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王灿 杨建峰 祖超 李志刚 鱼欢 邬华松
    2015, 36(7): 1191-11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胡椒园间作槟榔是海南胡椒间作体系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模式,为探明其间作优势来源,以海南胡椒优势种植区4个试验点的胡椒单作与胡椒/槟榔模式为研究对象,调查了2009~2011年各点胡椒产量与养分投入状况,测定2011年土壤养分与胡椒植株叶片养分含量,从而对比了间作模式与胡椒单作模式下胡椒产量、土壤养分状况、肥料产量贡献率和胡椒叶片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各试验点不同产量水平下,同一地点间作模式的胡椒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单作。间作模式土壤氮、磷、钾全量含量略低于单作,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间作模式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单作,且速效磷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养分投入相同的条件下,间作模式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均极显著高于单作。间作模式下胡椒叶片磷、钾养分含量周年大于单作。上述结果表明胡椒/槟榔间作提高了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促进了胡椒对磷、钾等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了其肥料利用效率,并最终提高胡椒产量。胡椒/槟榔的间作优势可能与二者地下部互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赵凤亮 李虹 曹彦圣 文少白 杨桂生 王徐彤
    2015, 36(7): 1197-12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施用腐植酸肥对氮素淋失和油麦菜(Lactuca sativa var longifoliaf. Lam)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法测定了砖红壤-油麦菜系统各处理不同形态氮淋失量、油麦菜农艺形态指标以及植株吸氮量。结果表明:可溶性有机氮占氮淋溶量的73.8%~76.8%,是氮素淋失的主要形态。常规处理铵态氮、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淋失量最高,分别为3.9、48.3和163.2 mg/pot。随着腐植酸肥用量的增加,氮素淋溶损失逐渐降低。施用腐植酸肥增加油麦菜的生物量和氮素利用率,但是过量施用会影响生物量的积累,抑制根系的生长。综合考虑土壤氮素淋失和油麦菜生长状况,腐植酸肥施用量为650 mg/kg时较为适宜。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姚婧 覃宝祥 刘帆 丁亚操 唐燕琼 丁泽婷
    2015, 36(7): 1201-12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海南原生兰种冬凤兰(Cymbidium dayanum)(父本)与耐热型大花蕙兰品种‘黄金小神童’(Cymbidium ‘Golden Elf’)(母本)的杂交后代15个株系进行了观赏性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20个观赏性状进行分析,同时对各株系的观赏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个性状指标可转换成6个主成分,其方差总贡献率达全部性状信息的88.95%,分别称为花朵因子、花数因子、花形因子、花香因子、花色因子、花展因子;通过计算各株系的主成分分值,筛选出了3个观赏性状优异、具有开发价值的株系。该方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田路园 邹雨坤 李光义 侯宪文 赵凤亮 李勤奋
    2015, 36(7): 1207-12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室内土柱淋溶试验,研究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的氮肥比对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不同处理的碳氮比例为15 ∶ 1、20 ∶ 1、25 ∶ 1、30 ∶ 1、35 ∶ 1、CK。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于氮素的淋失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硝态氮共淋出129.57 、123.68、103.02、122.59、100.12、96.11 mg,占总氮淋溶量的11.05%、13.68%、10.89%、14.75%、15.15%、22.14%,处理组淋溶损失比例均小于对照组,又以碳氮比例为25 ∶ 1的效果最好;铵态氮共淋出21.33、18.61、9.57、12.30、5.59、7.57 mg,占总氮淋溶量的1.82%、2.06%、1.01%、1.48%、0.85%、1.74%,碳氮比例为25 ∶ 1和35 ∶ 1时淋淋损失比例较小。综合考虑,配施氮肥时以碳氮比例25 ∶ 1淋失损失最少。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刘金梅 刘小飞 于波 DENG Zhanao CHEN Jianjun 廖飞雄
