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刘忠亮 洪支荣 和丽岗
    2011, 32(4): 575-5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1986年引进的PB235、PB260、PB310、PB217、PB255、PR261、IAN873、RRIM712等8个国外优良品种进行25a的栽培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1~17 割年的干胶产量比对照(RRIM600)高的是PB217,单株产量为3.8 kg,为对照(2.8 kg)的135.71%,单位面积产量1360.5 kg/hm2,为对照(1137.0kg/hm2)的119.7%;其余品种均比对照低。25龄树的生势比较结果显示,IAN873、PB217显著优于对照,分别为对照的115.3%、109.4%;其余品种与对照相当或低于对照。IAN873 抗辐射型寒害能力强于RRIM600,但较对照 GT1 低,为中度抗寒品种,PR261抗寒能力强于对照GT1与云研77-4相当,其余6个品种均较对照差。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刘昭华 杨衍
    2011, 32(4): 580-5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2个瓜瘤形状不同的苦瓜品系进行杂交,再经过自交和回交,观察杂交后代的分离,研究苦瓜瓜瘤形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苦瓜瓜瘤形状的遗传是数量性状的遗传,苦瓜的瓜瘤形状遗传模型是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1 模型)。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董美超 莫饶 唐燕琼 尹俊梅 郭娜娜 孙瑜花 王楠
    2011, 32(4): 583-5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染色体压片技术研究了海南龙血树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在饱和对二氯苯和0.002 mol/L8-羟基喹啉预处理中,后者预处理2h效果最好;海南龙血树染色体数为 2n=42,核型类型为“2B”型。核型公式为:2n=2x=42=22 m+20 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 62.67%。海南龙血树主要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未观察到随体染色体。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王春燕 陈秋波 彭懿 刘建波 杨礼富 王真辉
    2011, 32(4): 587-5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收获法测定与分析 30 a 老龄橡胶树不同器官含碳率。结果表明:(1)橡胶林地上部分各器官含碳率依次为:树叶(52.90%)>树干(48.84%)>侧枝(47.46%)>树皮(46.20%)>嫩枝(45.20%),其中树叶含碳率显著高于其它器官;橡胶林地面部分凋落物各组分的含碳率大小为,落果(55.30%)>落叶(53.22%)>落花(51.25%)>枯 枝(47.81%),且各组分含碳率两两之间差异显著,橡胶树相同组分枯样的含碳率大于鲜样;(2)橡胶林地下部分不同直径根系含碳率依次为: 大根(49.40%)>细根(49.16%)>粗根(49.08%)>根桩(48.65%)>小根(47.37%)>中 根 (46.94%);(3)橡胶树主要器官占单株的总含碳率分别为:树叶占 21.79%、树干占 20.12%、树根 19.96%、树枝占19.09%、树皮占 19.13%。更新期橡胶树单株的平均含碳率为 48.55%。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黄耿磊 黄冬芬 刘国道 郇恒福 虞道耿
    2011, 32(4): 592-5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不同浓度 Cd2+溶液对 3 个品种圭亚那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Aublet)Swartz]进行不同程度的胁迫处理,以研究镉胁迫对柱花草生长、 镉积累和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胁迫下,3个品种圭亚那柱花草生长均受到抑制,TPRC2001-18(S. guianensis TPRC2001-18)受抑制作用 最强,其次是热研10号(S. guianensis cv. Reyan No.10),而热研2号(S. guianensis cv. Reyan No.2)受抑制最弱。在镉胁迫下3个品种柱花草地上部和地下部镉含量均显著增加;镉浓度在 1.0~5.0 mg/kg 时,3个品种柱花草地上部镉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热研 2 号>热研 10 号>TPRC2001-18。 镉胁迫能干扰柱花草对氮(N)、磷(P)、钾(K)养分的吸收。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杨建峰 孙燕 邬华松 鱼欢 郑维全 谭乐和 邢谷杨 王华 王辉
    2011, 32(4): 598-6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胡椒园土壤化学肥力指标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的推移,上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土壤有效锰含量明显下降,有效硼与下层土壤有效铜含量明显上升,部分养分含量有下降趋势,须通过强化土壤养分管理、改进施肥方式等措施,阻止老龄胡椒园部分养分继续下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尹俊梅 王存 黄素荣 黄少华
