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植物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生化
    杨虎彪 刘国道
    2017, 38(9): 1583-15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鹧鸪茶是近年来市场需求较大的海南特色农产品,然而鹧鸪茶的加工利用完全依赖于野生资源,过度采摘致使野生资源大量破坏。本文通过对自然居群的定点观测,详细描述了鹧鸪茶的形态特征、繁殖特性、物候及生态学特性,为实现野生鹧鸪茶的驯化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 植物生理生化
    孙 瑞 陈帮乾 吴志祥 兰国玉 祁栋灵 陶忠良 杨 川
    2017, 38(9): 1587-15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遥感手段准确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并评价其生态环境状况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必要前提。本文基于Landsat 8陆地成像仪(OLI)多光谱影像,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2015年海南岛土地利用信息,分析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并定量评价海南岛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结果表明:(1)通过构建决策树分类模型,海南岛土地利用分类总精度达86.10%,Kappa系数为0.81,分类结果能够满足空间分析与实际应用需求。(2)林地_橡胶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西部的儋州市、琼中县、白沙县等地;林地_其他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山区以及东北部丘陵地带;耕地、建筑和裸土多处于沿海区域;水域主要有松涛水库和大广坝水库。(3)以生境质量指数HQ、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土壤亮度指数NDSI和归一化土壤湿度指数NDMI为输入变量,建立基于30 m×30 m格网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显示目前海南岛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中部和南部山区质量为优,山区四周台地质量良好,沿海区域质量一般。这从侧面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 植物生理生化
    王艳英 王晓磊 王 成 董建华 刘晓双 郜爱玲
    2017, 38(9): 1595-16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观赏性强、可用于水培的绿萝、孔雀竹芋、红掌、白掌、粉掌、春羽、袖珍椰子、竹柏、花叶万年青、合果芋10种花卉为研究对象,在室内静水条件下对其净化富营养化水质能力及其生长适应性进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春羽、绿萝、花叶万年青、合果芋、白掌5种花卉对河道污水适应性相对较强,净增生物量大;从净化水体效果来看,10种花卉对试验水体COD的去除均表现出良好净化效果,其中对试验水体总氮(TN)去除能力比较强的花卉依次为白掌、绿萝、合果芋和春羽,对水体氨氮(NH4+-N)净化效果较好的花卉依次为绿萝、白掌、春羽和合果芋,对水体总磷(TP)净化效果最佳的花卉为绿萝、春羽、白掌和合果芋。试验结束后原水各项指标由《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劣Ⅴ类标准提升达到Ⅴ类标准或更高。综合各类因素比较分析,白掌、绿萝、合果芋和春羽4种花卉从其适应性和净化效果来看,可以作为优选的用于净化城市河道的水培景观花卉。
  • 植物生理生化
    张以忠 邓琳琼
    2017, 38(9): 1601-16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凯氏定氮法、三氯化铝法、蒽酮比色法、愈创木酚法、KMnO4滴定法、氮蓝四唑NBT光还原法和分光光度法对荞麦矮杆突变体(M1)、小粒突变体(M2)、早熟突变体(M3)、晚熟突变体(M4)、大叶突变体(M5)和对照(CK)籽粒的蛋白质、黄酮、可溶性糖、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1黄酮含量和CAT活性显著高于CK,POD活性显著低于CK,而蛋白质、可溶性糖、总叶绿素含量以及SOD活性与对照间的差异均不显著。M2黄酮、可溶性糖、总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显著高于CK,蛋白质含量和POD活性与CK间差异不显著,而SOD活性显著低于CK。M3的CAT和SOD活性均显著低于CK,而蛋白质、黄酮、可溶性糖、总叶绿素含量以及POD活性与CK均无显著差异。M4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CK,CAT活性与CK无显著差异,M5的CAT 活性显著高于CK,蛋白质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而两者的黄酮、可溶性糖、总叶绿素含量以及POD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CK。
  • 植物生理生化
    叶江华 吴承祯 贾小丽 陈晓婷 李远华 王飞权 卢 莉 郑茂钟 胡永乐 张清旭 王海斌
    2017, 38(9): 1607-16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分析不同茶树对Pb(铅)胁迫的响应及其组织中不同化学形态Pb的累积特性,本研究采用盆栽种植法,探讨铁观音、肉桂2种茶树在不同浓度Pb胁迫下,茶树叶片光合生理指标,包括光合作用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茶树组织Pb含量和不同化学形态Pb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b浓度的增加,茶树光合生理指标呈现下降趋势,且与对照相比,铁观音下降的幅度高于肉桂。同一Pb胁迫浓度下,茶树组织中Pb含量表现为根>叶。不同化学形态Pb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b胁迫浓度的升高,2种茶树根部可交换态Pb、碳酸盐结合态Pb和残留态Pb含量百分比呈现下降趋势,而有机结合态Pb和铁锰氧化态Pb含量呈现上升趋势;2种茶树叶片碳酸盐结合态Pb、可交换态Pb、铁锰氧化态Pb和有机结合态Pb百分含量呈现上升趋势,而残留态Pb百分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在Pb胁迫下,不同的茶树表现出解毒模式的差异性。