    2015, 36(7): 1213-12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白掌属植物杂交授粉和结实特性,建立杂交选育群体,对白掌属13个种或品种植物进行了组合授粉杂交试验,实施杂交组合24个,9个杂交组合和 S. floribundum开放自然授粉处理获得了果实和种子,培育了授粉后代群体;不同组合结果率为15.8%~100%,果实成熟需要50~108 d。各杂交组合每果实种子数为1~10.5个,种子具不同的大小、颜色和表面纹饰形态;不同组合的种子萌发率差异很大,从0.63%到84.67%,成苗率为0.63%~72.63%。结果表明,品种间容易杂交,而不同种间杂交结实率和正常发育种子率均较低。在泰勒×大花白掌和亮叶白掌×大花白掌两个组合中出现了黄化苗,比例分别为17.73%和16.1%。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李桂花 陈汉才 张艳 黎庭耀 刘凯
    2015, 36(7): 1220-12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芥蓝的丰产性状是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由于控制芥蓝的产量性状均为数量性状,常规育种进展缓慢,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提高选择效率。本研究利用2个产量差异大的芥蓝自交不亲和系冬强♀(产量高)与Lb07M(产量低)为亲本,构建F2分离群体,F2自交获得F2 ∶ 3家系,对产量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对F2 ∶ 3家系中单株重、单薹重、株高、薹高、叶长、叶宽、薹粗进行了调查,利用已构建首张芥蓝变种内的SSR和SRAP遗传图谱,结合田间性状调查数据,用QTLNetwork2.0软件通过混合线性复合区间作图法(MCIM)对7个产量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在10个连锁群中共定位了8个QTL位点,其中控制单薹重、单株重、株高、叶宽的QTL各1个,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18.4%,17.8%,19.1%,15.1%;控制主薹高和叶长的QTL各为2个,共解释表型变异的23.8%、22.1%。芥蓝产量性状的QTL定位结果可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高产品种提供参考。
  • 植物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生化
    曾碧玉 李惠华 常强 王伟 苏明华
    2015, 36(7): 1226-12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出易栽培种植开花、耐高温且抗性强的大花蕙兰新种质,开展了‘紫岩素’大花蕙兰与墨兰品种‘金咀’、‘企剑白墨’和‘企剑黑墨’的杂交研究。结果表明:正交和反交的坐果率差异较大;以‘紫岩素’为母本、墨兰作父本杂交的坐果率高,授粉后第210天,与 ‘金咀’、‘企剑白墨’和‘企剑黑墨’的杂交坐果率分别为81.5%、89.8%和78.0%;以墨兰为母本、‘紫岩素’作父本杂交时落果严重,授粉后第210天,‘金咀’、‘企剑白墨’和‘企剑黑墨’的坐果率分别只有0.0%、0.0%和10.3%;‘紫岩素’与墨兰3个品种正交和反交的果荚,其果长及果宽的生长发育曲线均呈“S”型;以‘紫岩素’为母本的各杂交组合果长于授粉后100~210 d达到最大值(≈8.70 cm),果宽于授粉后180~210 d达到最大值(≈18.65 mm);以‘紫岩素’为父本的各杂交组合果长于授粉后120~210 d时达到最大值(≈4.20 cm),果宽于授粉后150~210 d时达到最大值(≈8.60 mm)。
  • 植物生理生化
    侯伟 孙爱花 杨福孙 周兆德 陈汇林 吴翠玲
    2015, 36(7): 1232-12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西瓜品种“早佳8424”为试材,研究低温[12 ℃/10 ℃, 300 μmol/(m2·s)],以及低温弱光[12 ℃/10 ℃, 100 μmol/(m2·s)]胁迫对西瓜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低温、低温弱光胁迫均降低了西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PSⅡ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增加了胞间CO2浓度(Ci)。低温、低温弱光致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增加后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持续下降,丙二醛(MDA)含量持续增加。与低温相比,低温弱光处理下的西瓜幼苗Pn、Gs下降幅度更大,Ci的增幅更明显;与此不同,Fv/Fm和CAT活性在低温弱光处理后下降幅度相对较小,SOD、POD活性和MDA含量也呈现出较小增幅。低温、低温弱光胁迫抑制了西瓜幼苗的光合作用并诱导了抗氧化酶活性增强以清除体内氧自由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抗氧化酶合成受到抑制,过剩的活性氧自由基造成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并最终破坏细胞膜系统。低温下的弱光能减轻幼苗的光抑制作用,同时也能缓解细胞产生的过氧化损伤,对降低细胞膜系统伤害有明显作用。
  • 植物生理生化
    柳凤 欧雄常 詹儒林 韦继光 常金梅
    2015, 36(7): 1238-12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杧果感染畸形病过程中顶芽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凯特杧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接种病菌(Fusarium mangiferae)后顶芽内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接种病菌后,杧果顶芽内赤霉素和生长素含量急速上升,且在整个试验阶段明显高于健康处理,脱落酸含量在试验后期不断升高;分析发现,F. mangiferae侵染能够显著影响杧果顶芽内源激素的含量,改变IAA/ABA和GA3/ABA的平衡,致使杧果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进而引发畸形病的产生。