    2011, 32(4): 603-6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2种栽培方式和15种基质配方,对红掌‘热情’品种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苗床栽培更能提高红掌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及利于幼苗的生长,用2份椰糠与 1 份珍珠岩组成的配方最适宜作为大规模生产时红掌组培苗的移栽基质。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王晶晶 李绍鹏 李新国 吴凡 李茂富 黄芳 何娟
    2011, 32(4): 608-6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 0.00、1.00、1.25、1.50、1.75 mmol/L 腐胺(Put)喷施巴西蕉幼苗叶片,研究干旱胁迫后其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适宜浓度的外源 Put 预处理能显著增加巴西蕉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降低相对电导率,提高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及SOD、POD的活性,降低 O2·- 产生的速率,减少MDA的积累。由此说明适宜浓度的外源 Put 预处理能提高巴西蕉幼苗抗旱性,以 1.25 mmol/L Put 预处理效应最佳。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杨怀 唐山荣 周卫卫 余雪标 王旭 李宝琦
    2011, 32(4): 613-6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找出猪场最优节水处理模式,进而以其沼液低成本配制高效有机液体复合肥,以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罗牛山农场猪栏每天用水量一水池厌氧发酵正常排出的普通沼液为对照,分别收集各节水处理猪粪尿进行厌氧发酵,而后测定沼液中养分 N、P、K含量。结果表明:在节水处理条件下猪粪尿厌氧发酵后其沼液养分 N、P、K含量远高于对照,池中用水量越少,其沼液养分 N、P、K含量越高;留存时间越长,其沼液养分N、P、K含量越高;因饲料不同,同等条件下猪食用303青牧原饲料废水沼液养分含量高于猪食用313青牧原饲料。最优的节水收集模式为133kg池中用水量、留存3d、猪食用青牧原303饲料的模式。为达到沼液中较高的养分含量,建议猪栏水池中采用较少的用水量、较长的留存时间来收集原材料。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黄冬芬 黄耿磊 刘国道 郇恒福 虞道耿
    2011, 32(4): 618-6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添加外源重金属和土培盆栽法,研究了浓度为 0~5.0 mg/kg 的镉(Cd)对4个柱花草(热研2号、热研13号、TPRC2001-1和西卡柱花草)根际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柱花草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对镉胁迫响应存在显著差异,镉促进4个柱花草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浓度分别为 0.5、1.0~5.0、0.5~5.0、2.0~5.0 mg/kg。与对照(CK)相比,低浓度Cd(0.5 mg/kg)胁迫,对热研2号、热研13号和西卡柱花草根际土壤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TPRC2001-1 柱花草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增加;而在1.0~5.0mg/kg 处理条件下,脲酶活性无显著变化。0.5~5.0mg/kg Cd 胁迫时,显著抑制了热研2号、热研13号和西卡柱花草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2.0~5.0 mg/kg Cd 胁迫时,TPRC2001-1 柱花草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说明,种植TPRC2001-1 柱花草能缓解镉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胁迫,土壤镉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脲酶可作为土壤中镉污染的指示酶。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吴志华 赵桂香 谢耀坚 周旭东
    2011, 32(4): 623-6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3种桉树无性系苗木在不同营养液中对砂培苗木 3 种叶片图像特征的影响。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得研究叶片的颜色特征、形态大小、形状等 16 个性状, 利用主成分分析获得其叶片图像综合特征信息 PC指标, 并分析不同无性系、营养液、叶片类型对 PC 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水平均对其 PC 值产生显著差别, 各因素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均显著, 其中对颜色特征密切相关的 PC1 指标影响由强至弱的主因子顺序为:营养液>叶片类型>无性系, 而对形态大小、 形状特征密切相关的 PC2 和 PC3 指标影响的主因子顺序为: 营养液>无性系>叶片类型。 说明通过叶片图像综合特征 PC 指标能集中反映出桉树苗木营养水平, 建立基于图像特征的桉树非氮素营养诊断模型是可行的。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李海林 李维国 陈组兴 赵建文 翟琪麟
