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林清火 林钊沐 茶正早 罗微 贝美容 华元刚 张培松 杨红竹
    2012, 33(4): 595-6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15 a来海南农垦橡胶树叶片氮磷钾养分含量年际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在所采集的叶片样本中氮素养分含量整体偏低,约有50%的样本低于正常指标值下限;磷素养分含量大部分属于正常指标范围内,但近两年有下降的趋势;钾素养分含量虽然大部分超过正常指标值上限,但仍未达到丰产指标值。研究结果表明,氮素仍是海南农垦橡胶树正常生长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目前的海南农垦橡胶树钾素营养诊断指标有偏低的现象。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林位夫
    2012, 33(4): 602-6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相关研究和生产管理的效率,本文探讨了非传统作物产量性状的特性及其利用研究对策,同时提出了作物原生产量(即一次形成,一造一次只收获的作物产量)和次生产量(即反复形成, 多次收获的作物产量)的概念, 并以橡胶树干胶产量为例,阐述了次生产量具有可反复合理收获胁迫(由收获引起的某种伤害)形成的产量特性;并探讨了采用收获胁迫诱导次生产量性状表现,以改进橡胶树产量评价方法或获取橡胶生产最佳经济效益等在相关研究和生产管理方面的对策。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孙燕 杨建峰 董云萍 王晓阳
    2012, 33(4): 605-6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不同咖啡园土壤磷素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磷素以无机磷为主,无机磷中以O-P居多,约占无机磷总量的54.63%;有机磷中以中活性有机磷居多,约占有机磷总量的70.14%;随种植年限增加,土壤全磷含量差异显著,但变化趋势不明显,有效磷、Al-P和Fe-P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有机磷总量、中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呈显著下降趋势;Ca-P、Fe-P、Al-P与有效磷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磷素大量积累时主要以增加无机磷组分中有效性较高的Ca-P、Al-P和Fe-P为主。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张洁 董荣书 黄艳霞 王文强 唐军 刘国道 郇恒福
    2012, 33(4): 609-6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pH值条件下接种5株根瘤菌对热研5号柱花草含氮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后热研5号柱花草植株的生物量和氮含量随着pH值的下降而降低;在3个pH值(pH5.8、pH4.5、pH3.5)条件下接种菌株BS1-1、RJS9-2后,热研5号柱花草的生物量及含氮量均大幅增加;在pH4.5及pH3.5的条件下接种菌株PN13-3对热研5号柱花草均有显著的固氮增产作用。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刘磊 曾迪 谢玉萍 黄小娟 周端咏 王伟伟 张建华 黄俊生
    2012, 33(4): 613-6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简易设施水培法筛选得到适合在海南水培种植的高产生菜品种——罗马生菜,同时研究不同通气处理对生菜平均单株质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气处理可显著降低生菜叶片的硝酸盐、纤维素含量,提高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其中以7: 00~19: 00每隔4 h通气2 h的处理对提高生菜平均单株质量和品质效果最好。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李永杰 莫饶 唐燕琼 尹俊梅 杨松
    2012, 33(4): 617-6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来自我国龙血树属(Dracaena)的24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从80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的15对引物组合共扩出15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35条,占87.1%,平均每对10条,最好的引物组合为F18Em6。利用NTSYS软件分析数据得出24份材料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27~0.97,平均值为0.56,UPGMA聚类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34处将一未定名种与其它材料分开,其他23份材料在相似系数0.46处又可分成2类,其中勐腊龙血树(D. menglaensis)和长花龙血树(D. angustifolia)的相似系数达0.93。结果表明:用于本试验的一未定名种应为近缘属植物;支持将勐腊龙血树视为长花龙血树变种的观点;结合形态学特征可以将我国龙血树属物种分为两个大类。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贾小丽 叶江华 苗利国 林红梅 林文雄
