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植物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生化
    史敏晶 陈月异 田维敏
    2009, 30(2): 121-1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色体 B-乳清蛋白质与胶乳凝固密切相关, 目前用来分离该组分蛋白质的电泳方法存在明显缺陷, 影响到乳管堵塞机制的研究。 采用 Tris-甘氨酸和 Tris-Tricine 两种不同的缓冲系统, 调整聚丙烯酰胺的浓度和交联度, 比较不同 SDS-PAGE 法分离巴西橡胶树 B-乳清中可溶性蛋白的效果。 结果表明, 通常使用的甘氨酸-SDSPAGE 法对 B-乳清中低分子量蛋白分离效果差, Tricine-SDS-PAGE 三层胶系统分离低分子量蛋白有优势, 但分
    离 60 Ku 附近的蛋白效果不好; 16.5%T+3%C 分离胶的 Tricine-SDS-PAGE 两层胶系统分离高分子量蛋白和低分子量蛋白的效果理想, 是适合分离 B-乳清中可溶性蛋白的方法, 对于其他植物样品蛋白质的分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植物生理生化
    林 玲 谢江辉 孙光明 藏小平, 魏长宾 何衍彪
    2009, 30(2): 126-1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高朗 1 号、 新世纪、 蜜枣和缅甸长果 4 个毛叶枣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分的组成及其变化。结果表明: 毛叶枣果实可溶性糖组分主要是蔗糖、 葡萄糖和果糖; 在果实发育初期, 糖含量少, 果实中蔗糖积累始于果实膨大中后期, 直至成熟期; 高朗 1 号、 新世纪果实中果糖与葡萄糖的积累规律较相似, 其含量变化不明显; 蜜枣和缅甸长果果实中果糖的积累速度明显快于葡萄糖的。
  • 植物生理生化
    姚全胜 雷新涛 苏俊波 王一承 冯文星 邓旭 罗文扬 陈佳瑛
    2009, 30(2): 131-1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不同蒸腾抑制剂对毛叶枣成熟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喷施蒸腾抑制剂对毛叶枣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要显著大于对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对叶片蒸腾速率降低的影响主要在毛叶枣叶片一天中蒸腾作用的高峰时间段, 对叶片净光合速率基本没有影响; 土壤墒情对毛叶枣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要大于蒸腾抑制剂的影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吴志祥 谢贵水 陶忠良 周兆德
    2009, 30(2): 135-1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幼林早期(2 龄)、 幼林晚期(7 龄)、 开割树(16 龄)和老龄即将更新树(30 龄)4 种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特征。 结果表明: (1)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各土壤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大, 但普遍表现为表层土壤(0~15 cm 土层)有机碳含量高于平均值, 下层土壤(45~60 cm 土层)有机碳含量低于平均值, 中间两层的(15~30 cm 土层、 30~45 cm 土层)变化不大, 在平均值的上下浮动; (2)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介于 6.03~7.78 g/kg 之间, 相互间存在显著差异, 高低排序为幼林晚期(7 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 龄)>幼林早期(2 龄)>开割树(16 龄); (3)胶林有机碳储量主要决定于其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容重, 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介于 61.33~74.29 t/hm2 之间, 相互间存在差异, 高低排序为老龄即将更新树(30 龄)>幼林晚期(7 龄)>幼林早期(2 龄)>开割树(16 龄)。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何晓明, 谢大森, 彭庆务
    2009, 30(2): 142-1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 6 个超甜玉米品种在春季和秋季种植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结果表明: 不同种植季节对产量、 生育期及株高、 穗位、 单穗重、 行粒数、 穗粗、 籽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产生显著影响。 其中, 秋季种植的产量、 单穗重、 穗粗、 籽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春季种植的, 而生育期、 株高、 穗位则显著低于春季种植的; 穗位比例、 穗长、 秃顶等性状则较少受到种植季节因素的影响, 能够稳定显示出品种的特征; 多数超甜玉米品种秋季种植产量高且品质优良。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周鸿凯 曹珠平 叶昌辉 何觉民 郭荣发 郭建夫 黎华寿
