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2005年, 2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5-12-25
      

  • 全选
    |
  • 武红霞 马蔚红 王标松 弓德强
    2005, 26(4): 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果袋对Iwi芒果实外观、自然常温贮藏性能、果皮色素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盛大果袋套果后,果实外观品质最佳,在自然常温贮藏后,果实的转黄指数较高,烂果率最低,失重率也较低,提高了果实的耐贮性。盛大果袋果的叶绿素a和b含量均最低,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较高,使果皮在青熟时呈现暗红色,完熟时呈现鲜红色。当果实达到完熟时品质最佳,盛大果袋果的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可食率显著高于不套袋果。
  • 许家辉 张泽煌 陈长忠 刘友接 郑少泉 许秀淡
    2005, 26(4): 6-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4个晚熟龙眼ODimocarpus LonganLour)品种的挂树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晚熟龙眼挂树期长短与种脐大小、果皮及果蒂结构密切相关。果实的外表皮表面淅生物较多对挂树不利;果实表面蜡质多且连续,外果皮结构紧密、细胞排列有序、细胞间隙小,果蒂薄壁组织细胞排列均紧密,果实种脐小,有利于延长挂树时间。
  • 姚青 朱红惠 陈杰忠
    2005, 26(4): 1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接种AM真菌 Glomus rersjforme对石狭龙眼(Dimocapus longnL.cv.Shiki)实生苗营养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处理6个月后,植株根系侵染率达到38.9%,干重显著增加,菌根依赖性为41.7%;植株的株高、复叶数、叶绿素含量和总叶面积都显著提高;含氮量虽然没有显著增加,但是植株的总吸氮量增加约1倍;含磷量和吸磷量均显著增加,后者增幅约1.5倍。表明接种Glomus wersjfrme能够显著促进石碳龙眼实生苗的生长。
  • 黄碧兰 庄南生 赵建平 张玄兵
    2005, 26(4): 15-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可可(TheobromaCac0L.)的子叶为外植体,通过体胚发生途径,诱导再生可可植株。各培养阶段的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PCG)∶改良DKW+2,4-D3.0mgL+KT1.0mg几+TDZ 0.01mgL,在28+2)℃(以下培养温度均同)温度条件下,暗培养20d,诱导率为96.67%;(2)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SCG)∶改良DKW+2,4-D 3.0mgA+KT1.0mg九,暗培养20d;(3)胚状体诱导培养基(ED)∶改良DKW+Sucrose30gL,暗培养60~150d,胚状体诱导产生并发育成熟,胚状体的诱导率为333%;(4)成熟胚诱导成苗∶①PEC培养基为∶改良DKW+Ghrose20gl+Sucrose10gL,光照为16h/d,培养60d;②采用RD培养基∶改良DKW+BA1.5mgl+AA0.5mgl,光照为16h/,培养3090d后,可得到完整的植株,再生植株的诱导率为 42%。
  • 杨本鹏 张树珍 杨学 顾丽红 冯翠莲 咎丽梅 蔡文伟
    2005, 26(4): 20-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海南龙血树的顶芽和侧芽作为外植体,把其接种于MS+BA1mgL+NAA0.1mgL+PVP100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培养40~50d可诱导其腋芽萌发,再把萌发后所形成的新芽切割下来接种于MS+BA 2mgL+KT0.5mgL+蔗糖30gL的培养基上培养25~30d可诱导形成丛生芽,丛生芽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每25~30d可增殖3~5倍。把丛生芽分割成单株并接种于MS+BA3mgL+GA31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培养4周后使其壮苗后再接种于MS+NAA 0.51.0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培养4周可诱导小芽形成完整的根系,小植株移栽成活率可达98%。该体系的建立为海南龙血树的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肖深根 周朴华 刘志敏