  • 植物生理生化
    王继玥 石登红 杜 斌 谢文钢 宋常美 杨 丹 刘 燕
    2017, 38(9): 1614-16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置4个水分胁迫处理(每3 d一次浇水,每7 d一次浇水,每15 d一次浇水和每30 d一次浇水),通过测定黄秋葵幼苗期、花期和收获期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生理生化反应以及光合特性等指标,研究水分胁迫对黄秋葵生长、生理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各生育期黄秋葵农艺性状、籽粒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显著降低,重度缺水导致黄秋葵绝收;黄秋葵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水分胁迫程度增强,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黄秋葵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均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 植物生理生化
    赵 阳 赵曼利 焦润安 焦 健 刘文兰 李朝周
    2017, 38(9): 1620-16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甘肃省陇南市主栽的6个油橄榄品种幼苗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探索油橄榄的渗透调节作用与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随干旱程度的加剧,叶片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叶绿素含量呈不同程度降低,丙二醛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对比实验所选的6个品种可知,皮肖利、佛奥受害程度较重,而莱星和鄂植8号受害程度较轻,配多灵和阿斯受害程度居中。随干旱胁迫的加剧,油橄榄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基本呈现升高趋势,其中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脯氨酸含量基本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除佛奥和皮肖利有所下降外,其余品种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莱星和鄂植8号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幅相对较高,皮肖利、佛奥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幅相对较低。6个品种叶片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整体上均表现为随干旱胁迫加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莱星和鄂植8号抗氧化能力相对较强,而皮肖利、佛奥较差。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陇南6个油橄榄主栽品种抗旱能力大小排序为:莱星>鄂植8号>配多灵>阿斯>佛奥>皮肖利,可见莱星、鄂植8号抗旱性相对较强,配多灵居中,皮肖利和佛奥较差。
  • 植物生理生化
    王小娟 陈健晓 李雪峤 伍壮生 梁振深 王 敏 高芳华
    2017, 38(9): 1628-16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翠甜’厚皮甜瓜为试材,采用盆栽砂培试验,设6个钾水平,即K1~K6(0、3、6、9、12、15 mmol/L),研究其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能够促进甜瓜生长发育,增加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增加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提升果实形态指标及糖度,降低中心糖与边糖糖度差值,在农艺学性状、净光合速率和中心糖糖度上,以K2处理最高;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随着钾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单果重和果实形态上,K2、K3和K4处理较好,且差异不显著,单果鲜重为K4>K2>K3;K2、K3和K4处理间中心糖和边糖糖度差异均不显著,中心糖糖度以K2处理最高。综合来看,钾素水平为3 mmol/L(K2)的处理效果最好。
  • 植物生理生化
    高俊杰
    2017, 38(9): 1633-16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外源一氧化氮(NO)对5 ℃低温胁迫下龙眼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龙眼幼苗叶片中的SOD、POD和CAT活性降低,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下降,丙二醛含量升高。喷施硝普钠(SNP、NO供体)显著提高龙眼幼苗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强SOD、POD和CAT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其中150 μmol/L SNP处理效果最好。可见,外源NO通过刺激抗氧化酶活性来清除活性氧,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缓解低温胁迫对龙眼幼苗的伤害作用,提高龙眼的抗低温胁迫能力。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张 莉 宗俊勤 黄玉玲 刘建秀 陈静波
