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龙翔宇 何 斌 王 闯 胡彦师 秦云霞 方永军 唐朝荣
    2015, 36(12): 2113-21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采用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标记分析37份橡胶树1981’IRRDB野生种质以及7份栽培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进化关系,拟在DNA序列水平上了解野生种质及栽培品系的遗传背景,为保护、发掘和利用现有橡胶树种质资源提供遗传理论依据。在44份材料中,9份资源种质及1份栽培品系出现ITS基因杂合子现象,ITS序列长度在583~588 bp之间,G+C含量65.52%~67.17%,共有87个变异位点。ITS核苷酸多样性Pi值为0.011 6,其中ITS2的Pi值(0.014 33)明显高于ITS1(0.010 10)及5.8S(0.010 31),表明ITS2序列具有更快的进化速率,更合适于橡胶树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学研究。在34个单倍型中,单倍型H8位于网络图的中心,为最古老的高频单倍型,其遗传背景主要来自朗多尼亚州。NJ分子系统树显示大部分栽培品系(热研7-20-59,RRIM600,热研7-33-97,热垦628,热研88-13)与朗多尼亚州(Rodo^nia)部分种质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此外,中性检测及单倍型网络图结果暗示本研究材料曾经经历一个扩张的历史事件。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张培松 孙毅明 郭澎涛 袁忠志 杨红竹 贝美容 罗 微
    2015, 36(12): 2120-21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橡胶树氮素营养快速诊断技术,利用数码相机获取橡胶树叶片图像,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叶片图像的颜色特征参数,分析颜色特征参数与橡胶树叶片氮含量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9个颜色特征参数R/B、B/(R+G)、R/(G+B)、R/(R+G+B)、B/(R+G+B)、(B+G)/(R+G+B)、(R-B)/(R+G+B)、(R-B)/(B+R)和G/(R-B)与橡胶树叶片氮含量相关性较好,综合评价得出G/(R-B)所建立的橡胶树热研7-33-97叶片氮含量二次多项式估测模型最优,模型校正决定系数为81.04%,预测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0.91%和0.31%,表明利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可以进行成龄橡胶树热研7-33-97叶片氮素含量营养诊断。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严 炜 刘光华 李月仙 刘 倩 段春芳 张林辉 李亚男
    2015, 36(12): 2125-21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木薯品种华南205和新选048的成熟种茎为材料,采用直插的种植方式,设置4个种茎种植长度处理(20 cm、30 cm、40 cm、50 cm),研究不同种茎长度对木薯各项田间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就综合出苗率、株高、茎粗、地上部分重、鲜薯条数以及鲜薯产量等各项指标而言,30 cm的种茎种植长度处理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本研究结果将为华南205和新选048在云南木薯生产中的推广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罗海燕 应东山 黄建峰 彭素娜 洪继旺 王 明 陈业渊
    2015, 36(12): 2130-2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78份杧果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9对AFLP引物共产生908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产生100.89个等位位点,多态性带为794条,共产生42个特异性位点,能区分21份种质,单态带25条,缺失带17条,特异性条带比例为4.63%,多态性比例为87.44%。不同种质间的相似系数范围是0.603~0.913,平均相似系数为0.73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以遗传相似性系数0.726为阈值,供试的78份种质可分成5个类群。主成分分析结果将供试的78份种质可分成4个类群,通过空间距离更能直观地表现种质间关系远近。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刘友接 林世明 黄雄峰 熊月明
    2015, 36(12): 2138-21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红肉火龙果品种‘石火泉’为试材,分析了9种类型果袋对火龙果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抗逆性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尼龙网袋、牛皮纸袋可提高果实可食率,改善果皮颜色及其它经济性状;黑色尼龙网袋、双层报纸袋、报纸袋+白色塑料袋、牛皮纸袋、无纺布袋、白色纸袋等6种类型果袋能提高火龙果果实的抗逆性,有效改善果实的外观质量;牛皮纸袋可提高果实的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总酸含量,能较好地改善果实的内在品质。综合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石火泉’火龙果宜用牛皮纸袋。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卢丽芳 朱海生 温庆放 林义章