    2011, 32(4): 627-6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酶切反应最少酶用量及选择性扩增体系的优化,建立了橡胶树 MSAP最佳反应体系。研究结果表明,500 ng橡胶树叶片基因组DNA,用EcoRⅠ、HpaⅡ和MspⅠ各0.5 U,在 37 ℃酶切4 h,即可完全酶切。优化的选择性扩增体系为:Mg2+ 1.5 mmol/L、dNTPs 250 μmol/L、引物 0.15 μmol/L、Taq DNA 聚合酶1U;使用该体系,可获得清晰稳定的橡胶树 MSAP 图谱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邢蕾 李正国
    2011, 32(4): 632-6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番茄基因数据库中筛选出一条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SlFbf(GenBank 登录号:AK326236.1)。通过设计特异引物克隆该基因。SlFbf 全长1464 bp,编码381个氨基酸,N端含有F-box结构域,C端含有FBA_1结构域,在基因组序列中无内含子。半定量及定量 RT-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番茄的根、茎、叶、花蕾、花、青果、黄果及红果中均有表达,且在开花当天的雄蕊中表达最强,推测该基因在雄蕊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构建了番茄 SlFbf基因的正、反义植物表达载体,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苗青 李正国 杨迎伍 李季 胡国建
    2011, 32(4): 640-6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PCR技术从番茄基因组DNA中扩增了Sly-miR167a转录起始点上游2134 bp 的片段,并将其与GUS基因融合构建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番茄,研究番茄 Sly-miR167a启动子的时空表达特异性;并利用外源激素处理,研究其对激素的响应特性。启动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ly-miR167a启动子片段含有启动子调控的保守序列以及生长素、乙烯和赤霉素等响应元件。根据GUS染色结果推测,Sly-miR167a可能在番茄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在叶片、茎、开花前2d、开花当天、果实幼果期、绿熟期和破色期表达强烈。通过外源激素处理后,GUS基因的表达均有显著的上调。说明Sly-miR167a启动子的表达具有时间特异性, 并且受外源激素的调控。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叶可勇 杨成龙 李瑞梅 符少萍 郭建春
    2011, 32(4): 644-6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木薯中表达的 miRNA 对深入探明木薯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RT-PCR证实木薯中有miR393的表达。采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从木薯基因组DNA中克隆到miR393的前体,对该miRNA前体的二级结构及与其它物种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iR393前体序列在不同物种间保守性不高,但成熟的miR393序列在不同物种间保守性较高。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梅菊芬 汤茶琴 徐德良 王新超
    2011, 32(4): 648-6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DDRT-PCR 方法对茶树冬季冷驯化过程中 3 个样品基因差异表达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抗寒性不同的茶树存在基因差异表达。从134条差异片段得到稳定扩增的差异片段31条。根据差异片段的序列设计引物对部分片段进行RT-PCR 鉴定假阳性,得到10个阳性片段,其中6个表达量增加,4个表达量降低。经过BLAST比对分析,这些基因与多种植物基因同源性较高,如nectainⅢ蛋白基因(3)、甘油磷酸二酯磷酸二酯酶蛋白家族基因(48)、微管蛋白特异性C伴侣基因(52)、光合系统Ⅱ蛋白D1基因(80、138)、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47),15、82、134和葡萄的蛋白同源性较高。72经比对没有同源性序列。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吴成贡 邹冬梅 张景千 蒋昌顺
    2011, 32(4): 653-6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银合欢幼苗为材料,采用CTAB区室法和试剂盒法2种方法提取DNA,通过对影响AFLP反应关键因子,如DNA样品酶切时间、引物等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银合欢AFLP分子标记的反应体系,为利用 AFLP标记对银合欢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段瑞军 符少萍 郭建春