    2009, 30(2): 147-1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 54 个杂交水稻品种(组合)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因子分析, 结果表明: (1)产量性状中, 前 4 个公因子对变异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 85%, 这 4 个公因子能恰当地反映了所控制的 10 个产量性状及其相互关系。 (2)品质性状中, 前 4 个公因子的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达 88.6%, 这 4 个独立的公因子能够代表品质性状绝大部分的遗传信息及其相互关系。 (3)杂交组合博ⅡA×2006 和博ⅡA×1-10 具有较为理想的产量构成性状结构, 但其品质性状的得分较低, 其品质性状有待于进一步改良; 杂交组合特 A×R248 不仅具有结构较好的产量构成性状, 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因子得分, 建议在生产上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徐 立, 李志英, 邓穗生, 信彩云, 丛汉卿, 符运柳
    2009, 30(2): 153-1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巴西” 香蕉果皮带毛嵌合突变体为材料, 利用组织培养方法逐步分离到果皮带毛突变体, 并对该果皮带毛香蕉突变体的形态学、 解剖学特征和农艺性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突变体果实覆盖长短不同的表皮毛;果柄、 近果柄的花序梗和花苞基部等部位也都覆盖表皮毛; 表皮毛是由单个细胞发育而来。 突变体生长周期明显缩短, 产量与“巴西”香蕉没有显著差异, 果实蓟马感染率明显降低, 其它农艺性状与其野生型 “巴西”香蕉没有明显差异。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周红霞 胡玉林 谢江辉 梁国鲁
    2009, 30(2): 158-1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广东省廉江市河唇镇风梢村本地种黄皮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其体细胞染色体数 目为 18 条, 核型公式为 K(2n)=2x=18=14m+4sm, 在核型分类上属“1B”型。
  •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
  •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
    周群英 陈少雄 吴志华 韩斐扬 陈宏 林良柱
    2009, 30(2): 161-1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林场 6 年生巨桉、 柳桉、 大花序桉、 粗皮桉、 托里桉 5 种桉树的灰分含量、 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5 种桉树的灰分含量、 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因品种而异。 各品种的灰分含量较低, 在 1.75%~3.96%之间, 高低顺序为托里桉>粗皮桉>大花序桉>巨桉>柳桉;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分别在 17.19~18.15 kJ/g 与 17.90~18.59 kJ/g 之间, 干重热值高低顺序为巨桉>柳桉>粗 皮 桉>大 花 序 桉>托 里桉,去灰分热值为粗皮桉>巨桉>柳桉>大花序桉>托里桉。 单株干重热值与去灰分热值分别在 783.30~1 808.65 MJ/株与804.97~1 843.52 MJ/株之间, 排列顺序分别为巨桉>粗皮桉>大花序桉>柳桉>托里桉、 巨桉>粗皮桉>大花序桉>托里桉>柳桉。 综合分析, 巨桉的灰分含量低、 热值高, 符合理想植物燃料的要求, 且其总生物量大, 可选作生物质能源树种。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李映志, 吴成焕, 何楚仪, 黎结仪, 叶春海
    2009, 30(2): 167-1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菠萝蜜的叶片和花序为材料, 采用改良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法(在原来的提取方法基础上,使用乙酸钾和无水乙醇预先沉淀果胶), 成功提取菠萝蜜叶和花序的总 RNA, 平均产率分别为 74.7 μg/g FW 和31.6 μg/g FW。 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 1%琼脂糖凝胶电泳和 RT-PCR 扩增分析结果表明, 使用该方法所提取的 RNA 质量高, 能够满足相应的分子操作。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廖文彬, 崔百明, 温 玮, 彭 明