  • 植物生理生化
    王彬 郑伟 蔡永强
    2015, 36(7): 1242-12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红肉火龙果新品种‘紫红龙’为试验材料,研究果实发育期间鳞片、果皮、果肉中N(氮)、P(磷)、K(钾)、Ca(钙)、Mg(镁)、Fe(铁)、Zn(锌)、Mn(锰)、Cu(铜)、B(硼)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火龙果花后3 d鳞片和果肉K含量维持较高水平,之后呈下降趋势,果皮K含量在果实成熟时最高。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间,K含量比其他营养元素的含量高。火龙果花后3 d果肉的Ca含量最高,在果实发育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0种营养元素在鳞片、果皮和果肉生长发育中的变化规律来看,在幼果期,果实中多种元素的含量均处于最高水平,此后,随着幼果的快速增大,矿质元素含量逐渐下降。直至果实成熟期,各种矿质元素含量趋于稳定。
  • 植物生理生化
    李惠华 刘小英 常强 王伟 姚德恒 苏明华
    2015, 36(7): 1247-12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枇杷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量及熊果酸(UA)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从蔗糖浓度、装液量、pH值、接种量、温度、光照强度、摇床转速、激素等开展培养参数的筛选。结果表明:接种量8 g/100 mL,pH6.0,蔗糖30 g/L,25 ℃,白炽灯400 lx,转速130 r/min,装液量130 mL/250 mL,MS+NAA 0.5 mg/L,15 d收获,细胞鲜重是起始的3.577倍,UA含量为34.993 mg/g DW,是自然界枇杷叶的约3.5倍。
  • 植物生理生化
    王春雪 纪中华 潘志贤 岳学文 李纪潮 闫帮国 陈涛
    2015, 36(7): 1254-12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元谋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进行盆栽控水试验,模拟干旱胁迫对剑麻H.11648不同苗龄(18个月、12个月、6个月)植株的生理及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1)大苗在干旱胁迫下,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叶片含水量随之降低,叶绿素也随之遭到破坏,叶片含水量越低叶绿素破坏越严重。对于叶片MDA含量的变化,Chl a/b及叶片含水量都是这一变化的敏感生理指标。(2)中苗在干旱胁迫下,SOD与POD两种酶协同作用来共同抵制干旱对剑麻的侵害,使其受伤害程度降到最低。(3)小苗在干旱胁迫下,酶系统中POD与SOD两种酶呈协同关系,随着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剑麻小苗的叶绿素、含水量、生长状况等各方面都受到显著的影响,这对小苗的破坏是全方位的。(4)根据模糊隶属函数法计算出各苗龄阶段剑麻H.11648的抗旱隶属度进行抗旱性比较,得出中苗(苗龄12个月)的综合抗旱能力最强。在对剑麻H.11648的引种过程中,12个月苗龄的剑麻在抗旱生理方面最适合栽种,它的抗旱生理特征能保证其在干热河谷最大程度的存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罗纯 武红霞 姚全胜 王松标 许文天 马小卫
    2015, 36(7): 1261-12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MicroSAtellite软件分析筛选芒果转录组中的SSR位点。结果表明,在54 207条Unigene中共搜索得到4 103个SSR位点,出现频率为7.57%。其中,三核苷酸重复为主导重复类型,占SSR总数的38.19%,其次是单核苷酸重复(26.91%)。AG/CT和AAG/CTT分别是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的优势基元。根据SSR侧翼序列共设计6 915对SSR引物,随机挑选了230对进行PCR检测,获得93对多态性引物。由此可见,芒果转录组数据可以作为大量开发SSR标记的资源,这些SSR标记也将有助于芒果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鉴定的研究。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侯晓婉 胡伟 颜彦 徐碧玉 金志强
    2015, 36(7): 1267-12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通道蛋白(AQPs)是细胞间和细胞内水分运输的主要通道, 对于植物细胞的水分稳态和胁迫响应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香蕉中克隆了一个水通道蛋白基因MaPIP2-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846 bp,编码281个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其它植物中水通道蛋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并且与拟南芥AtPIP2-2和AtPIP2-3的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表明该基因定位在细胞膜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能够在转录水平响应甘露醇、低温、NaCl胁迫和ABA信号。这些结果表明MaPIP2-2可能参与了非生物逆境胁迫应答,为进一步研究MaPIP2-2基因的功能鉴定了基础。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王健胜 贺军虎 陈华蕊 陈业渊