    2005, 26(4): 24-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库调节对温室番茄LycopersiconesctulentumMl)品种"Capia"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番茄干物质生产主要由LAI决定而与果穗座果数无直接关联,在果穗修剪为恒定的6(或3)个果实时,叶片修剪能显著降低LAL从而导致植株总干物质生产的显著降低。增加果穗座果数与叶片修剪均能显著提高植株果实的累积干物质分配率。增加植株密度并不能提高植株果实干物质分配率,但可以提高LAL高密度处理中单位面积植株果实干重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总的干物质生产增加的缘故。
  • 罗世巧 校现周 魏小弟 刘实忠 吴明
    2005, 26(4): 28-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速生高产优良无性系热研7-33-97在幼龄开割期对低频刺激割制的适应性。3a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幼龄开割期使用低频乙烯利刺激割胶表现出胶乳再生能力强、用于生长的干物质分配率高、排胶速度快等生理特性。采用低频、短线、少药等技术措施,有利于胶树的产胶与生长。
  • 邓穗生 陈业渊 林玲
    2005, 26(4): 34-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AP番荔枝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晴天,AP番荔枝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高峰在11时,次高峰在15时,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光饱和点为1350umol/(m2s),光补偿点为56.4umo/(m2·s);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24.3℃左右。AP番荔枝的光合作用受光合有效幅射、温度和叶片气孔导度等因素的影响;蒸腾速率随叶温的高低而变化。
  • 罗明珠 梁计南
    2005, 26(4): 38-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砖红壤条件下,苗期甘蔗(Sarcharum oficinarumL.)植株对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反应不同。结果表明,在该土壤条件下,随着水分胁迫加强,叶片数、株高和植株的鲜重、干重呈减少的趋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细胞质膜透性增大,净光合速率下降,蒸腾速率加快,脯氨酸含量上升。但在轻度水分胁迫与正常供水的处理差异不明显。可见,在轻度水分胁迫时,不会明显影响甘蔗正常生长以及干物质的积累,且能达到节约用水灌溉的目的。
  • 吴志祥 周兆德 陶忠良 王令霞
    2005, 26(4): 42-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妃子笑和鹅蛋荔枝在花芽分化期间内源赤霉素(G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和生长素(AA)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整个荔枝花序分化过程中内源GA3的含量不断的下降;在前期内源ABA的含量下降、中期上升和后期下降;前期内源ZR的含量下降而后上升;前期内源IAA的含量不断的下降后上升。
  • 陈义强 郭莺 郭春芳 张木清
    2005, 26(4): 46-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甘蔗(拔地拉)与斑茅的杂种F;(崖城96-66)、崖城96-66与商业栽培种(CP84-1198)的回交-代(崖城O1-3和崖城01-6)为供试材料,从活性氧代谢角度探讨甘蔗与斑茅及其杂交后代对NaC1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时,斑茅的POD活性及MDA含量显著高于甘蔗(拔地拉与CP84-198),SOD,CAT 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比甘蔗(拔地拉与CP84-1198)低得多,叶绿素含量则介于拔地拉与CP84-1198之间;拔地拉与斑茅的杂种F,(崖城96-66)的SOD,CAT,,POD活性均高于斑茅和拔地拉,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MDA含量介于斑茅与拔地拉之间;崖城96-66与商业栽培种(CP84-1198)的回交一代(崖城01-3 和崖城01-6)的SOD、CAT活性及MDA、叶绿素含量与其亲本相差无几,但POD活性则显著低于崖城96-66,而与CP84-198保持在相同的水平。200mmolNaC1l胁迫下斑茅的SOD活性上升,拔地拉、CP84-1198、崖城96-66、崖城01-3、崖城O1-6的SOD活性下降,其中拔地拉与崖城96-66的SOD活性降幅最小,同时,NaC1胁迫下斑茅的CAT活性下降,在所有参试材料中降幅最小,POD活性上升,在所有参试材料中增幅最小,表明斑茅具有很强的抗盐性,维持活性氧代谢动态平衡的能力强。