    2011, 32(4): 658-6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RTG152-I 基因是从盐生植物海马齿中分离的与K+离子抗性相关的新基因。本研究将 SRTG152-I 基因的编码区与 mgfp 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定向克隆至植物表达载体 pCAMBIA1304 上,构建 SRTG152-I 基因植物瞬时表达载体。用基因枪法将该表达载体导入洋葱表皮细胞,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在洋葱表皮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SRTG152-I 基因表达蛋白主要分布在洋葱表皮细胞膜或细胞壁上, 说明该蛋白是一个与K+离子抗性相关的膜蛋白。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漆艳香 蒲金基 张欣 陆英 张贺 张辉强 谢艺贤
    2011, 32(4): 663-6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黄单孢菌属LuxR基因的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XF/XR,采用同源克隆法从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ngiferaeindicae)中获得了约1.4kb的DNA片段。经测序和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片段长1422 bp含有一个完整的LuxR同源基因,并命名为XcmR。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XcmR 基因完整ORF(开放阅读框全长765 bp,编码254个氨基酸,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约为28.2ku和8.9,与GenBank中公布的Xanthomonas属LuxR或AhyR/AsaR 氨基酸序列具有86%~99%相似性。系统聚类结果表明,XcmR与来源于柑桔溃疡病菌(X. axonopodis pv. citri)、番茄疮痂病菌(X. c. pv.vesicatoria)、水稻白叶枯菌(X. oryzae pv.oryzae)和甘蓝黑腐病菌(X. c. pv. campestris)的LuxR蛋白聚成一支。NCBI网站蛋白质保守结构域搜索表明,XcmR 是 LuxR 蛋白家族的一员, 具有 LuxR 蛋白相似结构。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林玉玲 赖钟雄
    2011, 32(4): 668-6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miR398a在龙眼体胚发生中的调控机制,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RT-PCR法克隆miR398a前体序列,最终成功克隆了长83 bp的龙眼miR398a 前体序列(GenBank 登录号 FJ973472);该前体与其它物种的 miR398前体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并包含miR398a的成熟序列;利用qPCR技术研究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龙眼体胚的发育,pre-miR398a在不同胚性培养物中的转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完全胚性紧实结构表达量最高,球形胚阶段次之,随后是胚性紧实球形结构、胚性愈伤组织II及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在心形胚、鱼雷形胚阶段和子叶形胚阶 段表达量较低。说明pre-miR398a 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和一定的时序性。
  • 植物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生化
    柯春林 王娣 邓源喜 曾卫国 许晖
    2011, 32(4): 673-6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水浸乙醇沉淀法从怀远石榴皮中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石榴皮多糖的最适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80 ℃,时间为2 h,提取次数为 3 次,多糖得率为11.13%。并采用不同的体外抗氧化实验,研究石榴皮多糖的抗氧化活。结果显示,石榴皮多糖具有很强的还原力和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适度螯合亚铁离子的能力和 1, 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本研究为石榴皮多糖的综合利用以及抗氧化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植物生理生化
    王海燕 刘石生 文明富 卢诚 赵平娟 王文泉
    2011, 32(4): 679-6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海垦2号为试材,克隆橡胶树叶绿体matK基因,并结合GenBank中公布的大戟科24个代表物种matK基因序列,采用MEGA4软件,构建大戟科几种重要植物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24个大戟科物种总体聚为两大分支,叶下珠亚科单独聚为一支,其它3个亚科聚为另一支。巴豆亚科的4个物种并没有首先聚在一起,而是巴豆和麻疯树、橡胶树和木薯分别聚为一支,然后和铁苋菜亚科呈平行关系。大戟亚科的虎刺梅交叉在巴豆亚科之内,刺果树没有聚在铁苋菜亚科,而是平行于巴豆亚科和大戟亚科。本研究结果总体上与传统的分类方法一致,巴豆亚科和大戟亚科的物种之间区分不明显,刺果树属的刺果树在传统的分类学中属于铁苋菜亚科而在本研究中归属于巴豆亚科,表明本研究结果与传统的分类不是完全平行。
