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植物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生化
    金华斌 田维敏 胡彦师 方家林 史敏晶
    2017, 38(10): 1769-17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巴西橡胶树幼茎和叶等器官中具有大量的初生乳管,因与当前的割胶生产没有直接关系而研究较少。灌木化栽培机械化采胶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选育初生乳管产胶潜力大的种质是实现这种新的生产模式的基础。利用光学显微技术以及Image J统计分析软件,对210份魏克汉种质苗期的初生乳管分化能力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魏克汉种质茎皮中初生乳管面积比在3.05%~15.31%范围内,7.5%以上的种质数量占总种质数的57.1%;小叶柄初生乳管面积比在0.11%~3.34%范围内,1.0%以上的种质数量约占总数的50.0%,可见,魏克汉种质初生乳管分化能力普遍较强。在不同种质中,绿色茎皮和叶片中的初生乳管分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直接引自国外的种质初生乳管分化能力普遍低于国内自主选育的品系,而国内选育的种质不同系列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热研、保亭、大丰、大岭和热垦系列初生乳管分化能力较强。同一种质中,茎皮和小叶柄中的初生乳管分化能力也并不完全一致,大岭68-30、广西6-68、热垦525、热研11-23-65、大丰117、热研25茎皮和小叶柄乳管面积比分别都大于10.0%和2.2%,是筛选灌木化栽培种质的首选材料;热垦171茎皮和小叶柄乳管面积比分别为15.31%(最高)和0.52%(低),可作为进一步选育种的备选材料。本研究从初生乳管分化能力方面对魏克汉种质进行了初步的鉴定和评价,该结果可为橡胶树的灌木化栽培选育种提供依据。
  • 植物生理生化
    王立丰 安 锋 王纪坤 邹 智 赖华英 谢贵水
    2017, 38(10): 1777-17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干旱会导致巴西橡胶树生长迟缓、落叶和死皮率增加。本研究对比分析巴西橡胶树RRIM600不同旱害级别开割树和未开割树胶乳产量、形态、土壤含水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旱害级别的升高,开割树胶乳干胶含量和总固形物维持在较高水平,不适于割胶。未开割树和开割树生理响应规律一致,均表现叶片面积呈现逐渐显著减小,叶片中的色素含量逐渐减少,但Chla/Chlb的值没有明显变化。叶片中PRO、SS、SOD和POD对干旱有保护作用的规律。说明干旱条件下橡胶树表现出的特性是叶面积减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增加。本研究为建立橡胶树新干旱分级标准和筛选抗旱诊断指标奠定基础。
  • 植物生理生化
    鱼 欢 王 灿 李志刚 杨建峰 祖 超 郑维全
    2017, 38(10): 1784-17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氮素营养对胡椒叶片碳代谢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累积及相关蔗糖酶活性的影响,以胡椒‘热引1号’插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施氮量0、1、2、3、4 g/盆共5个处理对胡椒叶片酸性转化酶(AI)活性、蔗糖合成酶(SS)活性、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可溶性糖、淀粉及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氮肥可以增加胡椒叶片AI、SS和SPS活性,增加可溶性糖和氮含量,施氮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胡椒叶片AI、SS和SPS活性降低。胡椒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抽花穗时间及花穗数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淀粉含量与抽花穗时间和花穗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胡椒开花期,可通过施肥等栽培措施增加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进而促进开花。
  • 植物生理生化
    陈志坚 罗佳佳 彭玺如 刘攀道 郇恒福 刘国道 白昌军
    2017, 38(10): 1790-17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6份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种质为材料,采用水培法,分析15% 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对柱花草生长的影响,并综合评价柱花草种质的抗旱性。结果表明:15% PEG处理显著抑制了柱花草的生物量、根系生长、叶绿素浓度(SPDA)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并显著增加了丙二醛(MDA)含量,但不同种质的抗旱性存在差异。运用隶属函数法对柱花草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种质TF227和TF210抗旱能力最强,为抗旱型柱花草,R2和R5次之,TF226和TF244抗旱能力最弱。植株鲜重、地上部鲜重、丙二醛含量、叶绿素浓度和Fv/Fm可作为评价柱花草抗旱能力的指标。
  • 植物生理生化
    黄永敬 陈杰忠 曾继吾 吴 文 张瑞敏 朱从一