    2017, 38(9): 1638-16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狗牙根(Cynodon Rich.)抗盐性较强,在盐碱地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对现有的国产狗牙根品种进行抗盐性评价及与钠钾离子含量的关系分析,有利于快速选择抗盐优质的狗牙根品种及进一步的抗盐育种。以相对叶片枯黄率、相对枝叶修剪干重和相对根系修剪干重为指标,对几个国产狗牙根品种进行了抗盐性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抗盐性从强到弱依次为苏植2号>阳江>邯郸>保定>TifgreenⅡ>喀什>Tifgreen>南京>C1>C2。盐胁迫下狗牙根枝叶中的K+含量降低,Na+含量和Na+/K+比增加。盐胁迫下的枝叶钠钾离子含量与抗盐性的关系跟狗牙根种类有关,其中狗牙根(C. dactylon)的抗盐性主要跟枝叶中的Na+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而杂交狗牙根(C. transvaalensis × C. dactylon)的抗盐性主要跟枝叶中的K+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王天菊 王先宏 杨清辉
    2017, 38(9): 1645-16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26份割手密为试验材料,在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处理下,测定伸长初期的13项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光合参数,利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抗旱性差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不同材料之间的抗旱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其抗旱性不同。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割手密的染色体数与抗旱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叶面积与抗旱性呈显著负相关。模糊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可将26份不同基因型割手密分为3类,其中高抗旱类型1份(2013-13),中抗旱类型14份,不抗旱类型11份,为割手密抗旱材料筛选及甘蔗抗旱基因发掘奠定基础。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邓 姗 褚云霞 任 丽 李寿国 黄志城 陈海荣
    2017, 38(9): 1653-16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建立果子蔓已知品种数据库,了解国内市场上果子蔓品种的现状,为新品种选育提供指导,同时探讨已知品种数据库在新品种DUS测试中的应用。先后共收集了57个果子蔓品种,构建了这57个果子蔓已知品种数据库,分析38个DUS测试性状的变异系数,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对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子蔓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21%,平均变异系数为11%,表明果子蔓品种间多样性不够丰富,遗传基础较狭窄。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数量性状间均显著正相关。已知品种库的建立可为DUS测试提供支撑。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陈欣凡 林国伟 洪 滔 陈建忠 苏少川 洪 伟 吴承祯 林 晗
    2017, 38(9): 1660-16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3~5年生的杉木千年桐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0~30 cm土壤层为研究对象,探讨幼龄期杉木纯林和杉桐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规律,旨在为杉阔混交林的营造以及持续健康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幼龄期各林龄杉桐混交林在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方面显著优于杉木纯林,说明营造杉木千年桐混交林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纯林各林分pH值介于4.22~4.53,混交林各林分pH值介于4.41~4.85,杉桐混交林缓和了土壤的酸度。不同林龄的杉木纯林和杉桐混交林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基本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其中,杉桐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杉木纯林,除4年生杉桐混交林的水解氮、全钾、速效钾含量低于纯林,3、5年生的混交林水解氮、全钾、速效钾含量均高于纯林,幼龄期杉桐混交林的全氮、全磷、有效磷含量高于纯林。整体来看,杉木千年桐混交林土壤养分相较杉木纯林大体上有一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李 杰 王再花 刘海林 徐晔春
    2017, 38(9): 1666-16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东源金线莲和福建金线莲品种‘红霞’为材料,研究了白光(W)、红光(R)、蓝光(B),以及组合光R8B2、R7B3、R5B5、R3B7、R2B8共8种光质的LED对金线莲组培增殖与生根的影响,并比较了株高、鲜重、干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组合光R8B2和红光(R)显著提高了东源金线莲增殖系数,而所有LED处理对福建金线莲‘红霞’的增殖系数差异不显著。白光、红光、组合光R8B2和R7B3有利于2种金线莲的生根和株高的增加,白光、组合光R8B2和R7B3促进了鲜重和干重的增加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而蓝光(B)显著抑制了2种金线莲的生根,生根率、根数和平均最长根长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试管苗的干重和鲜重也较低。综合来看,金线莲增殖阶段最适LED光质为R8B2和红光,生根诱导阶段最适LED光质为R8B2和R7B3,该研究结果为LED光源在金线莲组织培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闫海霞 关世凯 黄昌艳 邓杰玲 何荆洲 张自斌 卜朝阳
