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植物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生化
    牛静明 校现周 杨文凤 刘实忠 吴明 罗世巧
    2011, 32(7): 1191-11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常规割胶(1/2阳线割胶)为对照,比较分析了气刺割胶条件下不同刺激位置对干胶产量,胶乳中干胶、蔗糖、硫醇、无机磷、镁离子含量以及黄色体破裂指数等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在阳线上方进行刺激的处理外,其它处理的产量以及蔗糖、硫醇、无机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干胶含量、镁离子含量和黄色体破裂指数均低于对照;其中在阴线上方刺激的处理产量最高,生理状况良好,显示出了良好的产胶潜力。 
  • 植物生理生化
    王军 刘子凡 林位夫
    2011, 32(7): 1196-12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测定分析不同产量水平的橡胶树(PB86)在刺激周期内每次割胶时砧木胶乳中干含、总固形物、硫醇、糖、无机磷等养分的含量,探讨砧木养分与橡胶树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高的橡胶树砧木胶乳中干含、总固形物、硫醇、糖的含量也较高,其中超高产橡胶树与对照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时,高产橡胶树与对照间的干含、总固形物含量达到极显著水平;砧木中无机磷的含量则表现为超高产橡胶树最低。 
  • 植物生理生化
    赖杭桂 李瑞梅 王静 符少萍 胡新文 张鹏 郭建春
    2011, 32(7): 1201-12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木薯华南5号(SC5)和华南6号(SC6)两个品种的成熟体胚子叶为外植体进行体胚诱导培养。对诱导培养0、5、10、20、30 d的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比较其酯酶(EST)和淀粉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的表达在品种间存在差异。SC5中E2和E3条带与SC6中E’2和E’3条带迁移率不一致,可能是品种差异的原因。表达最强的酶带在SC5中是E3,SC6是E’4。两个品种淀粉酶同工酶的区别在于,SC5诱导过程中最多时有3条酶带出现,而SC6自始至终只有1条酶带出现。SC5酶带最亮时出现在体胚诱导培养5 d时,且此时也是酶带最多的时候。SC6酶带出现的最亮时是在外植体诱导前和诱导培养20 d时。 
  • 植物生理生化
    马小卫 邢姗姗 王松标 姚全胜 詹儒林 武红霞 马蔚红
    2011, 32(7): 1206-12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套袋对Irwin芒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色素与果皮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外黄内黑复合纸袋)显著降低了Irwin芒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套袋处理(外黄内黑复合纸袋)的果皮亮度显著高于未套袋果,色彩浓度显著低于未套袋果。 
  • 植物生理生化
    刘玉革 王松标 魏长宾
    2011, 32(7): 1209-12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成熟芒果台农、红6、金煌3个品种的果皮甲醇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并分析讨论3种提取液的DPPH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结果表明,3种提取液的DPPH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与溶液浓度均呈量效关系。成熟台农果皮的DPPH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最高,其总酚含量也是最高,而金煌的各项测试指标均最低。进一步的实验表明,3种提取液的DPPH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存在相协关系,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赖于溶液中总酚的含量。 
  • 植物生理生化
    许奇志 许家辉 林旗华 张丽梅 郑少泉 许秀淡
    2011, 32(7): 1214-12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结果习性好、经济效益高的立冬本龙眼为试材,研究不同果穗留量对果实品质、营养枝质量及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穗留果60~70粒,果穗数量以32%最为适宜,果实单果重13.07~13.33 g的优质果;营养枝粗度7.78~8.46 mm、长度23.78~26.35 cm、复叶数16.86~19.60个之间,次年枝梢成花率为71.04~77.13%,与对照树一样为优良结果母枝。其次果穗留量38%略为偏多,果穗留量28%略为偏少,果穗留量42%和48%容易出现大小年或隔年结果。 
