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韦家少 何 鹏 吴 敏 吴炳孙 高 乐
    2014, 35(5): 823-8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2种割龄A割龄(开割年限1~10 a,胶乳初产期)和B割龄(开割年限11~20 a,胶乳旺产期)的间作与纯作胶园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均以间作胶园高于纯作胶园。在间作胶园中,有机质和全N、水解N含量以旺产期高于初产期,而速效K和速效P含量则相反;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以旺产期高于初产期,而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则相反;在A割龄间作胶园中,磷酸酶与有机质、全N、水解N、速效P,脲酶与速效P之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可以用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来表征土壤肥力状况;在B割龄间作胶园中,过氧化氢酶和有机质、水解N,转化酶和速效P之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可以用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来表征土壤肥力状况。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董荣书 张 洁 黄艳霞 白昌军 郇恒福 王文强 刘国道
    2014, 35(5): 832-8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水培的方法,设3个磷水平,7个菌株,通过对株高、茎叶鲜重、茎叶干重、固氮酶活性、茎叶氮含量、茎叶磷含量的测定及综合分析,确定使热研2号柱花草接种不同根瘤菌菌株达到最佳促生性能的磷浓度。结果表明:7个菌株在中磷时鲜重和含氮量最大,低磷不利于鲜重和含氮量的增加;经主因子综合分析,菌株YM11-1、RJS9-2、PN13-3在高磷时对热研2号柱花草有最好的固氮促生效果,菌株LZ3-2、BS1-1、PN13-3在中等磷条件下有最好的固氮促生效果,菌株FS3-1-1在高磷和中磷都有最好的固氮促生效果。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张江周 严程明 刘亚男 马海洋 石伟琦
    2014, 35(5): 837-8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菠萝生产中过量施肥的现状,开展不同施肥量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试验选用巴厘品种,设5个不同施肥梯度。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菠萝株高、D叶长、D叶宽、植株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眼数、单果重、产量随之增加;Vc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呈增加趋势,而可溶性总糖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施肥对产量的贡献率表现为FP150%>FP120%>FP100%>FP80%,肥料最大贡献率仅为48.57%,而肥料农学效率则表现为FP150%<FP120%<FP100%<FP80%。因此在不显著减产和影响果实品质的前提下,从提高肥料的农学效率角度考虑,建议在传统施肥量的基础上减少20%。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陈丽娜 吕 顺 庄华才 陈 石 刘文清 郑汉文 高芳云 李洪波
    2014, 35(5): 842-8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华南特色大棚种植蔬菜的优势,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防雨棚和防虫网棚对夏季菜心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防雨棚和防虫网棚栽培可缩短菜心生育期、增加单株重、提高产量、提高菜心含水量、减少粗纤维含量、明显减少虫害。防虫网棚和防雨棚在夏季栽培菜心具有显著的优势,防雨棚除虫害防治上稍差于防虫网以外,菜心的生长势、产量、品质等均优于防虫网棚。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刘子记 杨 衍 孙继华 刘昭华 曹振木
    2014, 35(5): 847-8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种子质量和充分利用辣椒种质资源,应用SSR分子标记对热辣2号杂交种纯度进行鉴定并对部分辣椒优良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热辣2号母本材料CAYB02和父本材料CAYB01为模板筛选85对辣椒SSR引物,其中12对引物在亲本间能扩增出明显的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14.12%,多态性标记分别位于辣椒1、3、4、6、7、9、11、12号染色体,利用3对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SSR标记对热辣2号黄灯笼椒杂交种的纯度进行鉴定,热辣2号种子纯度为98.79%,标记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SR标记鉴定辣椒杂交种纯度是切实可行的。利用12对多态性明显、稳定可靠的SSR引物对部分辣椒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60条条带,多态性位点比率为100%,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5个等位基因。30份辣椒自交系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33~1.00,平均为0.65,表明供试材料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47时,可以将中国辣椒和一年生辣椒区分开来。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5时,30份辣椒优良自交系分为11个类群,辣椒种质遗传关系与地理来源和农艺性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李 佐 肖文芳 陈和明 尤毅 吕复兵