    2017, 38(9): 1671-16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羽裂报春苣苔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研究不同灭菌方法、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组织培养的影响,建立了羽裂报春苣苔的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羽裂报春苣苔适宜的外植体灭菌方法为采用75%酒精灭菌20 s,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用0.1%升汞灭菌6 min,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升汞灭菌6 min,无菌水冲洗3次,成活率为55.40%。不定芽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2.0 mg/L+NAA 0.01~0.10 mg/L,诱导率达100.00%。在适宜的增殖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0.05 mg/L+活性炭0.1 g/L上,增殖系数高达8.61;在生根培养基MS+IBA 0.5 mg/L+活性炭0.1 g/L上,生根率达100.00%,生根时间为19.10 d。移栽基质为泥炭 ∶ 珍珠岩 ∶ 河沙=4 ∶ 1 ∶ 1(V ∶ V ∶ V),移栽成活率为99.60%。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汪 涵 吴伟怀 李 乐 梁艳琼 郑金龙 习金根 李 锐 黄 兴 贺春萍 易克贤
    2017, 38(9): 1677-16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专性寄生菌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 vastatrix)引起的咖啡叶锈病是影响咖啡产量的最主要真菌病害。为建立对咖啡驼孢锈菌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易操作的分子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咖啡驼孢锈菌DNA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1~ITS4序列与其近源序列作多重比较分析,获得其特异性区域,并于特异性区域设计了1对引物Hv-ITS-F/R。利用该特异引物,通过对咖啡驼孢锈菌、咖啡褐斑病菌、咖啡锈菌重寄生菌、咖啡炭疽菌以及不同属其它真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此引物对仅能从咖啡驼孢锈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96 bp的特异条带,对其它相似或相近的病原真菌则无扩增条带。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在DNA水平上检测浓度可达10 pg/μL。进一步通过田间健康与疑似发病植株的检测,结果呈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由此表明,该引物对能有效地用于咖啡组织中驼孢锈菌的检测。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卢芙萍 陈 青 卢 辉 伍春玲 梁 晓 张会英
    2017, 38(9): 1682-16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营养物质在橡胶抗螨性中的重要作用,在获得稳定的抗、感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 sexmaculatus橡胶树种质基础上,系统开展了几种营养物质与橡胶树对六点始叶螨的抗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抗、感六点始叶螨橡胶树种质叶组织中的游离氨基酸(FAA)、可溶性糖(WSS)、可溶性氮(SN)、抗坏血酸(Vc)、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糖/氮比(S/N)存在显著差异(p<0.05)。抗性种质较感性种质叶组织中含有较高的WSS、Pro、S/N和较低的FAA、SN、Vc,其WSS、Pro含量和S/N分别是感性种质的1.37~3.48、1.41~4.98和1.59~8.20倍,FAA、SN、Vc分别是感性种质的0.27~0.80、0.42~0.80和0.20~0.56倍。相关性分析表明,橡胶树对六点始叶螨的抗性与叶组织中WSS、Pro含量及S/N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FAA、SN和Vc含量显著负相关(p<0.01)。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时 涛 蔡吉苗 李超萍 陈奕鹏 李博勋 黄贵修
    2017, 38(9): 1688-16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地毯草黄单胞木薯萎蔫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manihotis)侵染引起的细菌性萎蔫病是世界范围内木薯种植中的重要病害,也是为害中国木薯最严重的病害。目前,国内外有关该病病原菌致病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制约了相关防控工作的开展。本项目组在前期构建国内菌株XamGX11的转化子库的基础上,开展了7个致病相关突变体的分子鉴定、表型变异评价、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分离和相关基因的分子分析等研究,发现氨基转移酶、葡萄糖-果糖氧化还原酶等基因可能参与病原菌的致病过程。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郑 丽 张海鹏 林 江 曾宪海 李 静 沈会芳 谢昌平 覃新导