    2015, 36(12): 2142-21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所收集的85份南瓜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从100对引物中挑出17对引物对其进行条带扩增。结果表明:共获得条带200条,差异带有187条,13条条带为所有南瓜品种所共有,多态性比例为93.5%。基于SRAP数据通过Ntsys2.10e软件计算出85份南瓜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50 0~0.985 0。通过聚类分析将所收集的南瓜资源分为3大类:中国南瓜、印度南瓜、美洲南瓜,亲缘关系较近的是中国南瓜与美洲南瓜,二者与印度南瓜的亲缘关系较远。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陈 阳 林永胜 周先治 张玉灿
    2015, 36(12): 2149-21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福建省生产上常用的6种商品基质和以蛭石、泥炭土和珍珠岩为原料自行配制的3种基质,研究了不同育苗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育苗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影响较大,百利基质(D)、镇江兴荣基质处理的番茄幼苗壮苗指数和G值明显高于其它处理,植株健壮,能够培育出性状优良的番茄幼苗,可作为福建省番茄育苗基质推广应用。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刘子记 孙继华 杨 衍 曹振木
    2015, 36(12): 2155-21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核心种质的构建为种质资源的研究和有效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以146份黄灯笼辣椒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基于10个性状表型数据,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无偏地预测基因型值,利用马氏距离计算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分别采用2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法和优先取样法),2种聚类方法(离差平方和法和类平均法),按照30%的抽样比率构建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库。采用均值、方差、极差和变异系数4个指标评价不同取样方法和聚类方法构建核心种质库的优劣。试验结果表明,优先取样法优于随机取样法,类平均法优于离差平方和法。基于马氏距离、优先取样法、类平均法获取的43份黄灯笼椒核心资源能够代表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陆銮眉 蔡月琴 张 琼
    2015, 36(12): 2161-21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大黄龙船花的耐盐生理特性和耐盐能力,采用盆栽试验技术研究不同浓度NaCl(0、0.2%、0.4%、0.6%、0.8%、1.0%和1.5%)对大黄龙船花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使参试植物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大黄龙船花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下降趋势,胞间C02浓度(Ci)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NaCl浓度与大黄龙船花的Pn、Tr、Gs极显著负相关,与Ci、WUE不相关。综合分析大黄龙船花属于盐敏感植物,较低NaCl(0.2%~0.6%)胁迫就对其生长和光合参数产生抑制,不适宜在盐碱地推广。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李国良 周昌敏 杨苞梅 何兆桓 徐培智 杨少海 姚丽贤 涂仕华
    2015, 36(12): 2166-21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矿质养分在‘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 Shiyue Ju)树体的分布规律,以7年生中高产‘砂糖橘’树为试材,采用挖取全株、分解取样的方法,研究了‘砂糖橘’养分累积及其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为生产50 kg果实,‘砂糖橘’树体需要累积N 0.393 kg、P 0.040 kg、K 0.366 kg、Ca 0.161 kg、Mg 0.043 kg、S 0.083 kg、Fe 7 865 mg、Mn 1 837 mg、Cu 175 mg、Zn 1 356 mg、B 1 161 mg、Mo 2.6 mg。在成熟期每收获50 kg果实,其果实带走的养分量为N 0.208 kg、P 0.025 kg、K 0.237 kg、Ca 0.033 kg、Mg 0.017 kg、S 0.035 kg、Fe 702 mg、Mn 151 mg、Cu 87 mg、Zn 228 mg、B 573 mg、Mo 0.9 mg,养分比例N ∶ P ∶ K ∶ Ca ∶ Mg ∶ S为1 ∶ 0.12 ∶ 1.14 ∶ 0.16 ∶ 0.08 ∶ 0.17。同时,阐明了‘砂糖橘’不同部位养分含量和不同养分在‘砂糖橘’不同部位的分配模式。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王 灿 杨建峰 陈小敏 祖 超 李志刚 鱼 欢