    2012, 33(4): 622-6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小穗小粒型水稻Milyang 46和大穗大粒型FJCD建立的包含130个家系的F10重组自交系为研究材料,分析福建省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灌浆期5个阶段灌浆速率的性状表现,并结合已构建的遗传图谱进行QTL动态定位及环境互作研究。QTL分析共检测到10个加性QTL,位于1、2、4、5、8、10号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贡献率为4.52%~17.39%。其中,qGR-5-5、qGR-4-2、qGR-10-1分别在灌浆第2、4、5阶段存在显著的环境互作效应,体现了一因多效。qGR-2-1加性效应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5.79%。qGR-4-2加性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7.39%,环境互作效应可解释表型变异贡献率的10.29%。本研究揭示了灌浆速率相关QTL的动态表达,有助于了解籽粒灌浆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王超 王婧菲 庄南生 王英
    2012, 33(4): 627-6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华南6号木薯根尖为材料,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和压片法,制备木薯染色体标本,并对其制片过程中的预处理药品、预处理时间、酶解时间等因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解去壁低渗法能获得较好的染色体标本,α-溴代萘与对二氯苯饱和液的混合液和0.1%的秋水仙素与0.002 mol/L 8-羟基喹啉混合液的预处理效果最好,预处理时间以2 h为宜,酶解时间4 h效果最好。
  • 植物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生化
    仇键 魏芳 杨文凤 刘实忠 罗世巧 校现周
    2012, 33(4): 631-6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胶乳再生过程中腺苷水平(ATP、ADP和AMP含量)能够反映橡胶树乳管的生理代谢强度。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橡胶树胶乳中ATP、ADP和AMP的定量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胶乳再生中的腺苷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胶乳再生过程中,早期(0~12 h)乳管主要利用排胶后剩余的AMP和ADP合成ATP,此后先后恢复AMP和ADP(6 h后)以及ATP(12 h后)的合成能力,并在排胶后12~48 h之间出现一个明显的ATP快速合成期。对排胶影响面的能荷分析表明,排胶造成割线下方2~7 cm区域形成能量壑区,该壑区也是能量快速合成的主要场所。
  • 植物生理生化
    唐仕云 杨丽涛 李杨瑞
    2012, 33(4): 635-6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2008年育种材料中4个农艺性状优异的品系(08-56、08-441、08-572和08-1497)和2个广西主栽品种(ROC22和ROC16)为研究对象,在甘蔗苗期进行低温胁迫处理,通过抗寒形态特征、抗逆生理生化及光合特性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各供试品种(系)的抗寒性。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处理使甘蔗的株高、假茎粗均降低,使甘蔗叶片不同程度的萎蔫,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此外,低温胁迫处理使叶片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过氧化物酶(POD,peroxidase)活性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s)活性变化因品种不同而异。(2)低温胁迫处理显著降低甘蔗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而初始荧光(Fo)显著上升。采用极点排序法对各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主栽品种新台糖22(ROC22)综合得分最低,在鉴定的新品系中08-56得分最高,抗寒性最好,其它品系的抗寒性强于新台糖22号,但不及新台糖16号。
  • 植物生理生化
    徐芬芬
    2012, 33(4): 642-6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CaCl2根际注射结合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30 mmol/L )CaCl2对盐胁迫下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L.)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0 mmol/L CaCl2处理显著提高了幼苗的株高、单株干重、单株鲜重和展开叶片数等,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增强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活性,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小白菜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钙可以通过增强植株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保护膜结构和功能,增强光合能力,从而减轻NaCl对小白菜的胁迫伤害。
  • 植物生理生化
    赵芹 谢大森 何晓明 罗少波
    2012, 33(4): 646-6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冬瓜子叶节为试材,探讨培养条件、不同基因型及诱导、伸长和生根培养基不同激素类型与配比情况,初步建立了冬瓜组培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种子剥皮消毒后,在纸桥培养基暗培养发芽率较高,且节约成本;以暗培养5 d、见光培养1 d刚转为淡绿色的闭合子叶,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约75%;以13个不同基因型冬瓜子叶节为外植体,接种至不同激素浓度组合的培养基上,筛选出分化率较高的品种B214,其不定芽再生率可达到79.2%,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4.0 mg/L 6-BA+0.4 mg/L NAA,伸长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 IAA;当冬瓜组培植株高4~5 cm时,炼苗移栽,其移栽成活率在60%以上。