  • 植物生理生化
    姚艳丽 孙光明 刘忠华 苏倚 张秀梅
    2011, 32(7): 1218-12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巴厘’种菠萝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DA-6和DCPTA对菠萝果实形态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 mg/L的DA-6增加果重12.42%和11.88%,10、50 mg/L的DCPTA增加果重7.49%和2.55%。不同处理均增加了果实纵径,提高了果形指数及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的含量,且降低了有机酸含量,从而改善了菠萝品质。其中,以10 mg/L的DA-6效果最好。 
  • 植物生理生化
    梁任繁 李创珍 韦荣福 何龙飞 韦本辉 甘秀芹 何虎翼
    2011, 32(7): 1223-12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多变量统计方法,比较3份山药材料(桂淮2号、桂淮5号、G16)采收期块茎中14个代谢产物含量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G16的水分、可溶性总糖、蔗糖、苹果酸、酒石酸、皂苷及可滴定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桂淮2号、5号,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桂淮2号、5号。苹果酸、酒石酸、可滴定酸等酸类物质之间呈显著相关,其它物质之间相关性在品种间有差异。3个品种中14个代谢产物可由4个公因子分别反映98.15%、93.11%、94.03%的信息量,酸类物质是各品种第1公因子,其余公因子在品种间不一致。表明不同品种山药代谢产物的含量、相关性、关键因子有差异,从而形成不同品质效应,酸类物质在山药块茎物质代谢和品质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 植物生理生化
    周兵
    2011, 32(7): 1229-12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满江红提取物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就提取物浓度与水稻生长相关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50~4 000μg/mL的提取物对水稻种子萌发不产生显著影响;1 000μg/mL的醇提物和水提物分别对水稻幼苗根长和苗高产生显著促进作用,相对应的促进率为27.32%和9.15%;250~4 000μg/mL的醇提物和4 000μg/mL的水提物对水稻幼苗苗高,1 000~4 000μg/mL的水提物对水稻幼苗根长,2 000~4 000μg/mL的醇提物和4 000μg/mL的水提物对水稻幼苗单株鲜重产生显著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为31.85%、14.28%、23.41%、16.49%和10.94%。拟合满江红醇提物浓度与水稻幼苗根长、苗高和单株鲜重的关系(根长y=-0.215x2+1.541x+5.133,p=0.001;苗高y=-0.035x2-0.062x+5.574,P<0.001;鲜重y=-0.685x2+1.484x+100.0,P<0.005)以及水提物浓度与水稻幼苗根长、苗高和单株鲜重的关系(根长y=-0.005x2-0.276x+7.012,P<0.001;苗高y=-0.123x2+0.760x+4.490,P<0.001;鲜重y=-1.742x2+10.49x+89.27,P<0.005)均以二次曲线函数较佳。 
  • 植物生理生化
    廖丽 黄小辉 白昌军 王志勇
    2011, 32(7): 1235-12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地毯草为研究对象,利用水培法进行耐铝鉴定,初步研究不同铝浓度处理对地毯草坪用质量、叶色和枯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中等浓度(0.72、0.96、1.20 mmol/L)铝处理下,地毯草坪用价值明显优于低浓度(0、0.24、0.48 mmol/L)和高浓度的铝处理(1.68、1.92、2.16 mmol/L),呈抛物线形状;0.72 mmol/L铝处理最适宜地毯草的生长。其它高浓度或低浓度都抑制了地毯草的正常生长,从而导致地毯草草坪使用价值下降。通过建立回归方程,以枯黄率下降50%作为地毯草存活临界铝离子浓度,可得地毯草具有50%存活的临界铝离子浓度为2.04 mmol/L。 
  • 植物生理生化
    刘金祥 莫雪梅 朱延锋 郭龙武
    2011, 32(7): 1240-12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废旧电池在2种处理方式不同浓度下胁迫对香根草的细胞膜透性、脯氨酸(Pro)含量、叶绿素(Chl)含量、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稀释液浓度、内含物量增加,香根草叶片生长速率、Chl含量、Pn、Tr和Gs虽呈下降趋势,而Pro含量有所升高,膜透性增大,但不同稀释液和内容物填埋处理对香根草的胁迫毒害作用差异不明显,在稀释液浓度为14.44%或以下和内容物占土壤2.70%或以下时,香根草能生长,在稀释液浓度为20.20%或以上和内容物占土壤4.00%或以上时,香根草均死亡。 
