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黄天带 李哲 孙爱花 华玉伟 黄华孙
    2008, 29(6): 673-6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巴西橡胶 树花药 胚性 愈 伤 组 织接 种 到添 加不 同 浓 度 的梭 节青 霉 素、头抱 霉素 和 特 泯 J ’3种抑制农 杆 菌 生 长 的 抗 生 素培 养 基 上,结 果 表 明:除s o o m 叭 特 泯 丁 抑 制 胚 性 愈 伤 组 织 生 长 但 促 进 体 胚 发 生,其它抗 生 素均 为促进 愈伤 组 织 生 长但 抑 制 体胚 发 生。潮霉素、卡 那 霉 素 和 巴 龙 霉 素 3 种 筛 选抗 生 素均 抑 制 愈伤组织 生 长和 体 胚发 生,三 者抑制 能 力 顺 序 为 潮 霉 素>卡 那 霉素>巴 龙 霉 素,但 潮 霉 素完 全 抑 制 了 体 胚 发 生,而巴 龙 霉素 则 与 对照 相 似 即 对 体胚 发生 几 乎 没 有抑 制 作 用。故 特 泯 丁可 以 作 为农 杆 菌 介 导 巴 西 橡胶 树 花药 愈伤 组 织遗 传转 化 的 抑 菌 抗 生 素,5 0 0 m 叭 使 用 浓 度 效果 较 好,卡 那 霉素 作 为 筛 选 抗 生 素, 0m 留 L使川 浓 度 效果 较好。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赵辉'赵润江陈雄庭彭明
    2008, 29(6): 678-6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橡胶(Heveabrasiliensis)花药组织培养和胚性愈伤长期继代增殖技术的基础上,分别以巴西橡胶热研7-33-97品种的花药脱分化愈伤组织和经继代增殖的花药胚性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进行橡胶农杆菌转化体系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是更适宜的转化受体。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张积森 黄金存 叶冰莹 陈由强 .陈如凯
    2008, 29(6): 684-6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 甘蔗(Sac charum ficinarum Linn)为材料,利用SMART技术构建甘蔗叶片全长cDNA文库,从甘蔗叶片中提取总RNA并分离mRNA,用分离到的微量mRNA合成cDNA第I链,通过长距离PCR扩增得到足量的双链cDNA,同时比较了不同双链cDNA与载体的连接效率和转化效率。结果表明,所构建的t甘蕉叶片cDNA文库库容和重组百分比分别是1.8x 106 个克隆和98.6%,插入片段长度主要集中在0.6-2.5kb,平均插入片段长度约为1.2kb.本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甘蔗全长cDNA文库,所构建的文库拥有较好的质量,为项目组进一步开展甘蔗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平台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何玮毅 陈晓静 °申艳红 卢秉国 潘东明
    2008, 29(6): 690-6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漳红”番木瓜组培苗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在改良MS +0.5 mg/L KT+ 1.0 mg/L2,4-D+ 0.5mg/L BA +0.1 mg/L NAA + 400 mg/L Glu + 30 g/L蔗糖的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出了胚性愈伤组织。其中,Clla 型胚性愈伤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继代增殖,并能向ClIb型转变,CIIb型胚性愈伤则容易发生体胚。采用两步生根法,将体胚再生植株先接种于1/2 MS + 0.5 mgL IBA + 1.0g/L AC+ 30g/L蔗糖的固体培养基中暗培养7d后,转移至1/2 MS+ 1.0gL AC + 25 μmol/L VB2 + 30 g/L蔗糖的固体培养基上光照培养,生根效果最好。移栽后,成活率可达45 %以上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贾彩红, 刘菊华, 张静, 徐碧玉, 谭光兰, 金志强
    2008, 29(6): 698-7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二步倍增法直接再生了东方百合“星球战士”。鳞片切块培养在MS+ 4.4 umol/L BA +0.5 μmol/L NAA的培养基上50d后,再生出大量丛生芽。将丛生芽切块置于同样的培养基上进行诱导,40d后,从基部短缩茎切片上诱导出了大量不定芽,但是根切段上不再生芽。一个中等大小的东方百合“星球战士"鳞茎120d就可以再生出97 200个独立完整的新植株。研究还发现:加椰糠的培养基质最适于组培苗的驯化培养因而获得最高的移栽成活率。组培苗移栽后生长正常,2a后正常开花。
  • 植物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生化
    郑亚军 赵松林 陈华 马子龙 覃伟 权
    2008, 29(6): 704-7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分析椰子果肉中蛋白质主要亚基的组成、分子量和含量。结果表明,用pH7.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椰子果肉中蛋白质在浓缩胶浓度为7.5%、分离胶浓度为11.5%的SDS -PAGE凝胶系统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在海南本地高种椰子的椰子果肉蛋白中含有11条亚基,分子量范围为13.6~64.5kDa,主要是中、小分子量亚基。非变性凝胶电泳分析表明,高种椰子蛋白中含有5个不同分子量、不同电荷的组分。
  • 植物生理生化
    辛波 陈卫军 .夏秋瑜 陈华 郑亚军 赵松.