    2014, 35(5): 854-8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小型-黄底红紫斑纹-蜡质花品种Phalaenopsis‘Frigdaas Oxford’(黄金豹)为母本,大花型-纯白无斑纹-纸质花品种Phal. 316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对其F1代群体的性状分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1代群体根据花部性状特点分为11个类群(Group 01~Group 11),17个数量性状介于双亲之间或低于双亲或高于双亲,表现为中亲优势或正向超亲优势或负向优势;杂交后代在花色、斑纹、花朵质地、唇瓣须状物、株高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性状分离,今后可以此为基础进行优良单株或株系的筛选,并为部分花部性状的定向育种提供参考。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褚云霞 陈海荣 邓 姗 顾晓君 李寿国 黄志城
    2014, 35(5): 862-8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9个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品种为材料,采用地栽、浅植、深植3种栽培方式研究花发育阶段、测试时期、栽培方式对其DUS测试数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花发育阶段对测试数量性状影响明显,随着开花程度的加深,花序梗长度明显伸长,花序直径、花心直径增长至开放5轮两性小花后停止;测试时期对测试结果也有较大影响,冬天、夏天测试值均明显低于春天;半年的测量结果表明,上海地区6月最适于非洲菊生长;在常规栽培管理条件下,地栽方式最利于非洲菊生长,其叶长度、叶宽度、花序梗长度,花序直径等均明显高于另2种方式。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张 义 阳江华 梁启福 唐朝荣
    2014, 35(5): 868-8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DSN(duplex-specific nuclease)技术构建胶乳均一化cDNA酵母表达文库,为大规模文库筛选实验和发掘重要的低丰度表达基因,以及研究橡胶树胶乳中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奠定基础。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曹 冰 龙翔宇 肖小虎 唐朝荣
    2014, 35(5): 872-8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橡胶树中克隆2个NADP-ME(苹果酸酶)基因的全长cDNA,分别命名为HbNADP-ME1和HbNADP-ME2。HbNADP-ME1和HbNADP-ME2 cDNA全长分别为2 428、2 139 bp,分别编码643、59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二者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高达87.25%,且分别与蓖麻和杨树的一个NADP-ME序列具有较高的序列一致性。2个HbNADP-ME蛋白都含有典型的植物NADP-ME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均富含亮氨酸(Leu),同属于非分泌型稳定蛋白。2个HbNADP-ME基因在橡胶树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种子和花中的表达量次之;另外,HbNADP-ME1基因在胶乳中受机械伤害有下调表达趋势,HbNADP-ME2基因在胶乳中受割胶处理也表现出下调表达趋势,而低温胁迫则显著诱导2个基因在叶片和根中的表达。结果说明,HbNADP-ME基因可能参与橡胶树的抗逆应答及代谢调控(包括胶乳代谢调控)。此结果为深入揭示橡胶树中NADP-ME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李 季 黄天带 华玉伟 黄华孙
    2014, 35(5): 882-8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同时检测橡胶树转基因胚状体和叶片中含有的多个目标基因序列,并排除扩增结果的假阴性,利用正交试验首次建立了橡胶树管家基因(HbActin)、目标基因新霉素磷酸转移酶II(NptII)基因和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利用2种酶(PCR Mix酶和Taq酶)对18个转基因胚状体和叶片进行单一引物PCR扩增和多重PCR检测。结果表明:多重PCR检测结果与单一PCR结果完全一致,且多重PCR体系带型清晰,无非特异性扩增,更易读取。多重PCR检测系统具有简单、准确并且高效等特点,只需要进行一个反应就可以检测多个目标基因序列,因而在转基因分子鉴定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与潜力。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张雅玲 方智振 赖钟雄
    2014, 35(5): 890-8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Ran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极为保守的小G蛋白。本研究从三明野生香蕉中分离得到15条Ran家族基因DNA序列,并对基因结构、序列特征和进化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明野生香蕉Ran家族基因与小果野蕉Ran家族基因高度同源,且具有大量多态性位点。三明野生香蕉Ran蛋白与其他植物Ran蛋白高度同源,带有GTP水解结构域、RanGAP结合结构域和酸性尾巴等Ran蛋白的典型结构域,与拟南芥AtRan3亲缘关系最近。三明野生香蕉中存在大量的Ran家族基因,预示着Ran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三明野生香蕉Ran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张 卓 许莉萍 陈平华 李林祥 王恒波 高世武 施桂姣 陈忠伟 项 慰 高三基 刘 迪 邰连赛 陈 容