    2017, 38(10): 1796-18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0年生‘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为对象,研究夏梢生长对幼果及果柄离区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相关基因表达及其脱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夏梢萌发6 d后幼果大量脱落,15 d后累积落果率高达79.5%,比同期去梢的增加91.7%。夏梢生长明显促进幼果和离区中纤维素酶(Cx)、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的提高,其活性水平与相对落果率均达显著正相关。果胶(甲)酯酶(PME)、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不受夏梢生长所影响。基因表达结果显示,夏梢生长促进CsPG、Csβ-Gal和CsCx的表达上调,6 d时出现表达峰值,而CsPME的表达不受夏梢影响。综合认为‘砂糖橘’夏梢生长诱导幼果脱离过程中,Cx、PG是参与脱落调控的细胞壁降解关键酶。
  • 植物生理生化
    杜玉霞 赵 俊 朱进彬 李 晶 刘红明 李进学 郭凤根
    2017, 38(10): 1804-18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4年生投产的‘云柠1号’尤力克柠檬为材料,针对柠檬不同枝梢类型(带叶无新梢枝梢、无叶枝梢、带叶有新梢枝梢),开展其开花、果实发育动态、产量及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带叶有新梢枝梢的营养生长量最大,其枝长、枝粗、老叶片数分别增加6.94 cm、0.90 mm、8.04片;带叶无新梢枝梢的挂果数最多,为1.36个,比带叶有新梢枝梢和无叶枝梢分别多0.32个和1.12个;带叶无新梢枝梢的单枝产量最高,为132.54 g,带叶枝梢的单枝产量极显著高于无叶枝梢;带叶有新梢枝梢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瓤重、出汁率都最大,分别比无叶枝梢高21.61 g、9.11 cm、2.93 cm、9.59 g、1.03%,分别比带叶无新梢枝梢高4.80 g、3.22 cm、0.30 cm、1.22 g、0.91%;带叶有新梢枝梢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带叶无新梢枝梢和无叶枝梢,带叶枝梢果实的Vc含量显著高于无叶枝梢。总之,在干热区带叶无新梢枝梢和带叶有新梢枝梢无论在营养生长还是生殖生长都显著优于无叶枝梢,尤其是提高了果实产量和品质,这为柠檬果园修剪管理提供了生产指导。
  • 植物生理生化
    冯 岗 陈 敏 任承才 闫 超 刘 霞 叶火春 张 静
    2017, 38(10): 1811-18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进一步明确假蒟提取物的除草作用,采用室内种子萌发法和盆栽试验测定假蒟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假蒟提取物对稗草等14种杂草均具有很强的除草活性,其中,对稗草、苋菜和虎尾草除草活性最强,在供试浓度为10 mg/mL时,对杂草的根长抑制率和茎长抑制率分别为92.42%、90.91%、91.41%和81.15%、63.68%、87.94%;进一步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假蒟提取物对稗草等3种杂草的根长和茎长EC50值分别为0.389、0.516、0.415 mg/mL和0.429、0.611、0.478 mg/mL;盆栽试验显示,假蒟提取物对上述3种杂草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当供试浓度为10 mg/mL时,对稗草和虎尾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85%和65.48%,与对照药剂癸酸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假蒟在植物源除草剂的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植物生理生化
    宋 钊 张白鸽 李 颖 徐小万 曹 健
    2017, 38(10): 1815-18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辣椒;形态学;耐涝性;评价体系
  • 植物生理生化
    王宏信 剧春晖 李向林 陈 博 冷 凝
    2017, 38(10): 1823-18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5 年生降香黄檀幼苗为试材,通过溶液培养的方式,研究不同浓度(0、10、25、50、100 mg/L)的5-氨基乙酰丙酸(5-ALA)对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降香黄檀幼苗的生长发育、根系性状、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PEG-6000胁迫14 d后,降香黄檀幼苗的苗高、地径、根、茎、叶干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上升,而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根系活力明显下降。同时,一定浓度的外源5-ALA降低了PEG-6000引起的降香黄檀幼苗生理上的干旱胁迫,其中以25 mg/L处理时效果最好,且与PEG处理相比,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SOD与POD活性、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157.95%、34.44%、33.33%、24.49%、84.66%,87.66%、59.23%、76.8%、62.72%,MDA含量则降低了37.81%。因此,根系施用外源5-ALA可促进干旱胁迫下降香黄檀幼苗的生长,并可通过提高根系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增加其抗旱性,其适宜浓度为25 mg/L。
  • 植物生理生化
    闻 静 赵 刚 焦 丹 李凤兰 王瑞庆 胡宝忠