    2015, 36(12): 2171-21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寒害发生年份气象数据及胡椒发生寒害临界温度,提取胡椒寒害的初始气象指标,利用因子分析进行降维等计算后,结合胡椒实地寒害调查情况,建立以寒害气象综合指标为分类标准的胡椒寒害等级。结果表明,由因子分析降维获取的两个因子可分别解释为低温累积因子和温度降幅因子,并可将其作为分析寒害形成原因的量化指标;寒害气象综合指数可以有效表征不同寒害程度,与寒害实地调查的结果比较,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评估胡椒寒害风险提供依据,对胡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等具有参考意义。
  • 植物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生化
    郭经纬 商 桑 穆大伟 田丽波
    2015, 36(12): 2179-21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SNP)溶液对8 ℃低温胁迫下豇豆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1.5 mmol/L外源NO处理下,豇豆幼苗叶面积、根冠比、壮苗指数有所提高,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过高或过低浓度的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豇豆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均不显著,过低浓度的外源NO会促进MDA累积。在低温胁迫下,适当浓度的外源NO能促进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形成,提高叶绿素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从而增强豇豆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
  • 植物生理生化
    张娥珍 黄梅华 辛 明 何全光 黄振勇 覃仁源 黄茂康
    2015, 36(12): 2184-21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 )、亚硝酸根离子(NO2-)及DPPH自由基4种体外抗氧化模型,对铁皮石斛纳米粉和超微粉的体外抗氧化作用进行比较研究,对2种粉末的流动性、松密度、溶解性等物理特性,粒度及电镜扫描结构进行分析比较,并测定其悬浮液中多糖溶出速度及含量。结果表明:铁皮石斛纳米粉的多糖溶出速度及含量要高于超微粉;铁皮石斛纳米粉和超微粉水提取液对·OH、O2·- 、NO2-、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在一定范围内,清除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同一浓度时,纳米粉的清除率要明显高于超微粉,说明纳米粉具有更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纳米粉的松密度、持水力、膨胀力、溶解性及水悬浮体系稳定性要高于超微粉,但流动性、润湿时间等参数不如超微粉;粒度及电镜分析表明纳米粉的细胞破碎程度更大,粒度更小,形状更不规则。
  • 植物生理生化
    章金辉 王再花 李 杰 叶庆生 朱根发
    2015, 36(12): 2192-21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石斛(Dendrobium)是一类名贵中药材,活性成分的构成也直接影响着石斛属植物的药用价值。为了探明大苞鞘石斛(Dendrobium warkianum Warner.)的药用价值,比较了其与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 Lindl.)多糖、生物碱、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异同。结果表明,大苞鞘石斛多糖含量较高(p<0.001);2种石斛生物碱含量都较低;2种石斛都含有所测的19种氨基酸(包含8种必需氨基酸),大苞鞘石斛中的苯丙氨酸(0.111%)、氨基丁酸(0.152%)、天冬氨酸和天冬酰胺(0.115%)等含量较高,而铁皮石斛只有组氨酸(0.070%)较高;2种石斛都含有所测的8种微量元素,大苞鞘石斛镁元素(4.06×103 mg/kg)、锰元素(359.33 mg/kg)、铁(87.80 mg/kg)和硼(16.85 mg/kg)含量较高,而铁皮石斛锌含量(34.60 mg/kg)较高。以上研究结果对大苞鞘石斛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陈 娇 孙长君 杨 昭 王朝政 李奕星 李芬芳 袁德保 谭 琳 仇厚援 陈文学 金志强
    2015, 36(12): 2198-22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笔者所在课题组从巴西香蕉中分离到1个PPO基因全长,并进行了原核表达,但结果未表达出目的蛋白。鉴于上述情况,笔者对香蕉PPO全蛋白进行转移肽分析,结果发现其N端含有转移肽,长度为47个氨基酸。切除转移肽并进行香蕉PPO成熟蛋白原核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在62 ku处有一条特异的蛋白条带,与预测大小相符;并且进行质谱分析,结果确定重组表达蛋白为香蕉PPO,初步说明转移肽对香蕉PPO体外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香蕉PPO功能及在香蕉褐变生理和调控机制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吴伟怀 梁艳琼 郑金龙 习金根 郑肖兰 李 锐 刘巧莲 张驰成 贺春萍 易克贤