  • 植物生理生化
    尤毅 孙映波 吕复兵 朱根发 操君喜
    2011, 32(7): 1245-12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盆栽文心兰切花品种‘黄金2号’幼苗及成熟苗为研究材料,研究持续2个月的半干旱和干旱胁迫对其生长及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心兰幼苗及成熟苗在干旱胁迫下,生物量积累减少,根冠比增大,叶绿素含量下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下降,植株生长势削弱。同时,研究发现,半干旱胁迫下,文心兰幼苗的反应不及成熟苗敏感。 
  • 植物生理生化
    陆銮眉 阎光宇 杜晓娜 卞阿娜
    2011, 32(7): 1249-12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测定漳州地区8种园林植物叶片的形态特征、光合作用和光响应曲线,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比较分析其耐荫程度。结果表明:试验的8个品种除黄金榕外,其它品种对弱光利用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弱光适应能力;三角梅、锦绣杜鹃、红背桂等植物的耐荫性较强,在园林中可配置在比较郁蔽的林下;黄金榕和悬铃花是喜光植物,能适应较强的光辐射,耐荫能力相对较差,可以配置在林缘或疏林草地中,光照越足,黄金榕的叶色、悬铃花的花都会越鲜艳;花叶假连翘既有一定的耐荫能力,又能适应较强的阳光辐射,对光适应的生态幅度较宽,在园林配置中可根据需要进行布置。桂花和红背桂能更好的利用土壤水分,可配置在相对较干旱的地方。净光合速率Pn与其主要影响因子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温下蒸汽压亏缺VpdL、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种类不同,其影响因子也不一样,8种园林植物的Pn与Ci呈极显著负相关。此研究为园林中植物的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植物生理生化
    王清隆 程纹 王祝年 王建荣
    2011, 32(7): 1255-12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海南岛3个新记录属和7个新记录种植物。新记录属是婆婆纳属(Veronica L.)、小果草属(Microcarpaea R.Br.)、月见草属(Oenothera L.);新记录种是水苦荬(Veronica undulata Wallich ex Jack)、小果草[Microcarpaea minima(J.Koenig ex Retzius)Merrill]、梁子菜[Erechthites hieracifolia(L.)Raf.ex DC.]、海边月见草(Oenothera drummondii Hook.)、广州蔊菜[Rorippa cantoniensis(Lour.)Ohwi]、密毛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inn.var.lanatum(Roxb.)Steward]、牡荆[Vitex negundo L.var.cannabifolia(Siebold et Zucc.)Hand.-Mazz.]。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贝美容 罗雪华 杨红竹
    2011, 32(7): 1258-12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所附试剂配制等方法的改进,研究AA3同时测定橡胶叶片氮、磷、钾的方法。结果表明,氮、磷、钾混合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达0.999 9以上;氮、磷变异系数均小于0.5%(n=10),当钾浓度相当于标准曲线中间浓度范围时(即6~10 mg/L),变异系数为0.97%~1.13%,重现性良好;氮、磷、钾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7%~101.1%、99.3%~100.7%、98.4%~102.8%,待测液中氮、磷、钾检出限分别为0.019、0.004、0.072 mg/L。橡胶叶片氮、磷、钾测定结果与常规法相比无显著差异。该方法用于橡胶叶片H2SO4-H2O2消煮后氮、磷、钾同时测定,快速高效,一天半可测300个样品待测液,提高工效10多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罗雪华 郭海超 王文斌 吴小平 贝美容
    2011, 32(7): 1265-12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采自海南省橡胶园的5种母质51个土壤样品为对象,研究了Mehlich3法浸提-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M3-AA3)联合测定砖红壤有效磷(P)和有效钾(K)的可行性。结果表明,M3法提取的有效磷(y)与常规Bray2-P(x)呈极显著相关(y=0.626 6 x+0.934 1,R2=0.980 6, p<0.01,n=50),且M3-P比常规Bray2-P低,但其变幅仍较宽,有利于有效磷水平的分级;M3-K(y)与常规醋酸铵提取态钾(x)亦呈极显著相关(y=1.030 1 x-0.376,R2=0.994 7,p<0.01,n=51),且方程斜率接近1,两法测定结果相近;AA3低浓度进样管路同时测定M3-P、M3-K混合标准曲线决定系数R2分别达0.999 9和0.999 7;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23%、101.17%; P(4mg/L)、K(5.04 mg/L)混合标准8次重复测定值变异系数均<0.5%,且经t检验与理论值差异不显著;M3法土壤待测液中P、K含量检出限分别为0.033和0.018 mg/L,线性范围分别为0~7 mg/L和0~8.82 mg/L。说明M3法浸提-AA3联合测定适合于海南橡胶园砖红壤有效磷、有效钾养分的快速测定,3 d可测250~300个样次,提高工效2~3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周聪 赵敏