    2017, 38(10): 1830-18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矮化大豆内源激素调控机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种试材‘东农42’及其矮化突变体‘HK808’不同生长期内源激素GA3、IAA及AB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矮化大豆茎尖及节间部GA3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且呈极显著差异;矮化大豆节间部IAA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茎尖部最大差异可达43倍;矮化大豆茎尖部ABA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节间部ABA含量除8-leaf至10-leaf外其他时期‘HK808’均与野生型呈显著差异。施用100~150 mg/L的GA3可使其恢复野生型的株高。本研究为明确矮化大豆内源激素调控机制奠定生理学研究基础,也为矮化大豆品种的鉴定及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 植物生理生化
    许 喆 代微然 和柏先 孙文君 任 健
    2017, 38(10): 1836-18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东非狼尾草(Pennisetum clandestinum)是城市绿化和水土保持的优良资源,遮荫却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利用。本试验以遮荫和全光照下生长的东非狼尾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光照不足对叶片形态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光照下的植株相比,遮荫下生长的东非狼尾草叶片长度和含水量明显提高,叶片叶绿素a和b含量则提高了50%以上(p<0.05)。而叶片宽度下降、最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显著降低(p<0.05),其中最大光合速率下降了50.9%,光补偿点则由17.6 μmol/(m2·s)降低至6.56 μmol/(m2·s)。可以看出,东非狼尾草叶片在低光照条件下可塑性强,可通过提高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方式增强对散射光的利用,可在适度遮荫下利用。
  • 植物生理生化
    程汉亭 刘景坤 严廷良 张俏燕 王进闯
    2017, 38(10): 1840-18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药用植物-益智种子的适宜采收期,提高种子质量,本试验比较了不同采收期益智种子的基本参数和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益智果实采摘期与其种子质量有密切关系,益智开花后100 d种子成熟度最高,即表现出益智果实表皮由青变黄(黄绿色),果皮有少量褐色斑点,辛辣味足,果实的干/鲜重比大于0.34,种子千粒重达到11 g以上,干燥种子含水量13.01%,TTC法测定种子活力指数达到85%,此时为采收种子的最佳时期;益智种子透水性能差,种子吸胀吸水时间长,约72 h,吸胀吸水阶段的最大吸水率约为23.71%,推测益智种子属于硬实种子;益智种子的萌发时间长,成熟益智种子约12 d时才开始发芽,第50天时发芽率才达到75.56%。通过本研究确定了益智种子的最佳采收期,摸清了种子吸水缓慢、萌发周期长的生物学特性,推测种皮是种子吸水缓慢和种子萌发周期长的主要因素。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张 瑜 严琳玲 虞道耿 罗小燕 白昌军
    2017, 38(10): 1846-18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17种豆科牧草的引种适应性,为饲料资源早期选择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参试材料经过3 a综合评价,结果表明:CIAT17403大叶千斤拔和CPI46562度尼山蚂蝗不仅具有较高的产量,其年均产量分别为300.76、217.80 kg/100m2,且具有较高的旱季产量,相对抗旱,对叶锈病和虫害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植株存活率较高,茎叶比小,综合评分较高,对海南岛的土壤和气候适应性较强。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俞华先 经艳芬 安汝东 郎荣斌 桃联安 边 芯 周清明
    2017, 38(10): 1855-18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甘蔗新品系、新材料在陇川旱地水田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加快优良甘蔗新品系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在陇川4个乡镇的旱坡地和水田对云瑞09-315和云瑞07-1433两个甘蔗新品系开展多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陇川的水田、旱坡地,云瑞07-1433的平均蔗茎产量、产糖量显著高于双对照,平均蔗茎产量、产糖量高稳系数都超过双对照,蔗茎产量的变异系数介于双对照之间,产糖量的变异系数均低于双对照,说明云瑞07-1433对水田和旱地的丰产性好、适应性广,产糖量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云瑞09-315在旱地蔗茎产量与对照粤糖93-159(CK2)的差异显著,其平均蔗茎产量、产糖量在水田的高稳系数都超过双对照,平均蔗茎产量在旱坡地介于双对照之间,蔗茎产量的变异系数介于双对照之间,产糖量的变异系数都低于双对照,说明其适合水田种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韩菊兰 王 辉 白 为 许震寰 尚 迪 卓 明 刘 静 叶昌华 李 臻
    2017, 38(10): 1861-18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开展了大花蕙兰F1代‘169-2’、‘192-1’、‘171-12’及其父母本的核型研究。结果表明:‘169-2’与母本‘马州立卡’(‘C. Majolika’)均属2B型,且其核不对称系数与母本十分接近;‘192-1’与父本‘红颜’(‘C. Popini’)同属2C型,其核不对称系数高于亲本;‘171-12’核型为2C型,不同于亲本的2B型,其核不对称系数比亲本高。当亲本一方为三倍体时,F1代核型与亲本有较大差异。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赵青云 邢诒彰 孙 燕 林兴军 朱飞飞 龙宇宙 董云萍