    2015, 36(7): 1274-12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来自9个国家或地区的26份菠萝种质为材料,利用SSR标记进行了DNA指纹图谱的构建。筛选出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8对SSR引物共检测到35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的多态性位点数平均为4.38,引物的多态性条带百分比平均高达92.92%,PIC值介于0.26~0.39之间,平均为0.33。利用这8对SSR引物构建了26份菠萝种质的指纹图谱,并对菠萝种质做遗传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菠萝种质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421~0.974之间,平均为0.689,26份菠萝种质在遗传相似系数0.633处被划分为3类。该研究结果将为菠萝种质鉴定、分类及分子育种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王紫珊 周琳 王雁
    2015, 36(7): 1280-12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卡特兰紫色花品种‘粉女郎’(Cattleya hybrid‘Pink Lady’)为材料,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花瓣中分离得到了一个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 CHS)和一个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DFR)同源基因的cDNA全长,分别命名为ChCHS1和ChDFR1,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P171693和KP171694。序列分析结果发现:ChCHS1的cDNA全长1 508 bp ,编码394个氨基酸;ChDFR1基因的cDNA全长1 250 bp,编码350个氨基酸。同源性检索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2个基因编码的蛋白都具有各自的功能位点和保守性特征多肽序列。氨基酸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ChCHS1、ChDFR1基因在兰科中与蕙兰、石斛兰关系最近,与百合科关系较近。相对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hCHS1 和ChDFR1都在蕾期表达量最低,伴随花朵的开放,表达量逐渐上升,最终分别在花朵盛开期和接近开放时达到最高。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胡小文 姚艳丽 邢淑莲 徐磊 刘洋
    2015, 36(7): 1290-12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割手密(Saccharum spontaneum)属于甘蔗属细茎野生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是甘蔗育种的优良材料。过氧化物酶(POD)是活性氧系统(ROS)中的一个关键酶,是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关键调控酶之一。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以割手密为材料,成功克隆2个POD等位基因序列(SsPOD-1a和SsPOD-1b,GenBank登录号为KJ002565和KJ002566)。经测序鉴定,这2个基因长度均为1 083 bp,其中包括27 bp的5′非编码区、60 bp的3′非编码区及一个996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331个氨基酸,这2个等位基因的序列相似性为98.8%。蛋白质保守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此2个基因均具有POD基因典型保守结构域,属于依赖于亚铁血红素Ⅲ型POD亚类。原核表达结果表明,这2个基因编码区能正常表达出目的蛋白,说明得到的这2个基因为功能基因,而不是假基因。POD基因分子系统分生分析结果表明,割手密POD基因与高粱、玉米、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亲缘关系较近,与一些双子叶植物及裸子植物也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这也证实了POD基因起源较为古老且存在高度保守区。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韩冬银 邢楚明 李磊 牛黎明 陈俊谕 符悦冠
    2015, 36(7): 1297-13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蓟马已成为海南芒果生产最主要的害虫。为弄清芒果蓟马复合种群活动、消长规律,采用黄色粘虫板和蓝色粘虫板对其进行诱集、监测。结果表明:单独黄板或蓝板对芒果蓟马复合种群的诱集效果显著低于黄板和蓝板组合应用的效果,其中以黄板 ∶ 蓝板=1 ∶ 1时诱虫效果最佳;所诱集到的芒果蓟马复合种群数量与挂板高度显著相关,其乘幂曲线回归方程为y=278.65x-1.072;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芒果蓟马复合种群日活动节律基本一致,活动高峰为10∶00~12∶00,夜间不活动;芒果蓟马复合种群的年度消长情况与芒果的物候关系密切,在一个芒果生产周期内,从芒果盛花期至小果期为全年的发生高峰期。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张贺 韦运谢 漆艳香 刘晓妹 谢艺贤 喻群芳 蒲金基