  • 丁灿 杨清辉 李富生 林位夫
    2005, 26(4): 52-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诱导以甘蔗近缘野生种割手密、斑茅无性系的离体叶片等材料中的游离脯氨酸Fpro)积累的低温处理、蔗糖诱导方法等。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会引起叶片中Fpo含量增加,其中30℃低温处理时叶片中Fpo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递增,而更低温处理只能引起Fpo含量短期内增加∶外施蔗糖溶液能增强低温处理的效果;割手密叶部是合成Fpo的主要部位,Fpo在叶部合成后迅速转运到茎和根。不同叶龄的叶片中Fpo 含量不同,衰老叶中Fpo含量最高,其次为新生叶,成熟叶最低,但衰老叶片中游离脯氨酸的积累与低温无关,测定 Fpro 含量的材料以成熟叶片为宜。
  • 王海燕 林俊芳 柳永 郭丽琼
    2005, 26(4): 57-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已经报道有强启动子活性的香菇gd启动子设计引物,从灰树花基因组PCR扩增获得大小分别为1018,615bp的2个片段 gpd-GF1和gpd-GF2。通过DNA序列测定得知二者的大小分别为1018,615bp。经NCBI中的BLASTN比较,gd-GF1,gpd-GF2与已报道的香菇中克隆的gLeGPD基因上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98%。通过启动子预测软件分析,结果表明,gpd-GF1和gpd-GF2含有多个顺式作用元件如TATA box,GATA box,CAAT box等,初步证实 qpd-GF1,gpd-GF2可能有较强的启动子活性。将gpd-GF1,gpd-GF2 分别与切除 CaMV35S启动子的pCAMBIA1301大片段进行亚克隆,构建成表达载体 pCBgpdGF1和pCB gpdG F2。
  • 叶春海 李映志 丰锋
    2005, 26(4): 64-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菠萝蜜的干胞和湿胞类型的叶片为试材,用CTAB法初提DNA后,经过苯酚-氯仿纯化,并在高盐条件下4℃盐析、离心去多糖,乙醇沉淀,成功地从菠萝蜜叶片中提取出了可用于PCR扩增和限制性酶切分析的高质量DNA,产量在300 ugk 左右。
  • 代鹏 徐雪莲 贺玉平 戴经元 林开春 黄俊生
    2005, 26(4): 67-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多杀菌素产生菌n-23-107的孢子采用逐步诱变的方式,先进行超声波处理,再用紫外线、氮离子注入、Co-Y射线等进行物理诱变,分别以不同诱变处理的正变菌株作出发菌株,获得了高产菌株C121,其发酵效价达到 460 ug加L,是出发菌株效价的171%。
  • 朱竹青 林武 高仁富 赵冬淘 符新
    2005, 26(4): 71-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天甲橡胶的氢化原理以及硬脂酸盐,接枝率对天甲橡胶氢化度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氢化天甲橡胶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硬脂酸盐不利于天甲橡胶的氢化,最适宜氢化工艺条件下,MG30的氢化度较高为49.7%,而MG49的氢化度较低为37.3%。氢化天甲橡胶具有优良的耐热老化性能。
  • 张可喜 符新 汪志芬
    2005, 26(4): 75-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接枝技术使醋酸乙烯酯单体及丙烯酸甲酯单体在木薯淀粉分子链上进行了接枝共聚反应,碱化后制得改性木薯淀粉材料。结果表明,改性木薯淀粉材料的加工性能得到良好改善,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降解性能
  • 韦保耀 易湘茜 滕建文
    2005, 26(4): 79-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酶促褐变是导致淮山脱水加工过程中色泽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淮山中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 值、最适温度等主要特性,设计选取适当的非硫成分NaC1、VC、柠檬酸进行护色,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硫复合护色液,即含质量分数0.7%NaC1、0.3%Vc、0.6%柠檬酸的水溶液。在脱水加工过程中,用该护色液对淮山片浸泡护色4h后,在65℃下干燥4.5h,得到与传统硫熏漂白同样好色泽的终产品。
  • 薛行华 郑向前 朱荣华 仇厚援