  • 植物生理生化
    杨伟波 付登强 李艳 陈良秋 赵松林 张楚琴 马锦林 陈国臣 叶航 魏玉云
    2012, 33(4): 651-6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不同光强处理下,对义安油茶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比叶重、植株的生长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为自然光50%和80%光照下油茶幼苗的植株高度、茎直径和叶面积最大,且与自然光强下的相应指标差异显著,根生物量比及根冠比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显著减小,叶生物量比显著增加;随着光强的加强,义安油茶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呈下降趋势;随光强的增强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ETR呈上升趋势,Fv/Fm和Fv/Fo呈下降趋势。经分析初步认为,自然光下义安油茶幼苗叶片易出现光抑制现象,适当控制光强(约自然光强的50%~80%)对油茶幼苗生长较为适宜。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李冬梅 朱根发 操君喜 吕复兵 刘海林 孙映波
    2012, 33(4): 655-6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同色兜兰为试材,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花中获得一个兜兰查尔酮合酶基因(chalcone synthase,CHS)的cDNA全长,命名为PcCHS,GenBank登录号JQ030889。序列分析表明,PcCHS全长1 424 bp,包含106 bp的5′非编码区、133 bp的3′非编码区和一个长度为1 185 bp编码394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PcCHS具有CHS家族保守的功能活性位点和特征多肽序列。序列比对表明,PcCHS与兰科植物的蝴蝶兰、文心兰和石斛兰等的CHS蛋白有很高的同源性。系统进化分析显示,PcCHS与兰科植物的CHS分支2的蛋白亲缘关系比较近。表达分析表明,PcCHS在花芽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在花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蕊柱,再次是苞叶、子房、花瓣和萼片,在唇瓣中表达量最低,在根、叶和花茎中几乎检测不到。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曾原飞 张慧平 温超
    2012, 33(4): 663-6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漳州水仙‘金盏银台’花瓣和副冠中主要类胡萝卜素成分。结果显示,黄色副冠的主要色素成分是叶黄素,含量为3.73×104 μg/g ,β-胡萝卜素的含量很低,仅2.7 μg/g;白色花瓣中各种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都极低。同时,采用RT-PCR方法分析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结构基因PSY、PDS、ZDS、LYCE、LYCB、BCH在‘金盏银台’白色花瓣、黄色副冠,洋水仙‘粉红魅力’白色花瓣、红色花副冠,洋水仙‘嘹亮’黄色花瓣、橙黄色副冠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花瓣与同一品种副冠间结构基因的表达相似,‘粉红魅力’红色副冠中PDS表达增强,而ZDS、LYCE、BCH的表达减弱。从结果可以看出,漳州水仙花中,类胡萝卜素合成主要是叶黄素代谢分支;推测漳州水仙花瓣呈现白色与质体的结构和数量有关;‘粉红魅力’红色副冠中由于几个结构基因的共同作用,类胡萝卜素合成转向β-胡萝卜素分支并累积β-胡萝卜素。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曾黎辉 唐军 王文强 白昌军 金志强
    2012, 33(4): 668-6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几种豆科植物贮藏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通过反转录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测序,并利用NCBI数据库及Blast工具进行分析,从木豆中克隆得到1个贮藏蛋白基因的cDNA片断,长度为833 bp。采用RACE、 RT-PCR技术扩增得到该基因的全长cDNA,含1 595 bp, 推测编码区为1551 bp(16-1 566 bp), 编码51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7.718 ku, 等电点为4.68。 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与大豆(1303273A)、  野生大豆(CAA55977.1)、 羽扇豆(AEB33710.1)、 花生(AAU21493.1)、 菜豆(ADR30064.1)、 野豌豆(CAA83674.1)为、 截形苜蓿(XP_003590690.1)的贮藏蛋白同源性分别达到83%、79%、77%、73%、67%、65%、65%。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林春花 蔡志英 黄贵修
    2012, 33(4): 674-6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MAPK(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信号转导途径在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发育、有性生殖和致病性调节等方面占有重要作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细胞外信号转导途径。在真核生物MAPK蛋白的同源性和2种炭疽菌(禾谷炭疽、希金斯炭疽菌)全基因组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Blastp、蛋白质结构域分析和聚类分析3种方法,从禾谷炭疽菌和希金斯炭疽菌基因组数据库中找出18个与酿酒酵母菌同源的3类MAPK级联信号途径基因,并绘制出这2种炭疽菌MAPK级联信号途径简图,为深入研究炭疽菌MAPK级联信号途径基因生物学功能及其相关信号网络特点奠定基础。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杨腊英 刘磊 谢玉萍 黄俊生