    2017, 38(9): 1694-16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油棕草茎点霉叶斑病病原菌(Phoma herbarum)的生物学特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 ℃,pH为6~8,在PDA和PSA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最快,光照对菌丝生长无影响,菌丝可利用多种碳源、氮源,其中以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蔗糖为碳源生长最好,对氮源的利用效率以胰蛋白胨最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3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毒力最强,EC50分别为1.100 7、1.451 6 mg/L,效果最好。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马小卫 姚全胜 马海洋 武红霞 周毅刚 王松标
    2017, 38(9): 1700-17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芒果果肉溃败发生与矿质元素之间的关系,以3个产区‘Keitt’芒果为试材,分析了健康果和溃败果果肉中N、P、K、Ca、Mg、Cu、Zn、Mn和B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的健康果和溃败果中元素含量差异不一致,与健康果相比,仁和区溃败果中N含量高,而B含量低;新平县和华坪县溃败果中N、K、Mn、Mg和Cu含量高,而Ca和B含量低。果实养分平衡分析表明,3个产区溃败果中各元素的综合诊断施肥指数(DRIS)绝对值以及养分不平衡指数(NII)均显著大于健康果。总体上,果肉组织中元素含量之间的比例极度失衡,特别是高N和低B,可能是诱导‘Keitt’芒果果肉溃败发生的主要原因。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林玉英 金 涛 甘挺峰 金启安 温海波 彭正强
    2017, 38(9): 1704-17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棕榈科植物的一种重要害虫。为阐明椰子木蛾成虫内外生殖系统结构以及卵巢发育,以显微解剖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椰子木蛾雄成虫内生殖系统由睾丸、贮精囊、输精管、双射精管、单射精管和附腺组成,外生殖系统由钩形突、颚形突、抱握器、阳茎轭片、阳茎和囊形突构成。雌成虫内生殖系统包括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和生殖附腺,外生殖系统由产卵器、导精管和交配囊组成。雌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分为成熟待产期(Ⅰ级)、产卵初期(Ⅱ级)、产卵盛期(Ⅲ级)和产卵末期(Ⅳ级)4个级别。详细了解椰子木蛾成虫生殖系统结构特征,对其田间预测预报以及种间鉴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蒋 妮 陈乾平 冯世鑫 韦树根 缪剑华 宋利莎
    2017, 38(9): 1712-17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广西三七灰霉病的典型病斑进行分离培养、致病性检测,通过形态学观察并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研究了温湿度对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病害的病程和病斑显症率,并对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生长年限三七灰霉病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最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三七灰霉病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及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 ℃,孢子萌发需要高湿度,低于100%湿度不萌发;不同季节、不同生长年限三七的病程为5~13 d,病斑在田间的持续显症期为6 d;三七灰霉病在三七生长期都能发生,10~11月份为发生高峰期,其中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发病严重度顺序为旱地>坡地>林下,不同生长年限下的顺序为3年生三七>2年生三七>1年生三七;咯菌腈、嘧菌环胺与嘧菌酯、氟硅唑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达100%。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马晓净 郑 丽 周耀红 陈晓红 吕辉雄
    2017, 38(9): 1720-17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广州某农场中的植物和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植物和土壤中的6种重金属(Pb、Cu、Ni、Zn、Cr、Cd)含量进行分析,对蔬菜中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与国家土壤质量 II 级标准GB15618-1995(6.5<pH<7.5)相比,所有土壤样品都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广州某农场中植物、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香蕉土中的Cd和Zn为轻微污染;从内梅罗指数评价中可看出芋头土和豆角土为清洁,小白菜土、毛豆土、番薯土为尚清洁,而香蕉土轻度污染。土壤中Zn元素含量最高,Cd元素含量最低,且土壤重金属含量基本上都高于植物。运用THQ(Target Hazard Quotients)靶标危害系数方法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Cr元素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不明显,Pb、Cu对几类人群健康都存在最大的风险。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郑 勇 张以山 曹建华 黄 敞 王玲玲 袁晓军 吴思浩
