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植物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生化
    吴继林 郝秉中 谭海燕
    2007, 28(1): 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与根伤口联系的橡胶树割面干涸病。结果表明该病的基本症状是在树皮内层发生乳管坏死和在坏死的乳管周围产生形成层状分生组织。早期感病树中出现的形成层状分生组织的活动导致晚期病树树皮的变形。新的坏死乳管和形成层状分生组织继续在树皮内层形成,因而使该病成为不可恢复的。
  • 植物生理生化
    刘建福
    2007, 28(1): 7-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2a生澳洲坚果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在磷胁迫条件下植株生长,叶片SOD、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条件下,植株的叶面积、株高和生长量受抑制,叶片的SOD和P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高磷胁迫下叶片的SOD活性下降,POD活性上升,MDA含量升高但与常磷差异不显著。说明澳洲坚果叶片对低磷胁迫较敏感,具有一定的耐高磷胁迫能力。
  • 植物生理生化
    刘小阳 高贵珍
    2007, 28(1): 1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测定了移栽驯化过程中姜试管苗叶绿素吸收光谱、光合速率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姜试管苗在移栽驯化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吸收光谱向两边变宽,即叶绿素ab比值增加,同时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产额、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加,说明移栽驯化可以提高试管苗的光合自养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力。
  • 植物生理生化
    刘国道 白昌军 王坚
    2007, 28(1): 15-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俯仰臂形草Bachiaria decumber)、网脉臂形草B.dactybn)、刚果臂形草B.nuziziensis)和杂交臂形草B.Hybrid)4种臂形草种子的萌发期及幼苗期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的耐盐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期,刚果臂形草耐盐性较强,其次是网脉臂形草;在幼苗期,网脉臂形草的耐盐性大于刚果臂形草。
  • 植物生理生化
    叶立华 施木田 卓旭升 蔡之军 林治良 顾掌根 潘东明
    2007, 28(1): 19-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7个锌水平的水培试验结果表明∶苦瓜对锌的需求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Zn最佳水平∶苗期、伸蔓期和蕾期、开花结果初期分别为0.02、0.08和0.32mgL。苦瓜缺锌植株矮小、发育迟缓、衰老加快;锌毒害使苗期叶片黄化失绿,甚至出现水渍状坏死斑。缺锌对苦瓜的影响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而过量锌的毒害作用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减弱。锌对苦瓜地上部、地下部生长影响规律不同∶缺锌和过量锌均明显抑制地上部生长和干重积累;轻微缺锌和过量锌则可促进苦瓜根系伸长及其干重积累,严重缺锌和严重过量锌才会抑制根系生长。施锌可加快苦瓜生长发育,并可延缓植株衰老。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叶剑秋 李开绵 陈丽珍 黄洁 付瑜华
    2007, 28(1): 24-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华南7号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于1986年利用华南205的自然杂交种选育而成的。该品种有良好的丰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其块根产量约为42.61 thm2,与现大面积种植的SC205当家品种(下称对照品种)相比,历年平均增产44.28%;其块根干物率和淀粉含量分别为34.15%和27.32%,分别比对照品种高1.45个百分点和1.16个百分点。因此,华南7号是一个高产、优质的饲用和工业应用型木薯品种。同时本文重点对新品种华南7号建立分子指纹,实用于新品种保护与产权鉴定。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李明福
    2007, 28(1): 30-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田间自然条件和同等栽培条件下研究甘蔗各品种的综合性状,通过一新一宿的观察统计,分析单产和含糖份,综合评价各品种的种性,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作为良种或预备良种。结果表明∶新台糖25 号、新台糖24号、粤糖89-113可列为华宁县甘蔗良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徐良年 罗俊 陈如凯 邓祖湖 张木清 张华 高三基
    2007, 28(1): 34-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6×3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衍生的18个家系实生苗为材料,对主要荧光性状PSIⅡ原初光能转换率(FvFo)、PS Ⅱ潜在活性(FvFm)、光合量子产额(Y)、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的遗传力和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vFo,FvFm、Y、qN、qP的遗传主要受基因的非加性效应所制约,这些荧光性状的广义遗传力(h?)变幅为27.46%个44.38%;亲本赣75-65和崖84-153各荧光性状一般配合力为正值且较大,是配合力较好的高光效亲本;根据配合力总效应,综合表现较好的高光效组合有赣75-65崖84-153,,,桂69-156×崖84-153、CP81-1254崖 84-153,CP65-357崖82-96。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丰锋 叶春海 王季槐 李映志