    2008, 29(6): 710-7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鲜和发酵椰 花汁的提取物 为实验材料,在测定提取物总酚含量的基础上 [总酚含量新鲜椰花汁提取物(FCSE)(0.061+0.01 )mg/mL.发酵椰花汁提取物(NCSE)(0.087+0.01)mg/mL].研究新鲜和发酵椰花汁提取物对于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DPPH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Fe2的络合能力以及Fe2*的还原能力,并以BHT、没食子酸、Trolox 做为对照。结果表明,新鲜和发酵椰花汁提取物都有显著的抗氧化性,发酵椰花汁的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Fe*的还原能力均高于新鲜椰花计提取物的。而新鮮椰花汁提取物的Fe2*络 合能力高于发酵椰花汁提取物的。
  • 植物生理生化
    姜成东 蔡胜忠 王家保 李绍鹏 卢业凌 谭金红
    2008, 29(6): 715-7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垂直平板聚丙烯 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25 个主栽芒果品种的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辅酶I心肌黄酶(DIA)、酯酶(EST)、谷氨酸脱氢酶(GDH)、葡萄糖-6-磷酸变位酶(6- PGM)和过氧化物酶(POD)6种酶系统的9个位点及其中一些品种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利用UPGMA聚类分析将25份材料分为3类,红芒品种聚类于第1类和第2类中,第3类多属于菲律宾印支品种群。分类结果与按品种生态类型及来源分类基本一致。一些在形态上难以区分或易混淆的品种可以根据酶系统的差异进行区分
  • 植物生理生化
    陈丽璇 汤惠华 陈丽虹 庄荣福
    2008, 29(6): 720-7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田间喷施不同浓度醋酸钙对“丰香”草莓头茬果、二茬果和叶片10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并探明喷钙浓度与草莓果实及叶片营养元素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喷钙明显增加果实和叶片钙、氮、锌、锰含量,外源钙浓度与叶、果中钙、氮、锌、锰含量间基本上星较显著至极显著正相关:喷钙降低果实钾含量和头茬果期叶片的碉含量,其喷钙浓度与果实钾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头茬果期叶片硼含量间呈较显著负相关:果实和叶片的其余元素(磷、镁、铜、铁)含量基本上与喷钙浓度相关性不显著。
  • 植物生理生化
    王尉 周文钊
    2008, 29(6): 725-7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剑麻组织中多糖、多酚和次生物质含量高的特点,对其总RNA和基因组DNA提取进行研究。比较了改良SDS法、改良CTAB法提取总RNA和SDS法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总RNA效果较佳,所得RNA OD 2xo/ OD 280高于1.8, ODxod 0D20大于2.0,而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纯度和完整性较好。基于RNA和DNA水平,分别对剑麻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RT-PCR和RAPD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均得到理想条带。此方法提取剑麻的核酸可运用于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为其它材料核酸的分离提供参考依据。
  • 植物生理生化
    郑国华 张贺英
    2008, 29(6): 730-7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解放钟枇把(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 幼果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降温的方法,研究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超微结构及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6和3 C低温胁迫时,枇杷幼果果肉细胞质膜、液泡膜清晰,叶绿体、线粒体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PMP( Plasma Membrane Permeablity, 细胞膜透性)、MDA ( Malondialdehyde,丙二醛)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保护酶活性先增大后减小,且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表明有一定的低温适应能力; 0 C低温处理原生质膜结构完整,少数叶绿体出现部分解体,双层膜有部分破裂现象,线粒体结构仍清晰可见,PMP. MDA含量、酶活性变化同6和3 C低温胁迫相类似,表明枇杷幼果对0C低温有定的适 应能力: -3C低温胁追下,原生质膜、液泡膜均破裂,原生质体浓缩,叶绿体扭曲变形、相互融合,线粒体膜结构受攒,脊消失,PMP、MDA含量均达到最高,保护酶活性受到极为严重的抑制,表明枇杷幼果已经受到冻害。