    2014, 35(5): 897-9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单子叶植物常见外源转基因元件Ubiquitin启动子、NOS启动子、NOS终止子、Bar基因和Bt基因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通过对PCR扩增体系中退火温度、Premix TaqTM浓度、引物浓度的优化,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转基因甘蔗成分的多重PCR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体系一次能有效检测5个参数,其检测的最低DNA质量百分比可达1.0%,并在多个转基因甘蔗品种检测中得到验证。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刘 雨 廖明安 邱丽娜 刘学琦 罗 丽
    2014, 35(5): 904-9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对巴山脆李及达州地区优良脆李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为巴山脆李品种的鉴定和其他李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从18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2对多态性高、扩增谱带清晰的SRAP引物,对22份李资源进行扩增,共获得10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64条,多态性比率为60.34%。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多态性谱带5.42条。利用UPGMA法构建树状聚类图,在相似性系数0.68处可将22份样品分成3组。聚类结果与按果形分类结果一致,与其地理位置和熟期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易克贤 郑金龙 习金根 高建明 张世清 陈河龙 贺春萍 吴伟怀
    2014, 35(5): 909-9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81个中国柱花草胶孢炭疽菌菌株进行了基因组DNA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柱花草胶孢炭疽菌株DNA存在显著的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81个中国柱花草胶孢炭疽菌株可划分成4大组,但大多数聚于第Ⅰ和Ⅱ组,而第Ⅰ、Ⅱ组下又分别分为4个亚组,表明中国柱花草胶孢炭疽菌正在出现种内遗传分化。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中国菌株存在着广泛的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性,海南菌株与广东、广西的菌株相比多样性较丰富,致病力更强;而海南菌株又以东方、昌江、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儋州所部(简称“两院”)3个地区的菌株多样性最为丰富,毒性谱最广泛,这可能与海南种植柱花草历史相对较长、引种活动和生产活动更为频繁等有关。
  • 王贤达 林雄杰 胡菡青 王宗华 范国成
    2014, 35(5): 918-9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柑橘黄龙病(HLB)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为HLB的快速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根据LAMP技术原理,针对柑橘黄龙病菌16S rDNA靶序列的6个位点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并在反应前的体系中加入1 ∶ 10的钙黄绿素(calcein)和氯化锰(MnCl2)混合液作为荧光显色剂,建立可视化LAMP检测技术,同时对该技术的特异性、灵敏度和样品检测进行了测试。该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反应体系中除了HLB具有特异性的扩增,产生黄绿色荧光扩增产物,其他供试菌株均无特异扩增。对柑橘黄龙病菌总DNA的检测限为1.51×10-3 ng/μL,而对含有目的基因的CG-pMD18-T质粒DNA的检测限为2.12×10-6 ng/μL,与定量PCR灵敏度相当,而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 000倍。利用可视化LAMP技术和定量PCR对来自漳州、南平、福州等地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2种技术的检出率均为76.7%,符合率达到100%。
  • 龚 理 黄添毅 王 芳 陈倩淑 吴少华 李永裕
    2014, 35(5): 925-9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国兰杂交品种(系)为材料,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Taq DNA聚合酶、Mg2+、dNTPs、模板及引物等5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确定国兰杂交品种(系)SRAP-PCR反应的最优反应体系为(25 μL体系):Taq DNA聚合酶,1 U;Mg2+,1.8 mmol/L;dNTPs,0.08 mmol/L;模板DNA,100 ng;引物,上下游各0.3 mmol/L;10×PCR Buffer,2.5 μL。此外,本试验采用DNA混合池技术(DNA pooling)快速筛选SRAP引物,从180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39对扩增产物丰富、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技术明显缩短试验周期、节约了模板用量,为快速高效筛选SRAP引物提供了新思路。
  • 植物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生化