    2017, 38(10): 1868-18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用不同调节剂对连作酸化土壤酶活性及咖啡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作酸化土壤中施用1%石灰+10%牛粪有机肥(与土壤质量比)、5%土壤调节剂泽土或三者减半混合施用均可显著提高咖啡苗干重、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总体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氮平衡指数,有效调节酸化土壤pH,改善咖啡幼苗生长状况;石灰与牛粪有机肥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但对磷酸酶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建议在连作酸化咖啡种植园中施用1%石灰+10%牛粪有机肥或单独施用5%土壤调节剂泽土或三者减半混合施用,以调节土壤,改善植株生长状况。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吕小燕 何 斌 吴永富 兰 俊 滕秋梅
    2017, 38(10): 1874-18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时空互换法,以广西东门林场不同栽植代数(1、2和3代)桉树人工林和邻近区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桉树人工林连栽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储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0~20 cm土层,马尾松和1代、2代、3代桉树人工林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7.06、15.70、14.47和13.16 g/kg,土壤全氮含量分别为0.895、0.841、0.778 和0.715 g/kg,均呈现随栽植代数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但在20~40 cm土层,马尾松和各栽植代数桉树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无显著差异。(2)马尾松、1代、2代和3代桉树人工林0~4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66.84、56.57、52.97和50.81 t/hm2,土壤全氮储量分别为3.78、3.33、3.09和2.98 t/hm2,其中马尾松林和2、3代桉树林有机碳和全氮储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相关分析表明,马尾松和不同栽植代数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土壤有机碳、全氮与C/N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张 波 谷晓平 古书鸿
    2017, 38(10): 1881-18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贵州不同季节番茄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趋势、空间差异以及番茄气候资源利用规律,研究基于贵州省 81个气象站 1961~2015 年的气象资料,采用逐步订正、GIS空间插值和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番茄的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春番茄的光合和气候生产潜力均呈递减的变化趋势,递减率分别为174.11、226.52 kg/(hm2·10 a),而光温生产潜力为递增的变化趋势;夏秋番茄的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均为递减趋势,递减速率分别为355.24、317.99、427.67 kg/(hm2·10 a);空间分布特征表明,冬春番茄的气候生产潜力空间上自东南向西部递减的趋势,夏秋番茄的气候生产潜力呈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分别对番茄光合生产力分别进行温度、水分订正,冬春、夏秋番茄的平均气候减产率分别为35%、15%,其中降雨量是番茄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邓小敏 金华斌 史敏晶 杨署光 田维敏
    2017, 38(10): 1889-18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来自巴西橡胶树的天然橡胶主要成份是顺式聚异戊二烯高分子化合物,顺式异戊二烯转移酶是天然橡胶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之一。利用RT-PCR技术从巴西橡胶树胶乳中克隆出一个新的顺式异戊二烯转移酶基因HbCPT7。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296个氨基酸,含有顺式异戊烯基转移酶典型的5个高度保守结构域。q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分别受割胶和茉莉酸甲酯上调诱导表达,推测该基因在割胶后胶乳再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亦可能是茉莉酸信号调控的靶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重组HbCPT7-His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由IPTG诱导表达。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bCPT7基因功能打下良好基础。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曾文丹 谢向誉 严华兵