    2015, 36(12): 2204-22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寄生疫霉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ppg1~pppg5等5个基因cDNA序列为参考,设计基因编码区特异性引物。利用5对引物分别对剑麻斑马纹病菌进行分子检测以及基因同源克隆。通过此方法首次从剑麻斑马纹病菌中获得了5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并分别命名为Szpg1~Szpg5。检测结果表明,Szpg1~Szpg5基因普遍存在于被检测剑麻斑马纹病菌中。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zpg1~Szpg5基因与pppg1~pppg5对应基因之间存在核苷酸序列差异,由此导致个别氨基酸的差异,甚至提前终止。由此推测,Szpg1~Szpg5基因与pppg1~pppg5在功能上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赵 辉 张雨良 孔 华 贾瑞宗 朱 芸 郭安平 曾会才 彭 明
    2015, 36(12): 2210-22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广谱抗环斑病毒(PRSV)海南株系转基因番木瓜育种方案,采集海南番木瓜各主要种植区的PRSV株系,以外壳蛋白(CP)、辅助成分-蛋白酶(HC-Pro)和复制酶(Nib)基因作为靶标基因,通过序列比对和运用Clustalx软件分析,得到干扰基因的保守区域和挑选出海南PRSV典型株系的代表样品。以pUCCRNAi为骨架质粒,利用代表样品的CP、NIb、Hc-Pro基因片断保守序列构建RNAi发夹结构,将发夹结构导入pCAMBIA2300-35S-OCS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出抗PRSV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35S-CP-RNAi-OCS、pCAMBIA230035S-Hc-Pro-RNAi-OCS、pCAMBIA2300-35S-NIb-RNAi-OCS。实验将PRSV不同株系保守序列的分析与RNAi的高效抗病设计理念相结合,可用于创造高效、广谱抗PRSV病毒病的新种质。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刘 晶 王海燕 刘焕云 许冬倩 王子萧
    2015, 36(12): 2216-22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四棱豆肽组分的抗疲劳效果及对抗疲劳肽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碱性蛋白酶对四棱豆蛋白进行酶解,经反相液相色谱分离后,得到Sample1、Sample2和Sample3 3个主要组分,分别以1.5 g/kg体重的剂量灌胃小鼠。结果表明:经游泳耐力实验,3个组分都可以延缓小鼠的游泳疲劳,但与四棱豆蛋白组相比,仅Sample3肽成分可以显著延缓小鼠的游泳疲劳,提高血浆中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和肝糖原的水平。通过氨基酸组成分析,Sample3中富含抗氧化的疏水氨基酸(Leu、Ala、Ile、Pro、Val和Phe),可以有效延缓由自由基引发的疲劳。经过色谱分离,得到Sample3肽成分中一个优势的小肽S1,其氨基酸序列为Gln-Ser-Pro-Pro-Glu-Ile-Asn-Thr-Val,符合抗疲劳肽的特点。灌胃小鼠sample3组分和分子量小于1 000的米渣蛋白肽,疲劳前的游泳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灌胃肽S1后的小鼠疲劳前的游泳时间显著增加。说明肽S1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疲劳物质。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陶 炼 潘翠萍 谢红江 王永清 杨文渊 唐一平 涂美艳
    2015, 36(12): 2223-22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大五星’枇杷花药为外植体,研究小孢子发育时期、低温处理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胚状体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横径存在对应关系,横径为4.68~5.28 mm的枇杷花蕾处于单核靠边期,此时期的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25.05%;经4 ℃低温处理2 d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69.93%;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2,4-D 0.5 mg/L+6-BA 2.0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8.22%;枇杷花药愈伤组织诱导胚状体的最适培养基为MS+ZT 0.05 mg/L+NAA 0.01 mg/L+IBA 0.05 mg/L,胚状体诱导率为25.56%。
  • 资源区划与综述
  • 资源区划与综述
    陈帮乾 李香萍 肖向明 孙 瑞 吴志祥 祁栋灵 杨 川 陶忠良