  • 植物生理生化
    李永红 马颖敏
    2008, 29(6): 738-7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在不同脱水速率下, 马拉巴栗种子的脱水聪感性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脱水过程中,种子的萌发率、活力指数、出苗率逐渐下降,相对电导率、膜脂过氧化产物MAD含量,POD活性逐渐上:升,SOD活性、种子内源ABA含献在脱水初期增加,然后下降。比较3种脱水速率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发现。经硅胶脱水后的种子表现出脱水敏感性较低,其次是KNO,脱水和NaCl脱水。因此,快速脱水有利于改善马拉巴栗种子的贮藏寿命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张华 罗俊 袁照年 林彦铨 邓祖湖 徐良年 陈如凯
    2008, 29(6): 744-7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参加第5轮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的14个甘蔗品种的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和公顷含糖量进行丰产性及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蔗茎产量、公顷含糖量存在品种间、年份间和地点间的显著差异,品种、年份与地点的互作效应差异显著:参试品种中云蔗99-596.Q170、Mex105、粤糖94- 128、福农98- 1103的照累产量比CK2显著增产: Mex105、HoCP91-555、闽糖96- 1409、闽糖93 -730. HoCP92 -648、CP88-1762、FR93-435等7个品种的蔗糖分优于双对照:Mex105、云蔗99-596、Q170、福农98-1103、闽糖96-1409、HoCP92-648、HoCP91 -S55等7个品种的公顷含糖量优于双对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MexI05、闽糖96-1409高产稳产,高糖,公顷含糖量稳定性好,可进步扩 大生产应用: 福农98-1103、HoCP92-648 平均蔗 茎产量高,但表现不够稳定,糖分较高,可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陈伟强 李玉民 李芹 赵立兵 何琨 王朝
    2008, 29(6): 751-7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收集了河口优稀原种矮杆香蕉种质资源 ,通过筛选得到了4份自然芽变 的种质 , 以此 为材料 , 对其 2 4 个农 艺性 状进 行 了分析和评 价研 究 。结果表明: 4 种质性状总体变异程度较小 ,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植株高度在1 .86 ~ 2 .00m 、离地l m处茎 围 5 1~ 5 3 e m 、梳有 果指 数 1 8 . 8 3 ~ 1 9 . 14 条 、 果指 长度 2 2 . 2 9 ~ 2 3 . 7 8 e m 、 果 指弯 曲度 0 . 41 ~ 0 .料 、 株产 质量 (净 重 ) 31 . 巧 一 32 . 5 k g 、 固形 物含 量 19 一 20 之 间 , 表现 出矮杆 、 速生 、 丰产 及 优 质的特 性 。 种 质 间植株形 态性状 差异 不 明显 , 果实 性状特 别 是果实 质量 具有高度 的稳 定性 。 随着茎 围 的增 大 , 产量 有所增 加 : 叶 面较宽 的植株 , 香蕉 固形物 含量 相应较 高 ; 叶 柄过 长的植 株会 降低 果穗 质量 。 这些 研究 对 继续 开展这 一种质 资源 的种质 改 良与创新 利用 可能 具有指 导 意义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孟磊 漆智平 何秋香 ”郭秋辉 丘秀灵 董兆佳
    2008, 29(6): 757-7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海南水田土壤有机质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并分析其碳固定的潜力。结果表明,海南水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2.90g/kg,相对于第二次土壤普查而言,水田土壤起着温室气体“源”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与按干湿状况划分的气候类型区关系密切,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湿润气候区>潮湿气候区>半湿润气候区>半干早气候区。推行以增加农田土壤有机物质输人的管理方式和种植方式等都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而实现水田土壤温室气体“汇”的作用。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尹俊梅' 杨光穗 ‘童和林 彭维成