    2007, 28(1): 40-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巴西"香蕉为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香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下茎高、茎周、绿叶数、叶面积相对增长率拐点值各不相同;不同密度下茎高、茎周、叶长、叶宽、果指数、果穗轴直径、果指长度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吸芽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株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单位面积(公顷)产量以种植密度3125株(1.6m>2.0m)最高,为89687.5kg,同时单位面积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极显著。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唐群锋 杨安福 王汀忠 唐树梅
    2007, 28(1): 44-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技术,对海南定安县145个土壤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得知样点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存在空间自相关,然后采用Kring球体模型插值法,输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据此分析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定安县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较丰富,有效磷含量缺乏,速效钾含量严重缺乏。有机质与全氮的分布格局基本相似,南部含量较高,北部含量较低,四、五等级耕地的有机质、全氮含量高,二、三等级耕地的有机质、全氮含量较低。定安县西北部有效磷含量较高,东南部有效磷含量较低,四、五等级耕地有效磷含量较低,二、三等级耕地有效磷含量较高。整个定安县速效钾缺乏,尤其是北部,二、三、四等级耕地的速效钾含量均很低。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张翠玲 文慧婷
    2007, 28(1): 51-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尖蜜拉老茎干上的不定芽作外植体,采用从不定芽→丛生芽→完整植株的繁殖途径进行繁殖。结果表明∶尖蜜拉不定芽外植体在温度(262)℃,光照强度1500~2000k、光照时间12hA条件下,茎萌发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0.1mgL+Vc0.5gL;茎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附加6-BA3.0mg人+NAA 0.5mgL;茎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 BA 0.5mgl+NAA 3.0mgL+AC0.5gL;生根时温度可适当上升为28+2)℃,光照强度20001x,光照时间12h/。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崔广荣 廖玲玲 刘跃成 张子学
    2007, 28(1): 54-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蝴蝶兰幼叶离体培养直接诱导体细胞胚胎的发生并进一步发育成原球茎和分化成苗。体细胞胚胎发生起源于上表皮细胞或上表皮下方的叶肉细胞,为单细胞起源。单细胞原胚分裂形成多细胞原胚,历经球形胚、梨形胚、心形胚和子叶胚的发育过程,最终成为较大颗粒状的原球茎。较高浓度的苄基腺嘌呤(6-BA)和腺嘌呤硫酸盐(AdSO)配合使用能有效诱导体细胞胚胎的发生,最高诱导率可达40%。适当降低6-BA和AdSO。浓度有利于原球茎分化成苗,但两者浓度过低苗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姚庆荣 郭运玲 孔华 张金文 郭安平 贺立卡 刘恩平
    2007, 28(1): 60-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glgC基因;定点突变;原核表达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陈义挺 赖钟雄 陈菁瑛 蔡英卿 郭玉琼 吴金寿
    2007, 28(1): 65-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RAPD技术对65份有代表性的枇杷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亲缘关系及分类研究。从所筛选的Sangon引物中选取16个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对65份枇杷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产生210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为210条(100%),表明65份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各种质间的遗传距离为0.0461.000并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构建了亲缘关系树状图。在当D=0.847时,65份种质资源可分为两大组∶第1组为非栽培品种,包括7号(栎叶枇杷)、1号(贵州野生)、5号(台湾枇杷)和8号(海南野生),第2组为栽培品种,这与传统分类法是一致的;但在栽培组中,各分组的聚类结果,与传统的中国枇杷品种常用的分类方法有所不同。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张欣 谢艺贤 刘志昕 蒲金基 漆艳香 张辉强
    2007, 28(1): 72-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菌丝菌龄、酶液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渗透压稳定剂的种类和浓度等因素的实验研究,得到了一种制备香蕉枯萎菌Fusarium oxysponm fsp.cubense,FOC)原生质体的有效方法,并在固体再生培养基上实现了原生质体的再生,再生率为 22.5%。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梁李宏 张中润
    2007, 28(1): 76-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海南腰果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为害海南腰果的害虫有28种,病害有6种。主要害虫有腰果角盲蟠、腰果细蛾、咖啡胖天牛、脊胸天牛;主要病害是流胶病。笔者还对主要腰果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贺春萍 林春花 廖奇亨 李锐 郑服丛
    2007, 28(1): 80-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农杆菌T-DNA 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转化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Y34菌株,平均每转化1.0×10°个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可得到约300个抗潮霉素菌株。用该转化体系转化和筛选,获得抗潮霉素菌株6855个。PCR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表现抗潮霉素菌株均含抗潮霉素基因,说明抗潮霉素特性是T-DNA携带潮霉素基因插入Y34基因组的表型效应,即抗潮霉素菌株是T-DNA插入突变体。对56个突变体DNA Soutem检测结果表明,有27个突变体是单拷贝插入,突变体T-DNA插入拷贝数平均为1.43。随机取1600个突变体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发现23个突变体完全丧失致病能力。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杨叶 刘美珍 孔祥义