    2015, 36(12): 2230-22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面积范围内准确获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对生产管理和生态环境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联合2010年25 m分辨率的ALOS PALSAR L波段雷达和2009~2010年多时相Landsat TM/ETM+影像,利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海南岛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结果表明,PALSAR雷达对森林和水体均有较高的识别精度,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均超过88%,但耕地与建筑分类精度最高仅为77%。通过结合森林、建筑与耕地的光谱信息及其年际变化特征,采用多时相TM/ETM+影像合成的NDVI最大值和最小值对PALSAR分类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结果的精度均有显著提升,森林、水体和建筑的生产者和用户精度均超过了92%,相应耕地的精度也分别达到了91%和74%,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4%,Kappa系数为0.92。本研究表明,联合PALSAR雷达和多时相Landsat系列光学遥感影像,在解决热带地区影像数据源匮乏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土地利用分类精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资源区划与综述
    杨青青 杨众养 薛 杨 陈小花 余雪标 崔喜博 李 然 高 刘
    2015, 36(12): 2238-22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海南岛滨海台地3种典型热带森林类型(椰子林、人促更新次生林、次生林),对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灌木层中东风桔(Atalantia buxifolia)、 琼崖海棠(Calophyllum inophyllum)是3种森林类型的共有物种,其中在椰子林和人促更新次生林林型下占有较大优势;草本层中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和地桃花(Urena lobata)是3种森林类型共有草本植物,但并非是优势种。次生林和人促更新次生林林下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都较高,林下物种组成相对复杂,共有树种有11种,相似系数高达45%。次生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及铵态氮之间达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人促更新次生林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全钾、全氮、速效钾、无机氮及铵态氮之间达极显著正相关;椰子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各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证实:滨海台地热带林土壤pH、全磷、全钾、速效钾、有效磷、铵态氮及无机氮共7个土壤因子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
  • 资源区划与综述
    林武星 郑郁善 朱 炜
    2015, 36(12): 2245-22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分形理论研究了闽北山地不同模式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包括福建含笑与杉木1 ∶ 1行间混交林、1 ∶ 1株间混交林、福建含笑纯林和杉木纯林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阐明不同模式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土壤结构的分形特征,建立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团聚体含量和结构体破坏率与分形维数回归模型,以及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团聚体含量的分形维数与土壤各项具体的理化性质指标的关系式。结果显示: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团聚体含量与其分形维数呈负相关,而结构体破坏率与分形维数之间正相关;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团聚体含量的分形维数与其对应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存在显著回归关系。福建含笑与杉木1 ∶ 1行间混交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团聚体含量的分形维数均最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团聚体含量最高,土壤结构和稳定性最好。运用分形理论研究林地土壤肥力状况为林地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蔡开地 黄梅卿 张闽春 郑羡清
    2015, 36(12): 2250-22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双孢蘑菇覆土材料管道式蒸汽消毒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处理进行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出菇情况和单产。结果表明:该技术能促进蘑菇菌丝爬土、结菇、出菇,减少病虫、杂菌危害,缩短转潮时间,减少次菇,增产2.84%~5.71%。蘑菇覆土材料管道式蒸汽消毒的最佳温度为60 ℃、保持最佳消毒时间为10 h。
  • 王 莹 汪 航 曾日中 黄茂芳 桂红星