    2012, 33(4): 681-6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试3种不同的草甘膦剂型在不同浓度下对MA4菌株孢子萌发、菌落生长、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飞达红88.8%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粒剂对孢子萌发与菌落生长抑制作用最强,10%草甘膦水剂对产孢的抑制作用最大,95%的氨盐影响均相对较小。同时研究发现,草甘膦各剂型中的不同助剂对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生长与产孢的影响较大。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谢德啸 羊玉花 周端咏 郭立佳 彭军 黄小娟 齐兴柱 黄俊生
    2012, 33(4): 685-6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体系,成功地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转入到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B2菌株中。在显微镜下观察连续转接6代的转化子,结果都可以观察到很强的红色荧光,表明DsRed基因在转化的B2菌株中能稳定遗传。通过PCR验证,也表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已经转入到尖孢镰刀菌中。对香蕉的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转化子与野生型菌株B2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余德亿 黄鹏 姚锦爱 蓝炎阳 方大琳
    2012, 33(4): 690-6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福建漳州盆栽榕树种植示范基地为观测和试验点,调查分析害螨的为害症状、发生种类和优势种动态时间格局,测定7种药剂对害螨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盆栽榕树种植区的害螨种类有4个科6个属6种,优势种为桔全爪螨;优势种种群动态时间格局分为5类,依次经历发展期、第1高峰期、衰退期、第2高峰期和越冬期。7种药剂对害螨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无药害,15%哒螨灵乳油和73%克螨特乳油对害螨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药后1 d防效超过73.00%;11%乙螨唑悬浮剂、24%螺虫乙酯悬浮剂、24%螺螨酯悬浮剂和73%克螨特乳油能持续控制害螨为害,药后30 d防效均在90.00%以上。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张晓黎 商桑 朱军 孙前光 贺乐 鲍时翔 黄惠琴
    2012, 33(4): 695-6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海南定安胡椒根部根结线虫体上分离到一株细菌PPh01,其形态特征与穿刺巴斯德芽菌相似。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穿刺巴斯德芽菌的同源性达到99.3%,在发育树上聚为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最近,鉴定该菌株为穿刺巴斯德芽菌(Pasteuria penetrans)。寄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的2龄幼虫均具有寄生性和侵染能力。
  • 张莉莉 陶忠良 张京红
    2012, 33(4): 699-7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海南岛18个气象站点1979~2008年30 a的逐月气温资料,结合数字高程数据(DEM),采用回归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回归克里格插值法、回归样条插值法和回归趋势面插值法等多种混合插值方法对研究区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插值研究,通过5个检验站点的插值误差来分析4种不同混合插值方法,并对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栅格图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回归反距离权重插值法误差最小,效果最好。
  • 资源区划与综述
  • 资源区划与综述
    张志忠 蒋云丹 孙志浩 蓝茂锋
    2012, 33(4): 704-7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采用不同浓度的酢浆草植株水浸提液处理萝卜和生菜种子与幼苗,测定其对不同受体材料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植株保护酶系统的影响,探讨酢浆草植株水浸提液对部分模式蔬菜植物的化感作用,推测其可能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酢浆草植株水浸提液对萝卜和生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化感抑制。酢浆草植株水浸提液处理后,萝卜和生菜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均被抑制,抑制程度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强,对胚根的抑制强度大于胚轴。酢浆草植株水浸提液对幼苗各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POD和CAT的活性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持续上升,低浓度浸提液的处理即可显著增强CAT的活性;POD活性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均匀上升;SOD活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MDA含量均随酢浆草植株水浸提液浓度增加而持续升高。