    徐建欣 杨 洁 祥 伟 苏子涵 刘实忠 王云月
    2014, 35(5): 933-9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明确陆稻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抗性表现,利用云南省4个稻瘟病菌优势小种对30个云南陆稻品种进行抗稻瘟病鉴定,并对其进行抗旱性评价及SSR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抗病能力中等以上品种占所检测品种的60%,抗旱能力中等以上品种占所有供试品种的66.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97 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077 8;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品种的抗瘟性与抗旱性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且在面临不同逆境胁迫时具有相近的抗性表现,使得育种过程中培育兼具较好抗瘟、抗旱能力的栽培稻新品种成为可能。
  • 植物生理生化
    雷莉莉 何兴波 傅建敏 李芳东 杨绍彬
    2014, 35(5): 940-9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杏李的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花药壁由外到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发育类型为腺质绒毡层;(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类型为连续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方式为正四面体型;(3)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4)部分花药囊内单核居中期的小孢子存在胞质不规则过度收缩、绒毡层离散脱落的异常现象,部分二核花粉粒细胞质稀薄,该现象可能会导致花粉活力降低。
  • 植物生理生化
    杨华庚 颜速亮 陈慧娟 邓志声
    2014, 35(5): 944-9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苗龄约8个月的中粒种咖啡袋育苗为材料,测定3种干旱胁迫强度下咖啡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变化,旨在了解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5%~60%),与对照相比,中粒种咖啡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增加,而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没有显著变化。但在中度干旱或重度干旱胁迫下(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45%或25%~30%),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CA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减少,而可溶性糖、脯氨酸的积累减缓,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迅速上升。在适度干旱胁迫下,中粒种咖啡幼苗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能力来增强其对干旱胁迫的耐性。
  • 植物生理生化
    杨 阳 唐 宁 李正国
    2014, 35(5): 950-9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nRK2(sucrose non-fermenting 1一related protein kinase2)是脱落酸(ABA)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正调控因子,广泛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防御、ABA和非生物胁迫等多种信号的应答反应。从番茄中分离了3个与SnRK2.2、SnRK2.3和SnRK2.6同源的基因,分别命名为SlSnRK2.2、SlSnRK2.3和SlSnRK2.6,同时构建了SlSlSnRK2.2/2.3/2.6 RNAi载体,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番茄,得到转基因番茄植株。初步表型分析结果发现转基因植株呈叶片早衰的现象。通过对乙烯信号相关基因的检测可知,转基因植株中除了ERF2表达量低于野生型,其余3个基因(ACO4、ERF1B、ERF1)的表达量均高于野生型,表明SlSnRK2.2、SlSnRK2.3和SlSnRK2.6与叶片衰老有关,可能参与ABA和乙烯信号互作,此结果对揭示植物衰老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 植物生理生化
    王 丹 万春阳 侯俊玲 王文全 庞玉新 李卫东 韩亚男
    2014, 35(5): 957-9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不同盐胁迫处理下甘草的光合作用生理指标,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9 g/L NaCl的盐分胁迫降低了甘草叶片中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增加了chl a/chl b;对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不显著;降低了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等光合生理指标。3 g/L和6 g/L NaCl的盐分胁迫影响不显著。这说明适当浓度的盐胁迫可以影响甘草的光合生理作用,进而影响了甘草药材的产量。结果为探讨甘草对盐胁迫的适应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陈俊谕 马光昌 陈泰运 符悦冠
