯特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0%、40%、40%、40%、70%,但对霉菌无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将微波应用于芒果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可有效地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所得黄酮类化合物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陈保 姜东华 李光涛 梁涛 张怀志
    2012, 33(12): 2262-22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10个云南古茶园(种植年限为百年、数百年甚至千年)50个土壤样品的金属元素As、Pb、Cd、Hg、Cr、Cu、Fe、Mn、Zn和Se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其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并用污染指数方法评价其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云南古茶园土壤Fe和Mn含量较高,Se含量较低,Pb(10.7~33.5 mg/kg),Hg(0.030~0.148 mg/kg),Cd(0.033~0.120 mg/kg),Zn(21.4~87.3 mg/kg)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Cr(15.4~98.5 mg/kg),As(12.2~33.1 mg/kg),Cu(13.6~43.4 mg/kg)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根据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评价古茶园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状况,所有古茶园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表明古茶区土壤属于清洁水平,未受重金属污染,满足有机茶园环境条件,适合建设有机茶园。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谷风林 房一明 刘红 卢少芳 谭乐和
    2012, 33(12): 2267-22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对发酵干燥和焙炒的可可豆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发酵过程中蛋白质的含量和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发生了大幅度降解,减少了50%;氨基酸组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游离氨基酸大幅度增加,其中疏水性氨基酸增加较多,这些物质的生成对可可香气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发酵后干燥可可豆中含氮杂环化合物含量比较低,而烘烤可可豆中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如吡嗪的含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发酵干燥后焙炒过程中2,5-二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2,3,5,6-四甲基吡嗪都有明显增加,这表明发酵中蛋白质水解促进了这类可可特征香气成分的形成。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郑雪虹 谢德芳 吕岱竹 冯信平 潘永波
    2012, 33(12): 2273-22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气相色谱分析45%咪鲜胺香蕉常温储藏和冷库储藏下的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采用咪鲜胺药液浸泡法处理刚采摘的香蕉,经检测咪鲜胺在香蕉中的消解动态符合负指数方程,半衰期:常温下是10.06~10.33 d,在冷库条件下19.64~21.80 d。室温储藏28 d后,咪鲜胺的分解率达86.22%以上,冷库条件下70 d达90%以上。最终残留量,以高剂量900 mg/kg浸果一次,储藏天数7~21 d,常温条件和冷库条件下果肉中的残留未检出,全果中的残留常温下是0.925~3.345 mg/kg,冷库条件下是2.789~4.182 mg/kg 。常温储藏较低温储藏降解速度显著加快,其残留代谢物主要集中于果皮,而果肉部分残留极少。按GB 2763-2005,咪鲜胺在香蕉上的MRL值为5 mg/kg,45%咪鲜胺乳油在香蕉贮藏时采用500~1 000倍浸果,浸果1 min,且浸果1次,贮藏保鲜7 d以上,是安全的。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张泽煌 钟秋珍 林旗华
    2012, 33(12): 2279-22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0个品种的杨梅果实为材料,以鸡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为标准,利用WHO/FAO的必需氨基酸模式,应用氨基酸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进行了杨梅果实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杨梅果实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EAA)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8.2%~35.2%;赖氨酸是EAA中含量最高的,占EAA总量的25.2%~26.7%;其次为亮氨酸,占EAA总量的20.8%~21.4%;甲硫氨酸是EAA中含量最低的,占EAA总量的2%以下。通过氨基酸模糊识别法评价,二色杨梅和晚稻杨梅在氨基酸平衡方面与标准氨基酸最接近,营养价值最佳。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沈维治 邹宇晓 刘凡 施英 廖森泰
    2012, 33(12): 2284-22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Al(NO3)3-NaNO2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菊花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菊花中多种活性成分的含量,研究比较了雪菊与市售菊花活性成分的差异。研究表明:雪菊和市售菊花中总黄酮的含量(DW)分别为117.15~153.04 mg/g和27.05~51.82 mg/g,绿原酸、金丝桃苷、黄芪苷、槲皮素和山奈素为雪菊和市售菊花共有单体成分,而邻苯二酚、香草酸、丁香酸、芦丁仅在雪菊中检测到,白藜芦醇则仅在市售菊花中检测到。雪菊中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市售菊花,且酚类化合物单体组成更加丰富,含量亦相对较高,是一种药用价值更高的菊花品种,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杜艳芳 曾绍校 刘凡 郭泽镔 郑宝东 梁亦亘 吴萍萍
    2012, 33(12): 2288-22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开发莲子深加工产品,对比研究干莲和鲜莲在不同热加工处理及其贮藏过程中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加工过程中莲子的硬度逐渐降低,降幅随着热加工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鲜莲最长热加工时间为12 min,干莲则为25 min,同时为保证莲子的充分熟化,热加工温度需达到90 ℃以上;在贮藏过程中,熟化莲子的硬度在7 d内迅速增大,而后处于较平稳状态,干莲硬度均大于鲜莲,为鲜莲的1.4~1.6倍;冷热激变处理可使鲜莲在贮藏过程中硬度的增幅降低(由99.11%降低55.58%),并保持较好的表观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莲子产品的深加工。
  • 资源区划与综述
  • 资源区划与综述
    赵志平 杨丽萍 杨春霞
    2012, 33(12): 2293-22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有效筛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的胶园覆盖绿肥,研究了13种绿肥的养分特性及饲用营养价值;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结合绿肥覆盖效果、产量,综合评价了绿肥的开发利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3种胶园覆盖绿肥具有粗蛋白含量和钙含量高,氮、钾养分充足以及微量元素丰富等特点;粗蛋白含量平均16.53%,变幅为12.30%~23.78%;Ca含量平均9.61 g/kg,范围为6.96~14.98 g/kg。草本和藤本绿肥的营养、饲用价值、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于灌木、亚灌木绿肥,灌木、亚灌木绿肥的经济产量高于草本和藤本绿肥。绿肥筛选可考虑灌木、亚灌木与草本、藤本相结合,以提高覆盖效果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了13种绿肥的开发利用价值,兼顾产量、覆盖效果,初步得出距瓣豆、卵叶山蚂蝗2种绿肥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良好的地面覆盖效果。
  • 资源区划与综述
    王定发 周璐丽 李茂 侯冠彧 周汉林 施力光 管松
    2012, 33(12): 2300-23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测定甘蔗尾叶、香蕉茎秆、菠萝叶3种热带农业废弃物对海南黑山羊的饲用价值,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3种热带农业废弃物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产气量,并测定其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结果表明:甘蔗尾叶、香蕉茎秆、菠萝叶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依次为49.68%、61.86%和79.56%,饲料相对值(RFV)依次为62.65%、77.23%和139.81%。总产气量(GP)、IVDMD与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均呈负相关,RFV与CP和总能量(GE)呈不显著正相关,而与ADF和NDF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甘蔗尾叶、香蕉茎秆、菠萝叶对于海南黑山羊均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可作为黑山羊的粗饲料;在3种废弃物中,菠萝叶的饲用价值最高。
  • 综述
  • 综述
    刘晓慧 孟庆 李伟 屠幼英
    2012, 33(12): 2305-23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量的体内外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茶多酚类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都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减轻自由基损伤、杀菌、防癌等生物学作用。对两者的协同作用及机理进行综述,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