    2015, 36(12): 2254-22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为包埋剂,选取交联时间、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用量比(SA ∶ PVA)以及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的总浓度为影响因素设计L49(52×7)正交实验,探讨包埋的最佳理化条件。以包埋材料的成球效果,包埋小球的硬度、弹性及微观结构为考察指标,比较包埋小球性能,探讨包埋条件。结果发现当SA ∶ PVA为7 ∶ 3,总浓度为4%,交联时间为24 h时包埋效果最佳。
  • 陈 淼 唐文浩 葛成军 彭黎旭
    2015, 36(12): 2260-22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热带农业废弃物甘蔗渣为材料,在3种温度(350、450、550 ℃)下制备不同碳化度的生物炭(分别记为BC350、BC450、BC550),研究其对环丙沙星在砖红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在砖红壤和添加水平为1.0%的生物炭土壤上的吸附过程可以分为快速和缓慢2个阶段,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砖红壤和生物炭土壤吸附环丙沙星的动力学过程(r>0.989,p<0.01);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1%、0.2%、0.5%、0.8%、1.0%的3种生物炭提高了砖红壤对环丙沙星的吸附量,且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增加。环丙沙星在生物炭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过程能够采用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进行较好的拟合(r>0.984,p<0.01);添加生物炭后土壤对环丙沙星的解吸过程并非吸附的可逆过程,其吸附-解吸过程具有明显的迟滞效应,环丙沙星在生物炭土壤中的解吸滞后指数提高了1.32~1.86倍。生物炭对土壤中环丙沙星有一定的固定作用,环丙沙星在被生物炭土壤吸附后,解吸较为困难,因此可以降低环丙沙星在环境中迁移的生态风险。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张彦军 徐 飞 贺书珍 谭乐和
    2015, 36(12): 2269-22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香草兰是兰科多年生藤本攀缘植物,经过发酵后散发出多种芳香成分成为重要的风味原料。然而,传统发酵生香时间长,香气成分转化率低。本试验考察冷冻-溶解联合不同外源酶处理对香草兰鲜豆荚主要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酶不仅可以提高香兰素的含量,还可提高其前体物质-葡糖香草醛的转化率。在此基础上,对比空白样品,所有冷冻-溶解联合外源酶处理后的香草兰中香兰素、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和香兰酸含量均显著增加,经过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萄糖苷酶处理后的香兰素、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和香兰酸含量最高为5.660%、0.089%、0.069%和0.101%;相比于传统发酵和普通外源酶处理,所有冷冻-溶解联合外源酶处理香草兰鲜豆荚均显著增加香兰素含量(p<0.05),而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萄糖苷酶、果胶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果胶酶显著增加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和香兰酸含量(p<0.05)。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范 睿 郝朝运 秦晓威 徐 飞 邬华松
    2015, 36(12): 2276-22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胡椒属种质蒌叶、墨西哥胡椒、假荜拔为材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测定3种种质叶片中的挥发性成分及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鉴定出蒌叶、墨西哥胡椒、假荜拔的挥发性成分59种,其中从蒌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36种,其含量较高的有安息香醛、荜澄茄油烯和β-石竹烯,相对含量分别为23.56%、9.36%和8.54%;从墨西哥胡椒中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8种,其中含量较高的有肉桂醛、萜品烯和萜品油烯,相对含量分别为77.98%、5.88%和5.11%;而假荜菝叶片挥发性成分有25种,含量较高的有β-石竹烯、罗勒烯和芳樟醇。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在3种胡椒属种质中都不相同,总的相对百分含量也不同,说明不同的种质,叶片挥发性成分有一定的差异。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马玉华 马小卫 武红霞 周毅刚 许文天 王松标