  • 植物生理生化
    段瑞军 符少萍 王静 郭建春 胡新文 张鹏 李瑞梅
    2011, 32(4): 684-6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木薯体非胚性和胚性组织为材料研究胚发生的蛋白表达机制,利用IEF/SDS-PAGE凝胶电泳技术,对其蛋白质特异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分别得到470和344 个清晰的蛋白点。结果表明非胚性组织蛋白质谱和胚性组织蛋白质表达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其中5个区域中的39个差异显著的点进行分析发现,差异表达上调和下调在2倍以下的蛋白点有6个,上调或下调2倍以上的蛋白点有22个,非胚性组织中特异存在的蛋白点有5个,而胚性组织中特异存在的蛋白点有6 个。
  • 植物生理生化
    刘斌 李开绵 潘秋红 罗丽娟
    2011, 32(4): 690-6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高淀粉木薯品种华南9号和低淀粉品种华南7号为试料,分析块根膨大中后期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其产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块根韧皮部和木质 部中,参与蔗糖合成的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在膨大后期活性均有所升高,而参与蔗糖分解的可溶性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在后期活性均下降;细胞壁酸性转化酶活性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华南7号在块根膨大中期活性较高,华南9号在后期较高;在块根韧皮部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在膨大后期增加幅度较华南7号明显,而在块根木质部中,华南7号中这3种糖在膨大后期均呈增加趋势,华南9号中却下降, 表明华南9号比华南7号有更强的蔗糖代谢的能力,这可能是造成不同品种木薯淀粉含量差异的原因。
  • 植物生理生化
    樊叶 杨重法 黄小龙 杨健玲 犹昌艳
    2011, 32(4): 694-6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光合生理指标对搜集到的76份淮山品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据此进行聚类分析,将淮山分为6个不同的光合特性类群。各类的光合特点分别为:第Ⅰ类 CO2固定能力较弱、光合速率较低,第Ⅱ类水分利用能力和CO2固定能力强、光合速率高,第Ⅲ类光合速率在6类材料中处于中等水平,第Ⅳ类CO2固定能力 最强、光合速率最高,第Ⅴ类水分利用能力最弱、光合速率最低;第Ⅵ类CO2固定能力弱、光合速率较低
  • 植物生理生化
    汪结明 李瑞雪 魏万亮
    2011, 32(4): 698-7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不同浓度的 CaCl2 处理垂枝樱花(Cerasus subhirtella var. pendula)插穗来研究氯化钙处理对插穗生根、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5 mg/L CaCl2 处理垂直樱花,其插穗的生根率可达40%,而对照仅有22%。处理的插穗在单株生根数量、根系活力与根鲜样质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而且插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保护酶的活性也显著增强,MDA的含量则显著降低。
  • 植物生理生化
    易籽林 李志英 何铁光 丛汉卿 黄绵佳 徐立
    2011, 32(4): 702-7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紫花擎天凤梨(Guzmania ‘Amaranth’ )为试材,研究了外源乙烯催花条件下4种钙素调节剂对紫花擎天凤梨花芽分化过程中Ca和CaM(钙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紫花擎天凤梨花芽中Ca和CaM 在花芽孕育期积累,在花芽发端期降低。促进剂A23187处理可显著提高总Ca和CaM的含量,提早 CaM 峰值出现,促进花芽分化;EGTA处理可显著降低Ca和CaM的含量,推迟Ca 峰值出现,延缓花芽分化;而TFP、W-7 处理也可显著降低Ca和CaM的含量,延缓花芽分化。研究发现,Ca和CaM参与了乙烯诱导的花芽分化过程。
  • 植物生理生化
    王代容 刘晓荣 陈敏 李妙汉 廖飞雄
    2011, 32(4): 708-7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发财树、 螺纹铁和龙舌兰 3种观叶植物水培中水生性根系发生与生长特性、NAA 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3 种植物分别在水培后的第9.7、14.4 和 3.5 d 开始出根,40 d 左右发根数达到最高峰,其中发财树在水培后的前 20 d 就产生大部分根系。龙舌兰的根在 20d左右就达最长,其它2种植物根的生长随时间延长而增长。发财树、龙舌兰培养到 20 d,螺纹铁培养到 40 d,水生性根的基部粗度达到最大,但之后 3 种植物水生性根系基部径粗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不同浓度NAA(100、200和300 mg/L)处理可提高3种植物根系产生的数量,以200mg/L NAA处理产生的根数最多;NAA处理会延迟发财树、 龙舌兰的出根时间;降低根生长速率,处理后的根长较对照短,根系更加粗壮。
  • 植物生理生化
    冯慧敏 陈友 李博 邓长娟 武耀廷