    2009, 30(2): 170-1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的产量与激素相关, 根据基因序列的同源性, 笔者首次从海岛棉中克隆到 1 个类似赤霉素(GA)信号途径中的负调控因子 DELLA 蛋白基因, 并对该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该基因序列包含有 DELLA 蛋白所有的保守结构域, 如 DELLA 结构域、 VHYNP 结构域、 多聚 Poly S/T 保守区、 2个亮氨酸拉链、 1 个 GRAS 结构域、 1 个核定位信号和 1 个 VHVID 保守区; 其蛋白序列与拟南芥中的 5 个 DELLA蛋白 GA Insensitive(GAI)、 Repressor of ga1-3(RGA)、 RGL1(RGA-like 1)、 RGL2、 RGL3 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分别为 60.5%、59.8%、 63.1%、 61.8%和 58.1%。 特将其定义为 GhRGL。 对 GhRGL 基因的 5′序列进行克隆并利用Plantcare 进行元件预测, 发现该基因启动子存在着大量与激素相关的调控元件, 暗示该基因的功能可能与激素调控有关。 利用 ProtScale 程序对该蛋白进行疏/亲水性分析, 初步确定该蛋白质的抗原决定簇的位置, 为该基因的抗体制备奠定了基础。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王树昌, 言 普, 沈文涛, 周 鹏
    2009, 30(2): 176-1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获自海南(prsv-cp hno1~4)、 云南(prsv-cp yunnan)和广西(prsv-cp guangxi)的番木瓜环斑病毒株系外壳蛋 白(PRSV-CP)基 因 序 列 与 DQ340771、 X97251(来自中国台湾的 PRSV 株 系)以 及 AY162218、 AY231130、DQ374153、 S46722、 X97251(分别来自泰国、墨西哥、巴西、美国的 PRSV 株系)等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进行比对, 在 CP 基因高保守区设计靶向目标序列进行亚克隆, 获得长度为 50 bp 的 DNA 片段, 并通过一步套叠 PCR把 50 bp 正向片段和反向片段与拟南芥内含子拼接, 成功构建了小 hpRNA 结构的植物表达载体, 为进一步培育安全性好、 抗谱广的番木瓜转基因新种质奠定了基础。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杨本鹏 张树珍 蔡文伟 宋启示 王兴红 王东 杨学, 顾丽红 冯翠莲 王俊刚 罗遵喜
    2009, 30(2): 181-1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海南龙血树组培苗为材料, 研究组织培养过程中不同植物激素和浓度、 不同龙血树组织、 不同光照条件对血竭形成诱导的影响。 结果表明: 植物细胞分裂素(6-Benzylamino purine, 6-BA)可以诱导龙血树组培苗产生血竭, 其诱导的效果与 6-BA 的浓度无关, 而与光照条件有关, 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其诱导效率与光照强度成正相关; 血竭的形成与组培苗的木栓化程度有关, 木栓化程度越高, 越容易诱导血竭的形成。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郑维全 潘学峰 王祚锐
    2009, 30(2): 186-1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文心兰盆栽品种‘蜜糖’的侧芽为实验材料, 研究基本培养基、 激素配比、 pH 值、 蔗糖浓度和添加物等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探讨文心兰的生根壮苗与炼苗移栽技术。 结果表明: (1)文心兰侧芽茎尖在 MS+6-BA 4.0mg/L+NAA 1.0 mg/L 的培养基上能形成原球茎; 培养基的 pH 值为 5.8 时较有利于原球茎的增殖; 最适宜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 MS+6-BA 2.0 mg/L+NAA 0.2 mg/L+蔗糖 30 g/L+10%香蕉泥。 (2)原球茎在 MS+6-BA 0.6 mg/L+NAA 0.1 mg/L+蔗糖 30 g/L 的培养基上能分化出芽, 萌芽率可达 83.4%; 无根苗在 1/2 MS+IAA 0.2 mg/L+10%香蕉泥+蔗糖 30 g/L 的培养基上能形成完整植株, 培养 35 d 后的生根率为 92.5%, 且假鳞茎饱满, 植株健壮, 试管苗移栽在水苔上的成活率可达 94.6%。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阙友雄, 许莉萍, 林剑伟, 张木清, 陈如凯