    2011, 32(7): 1272-12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海南岛中部市县采集了8种蔬菜及其产地酸性土壤样品,采用连续浸提法分析土壤样品中Pb、Cd、Cr元素的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以及全量态等的含量,同时测定了对应蔬菜样本中Pb、Cd、Cr的含量,探讨酸性土壤Pb、Cd、Cr元素的形态分析方法、分布规律及对蔬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b、Cd、Cr元素形态分析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7%、94%和81%。3元素各形态含量占全量的百分比大小顺序分别为:Pb元素的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离子交换态>水溶态;Cd元素的碳酸盐结合态>残渣态>离子交换态>水溶态>有机物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r元素的残渣态>有机物结合态>水溶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土壤中有70%以上的Pb、Cr离子处于被固定的状态(即残渣态),不容易被植物吸收,而有70%以上的Cd离子处于活化状态,容易被植物吸收,说明Cd元素是蔬菜无公害安全质量生产中重要的风险控制指标。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张雪芹 郑明琼 谢志南 李惠华 欧阳海波
    2011, 32(7): 1278-12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盆栽试验下,研究缓释肥料对番木瓜生长发育及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明显促进番木瓜植株的生长发育,改善了果实的物理性状和品质,其中缓释肥料(SRF-3和SRF-4)的效果优于复合肥(CPF)。施肥处理间,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果横径、果纵径、单果重、产量、全糖和Vc含量差异显著。SRF-3和SRF-4处理间的结果数、果肉厚度差异不显著,但SRF-3、SRF-4与CPF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CPF和SRF-3处理间的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与SRF-4处理间的差异显著。缓释肥料对番木瓜生长发育及果实性状的影响以每株施用150 g SRF-4的效果最好。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张如莲 李艳 刘国道 郇恒福
    2011, 32(7): 1282-12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三尖叶猪屎豆、四棱豆、大叶千斤拔、马占相思、绒毛山蚂蝗和葛六种绿肥的施用对土壤交换盐基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绿肥均能够显著增加土壤的交换性盐基含量(对Na+作用不显著),表明施用绿肥能使土壤的保肥和缓冲能力增强,且均在绿肥施用后的前60 d效果最显著(K+在前30 d最显著),随后缓慢降低并逐渐接近于对照;6种绿肥中葛和绒毛山蚂蝗的Ca/K、Ca/Mg和(Ca+Mg)/SEB(交换性盐基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K/SEB低于对照,说明绿肥对土壤交换性盐基比例关系的影响以交换性Ca的相对富集为主要特征;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交换性Ca、Mg、K和SEB之间显著正相关,而与交换性Na、绿肥全Ca、全Mg、全K均无显著相关性。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江枝 翁伯琦 雷锦桂 肖淑霞 唐翔虬 王义祥