    2005, 26(4): 83-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察了6种氧化体系对壳聚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02AHCMnO2是壳聚糖的有效氧化降解体系,可使它降解生成水溶性低分子壳聚糖。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水溶性壳聚糖分子质量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质量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脱乙酰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水溶性壳聚糖的分子质量随之降低,产率却随之增加。H202和MnO2分别加入体系反应1.5h后,水溶性壳聚糖的分子质量下降到只有1476,而产率却高达94.6%。
  • 赵冬香 高景林 徐汉虹
    2005, 26(4): 86-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行了鱼藤根提取物对茶树害虫假眼小绿叶蝉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鱼藤根提取物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拒食、触杀和毒杀作用,触杀作用很强,不具内吸活性。田间条件下,鱼藤根提取物的药效与毗虫味和阿克泰的防效相当,40 ug血L的鱼藤根提取物浓度即可满足田间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用药,药后5d的防效可达97.24%,鱼藤根提取物与毗虫咻混配的防效与毗虫琳单用的防效相当。
  • 兰亦全 赵士熙 吴刚
    2005, 26(4): 90-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FA0推荐的微量点滴法,测定了福建福州建新、闽候上街、南平建欧、厦门同安、莆田黄石和漳州龙海6个甜菜夜蛾田间种群4龄幼虫对6种代表性药剂的抗性,比较了3种新型药剂(甲胺基阿维菌素、虫螨腈和氟啶脲)对6个田间种群的毒力。结果表明∶福州建新、闽候上街、南平建欧、厦门同安、莆田黄石和漳州龙海6个甜菜夜蛾田间种群4龄幼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分别为敏感种群的438.5,389.7,312.4,423.7,286.5和317.7倍;对顺式氯氰菊酯的抗性分别为敏感种群的1015.4,951.5,702.2, 850.4,768.6和687.6倍;∶对辛硫磷的抗性分别为敏感种的53.3,49.1,67.4,74.2,58.1和77.8倍∶对灭多威的抗性分别为敏感种群的203.8,212.7,135.5,162.4,208.4和362.4倍;对虫酰腓的抗性分别为敏感种群的48.7,29.4,40.1,42.5,27.5和35.8 倍;对硫丹的抗性分别为敏感种群的23.5,19.4,29.7,12.8,14.5和13.2倍;抗性谱广,抗性程度严重。甲胺基阿维菌素、虫螨腈和氟啶脲对上述6个种群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效果,并且3种新型药剂的敏感性差异不大。
  • 房江育 马雪泷
    2005, 26(4): 94-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低温研磨、离心和连续自然沉降的方法从新鲜水稻叶片中分离得到了纯净的天然硅体,避免了传统方法中高温和强酸对硅体中有机物的破坏。由于硅体中有机物及其痕量,无法用常规生理生化方法进行化学成份分析,因此采用能谱和显微红外技术加以观测。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发现硅体中除含有硅、氧元素外,还含有碳元素。进一步对硅体逐级分离后,用显微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硅体中除显示多糖和少量蛋白质谱峰外,还有明显的多酚化合物的特征峰。
  • 周聪 陈雪华 刘洪升 高丽花
    2005, 26(4): 99-1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扫描电镜观测法分析了不同测定次数的石墨管原子吸收信号、相关技术指标及表面结构变化情况,探讨石墨管性能变化对无公害水果蔬菜中铅测定的影响程度及其发生规律,提出了应对措施和方法,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试验结果表明∶石墨管的性能随测定次数、溶液酸度、原子化温度和时间等的变化而改变,其性能的改变对铅石墨炉分析结果影响较大,采用标准溶液校正、控制酸用量、一管专用和涂层石墨管等方法,可有效消除或减少干扰。分别进行了国家标准物质(茶叶GBW07605)和几种水果蔬菜样品的标准回收测定,结果表明∶标准物质中铅的测定结果在标准规定范围内,样品标准回收率为(10010)%。
  • 蒋昌顺
    2005, 26(4): 104-1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柱花草的炭疽病危害、炭疽病原菌的遗传多态性及流行性、柱花草的抗炭疽育种、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柱花草组织培养、原生质融合、基因克隆、遗传转化、柱花草分类、分子标记、航天辐射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