    2007, 28(1): 85-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海南部分地区常见杂草病原真菌初步镜检,分离培养,共鉴定出17种杂草上的21种病原真菌。它们是香附子(Cyperus roundusL)、白茅【mpera cylindrcal0.)小异型莎草Cypenus difmisL.)和一点红Emila sonchiflia0.)DC.】上的夏孢锈菌(Uredo sp);车前草(Plantago asatiaL)、土牛膝Achyrantnes asperaL)、大飞扬草(EuphorbiahirtaL)、象鼻草(Helioerpinm indicum L)的粉孢属(Oidium sp);飞机草(Eupatrium odon-tum L)的泽兰尾孢(Cerospora eupatoriPeck.)、刺盘孢(Collebtrichum sp.);青箱(Cebsi argenteaL)的交链孢(AF temaria sp.);马唐草(Dgitra sanguinals0)Scop)的长蠕孢霉(Hem nthosporim sp.)、弯孢霉(Curvulari s.)、夏孢锈菌(Uredo sp.)、黑孢霉(Nigrospora sp.);野高蒿(Gymura crepidides Bent)的交链孢霉(AltemariaNees sp.)、银花苋(Gomphrena gbbosaL)的弯孢霉(Curvulara sp);粗叶耳草(Hedyotis hispila Rez)的弯孢霉(Curvuhria sp.);水葫芦(Eichhomi cnsspes)的刺盘孢Coletorchum sp);牛筋草(Eeusne indra0.)Gaert.)的长蠕孢霉(Helm inthosporim sp.)以及三叶鬼针草上的黑孢霉(N igospon sp.)。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刘光华 齐艳红 张文军
    2007, 28(1): 90-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BP神经网络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存活过程进行建模分析,给出了BP神经网络建模的Matab算法程序。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能充分逼近斜纹夜蛾幼虫的存活过程曲线,使用BP神经网络可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存活过程进行有效的建模。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得到了关于斜纹夜蛾幼虫存活过程的模拟预测结果。不同温度下斜纹夜蛾幼虫种群的死亡过程有所不同。在20,24,36和40℃温度下,斜纹夜蛾幼虫种群的死亡高峰分别出现在卵孵化后20d左右,5~20d,510d及3~6d。最后,对神经网络建模的特点,以及影响BP神经网络建模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张北龙 刘培铭 陆衡湘 邓维用 丁丽
    2007, 28(1): 93-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凝固工艺对鲜胶乳快速生物凝固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自选菌种和自制的微生物培养剂A制备的生物凝固液凝固鲜胶乳的效果最理想,其用量少于1%时,胶乳凝固不完全;用量超过3%时,增加用量并不能加快生物凝固鲜胶乳的速度。增加凝固辅助剂用量可以加快鲜胶乳生物凝固的速率。胶乳的浓度由34%稀释到26%时,对胶乳生物凝固速度的影响不大,胶乳的浓度稀释到22%以下时,凝块较软而对胶乳生物凝固的速度稍有影响。生物凝固液的培养时间对胶乳生物凝固速度的影响非常明显,这种影响1~2d 时最显著。同时凝固液中培养剂的浓度为5%时达到较好的凝固效果。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朱建华 陆贵峰 于平福 黄丽 彭宏祥 黎光旺
    2007, 28(1): 97-1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24个广西龙眼品种(单株)的果实为试材,进行桂圆肉加工试验,并对其产品的口感、颗粒形状、色泽、香味和成品率等影响桂圆肉品质和加工的性状逐项进行比较鉴评和评分,建立桂圆肉品质评价体系。在定性性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出发,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的龙眼品种(单株)之间加工桂圆肉性状差异较大,其中良庆1号、桂圆0506和中秋(北流)名列前3名。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彭黎旭 韩丙军 韩汉鹏 殷宁
    2007, 28(1): 101-1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印械(Azadiracha indicaA.Juss)种子中含有大量杀虫活性较高的柠檬素类物质,印械油可促进柠檬素类物质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本实验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得到含柠檬素类物质和印械油混合的粗提物,以印棘素A为检测指标,使用均匀设计优化萃取工艺的压力、温度、时间和夹带剂的体积4个因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压力37MPa,温度43℃,时间165min,夹带剂的体积13mL,此时印械种仁中印械素A萃取率为0.37%。初步测定超临界C0萃取产物对玉米象Siophi鱼szamasMotsdulky)成虫的驱避活性,并对该技术应用于印棘产业化的前景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
  • 综述
  • 综述
    马千全 徐立 李志英 李克烈
    2007, 28(1): 105-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低温保存技术是目前长期有效保存植物种质资源的唯一方法。综述了国内外超低温保存植物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超低温保存的原理,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过程,以及不同的冷冻方法和冷冻后的化冻和洗涤过程。展望了超低温保存技术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应用前景。
  • 综述
    苗进 李国平 韩宝瑜
    2007, 28(1): 111-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了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水杨酸甲酯(Methylsalicyhate,MeSA)的生物合成途径、激活植物防御基因的表达而产生抗虫毒素或酶类、诱导植物释放互利素引诱天敌的研究进展,展望了SA和MeSA 在虫害治理中的研究和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