    2017, 38(9): 1725-17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比较4GXJ-1型电动胶刀采胶与传统推刀在割胶和产胶特性的差异,采用电动胶刀和推式割胶刀对3个品种橡胶树‘热研8-79’(20龄)、‘热研7-33-97’(14龄)、‘PR107’(23龄)进行轮换方式割胶,观测了排胶初速度、干胶产量、耗皮量、灰分含量、伤树率等。结果表明:采用本电动胶刀割胶排胶初速度明显增加(p<0.05),树皮总长度明显变短(p<0.01),有效皮率高(p<0.01)和有效切割率高(p<0.05),干胶产量增加,其他参数差异均不明显,4GXJ-1型电动胶刀采胶较传统推刀有明显优势。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赵立广 郭建峰 李一民 丁 丽 黄红海 桂红星
    2017, 38(9): 1736-17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泰国浓缩胶乳与海南浓缩胶乳理化性能及稳定性的差异,并研究橡胶粒子大小与分布、分子量大小与分布、金属离子含量等因素对浓缩胶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泰国浓缩胶乳较海南浓缩胶乳非胶物质含量低,稳定性较高,重均分子量较大且胶乳中金属离子含量偏低。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刘子记 牛 玉 朱 婕 王茂媛 杨 衍
    2017, 38(9): 1742-17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农艺性状差异显著的2份油绿苦瓜种质(Y41和Y63)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种子脂溶性成分和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份苦瓜种质分别鉴定出14和19种脂溶性化学成分,脂溶性成分主要为γ-生育酚、环阿屯醇、维生素E、Ela甾醇、β-香树素、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钝叶醇。其中2种脂溶性化学成分为Y41特有,7种脂溶性化学成分为Y63特有,γ-生育酚在2份苦瓜材料中含量均较高,分别为18.388%和22.240%。可见,不同苦瓜材料间种子脂溶性成分及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赵金星 彭远琴 邱志浩 袁宏逸 佘文琴
    2017, 38(9): 1747-17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长营’橄榄及其芽变品种‘清榄1号’果实发育过程中风味物质含量,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单宁、黄酮、多酚的测定,初步探讨橄榄果实风味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供试橄榄果形整齐,品种间糖、酸物质含量变化整体一致,酚类物质差异大。 (2)花后50~110 d,橄榄果实体积增大,风味物质积累,其中,‘清榄1号’酚类物质在花后70~90 d出现小幅度降低; (3)花后110~170 d,橄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糖含量积累,其他风味物质含量降低。 (4)‘长营’花后110 d采收风味较佳,‘清榄1号’花后170 d采收风味佳。研究表明,橄榄果实风味形成与糖酸等物质关系不大,与酚类物质关系密切,花后110 d为研究橄榄风味形成的关键时期。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关小莺 温 靖 徐玉娟 肖更生 吴继军 余元善 邹 波
    2017, 38(9): 1752-17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蓝莓浊汁酶解前后的各种香气成分及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57种香气成分,蓝莓原浊汁中检出36种,酶解汁中检出52种。经酶解处理后,香气成分总量增加了28.34%,23种成分的相对含量有所增加,其含量较高的有正己醛、壬醛和松油醇,并释放出16种新的潜在香气物质,其含量较高的有正己醇、苯甲酸甲酯和苯甲酸乙酯;而酯类物质相对含量有所减少。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邓 杰 戴林建 杨 苏 周 田
    2017, 38(9): 1759-17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石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烟叶中硼(B)、钛(Ti)、铬(Cr)、锰(Mn)、镍(Ni)、铜(Cu)、砷(As)、硒(Se)、钼(Mo)、镉(Cd)、铯(Cs)、钡(Ba) 12种微量元素。样品的前处理采用硝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溶液,通过石墨消解仪进行消解,建立了一种新的前处理消解方法。用此检测体系对来自湖南湘西3个地区的烟叶样品进行了测定,研究并发现了以上微量元素随产地、部位的不同而在烟叶中存在一定的含量差异。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1.25%~8.93%,回收率:93.07%~104.75%,适用于烟叶中多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王再花 叶庆生 李 杰 章金辉 徐晔春
    2017, 38(9): 1764-17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铁皮石斛、金钗石斛、大苞鞘石斛和春石斛品种(Dendrobium Second Love‘Tokimeki’)为试材,研究4种石斛茎段的不同纯度多糖(粗多糖CDPs、精多糖DPPs和纯化多糖水洗组分DPPs-I)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体内降血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石斛的不同纯度多糖均对SHR具有降血压的效果,且处理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处理240 min后均显著优于阳性对照硝苯地平。金钗石斛多糖水洗组分(DNPP-I)在240 min内降血压效果好于其对应的粗多糖和精多糖,而铁皮石斛、大苞鞘石斛和春石斛品种D. Second Love ‘Tokimeki’的各多糖间降血压效果差异不显著。4种石斛DPPs-I间降血压作用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显示石斛多糖具有一定的降血压活性,其中纯化多糖水洗组分DPPs-I具有较好的降血压效果,药用开发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