    2009, 30(2): 192-1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已知 NBS-LRR 抗病基因 [含有核苷酸结合位点(NBS)和富亮氨酸重复(LRR)的胞内受体蛋白基因] NBS结构域蛋白质的保守序列, 设计简并引物, 对斑茅基因组进行体外扩增, 获得了对应区段的 DNA 片段, 回收、克隆这些特异片段, 测序分析, 共获得 8 个片段序列。 序列分析发现其中 7 个编号分别为 RGA-Q1、 RGA-Q2、RGA-Q3、 RGA-Q4、 RGA-Q5、 RGA-Q6 和 RGA-Q7 的片段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均具有典型的 NBS 结构域, 即 Ploop(GGVGKTT)、 Kinase-2a(VLDDVW)、 Kinase-3a(GSR/KILVTTR)及疏水结构域 HD(hydrophobic domain)。 它们在NCBI 上的登录号为 EU685828、 EU685829、 EU685830、 EU685831、 EU685832、 EU685833 和 EU685834。 这些抗病基因同源片段(RGA)与已经克隆的 N、 L6、 RPS2 和 Mi 等 11 个抗病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为 2.3%~39.8%,可进一步用作斑茅抗病候选基因的分子筛选及遗传图谱的构建。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张冬梅 方坤海 石振华 王爱荣 鲁国东, 王宗华
    2009, 30(2): 198-2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稻瘟病菌; Rab 蛋白; 系统进化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郑文辉 赵旭 张承康, 鲁国东, 王宗华 王爱荣
    2009, 30(2): 205-2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致病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全基因组序列中可能的 Homeobox 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 该菌含有 12 个可能的 Homeobox 基因; 它们所编码的蛋白都具有同源异型盒结构域, 且该结构域中的 L15、 P28、 W51、 R56 氨基酸残基最保守; 所有的同源异型盒结构域蛋白都定位于细胞核中。 分子进化分析表明, 禾谷镰刀菌 Homeobox 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出现分支, 并且其分支早于真核生物的分化。 研究结果将为深入分析该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陈贵雄 覃建忠 陈长明 宁炜 陈卓胜 林建海 李发全 何声权
    2009, 30(2): 211-2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国产原材料, 通过特殊的合成工艺将纳米蒙脱土与有机助剂分步合成、 混配、 复配制成纳米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对天然胶清胶溶液进行共混复合改性, 再经过中和絮凝等工序制成纳米改性胶清胶。 对天然胶清胶与纳米改性胶清胶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纳米蒙脱土在胶清胶内插层间距增大, 而且分散均匀; 纳米改性胶清胶的塑性保持率(PRI)有明显的提高, 在 10 ㎏ 8%干含量的天然胶清胶溶液中,加入 10%的纳米剂溶液, 以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的质量比为 1∶1, 加入量达到 2.0 ㎏时, 塑性保持率最大, 为 94.0; 并且纳米改性胶清胶的灰分含量也明显增加, 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等性能也明显改善。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高锦合, 梁于朝, 宋付平, 李开绵
    2009, 30(2): 215-2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华南 124、 华南 8 号、 华南 5 号、 华南 7 号、 华南 8013、 华南 205、 华南 6 号 7 个品种木薯为试验材
    料, 釆用摇瓶发酵法, 研究不同品种木薯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发酵的出酒率。 结果表明: 华南 124 和华南 205 两
    个品种的出酒率最高, 是适合酒精生产的木薯品种; 华南 7 号的淀粉含量最高, 但出酒率不高, 说明原料的淀
    粉含量与出酒率之间不存在正相关性。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李维新, 何志刚, 林晓姿 任香芸, 梁璋成
    2009, 30(2): 219-2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臭氧在枇杷果醋中的溶解特性和稳定性,以及臭氧对枇杷果醋的除菌效果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在枇杷果醋中的溶解曲线符合逻辑斯蒂模型,该实验条件下其溶解度约为 5 mg/L,并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衰减;臭氧处理 15 min, 枇杷果醋的细菌总数由 1.05×106 cfu/mL 降到 4.43×103 cfu/mL; 臭 氧 处 理 的枇杷果醋总酯含量比对照的提高了 40.4%; 常温下贮藏 28 d, 经过臭氧除菌处理的枇杷果醋细菌总数为 1×102cfu/mL,总酸、总酯含量分别为 5.6%、 6.20 g/L, 对照的细菌总数为 6.51×103 cfu/mL, 总 酸、 总酯含量分别为5.4%、 4.46 g/L。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宋希强, 李育容 罗冠勇 杨福孙, 徐诗涛