    2017, 38(10): 1895-19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60Co-γ射线对不同木薯品种体细胞胚子叶的辐射诱变效应,以2个木薯品种‘新选048’和‘Mcol22’体细胞胚子叶为外植体,采用0、5、10、20、40 Gy 5个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观察比较不同辐射处理条件下体细胞胚子叶不定芽发生率、再生植株的生根率、株高、组培苗的生长情况以及再生植株移栽后植株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对体细胞胚子叶不定芽的发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不同基因型对60Co-γ射线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新选048’对60Co-γ射线的敏感程度较‘Mcol22’强。从再生植株的生长情况可知,再生植株的生根率、株高、移栽成活率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经辐射,2个木薯品种在组培苗形态上均出现叶柄或叶脉颜色改变、叶形变异、黄化苗、矮化苗等不同程度的变异。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陈雨露 彭洁平 刘 芳 邝 鼎 唐映红 袁有美 毛凯权 陈建荣
    2017, 38(10): 1901-19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康乃馨无菌苗为实验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NAA、6-BA,设不同的pH值,进行3因素4水平的正交设计实验,筛选康乃馨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NAA、6-BA、GA3,设置不同的光照时间,进行4因素4水平的正交设计实验,筛选诱导康乃馨试管开花的最佳培养条件,建立无菌苗快速繁殖试管诱导开花体系。结果表明,康乃馨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为MS+0.5 mg/L NAA+2 mg/L 6-BA,pH6.2,增殖倍数达到11倍。诱导无菌苗试管开花的最佳培养条件为1/2 MS+4 mg/L GA3+0.5 mg/L 6-BA+0.6 mg/L NAA,培养温度20 ℃,开花率可达87%,单株花朵开花持续时间长可达16 d,光照时间对开花率影响不大,但总体来说光照时间长于12 h,有利于开花。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胡丽松 范 睿 伍宝朵 吴 刚 谭乐和 郝朝运
    2017, 38(10): 1907-19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胡椒不同组织间稳定表达的最佳内参基因,以胡椒栽培种‘热引1号’的主根、主蔓、花序和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共8个组织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olyubiquitin 1、Polyubiquitin 2、Polyubiquitin 3、GAPDH 1、GAPDH 2、Histone 3-1、Histone 3-2、Cyclophilin、Actin等共9个不同持家基因的表达差异情况。基于各个基因的Ct值,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分析候选持家基因表达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组织中,9个持家基因的表达量存在差异。3个软件分析出的结果有所不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Histone 3-1表达最为稳定,其次为Polyubiquitin 1、GAPDH-2。内参基因标准化因子的配对差异分析(Vn/n+1)表明,Histone 3-1和Polyubiquitin 1是分析胡椒基因表达模式的最佳内参基因组合。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唐 兵 陶 莲 卢 松 杨 静 吴康云 张 丽 邓 英
    2017, 38(10): 1913-19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优化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高频胚诱导技术体系,以20个不同基因型白菜栽培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影响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和植株再生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14个基因型产生了小孢子胚,不同基因型之间胚诱导率差异显著,表明基因型是影响小孢子胚发生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高频胚诱导技术体系的优化,胚诱导率明显提高,最优组合为盛花期取蕾;花瓣长与花药长比为0.5~0.75;4 ℃低温预处理1 d;150 g/L蔗糖的NLN培养基33 ℃高温热激2 d,重新离心更换130 g/L蔗糖的NLN培养;激素最优组合为6-BA 0.1 mg/L、NAA 0.5 mg/L;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有利于胚的形成,最佳浓度为0.5 g/L。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杨丽霞 杨 丽 李永梅 祝建波 冯玉杰
    2017, 38(10): 1921-19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4种食品防腐剂对铁皮石斛幼苗和原球茎在开放式组织培养中的抑菌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尼泊金复合酯和肉桂酸钾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0.12 g/L的尼泊金复合酯和0.09 g/L的肉桂酸钾可有效抑制培养基污染;尼泊金复合酯和肉桂酸钾对原球茎的分化具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尼泊金复合酯和肉桂酸钾的复配质量比为2 ∶ 3且总浓度为0.07 g/L时,抑菌效果最佳,且对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郝朝运 秦晓威 贺书珍 范 睿 谭乐和 吴 刚 白亭玉