    2014, 35(5): 962-9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重大入侵害虫椰心叶甲的最佳趋向颜色及其所对应的量化参数,应用Dan Bruton的虚拟波长与RGB值的函数关系进行相互转换,通过自制八面体装置测定椰心叶甲对不同颜色的选择性差异,确定其最佳趋向颜色、波长和RGB值。结果表明,椰心叶甲雌、雄成虫对不同颜色的选择率均存在差异,其中波长为580 nm的黄色(RGB值为255,255,0)对椰心叶甲的吸引力最高,其次为波长575 nm的黄绿色(RGB值为240,255,0),这为采用有色粘板技术监测和诱捕椰心叶甲提供了新的思路。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郑 丽 易小平 文衍堂 李志阳 李 静 何华玄 覃新导
    2014, 35(5): 967-9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海南省14种热带牧草病害的田间调查,结果显示,常发生的病害有叶斑病、花/果/茎腐病、枝枯病等,病害类型有39种。分离鉴定的结果表明,真菌性病害32种,细菌性病害1种,根结线虫引起的病害1种,病毒类病害3种,植原体病害1种,寄生性藻类病害1种。初步查明海南省主要热带牧草病害的种类和为害状况,其中柱花草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为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王草则以瘟病[Pyricularia grisea(Cke.)Sacc]发生最为严重,其他牧草以叶斑病为害居多,为害水平中等至轻微。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杨冬平 高兆银 李 敏 张正科 陈 亮 杨 波 赵 超 胡美姣
    2014, 35(5): 974-9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水杨酸结合超声波处理对芒果采后炭疽病的抗病性及其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以绿熟‘贵妃’芒为试验材料,用水杨酸(2 mmol/L)、超声波(40 kHz,500 W)单独处理及两者结合处理,贮藏24 h后进行损伤接种芒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并在接种后第6天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同时,对处理后未接种果实,每2 d取样一次,测定果肉组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几丁质酶(CHT)和β-1,3葡聚糖酶(GLU)等相关防御酶的活性和果皮中总酚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杨酸能有效抑制芒果采后炭疽病病斑的扩展,能够提高相关防御酶的活性和果皮中总酚的积累;水杨酸结合超声波处理显著提高水杨酸单独处理的作用效果,显著增强了果实抗病性,是芒果采后炭疽病防控的新技术。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张 洁 郭文杰 蔡宣梅 方少忠
    2014, 35(5): 980-9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带螨百合种球在38~42 ℃水中热处理1.0~5.0 h,观察其对根螨的防治效果及对后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处理百合种球控制根螨效果显著。40 ℃是百合种球热处理除螨高温致死的临界点,40 ℃处理≥2.0 h,根螨致死率为100%;随温度升高处理时间缩短,但种球褐变率提高,热伤害加剧;39~41 ℃处理>2.0 h,种球的发芽率和株高显著降低。因此,40 ℃处理2 h为百合种球除螨最佳处理积温。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李国鹏 静 玮 袁 源 林丽静 赵 俊 李积华
    2014, 35(5): 985-9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红肉型‘四季桃’番石榴果实中的挥发性组分及其特征香气组分。‘四季桃’番石榴果实达到可食成熟度时,果皮呈现为黄绿色,果肉为红色;在‘四季桃’番石榴果实中共检测出醇类、醛类、酯类、萜类及酸类共62种挥发性物质;酯类物质的种类最多,共检测到24种酯类物质,但醛类物质对番石榴果实香气的贡献率最高,达到56.39%;62种挥发性组分中检测到7种特征香气组分,分别为己醛、2-己烯醛、丁酸乙酯、乙酸-3-甲基丁酯、戊酸乙酯、己酸乙酯和乙酸己酯,其中草香型的己醛和2-己烯醛及果香型特征的己酸乙酯对果实香气的贡献率较大。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叶征美 刘 鑫 沈明娟 陈建烟 陈晓丹 李永裕 吴少华
    2014, 35(5): 992-9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千层金精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石油醚(60~90 ℃)为提取溶剂,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影响因素,用正交试验优化千层金精油的提取工艺,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鉴定了千层金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千层金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50 ℃,料液比1 ∶ 20,在此工艺条件下的精油提取得率4.51%。GC-MS分析结果表明,千层金精油共含有41个组分,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相对含量达到了83.55%,其次为肉桂酸甲酯(4.55%)、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1.81%)、大根香叶烯D(1.36%)。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李梦楚 王定发 周汉林 周璐丽