    2009, 30(2): 224-2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 80%~85%、 温度为 18~28 ℃的条件下, 研究‘巧舞女’(Choconian Dancer)和‘阳 光’(Strawberries and Cream)2 个鹤蕉(Heliconia psittacorum Linn.)品种的切花贮藏保鲜技术。 结果表明: 鹤蕉‘巧舞女’预处理以花枝在浓度为 1 mmol/L 的 STS 中浸泡 10 min 的效果最佳, 贮藏寿命较对照的延长了 6.5 d; 瓶插处理以处理组合 3 g/L 蔗糖+400 mg/L 8-HQ(8-Hydroxyquinoline)+2 mg/L 6-BA 的保鲜效果最佳, 瓶插寿命较对照的延长了 7 d。 鹤蕉‘阳光’预处理以 1 mmol/L STS 浸泡 8 min 的贮藏效果最佳, 贮藏寿命比对照的延长了 4.5 d; 瓶插处理以处理组合 2 g/L 蔗糖+200 mg/L 8-HQ+2 mg/L 6-BA 的保鲜效果最好, 瓶插寿命较对照的延长了 5 d。 说明鹤蕉品种间的贮藏和瓶插寿命存在一定的差异。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郑亚 军 . 陈卫 军
    2009, 30(2): 230-2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鲜天然椰子水为材料 , 研究其抗氧化活性 , 结果表明 : 天然椰子水对超氧阴离子 自由基(02I. )、 DPPH . 自由基和羟基 自由基(.OH) 都有较强 的清除能力 , 有一 定 的还原能力 , 但对 Fe2+的络合能 力较弱 。 说明天 然椰子 水的抗氧化活性较强 , 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刘传和 刘岩 谢盛良, 柯开文 钟云 姜波 周建光 易干军
    2009, 30(2): 234-2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菠萝巴厘品种 8 成熟和 9 成熟的果实为材料,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其中的香气成分,并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机分析。 结果显示, 在 8 成熟果实中检测到 13 种香气成分, 其中酯类 10 种, 烯 类 2 种, 苯类 1 种; 在酯类中, 相对含量最高的是己酸甲酯(50.89%), 其次是己酸乙酯(16.11%)、 2-甲基丁酸甲酯(8.68%)、 辛酸甲酯(5.23%)和辛酸乙酯(2.40%); 检测到 2 种烯类成分, 分别为(E)-3,7-二甲基-1,3,6 辛三烯(5.18%)和 à-蒎烯(0.65%); 还检测到甲苯(0.32%)。 在 9 成熟果实中检测到 2 类共 27 种香气成分, 分别是酯类 17 种和烯类 10 种; 在酯类中, 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辛酸甲酯(25.27%), 其次是辛酸乙酯(21.00%)、 己酸乙酯(17.64%)、 己酸甲酯(14.34%); 在烯类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 β-順式-罗勒烯(1.00%)、 à-蒎烯(0.81%)和反式-罗勒烯 (0.48%)。 此外, 仅在 9 成熟果实中检测到菠萝特征香气成分 3-甲硫基丙酸甲酯, 其相对含量为1.36%。 说明 9 成熟菠萝果实香气成分比 8 成熟的丰富, 且此时特征香气成分形成; 如果非远距离运输, 9 成熟是鲜食菠萝的理想采收成熟度。
  • 黄巧明
    2009, 30(2): 238-2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 2007 年海南省气象局 4 个酸雨观测站的 282 个观测数据, 对酸雨 pH 值、 酸雨出现频率、 K 值和酸雨观测降水量进行分析, 并与往年的资料进行比较, 分析海南省天气系统对酸雨的影响。 结果表明: 2007 年全省酸雨出现频率为 19.8%~28.9%, 平均为 24.5%; 海口、 三亚、 东方和西沙的酸雨年平均 pH 值 分 别 为 4.96、5.62、 5.22 和 5.30。 对酸雨影响最大的是冷空气, 其次是低压槽, 其中以西路锋消和南海低压槽影响较为明显,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小。
  • 吴慧 陈德明 吴胜安 吴长宽
    2009, 30(2): 244-2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 1970~2007 年影响海南省的 86 个热带气旋的灾情资料, 从灾害对人的影响、 灾害范围和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量 3 个角度分析, 选取受灾人口、 死亡人口、 农作物受灾面积、 倒塌房屋、 直接经济损失等 5 种灾害数据作为灾害等级评估的基础数据,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热带气旋灾害等级进行评估, 得到较为合理的结果, 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作为热带气旋灾害等级评估的实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