  • 资源区划与综述
    王清隆 黄明忠 杨虎彪 王祝年 晏小霞
    2012, 33(4): 709-7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海南被子植物新记录, 2个新记录属和9个新记录种。新记录属是离药金腰箭属(Eleutheranthera Poiteau)和钟萼草属(Lindenbergia Lehm.); 新记录种分别为硬枝酢浆草(Oxalis barrelieri)、 离药金腰箭(Eleutheranthera ruderalis)、 馥芳艾纳香(Blumea aromatica)、 野地钟萼草(Lindenbergia muraria)、 弯花叉柱花(Staurogyne chapaensis)、楠树梨果寄生(Scurrula phoebe-formosanae)、 毛葡萄(Vitis heyneana)、 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和中华孩儿草(Rungia chinensis)。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 资源区划与综述
    杨虎彪 王清隆 虞道耿 白昌军 刘国道
    2012, 33(4): 715-7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海南莎草科1种新记录植物——多叶水蜈蚣(Kyllinga polyphylla Kunth),并介绍其生物学性状、产地及分布。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李专 祁静 赵松林
    2012, 33(4): 717-7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 测定槟榔壳中多种酚类物质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分析不同浓度和不同pH值硼酸缓冲液对10种标准品的分离效果,最后确定最佳缓冲液为0.1 mol/L,pH 9.0的硼酸缓冲液,紫外检测波长为280 nm,分离电压为20 kV。方法简便快速,能在20 min之内将10种酚类物质完全分离开,检测限为0.5~4.5 mg/L。此外,进一步测定了槟榔壳多酚的抗氧化活性,选用3个评价抗氧化能力的指标,即: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还原能力以及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李茂 字学娟 周汉林 刘国道 侯冠彧 黄显洲
    2012, 33(4): 726-7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热研2号柱花草为原料, 通过直接青贮(CK)、 添加山梨酸(0.2%)、 蔗糖(2%)、 青贮宝(0.1%)等处理, 30 d后测定了柱花草青贮饲料pH值、 乳酸、 乙酸、 丙酸、丁酸等含量并分析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 柱花草直接青贮品质较差, 添加山梨酸、 蔗糖、 青贮宝等处理能降低pH值和提高乳酸含量, 添加2%蔗糖能极显著降低pH值(p<0.01)、 提高乳酸含量(p<0.05), 改善青贮品质, 提高营养价值。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何雪娇
    2012, 33(4): 730-7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单因素试验(提取溶剂及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功率、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这3个因素进行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响应面分析法),利用响应面法对朱砂根愈伤组织中岩白菜素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提取时间为49.74 min,提取温度为80.08 ℃,料液比为1 ∶ 10.00时,岩白菜素的浓度达到最大为81.34 μg/mL。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林春松 徐夙侠 刘鸿洲 陈菲 黄青云
    2012, 33(4): 737-7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正己烷提取番橄榄干燥果实的脂溶性成分,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26个成分,其中青果中主要成分有烷烃类(34.58%),甾体化合物类(30.25%),醇类(10.04%),酯类(6.02%);黄熟果中主要成分有烷烃类(47.23%),醇类(15.72%),甾体化合物类(12.08%),酯类(6.76%)。用UPLC-MS/MS对其中的β-谷甾醇和维生素E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番橄榄青果中β-谷甾醇的含量为2286.5 mg/kg,维生素E的含量为5.0 mg/kg;黄熟果中β-谷甾醇的含量为925.5 mg/kg,维生素E的含量为52.0 mg/kg。通过与已报道的关于番橄榄成分的文章比较,并分析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黄水生 范海碧 张昭其 黄雪梅