    2017, 38(10): 1926-19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科摩罗和斯里兰卡引进依兰(Cananga odorata)为试材,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以揭示不同基因型依兰资源香气成分组成差异,为资源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科摩罗和斯里兰卡依兰香气成分均由烯烃类、醇类、酯类和醛类物质组成,其中科摩罗依兰含有16种香气成分,主要以乙酸香叶酯(14.83%)、苯甲酸苄酯(14.56%)、苯甲酸香叶酯(1.24%)和柳酸苄酯(4.65%)等酯类物质为主,而斯里兰卡依兰亦含有16种化合物,主要以α-法呢烯(45.67%)、β-毕澄茄烯(17.61%)、芳樟醇(2.87%)和3-蒈烯(2.71%)等烯烃类物质为主。因此,不同基因型依兰香气成分组成种类相同,但香气成分物质组成及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陈楚英 万春鹏 付永琦 甘 武 彭 旋 陈金印
    2017, 38(10): 1932-19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水黄连提取物对意大利青霉菌的抑菌圈直径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优化水黄连中抑菌物质的提取条件,并将最优工艺所得提取物用于柑橘活体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水黄连抑菌效果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温度。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时间82 min,液料比23 mL/g,温度75 ℃,获得的抑菌圈直径为(52.33±0.41)mm,与理论最优值52.20 mm 接近;水黄连提取物对由意大利青霉菌引发的柑橘青霉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EC50为59.53 mg/mL。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纪 颖 黄华明 颜瑞婷 朱艺玲
    2017, 38(10): 1940-19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超声法提取‘建阳桔柚’果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L9(34)正交试验,探讨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浸提温度对‘建阳桔柚’果皮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建阳桔柚’果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 ∶ 30、浸提温度为40 ℃、超声时间为25 min,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为5.96 mg/g;‘建阳桔柚’果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在50~70 ℃、pH4~7下比较稳定,光照和氧气都会降低其稳定性,金属离子Na+、K+、Ca2+、Mg2+对‘建阳桔柚’果皮黄酮类化合物稳定性影响不大,而Al3+、Fe2+对其影响较大。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陈梅春 朱育菁 刘 波 刘晓港 陈 峥 张海峰
    2017, 38(10): 1947-19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茉莉花茶品质与茶坯类型、鲜花质量和窨制技术息息相关。本文利用茉莉花茶香气评价指数(JTF指数),探究3个品种烘青茶坯、4种干燥工艺茶坯以及2个产地和3个采摘时间的鲜花对窨制茉莉花茶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烘青茶坯窨制的花茶香气组成不同,大白毫的JTF指数(2.19)高于银毫(1.48)和银针(0.80),其香气品质最佳;4种干燥方式的大白毫茶坯窨制的花茶香气组成有差异,JTF指数大小为炒青(2.95)>烘青(2.19)>晒青(1.94)>蒸青(1.56),表明炒青茶坯所窨制的茉莉花茶香气品质最好,可归因于其比表面积和吸附量大。以福州茉莉花窨制的珠型花茶总香气浓度和酯类含量高于广西珠型花茶,萜烯类含量低于广西花茶,而两者的JTF指数分别为0.84和0.82,表明两者的香气品质接近。利用9月底采摘的鲜花窨制的花茶香气浓度最高,8月底采摘的鲜花窨制的花茶香气JTF指数最高(2.33)。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卢 莉 刘金仙 程 曦 唐志昆 周积耳
    2017, 38(10): 1956-19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氟铝交互处理对茶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以福建水仙茶苗为试验材料,不同浓度下氟铝交互处理水培30 d后,测定茶苗嫩叶和老叶(成熟叶片)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黄酮和水浸出物含量。结果表明:老叶和嫩叶在氟铝交互处理下,茶多酚、氨基酸、黄酮、咖啡碱、水浸出物等成分含量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高氟处理(12 mg/L)下,随着铝的加入,老叶茶多酚、老叶咖啡碱含量和嫩叶水浸出物,B4>C4>D4,逐渐降低;老叶氨基酸和老叶水浸出物含量,B4<C4<D4,呈上升趋势。在高铝处理(80 mg/L)下,随着氟的加入,嫩叶水浸出物含量,D2>D3>D4,逐渐降低。黄酮含量的变化则未发现明显的规律。铝和氟的不同交互比例处理产生不同程度的交互效应,氟铝交互处理对茶树叶片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影响差异显著。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蔡恩兴