    2008, 29(6): 762-7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2个不同叶背色的五唇兰进行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种叶背色五唇兰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38,核型类型均为“IB"型,二者同为一个种。其中,绿叶五唇兰的核型组成公式为2n=2x=38=30m+8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02%:红叶五唇兰的核型组成公式为2n=2x=38= 34m+4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17%。两者主要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无随体染色体,且以红叶五唇兰的核型较为原始。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任羽 尹俊梅 杨光穗
    2008, 29(6): 767-7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SRAP 技术对海南9种石斛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30对SRAP引物中筛选获得18对多态性引物,对石斛属9个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285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5.8个多态性条带。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179-0.636.说明本实验所测试的材料具有较广的遗传变异。根据SRAP标记的结果,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石斛属的9个种分为4类。结果表明:密花石斛和华石斛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美花石斛和海南石斛之间亲缘关系最远;同时也说明海南省内分布的石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RAP标记技术很好地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石斛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亲缘关系。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杨衍 刘昭华
    2008, 29(6): 771-7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36份苦瓜种质资源的第一離花开放天数、第一雌花节位、开花到坐果时间、果长、果径、果肉厚等与产量性状有关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雌花数、单株坐果数、单果重、果长、果径等5个性状之间达极显著正相关。单株坐果数性状对产量性状形成所起的直接作用最大,通过其它性状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雌花数量性状对产量形成的作用是通过结果数和单果质量来实现的。聚类结果表明: 36 份种质资源聚类为2个主要的组群。所有种质资源中,“04-36”与其它种质的亲缘关系较远,利用“04-36" 与这些材料杂交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杂种优势。种质“04-26"和“27-3"的亲缘关系在所有种质资源中最近,实现有利杂种优势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黄贵修 刘先宝 高宏华 蔡吉苗 时涛 张科立
    2008, 29(6): 777-7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ISSR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和RAPD (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供试的18个多上:棒孢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种分子标记技术均能揭示橡胶多主棒孢病菌的遗传多态性,同时利用p距离模型构建了18个多主棒孢菌株的UPGMA聚类分析树状图,根据2种技术构建的UPG. I MA聚类树状图可将供试菌株分为3个主要类群。ISSR类群和RAPD类群与地理来源均不存在明显的关系。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范志伟 沈奕德 刘丽珍
    2008, 29(6): 781-7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海南外来入侵杂草种类、组成、原产地、在海南与国内外分布和首次引进或发现的时间与地点等,为今后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外来入侵杂草打下基础,也为外来入侵生物数据库构建提供数据。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黄东益 黄贵修 吴坤鑫 黄小龙