    2011, 32(4): 715-7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2种聚类方法对中国分布的3组12份野生蕉进行多样性分析,表型聚类以芭蕉属种质资源25核心表型性状为依据,将供试材料分为两大类,其中染色体数为 10 对的红花蕉组分为一组,染色体数为11对的真蕉组和观赏蕉组分为一组。除 M.basjoo 分到观赏蕉组外,其他的材料因形态特征的明显差异分为真蕉组和观赏蕉组两个亚类。 SSR 分子标记采用 12 对多态性较好的 SSR 引物,共产生51个多态性条带,供试的12个材料相似系数范围为0.60 ~0.96,供试材料分为3类,供试的真蕉组材料和M.paracoccinea、M.yunnanensis 聚为一组,观赏蕉组的材料聚为一组,红花蕉组的M.coccinea 聚为一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野生蕉种质资源丰富,对其分类需将形态特征与分子标记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 植物生理生化
    刘本英 孙雪梅 李友勇 蒋会兵 宋维希 汪云刚 马玲 段志芬
    2011, 32(4): 720-7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个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为材料,选用7对多态性丰富、品种区分率高、易统计的ISSR引物对茶树良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110条带,其中多态带93个,多态条带比例为84.54%,多态信息量平均为0.417,品种相似性系数在0.574~0.854之间,其中引物UBC835,ISSR2不仅多态性丰富, 且单个引物就可区分所有品种,是最有效的核心引物;7对核心引物两两组合的效率分析表明,UBC835/UBC811、ISSR2/UBC835和UBC835/ISSR3是高效引物组合,可以完全有效区分所有品种,且品种相似性系数较低;同时使用15个地方品种验证3个高效引物组合,结果表明,UBC835/ISSR2是最佳引物组合,不仅能有效区分所有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而且能将云南无性系良种与15个地方品种最有效地区分开。使用品种的国家地区代码、育种单位英文缩写、核心引物名称和分子数据组成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的 DNA 指纹图谱,不仅包含了品种的重要信息,而且其中的分子数据可用作茶树品种的真伪鉴定和遗传关系分析,为茶树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裴月令 时涛 蔡吉苗 李超萍 樊春俊 黄贵修
    2011, 32(4): 728-7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中国木薯主产区的病害普查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叶斑病。病原菌形态鉴定和ITS序列分析表明其为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CMA或ME培养基、26~28 ℃、pH6、连续光照是其生长最适条件,光暗交替或连续光照适于产孢,孢子最适萌发温度和致死温度分别为28~30 ℃和55℃ 10 min。接种试验表明该菌株和2株来自于番木瓜、2株来自于橡胶的C.cassiicola 菌株均能侵染木薯和番木瓜,但致病力存在着差异。除一株来自番木瓜的菌株外,其余4个菌株均能侵染橡胶。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林靖凌 韩丙军 汤建彪 王素茹 李建国
    2011, 32(4): 734-7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比了香蕉果穗不套袋、断蕾后套袋、全程套袋三种不同套袋方式下戊唑醇在香蕉全果和果肉中的残留情况。按推荐施药剂量和推荐施药剂量1.5倍施用3 次和4次250 g/L戊唑醇水乳剂,末次试药距收获期42d时,不套袋处理的最终残留量均高于戊唑醇在香蕉上的最大残留限量0.05 mg/kg,断蕾后套袋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05 mg/kg,全程套袋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浓度0.025 mg/kg。香蕉套袋可以有效阻挡农药在蕉果上的附着,从而降低戊唑醇在香蕉上的残留量。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张培 关磊 刘蕤 蒲雪莲 邓晓玲
    2011, 32(4): 738-7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广东清远、四会、云浮地区砂糖橘90个红鼻子果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阳性检出率高达100%。分别对病树上无症状果实、斑驳叶片以及黄化叶片样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27.3%、91.8%、52.0%,因此可将砂糖橘红鼻子果作为田间诊断黄龙病的典型症状。红鼻子果的果柄和果轴均可检测到病原,且果柄部位病原浓度明显高于果轴。对红鼻子果果柄韧皮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果柄筛管中有大量淀粉粒沉积,且韧皮部筛管明显缢缩, 阻碍了植株体内糖分和有机质向果实运输。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刘国坤 肖顺 张绍升 张敦富 王玉