    2015, 36(7): 1302-13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海南省东方市、三亚市采集芒果畸形病组织,运用柯赫氏法则证实分离物为该病的致病菌。采用Fusarium mangiferae的特异性鉴别引物1-3F/R和AF1对致病菌进行PCR鉴别,结合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F. mangiferae,这是芒果畸形病在海南省的首次报道。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郭志凯 刘寿柏 马帅 王蓉
    2015, 36(7): 1307-13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从昆虫来源的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寻找药物先导分子,对铜绿金龟子幼虫肠道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BCa1菌丝体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活性跟踪,从其菌丝体的氯仿甲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主要成分1。利用高分辨质谱、一维和二维核磁波谱技术,将该主要成分1鉴定为具有双重旋转对称结构的不饱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扎霉素(elaiophylin),具有显著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该类化合物为首次从昆虫来源的放线菌中发现。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林兆里 许莉萍 高三基 徐金汉
    2015, 36(7): 1312-13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甘蔗品种(系)抗螟性评价指标,建立甘蔗品种(系)抗螟性综合评价体系。在田间自然虫源条件下,以螟害株率、螟害节率、螟害指数、枯梢率、蛀道数、蛀道长度和羽化率为甘蔗生长中后期抗螟性评价候选指标,对19个甘蔗新品种(系)的抗螟性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螟害株率外,其余6个候选指标均有望作为抗螟性评价指标,其中螟害指数与单茎重损失量、蔗糖分损失量间同时具有显著正相关,是评价甘蔗受害程度的最佳指标。因子分析结果表明,6个抗性相关指标可简化为3个公因子,即植株受害因子、蛀道解剖因子和螟虫生长发育因子。根据品种因子得分,对19个甘蔗新品种(系)抗螟性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粤甘42号对螟虫抗性最高,福农38号、桂糖29号、柳城03-1137和桂糖31号对螟虫抗性最低。本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甘蔗抗螟性评价指标与综合抗性评价方法,还明确了19个甘蔗新品种(系)对甘蔗螟虫的抗性。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商桑 田丽波 孙新蕊 黄慧琴 朱军 孙前光 鲍时翔
    2015, 36(7): 1319-13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穿刺巴斯德芽菌Ppgh-3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对种植在含有根结线虫土壤中的番茄根系周围接种不同量的穿刺巴斯德芽菌Ppgh-3,在接种后的30、45、60 d分别测定番茄的株高、茎粗、根重、地上部重、根冠比、根系活力、病情指数,并在结果期测定单果重和3穗果的单株产量。结果表明:根结线虫侵染会造成番茄株高、产量、地上重显著降低,茎粗明显变细,根重、根冠比显著增加,根重、根系活力先升高后降低。接种穿刺巴斯德芽菌后,各处理的株高、产量、地上部重、茎粗均较只施线虫对照增加,而根重、根冠比则降低,接种穿刺巴斯德芽菌量最多的处理,株高比只接种根结线虫的处理增加6.55%,茎粗增加了16.99%,地上重增加了34.26%,根重减少了13.98%,病情指数降低了64%,果实产量增加了61.56%,与接种根结线虫的处理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穿刺巴斯德芽菌Ppgh-3对根结线虫具有防治效果,而高接种量的穿刺巴斯德芽菌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张龙涛 陈荔红 黄旭辉 苏晓芳 郑宝东
    2015, 36(7): 1325-13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开发枇杷贮藏保鲜新技术,以福建地产枇杷为试材,研究仙草胶-卡拉胶复合膜对枇杷贮藏期间的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复合涂膜处理可以保护细胞膜,降低呼吸强度,抑制枇杷的生理代谢,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加入的尼辛、纳他霉素等抑菌配料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高贮藏的保鲜效果。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李宝瑜 郑宝东 曾绍校 郑亚凤
    2015, 36(7): 1330-13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紫薯抗性淀粉的含量,以紫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酶法制备紫薯抗性淀粉,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淀粉乳浓度、普鲁兰酶用量、酶解时间、压热时间对紫薯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利用正交方法优化了压热-酶法制备紫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普鲁兰酶用量、压热时间对紫薯抗性淀粉的含量影响显著(p<0.05);制备紫薯抗性淀粉最佳工艺为:淀粉乳浓度30%、酶用量1 U/g淀粉、酶解时间12 h、压热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紫薯抗性淀粉含量为17.16%,较单一压热法提高了67.74%。说明经过普鲁兰酶的脱支协同处理,能进一步提高紫薯抗性淀粉的含量,这对紫薯抗性淀粉的制备有一定应用价值。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龙春丞 廖建和 周娟 陈永平 王兵兵