    2014, 35(5): 999-1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添加尿素和废糖蜜对青贮菠萝茎叶营养成分的影响,并测定青贮后菠萝茎叶养分的瘤胃降解率。为提高菠萝茎叶的饲料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直接青贮菠萝茎叶为对照组,分别添加10 g/kg尿素、20 g/kg废糖蜜、10 g/kg尿素+20 g/kg废糖蜜为试验组,青贮45 d后进行营养成分、养分的瘤胃降解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 g/kg尿素青贮菠萝茎叶可以显著降低单宁含量,提高粗蛋白(CP)、氨态氮(NH3-N)含量(p<0.05);添加20 g/kg废糖蜜,CP、单宁含量显著提高(p<0.05);添加10 g/kg尿素+20 g/kg废糖蜜,CP、NH3含量提高,乙酸含量降低,差异显著(p<0.05);3个试验组中,DM、CP、中性洗涤纤维(NDF)在瘤胃内经72 h后的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中,添加10 g/kg尿素+20 g/kg废糖蜜可以显著提高青贮菠萝茎叶的品质,并提高青贮菠萝茎叶养分的瘤胃降解率。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穆利霞 廖森泰 詹宝瑟 邹宇晓 刘 军
    2014, 35(5): 1005-1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响应面优化,研究超声处理对碱法制备蚕蛹蛋白得率的影响,得到了蚕蛹蛋白得率的数学模型,优化了制备条件,提高了碱法制备蚕蛹蛋白的得率。结果表明:NaOH浓度和液固比(V/m)对蚕蛹蛋白得率影响显著(p<0.05)。蚕蛹蛋白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20 min,浸提液固比(V/m)60 ∶ 1,NaOH浓度0.3%。在此工艺条件下,蚕蛹蛋白的得率为88.14%。制备的蚕蛹蛋白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符合FAO/WHO推荐标准,可以作为食品基料使用。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陈建烟 李欣欣 余雪芳 刘 鑫 苏永发 李永裕 吴少华
    2014, 35(5): 1012-1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杨 艳 杨春英 杨荣玲 刘学铭
    2014, 35(5): 1016-10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法鉴定鲜火焰花和干火焰花中的挥发性成分。从鲜火焰花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24种,其中含量较高有双戊烯、反式柠檬烯-1,2-环氧化物和α-法呢烯,相对含量分别为64.327%、9.876%和5.668%;从干火焰花中鉴定出挥发性成分34种,其中含量较高有双戊烯、(E)-香叶基丙酮和苯乙醇,相对含量分别为49.389%、8.136%和5.600%。双戊烯是火焰花的主要特征性挥发成分和香味成分,在鲜花和干花中的相对含量分别为64.327%和49.389%。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赵 峰 段 起 林河通 叶乃兴 王丹红
    2014, 35(5): 1021-10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武夷水仙是武夷岩茶最重要的生产茶树品种之一,传统上根据武夷山地区微域自然环境的不同将其产区分为“名岩”和“丹岩”。通过对2个产区武夷水仙茶品质组分和矿物质元素分析测定及差异显著性检验,运用多元数字化指纹图谱技术构建产地判别模型。结果显示:“名岩”和“丹岩”产区的武夷水仙茶叶中Ni、Ba和Mn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Cr、K和Cd存在显著(p<0.05)差异;茶多酚、咖啡因、粗纤维、氨基酸总量、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18种氨基酸组分、11种茶多酚组分、F、Fe、Ca、Mg、Al、P、Cu、Zn、Sn、Pb、Na、Mo、Co和As的差异不显著(p<0.05)。以Pearson卡方系数大于0.95为筛选依据,从57个试验变量中选择Mn、Ni、Cd、Ba和Cr这5个变量作为产地判别模型构建的特征变量,有效避免了模型的“过度拟合问题”,该判别模型的识别正确率达88.24%。该结果也说明矿物质元素指纹图谱适合于武夷水仙茶叶产地的判别研究。
  • 资源区划与综述
  • 资源区划与综述
    刘景坤 武春媛 邓 晓 李勤奋
    2014, 35(5): 1029-10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烯啶虫胺在农田土壤和水中的降解动态,研究影响水解和土壤降解速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烯啶虫胺水解是碱性水解,pH值是影响其水解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温度。高pH和高温加快其降解速率,温度为25 ℃时,pH=9、7时,半衰期分别为24 d、大于180 d;pH=9,温度为50、15 ℃时,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2、53.3 d。通过对比实验,说明土壤微生物是影响烯啶虫胺土壤降解的重要因素,未灭菌的土壤中,其降解速率比灭菌组明显加快,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保护土壤中微生物的措施均能够加快土壤中烯啶虫胺降解。
  • 综述
  • 综述
    胡中昀 莫圣书
    2014, 35(5): 1034-10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 Selma & Vogt)在中国的引种研究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和推广莲草直胸跳甲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在莲草直胸跳甲引种过程中,分别从不同生长态对环境温湿度的要求、繁殖技术、控制喜旱莲子草的效果3个方面综述中国引种莲草直胸跳甲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现状为国内利用莲草直胸跳甲控制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toxeroides)提出相关研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