    2015, 36(12): 2283-22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果肉色泽存在明显差异的芒果果实品质特征,分析了4个浅黄色果肉品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和4个深黄色果肉品种(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果肉类胡萝卜素、香气、糖和酸含量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类胡萝卜素组分大致相同,其中β-胡萝卜素是各品种中含量最丰富的类胡萝卜素,约占总类胡萝卜素的33%~79%。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品种糖含量高、酸含量低,果实香气物质均以单萜烯类为主;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品种糖含量较低、酸含量较高,其中‘鹦鹉芒’和‘丰顺无核’果实香气物质分别以酯类和醛类为主,而‘大白玉’和‘白象牙’香气物质以单萜烯类为主。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王正荣 鄢 铮 颜振兰 江枝和 卢翠香 肖淑霞 王义祥 翁伯琦
    2015, 36(12): 2291-22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秀珍菇新品种子实体中矿物元素含量与Cd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选定的9个秀珍菇新品种子实体中,6种矿物元素中,Zn含量与新品种关联度最大,为0.730 5,其次是K含量,关联度最小的是Cu含量。关联度越大,相似程度越高,两者间的关系越密切。9个新品种的关联度排序为:福秀13> 福秀5669 >福秀43>福秀10>福秀132>福秀163>秀迪1号>秀57>福秀69。其中福秀13和福秀5669品种关联度较大,分别为0.790 4和0.788 9,福秀69品种关联度最小,为0.575 2。说明秀珍菇品种对其子实体中矿物元素含量与Cd含量关系有一定的影响。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罗彩连 林 羡 吴继军 徐玉娟 李 俊
    2015, 36(12): 2295-22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芒果干制过程的能源利用率及干制品的品质,在真空渗透脱水预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热泵干燥温度(50、55、60 ℃)及间歇时间(1、2、4 h)下对芒果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泵干燥温度越高,水分比下降越快,干燥速率越大;热泵干燥、间歇时间越长,水分比下降越快,干燥速率越大;55 ℃干燥温度下,热泵间歇干燥的水分比下降的速度及干燥速率均高于连续干燥,干燥时间显著缩短。Midilli模型为最适宜模拟芒果高温热泵干燥特性的数学模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夏红明 赵 俊 赵培方 刘家勇 沈石妍 吴才文
    2015, 36(12): 2300-23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原料蔗的品质与糖厂经济效益紧密联系,了解甘蔗砍收后不同堆放时间甘蔗品质重要指标的变化规律,对于糖厂提高经济效益十分重要。本试验利用6个优良甘蔗品种(系),对不同堆放时间甘蔗品质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在甘蔗收获后堆放过程中, 简纯度和重力纯度先小幅增加,后开始下降,随着堆放时间延长,两纯度下降加快,当重力纯度和简纯度达到相等时,即纯度比接近于1时,甘蔗糖分也处于最高值,当重力纯度超过简纯度,同时甘蔗糖分小幅下降;甘蔗纤维分和还原糖分随堆放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在参试材料中云蔗08-2060、云蔗07-2800、云蔗06-193、云蔗07-2178和云蔗08-1609属耐贮品种。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许灿光 黄向前 郑文荣 丁小芳 曾永华 朱万言 陆 颖 纪 岩
    2015, 36(12): 2306-23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天然胶乳保存剂(或称天然橡胶防凝保鲜剂)是以亚硫酸氢钠、苯甲酸钠、碳酸钠、柠檬酸、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及五水合硅酸钠为主要原料,经连续化合反应生成无机盐混合物,再配以高活性海藻酸钠生产而成的生物制剂,采用此种新型天然胶乳保存剂保存鲜胶乳。结果表明:浓度0.30%的保鲜效果、保证污水处理工艺正常运行等方面综合作用最明显,加工成本降低11.7%,并且在改善胶乳原料的后加工条件、改善产品质量方面均有积极作用。本试验结果为解决保鲜胶乳生产加工上大量使用氨水和甲酸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研究方向。
  • 文献计量学与生态学
  • 文献计量学与生态学
    古小玲 薛 刚 李永龙 张海东 孙继华
    2015, 36(12): 2311-23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中国知网中检索《热带作物学报》2010~2014年发表论文的关键词词频、被引频次、下载频次、论文作者等数据统计栏目篇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和影响因子情况,分析农业科技期刊栏目的学术影响力。结果表明:2010~2014年《热带作物学报》文章涉及的主要热带作物为橡胶树、木薯、甘蔗、香蕉、水稻、荔枝、龙眼、芒果和番木瓜等;论文内容涵盖作物营养、栽培与遗传育种,植物生理生化,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与分析检测、综述等6个栏目,其中综述栏目的影响因子最高,发表论文较多的作者文章均属于生物技术栏目。综合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策划精品栏目、加强编辑栏目组稿、针对综述栏目约稿、开辟学术探讨窗口、借助新媒体打造栏目特色等建议,以体现本刊的专业特色和刊物宗旨,将成为读者阅读的向导和作者撰稿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