    2011, 32(4): 743-7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人工接种情况下,利用次氯酸钠-酸性品红染色方法,研究拟禾本科根结线虫对汕优63杂交稻幼苗根系的侵染特性及其生活史。结果表明:在26℃大量群体接种情况下,2龄线虫在接种后4~6 h内侵入根系,主要侵入时间为接种后 24~48 h;2 龄幼虫侵入部位为根尖分生区或伸长区,侵入后虫体迁移方向与根纵中轴平行,在皮层薄壁细胞间迁移,最终聚集于根冠最内侧的分生区,直待分生区原形成层发育成维管束后,2 龄幼虫才侵入维管束内取食;根冠内侧分生区至伸长区的 2 龄幼虫呈侵染态线状至长颈瓶状逐渐发育膨大过程,其发育快慢可能与 2 龄幼虫开始定殖并侵入维管来取食时间先后有紧密关系; 2 龄幼虫可直接在根内孵化,并迁移至发育中的侧根,或迁移到新根根冠内侧分生区处,待分生区原形成层发育成维管束后进行再侵染;拟禾科根结线虫最短生活史在 26 ℃下为22d,在26~37℃环境温度下为 18 d,其侵染具有群体优势特性。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刘红 曾凡逵 谭乐和 朱红英
    2011, 32(4): 749-7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要对糯米香茶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糯米香茶有含量较高的粗蛋白质、粗纤维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氮、钙、钾、镁、 磷等。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糯米香茶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潘英文 林明光 韩松
    2011, 32(4): 752-7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文心兰切花品种‘黄金3代’(Oncidium Gower Ramsey ‘Gold 3’)鲜切花为研究材料,分析了其分别经7、9、11、13、15和17℃冷藏处理7d后的鲜切花花苞冻伤率、花苞开放率、花朵老化率及瓶插寿命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文心兰鲜切花最佳冷藏温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文心兰鲜切花经最佳冷藏温度处理后的水分平衡值、可溶性总糖含量和 MDA 含量等一系列生理性状与瓶插寿命的关系。结果表明:11℃为文心兰鲜切花的最佳冷藏温度,经此温度处理7d 的冷藏期,花苞无冻害,花朵的老化率较低;而瓶插期的花苞开放率平均为30.92%;与常温对照相比,鲜切花的水分平衡值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下降相对缓慢,MDA含量的上升较慢,瓶插寿命延长6d左右。文心兰鲜切花瓶插寿命与其水分平衡值、可溶性总糖含量和MDA含量密切相关。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陈艺晖 林河通 赵峰 郑俊峰 苏健涵
    2011, 32(4): 756-7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柑; 果汁加工; 酶解工艺; 果胶酶; 出汁率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朱坚 梁朔 袁滨 王金福
    2011, 32(4): 761-7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多糖浸出量为指标,进行银耳、竹荪、香菇、姬松茸的浸提工艺优化,获得最佳浸提工艺参数为:银耳浸提料水比1∶100,温度90℃,浸提时间3h;竹荪浸提料水比1∶110,温度100℃,浸提时间3h;香菇浸提料水比1∶80,温度100℃,浸提时间3h;姬松茸浸提料水比1∶100,温度100℃,浸提时间3h。经复合饮料配制工艺优化,获得最佳配方为:银耳浸提液20 mL、竹荪浸提液30mL、香菇浸提液10mL、姬松茸浸提液10mL、枸杞浸提液15mL、山楂浸提液15mL, 添加蔗糖2.0g,添加葡萄糖0.4g,接受性检测结果表明,其色香味俱佳,具有食用菌特色。小鼠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显著提高,初步证明该复合饮料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杨增杰 张婧 王伟 廖建和 黄茂芳
    2011, 32(4): 768-7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原位生成对NR胶膜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力学性能、热老化性能、红外分析及电镜照片分析,得出原位反应可以在NR分子链中接枝二氧化硅粒子,并且在添加量为1.0%,撕裂强度为87.3721MPa,提高了264.2%。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张桂梅 邹建云 姜士宽 徐荣 郭刚军 黄克昌 郑文代
    2011, 32(4): 772-7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凝固液的pH值及鲜胶乳的凝固效果为考核指标,研究了生物凝固液的制备工艺,第1次培养生物凝固液其清水∶菌种∶糖蜜比例为100∶0.5∶5,对鲜胶乳进行凝固后所得乳清加糖蜜继续培养生物凝固液, 其乳清∶糖蜜比例为100∶5。结果表明,采用乳清制备的凝固液比用清水、菌种、糖蜜制备的凝固液其凝固效果更好,胶乳每次生物凝固所得乳清只加糖蜜重复培养生物凝固液,至少可循环利用 20 次以上。而温度越高,生物凝固液pH值降低越快,当pH 值降至4.0以下,即可用以凝固胶乳。
  • 综述
  • 综述
    孙爱花 黄天带 周权男 戴雪梅 李哲
    2011, 32(4): 776-7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不同因素对橡胶树内珠被植株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以内珠被愈伤组织为外植体的超低温保存及其转基因等 3 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作了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