    2015, 36(7): 1336-13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2-巯基苯并噻唑制备恒粘天然橡胶(MBT-CVNR),并与盐酸羟胺制备的恒粘天然橡胶(HH-CVNR)进行对比,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并结合交联密度、硫化特性、分子量、门尼粘度和凝胶含量研究加速贮存前后恒粘剂对天然橡胶(NR)加工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究交联密度、硫化特性、分子量、门尼粘度和凝胶含量与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加速贮存前,加入恒粘剂后,NR的交联密度、分子量、门尼粘度、凝胶含量和弹性模量都减小,损耗因子增大;加速贮存后,NR和HH-CVNR的交联密度、分子量、门尼粘度和凝胶含量都出现增大趋势,NR增大最多,流动性明显变差,加工性能最差,而MBT-CVNR几乎没有变化,加工性能受影响不大。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王兵兵 黄桂春 陈永平 黄向前 黄海清 陈琅 周娟 廖建和
    2015, 36(7): 1342-13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胶乳的凝固和干燥是天然生胶生产的重要环节。在不同凝固方式(酸凝固、微波凝固、自然凝固、微生物凝固)、不同干燥方式(自然风干、热风干燥)等不同工艺下研究了天然橡胶(NR)的理化性能及其臭氧老化前后物理机械性能,发现微生物凝固胶在相同臭氧老化条件下其拉伸强度最高,且变化率最低。采用臭氧老化研究的结果表明:微生物凝固胶(m-NR)硫化胶在静态拉伸状态下臭氧龟裂达到16 h。热重分析探讨了不同工艺NR硫化胶热老化过程,并采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ATR)技术初步探讨了臭氧对微生物凝固胶的老化作用。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林建城 林海兰 黄书斌 张燕清
    2015, 36(7): 1348-13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枇杷果皮为材料,提取分离和纯化枇杷多酚类物质,试验确定乙醇为多酚浸提溶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乙醇浸提枇杷果皮多酚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液料比10.0 ∶ 1(mL ∶ g),80 ℃下,在50%体积分数的乙醇中浸提90 min,连续浸提2次,多酚得率可达34.76 mg/g DW(干重)。运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试验对大孔吸附树脂及对多酚纯化工艺条件进行筛选,从AB-8、LX-1、NKA-9、D101、XAD-5和DM301等6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的XAD-5型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及解吸性能,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达到76.44%和74.32%。XAD-5型树脂纯化枇杷多酚的工艺条件为:进样浓度1.50 mg/mL,样液体积5 BV,进样流速1.5 BV/h,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为70%,洗脱流速1.5 BV/h,洗脱体积1.2 BV,此工艺下枇杷果皮多酚纯度可达76.52%,回收率为56.44%。
  • 综述
  • 综述
    冀凤杰 侯冠彧 张振文 王定发 李茂 周汉林
    2015, 36(7): 1355-13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口膨胀导致的世界范围内谷物资源短缺,使人们迫切需要研发新的非常规饲料资源用于家畜生产。木薯叶作为木薯副产物,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产量巨大。木薯叶是良好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来源,含有比较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然而抗营养因子(如单宁、氢氰酸)限制了木薯叶在单胃动物上的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木薯叶的营养价值、抗营养因子以及在育肥猪和妊娠母猪生产中的应用。
  • 综述
    王庆福 黄清铧 梁磊 李奇伟 安玉兴
    2015, 36(7): 1361-13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灵芝不仅具有很好的药理活性,而且具有高效降解木质素的潜在特性。为进一步了解灵芝木质素降解酶作用机制及其表达调控,促进灵芝木质素降解酶研究和相关产业发展,分别对木质素降解酶组成和生物降解机制、灵芝木质素降解酶表达调控以及灵芝木质素降解酶潜在应用前景进行评述,并针对灵芝降解木质纤维素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研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