    2011, 32(7): 1287-12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60Co辐射诱变新菌株姬松茸J5的各潮次子实体产量、农艺性状和各类氨基酸总量的遗传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诱变新菌株姬松茸J5的第1~4潮子实体产量和农艺性状(依次为朵重、盖重量、盖直径、盖厚度、柄直径和盖高度)平均分别比原菌株J1的高26.01%、6.57%、10.78%和14.41%,82.81%、76.45%、82.56%和36.84%,161.84%、122.70%、13.73%和81.23%,36.34%、50.21%、69.04%和51.73%,30.00%、61.61%、50.83%和55.77%,25.60%、49.56%、25.55%和22.13%,26.18%、29.47%、33.33%和18.84%,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原菌株J1的第1潮菇、第2潮菇、第3潮菇和第4潮菇子实体的平均柄长度分别比辐射诱变新菌株姬松茸J5的长43.52%、56.84%、27.44%和43.02%,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诱变新菌株姬松茸J5在各类氨基酸总量方面优于原菌株J1,大多数氨基酸总量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60Co辐射诱变新菌株姬松茸J5产质量的遗传效应稳定。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谭德冠 孙雪飘 付莉莉 马帅 张家明
    2011, 32(7): 1290-12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橡胶树花药培养体胚发生率低及植株再生频率低是制约其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瓶颈。以热研7-33-97品系花药为外植体,研究橡胶树花药体细胞胚发育过程并对其体细胞胚进行系统分类,同时改良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完整的体胚发育过程是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子叶胚,但有些心形胚不能进一步发育成鱼雷胚,在后继培养中会分化成畸形胚;体胚发生不具同步性,在鱼雷胚旁又长出次生胚。胶树花药体细胞胚共分9种类型,发现胶树花药体胚发生过程中产生连体胚现象,该类胚能正常发育成植株。不同胚状体培养条件对植株再生率的影响说明,暗培养诱导胚状体2个月后再转移至500 lx弱光照条件下培养10~15 d,然后再转移至出苗培养基培养,能够显著提高植株再生率。在诱导胚胎发生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稀土,结果表明,稀土具有提高橡胶树花药体胚发生率的效果,其中以添加1 mg/L稀土培养效果最佳。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刘生财 林玉玲 陈晓东 赖钟雄
    2011, 32(7): 1296-13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Solexa测序技术对苋菜试管开花过程中的miRNAs进行筛选和鉴定,使用GO数据库和KEGG代谢途径数据库对靶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分类。结果显示:共得到sRNA Unique序列5 457 486条,其中与拟南芥基因组完全匹配有27 596条,仅仅占0.51%;miRNA主要分布在18 nt~25 nt之间,其中长度为24 nt序列数量最多;苋菜试管开花过程中miRNA的表达丰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低丰度表达;总共鉴定了235个已知的苋菜miRNA,构成20个家族,不同家族间成员数量存在巨大差异;苋菜保守miRNA的长度主要集中在21 nt和20 nt;另外总共获得14个候选的新miRNA,其中有8个miRNA含单个基因座,另6个miRNA具备多个基因座;11个候选的miRNA预测到了靶基因,总共对应着约46个基因符合靶标特征。这些靶标参与植物生物体的各个发育进程,在苋菜试管开花过程中对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及分子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喻修道 王真辉 袁坤 杨礼富
    2011, 32(7): 1304-13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抑制性消减杂交文库分离的EST片段,采用3’-RACE技术从巴西橡胶树胶乳中获得HbLEA14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其ORF长456 bp,编码151个氨基酸,预测HbLEA14蛋白分子量为16.58 ku,等电点为5.10。同源性比对显示,HbLEA14与蓖麻RcLEA14、乳浆大戟EeLEA14、陆地棉GhLEA14、大豆GmLEA14、拟南芥AtLEA14、番茄SlER5的同源性分别为88%、80%、75%、73%、65%和61%,属于非典型第2组LEA蛋白。RT-PCR结果显示,死皮植株胶乳中HbLEA14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树。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孙科源 纠敏 张新春 李焕苓 王家保