    2017, 38(10): 1963-19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水果蔬菜中烯肟菌胺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净化后采用Thermo Scientific Hypersll GOLD色谱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源(ESI+)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采用QuEChERS方法和SPE方法净化后,烯肟菌胺的基质效应分别为-9.5%~-42.4%和-14.9%~-54.1%,均表现为基质抑制效应。烯肟菌胺在1~400 μ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均大于0.998,2种净化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6 μg/kg和0.02 μg/kg。在2、20和200 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2种方法的回收率分别在83.8%~100.3%和82.4%~102.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2.5%~7.1%和4.1%~10.2%之间。2种方法均灵敏、可靠,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净化方法。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张 黛 张运雄 李国民 冯顺承 彭 胜 谭海秀 胡建全
    2017, 38(10): 1969-19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青钱柳叶为试材,以多糖、黄酮含量及感官品质为分析指标,研究了微波杀青、锅炒杀青、蒸汽杀青、微波蒸汽组合杀青等不同杀青方法对青钱柳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杀青方法能显著提高青钱柳多糖和黄酮等活性成分含量,蒸汽杀青对提高青钱柳茶感官品质效果显著;微波杀青时间为90 s得到的青钱柳茶多糖和黄酮含量最高,多糖含量为9.23%,黄酮含量为7.45%,蒸汽杀青2 min的感官品质最好。综合评价不同杀青方式对提高青钱柳功能成份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微波是青钱柳茶加工的最理想杀青方式。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陈 鹏 刘树正 杜康健 张天文 于高波 魏金鹏 闫龙祥 黄 凯 裴 童 李 丹 邵文静
    2017, 38(10): 1974-19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番茄为供试材料,以过氧化氢(H2O2 1.5 mmol/L)、脯氨酸(PRO 2.5 mmol/L)、氯化钙(CaCl2 3 mmol/L)、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 2 mmol/L)为预处理,以清水预处理为对照,通过测定不同预处理对百菌清处理后番茄体内农药残留量及相关抗氧化系统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酶活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氧化还原水平的影响,研究促进番茄体内百菌清降解代谢的有效外源处理试剂及其调控机理。结果表明:外源脯氨酸、过氧化氢和氯化钙预处理能够降低番茄体内的残留百菌清含量和O2-的含量,提高抗氧化酶CAT、POD、GR酶活力和番茄GSH/GSSG水平。而外源氧化型谷胱甘肽预处理虽然提高了番茄CAT与GR酶活力,但对番茄体百菌清残留量及O2-含量及GSH/GSSG水平无显著影响。这表明外源PRO、H2O2和CaCl2预处理可通过诱导番茄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维持植物机体GSH/GSSG氧化还原平衡水平,促进番茄植株体内残留百菌清的降解代谢,从而降低番茄体内百菌清残留量。
  • 翁浚溥 陈展川 侯则红
    2017, 38(10): 1979-19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指导热带地域性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营造,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4所高校的5个校园,进行植物配置的多样性、观赏性、配置形式、季相变化等调查和分析,归纳海南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营造的手法与特点,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 综述
  • 综述
    李伟明 李 丽 马小卫 詹儒林 王松标
    2017, 38(10): 1986-19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油梨(Persea americana Mill.)是最具有保健作用的水果之一。目前,科学界对油梨的关注与日俱增,特别是在油梨的功能成分、采后处理和加工技术、食用方法、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显著研究成果,为油梨功能成分综合利用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奠定了提高油梨功能成分利用率及其加工产品经济效益的良好理论和技术基础。本文对过去数年,尤其是近年来在油梨功能成分测定、产品加工、营养价值、医疗保健、功能饲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油梨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