    2012, 33(4): 742-7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不同1-MCP(0.1、1.0、10.0 μL/L)浓度处理结合聚乙烯袋包装和低温贮藏(10 ℃)对中花芥蓝采后营养品质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叶片中的叶绿素、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是茎薹的25、2、5倍,而茎薹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是叶片的4.5倍。贮藏20 d后,芥蓝叶片黄化,花蕾开放并脱落;芥蓝在贮藏过程中,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比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叶片营养成分的下降比茎薹明显。1-MCP(1.0 μL/L)处理可有效保持芥蓝的营养品质,贮藏20 d后叶片基本保持绿色、花蕾部分开放,失重率显著减少,且叶片和茎薹各营养成分的下降显著减慢。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刘红 王庆煌 邬华松
    2012, 33(4): 747-7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电子鼻技术分析4种不同加工方式胡椒粉(黑胡椒粉、白胡椒粉、脱水青胡椒粉和真空冷冻青胡椒粉)的气味差异。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区分4种不同加工方式的胡椒粉风味。在模式识别中,主成分分析法(PCA)的识别结果优于判别因子分析法(DFA)。电子鼻技术具有客观、快捷、重复性好的特点,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新分析技术。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吴水金 李跃森 赖正锋 张少平
    2012, 33(4): 751-7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闽南地区9种人工栽培的野菜的基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作较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9种野菜营养成分差异较大,其可食部分都含有较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Vc、钾、钙、钠等成分;氨基酸含量丰富,配比合理;羽衣甘蓝、马兰、九层塔、薄荷4种野菜在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都明显高于其它野菜品种。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吴佳静 周汉林 荣光 刘国道 吴滴峰
    2012, 33(4): 755-7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黄秋葵叶粉对产蛋高峰期海兰褐蛋鸡部分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旨在找出最适宜添加量,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天然饲料添加剂奠定基础。试验组黄秋葵叶粉添加量分别为3%(T3)、4%(T4)、5%(T5)、6%(T6),对照组为不添加黄秋葵叶粉组(0%,T0)。试验共进行12周,预饲期1周。结果表明:试验组蛋重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T3、T4组的产蛋率、产蛋量比对照组有所提高,T4、T5组采食量和T4组的料蛋比较对照组有所降低;各试验组在试验鸡蛋黄的着色效果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哈夫单位较对照组均有提高,其中T3、T4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蛋形指数、蛋黄相对重和蛋壳相对重比对照组都略有提高,T4组蛋黄相对重与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这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黄秋葵叶粉具有提高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作用,其中以4%的添加量效果最好。
  • 综述
  • 综述
    孙勇 曾会才 彭明 王旭初 易小平
    2012, 33(4): 759-7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引起的土传毁灭性病害,一直严重危害世界香蕉生产,从而引起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但其致病机理到目前还不清楚。本文综述了香蕉枯萎病菌侵染寄主的过程、致病毒素的成分分析、致病相关基因、香蕉的抗病性和枯萎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全面、深入地揭示香蕉枯萎病致病的分子机理和开展新的防治途径提供研究方向和思路上的启发。
  • 综述
    徐诗涛 钟云芳 宋希强 于旭东 杨光穗 尹俊梅 陈秋波
    2012, 33(4): 767-7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巢蕨属植物统称为鸟巢蕨,是热带雨林中大型附生蕨类植物和生态系统中关键类群之一。由于多种原因,包括海南在内的国内外野生鸟巢蕨居群日益受到威胁。本文详细综述国内外对野生鸟巢蕨生态功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分析鸟巢蕨在雨林生态系统研究中的特殊作用和存在问题,为今后加强对野生鸟巢蕨的保护、利用、研究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 综述
    潘宏兵 任羽 杨光穗 尹俊梅
    2012, 33(4): 771-7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20 a,国内外已经对20余种花卉进行了遗传连锁图谱构建,部分已开展了QTL定位研究。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QTL定位是基因定位与克隆乃至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和精细的QTL定位将有利于加快花卉育种研究进程。本文介绍了花卉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QTL定位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当前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