    2008, 29(6): 793-7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形态学水平和DNA水平上对11个旗草内生真菌交织顶孢霉Acremonium implicaum 分离物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物在形态学和DNA水平上都表现出遗传多样性。在PDA培养基上,依据生长特性将这11个分离物划分为9类。通过11个随机引物对旗草内生真菌分离物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当相似系数为0.93时,11个旗草内生真菌分离物被聚类为7组。用4对选择性引物进行AFLP分析,当相似系数为0.95时,这些分离物也被聚类为7组,RAPD 聚类结果与AFIP聚类结果的相关系数大于0.98。RAPD 和AFLP聚类结果与形态学上的分类基本一致。旗草内生真菌分离物遗传多样性的存在,说明在A. implicaum的自然株系中有可能筛选出有利于旗草生长,但却不产生家畜毒性物质的优良菌株,从面加速旗草的抗性育种和商产有种。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罗大全 车海彦 刘先宝 符瑞益 叶莎冰
    2008, 29(6): 799-8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植原体16S r1组通用引物对secYFIsecYVRI ,应用PCR技术从采自海南省儋州地区的表现典型丛枝症状的苦楝植株总DNA中扩增到约1.4 kb的特异片段,将此片段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及系统关系树构建的结果表明,该片段长1 358 bp.苦楝丛枝病海南株系(Chinaberry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 I stain Hainan, CWB-Hn)与玉米丛矮(Maize bushy stunt, MBS)植原体聚类在同一条进化枝上: Alu I ,Mse和Tsp509 1这3种酶的电子酶切图谱表明,CWB-Hn与MBS的酶切图谱一致,故初步判定苦楝从枝病植原体海南株系属于secY-L亚组,在亚组水平上进一步明确了苦楝丛枝病植原体海南株系的分类地位。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刘爱勤 曾涛 曾会才 陈秀贤 桑利伟
    2008, 29(6): 803-8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海南各香草兰种植园进行普查, 明确了香草兰疫病目前在海南省万宁、琼海、电昌、定安等地香草兰种植园均有发生,该病一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期,4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9月中旬至11 月上旬;对香草生疫病病原进行分离、形态特征鉴定和rDNA ITS-序列测序分析,明确了其疫霉菌种类为烟草疫霉(寄生疫慈)Phytophthora nicotianae (P. parasitica),交配型为A2交配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胡艳莲 叶舟 陈伟 王丽 田厚军
    2008, 29(6): 808-8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的杀虫作用效果最理想,对大豆蚜虫的杀虫作用方式上要是触杀作用,而对白蚁主要为熏蒸作用。通过GCMS分析,共鉴定出挥发油32种成升,占挥发油成分的98.832%,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中成分含量较高的有雪松醇(45.669 %), 3.7.7-三聚体-,二甲基-,[1S]环[4,1,0]庚-3-烯(19.344%),石竹烯氧化物(10.702%).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张涛 张育松 张顺萍 赖翠霞 李春菊 袁弟顺
    2008, 29(6): 814-8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超声提取法提取,比色法测定,对10个省区绞股蓝的皂甙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绞股蓝根部皂甙最高含量为7.75%,最低为0.68%;茎部皂贰最高含量为4.65%,最低为1.02%;叶部皂甙最高含量为6.86%,最低为2.03%。省区和绞股蓝皂试含量之间没有相关性,地区差异导致的环境因子多样性是皂甙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汤惠华 陈丽璇 王慧英 胡宏友 汤朝凤 卢昌义
    2008, 29(6): 818-8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置0,5.15.30mg/L4个Cd浓度的水培试验,研究Cd对儿种叶菜的耐性和累积效应。结果表明,Cd毒害引起菠菜、简战、竹芥菜新叶枯焦、严重黄化,生长缓慢,产量显著减少,其影响大小顺序为竹芥菜>商腐、结球臼菜>菠菜、生菜、油菜>小白菜.Cd在不同蔬菜类型的累积浓度大小顺序为茎叶:茼藕>油菜、小白菜>结球白菜>竹芥菜>生菜>菠菜:根:苘蒿>结球白菜、油菜、小白菜>竹芥菜>生菜>菠菜。疏菜等叶对Cd的累积总量大小顺序为:油菜、结球白菜>茼蒿>小白菜、竹芥菜>菠菜、生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