    2011, 32(7): 1309-13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PCR技术克隆了无核荔枝凝集素(LcLec)基因的部分cDNA(JF920723)和gDNA(JF920724)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获得的cDNA序列含有一个468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结构,编码含155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序列,该氨基酸残基序列与木菠萝家族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同源。获得的gDNA序列含有3个内含子,长度分别为124、108和119 bp。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LcLec基因的表达量在无核荔枝果皮发育前期上升,之后下降至稳定水平;在采后果皮衰老阶段,随果皮褐变指数上升LcLec基因表达量上升。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李惠华 赖钟雄 苏明华 林玉玲
    2011, 32(7): 1314-13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8个不同发育阶段同步化胚性培养物为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两个乙烯受体基因(DL-ETR1和DL-ERS1)的mRNA动态变化水平。试验结果表明:DL-ETR1表达量整体的变化趋势呈近似"W"状,松散型的胚性愈伤组织(Stage 1)的表达量最高,心形胚(Stage 6)阶段的表达量最低;龙眼体胚发生过程的8个阶段均有DL-ERS1基因的表达,子叶形胚(Stage 8)的表达量最高,其它7个阶段的表达量都很低,鱼雷形胚(Stage 7)的表达量极低,几乎不表达。DL-ETR1与DL-ERS1有着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并且可能起到结合乙烯,调节龙眼体胚对乙烯敏感性的综合作用。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吴刚 马帅 张翠玲 庄辉发 张家明
    2011, 32(7): 1320-13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RAPD技术,对12份糯米香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95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41条条带清晰、重复性及多态性好的引物,对12份糯米香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305条带,其中扩增条带的多态位点有120个,在物种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39.34%,表明供试糯米香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相似性在0.734 4~0.963 9之间,12份种质表现出较高的遗传相似性。通过UPGMA构建树状图,当相似系数为0.821时,12份种质资源可以聚为Ⅰ和Ⅱ两个类群,在地理分布图上,来源地相同或较近的种质表现出较为亲密的亲缘关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严华兵 杨丽涛 李俊玲 闭志强 李杨瑞
    2011, 32(7): 1325-13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山薯无菌组培苗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蔗糖浓度对山薯组培苗形态发生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蔗糖浓度(87.7 mmol/L)促进山薯组培苗增殖及试管薯的发生,较高蔗糖浓度(233.9 mmol/L)促进山薯试管零余子的形成及不定根的发生;蔗糖浓度的大小对山薯组培苗形态发生途径的影响是通过提供代谢底物和参与调节培养基溶液渗透压共同作用来实现,且碳源底物与培养基溶液渗透压对山薯组培苗形态发生途径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阀值效应。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温志强 熊芳 陈吉娜 朱坚 谢宝贵
    2011, 32(7): 1330-13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期以来,食用菌菌种同名异种、同种异名问题给科研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重复,也阻碍了菌种调剂供给。利用RAPD、ISSR、SRAP三种DNA分子标记分别对来源不同的30个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株进行鉴别,并将得到的部分多态性条带转化为SCAR标记。3种分子标记对30个灰树花菌株的分析结果表明,共产生77条多态性条带。采用Jaccard聚类距离中的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可知,在D=0.77的相异系数水平上,可以将30个灰树花菌株分为10个类群,其中包括6个单一类别和4个复合类群。同时实验成功转化并验证了8个灰树花的SCAR标记。8个SCAR标记对30个灰树菌株的鉴定结果,也将30个灰树花菌株分为10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刘菊华 徐碧玉 张静 张建斌 贾彩红 金志强
    2011, 32(7): 1337-13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香蕉中MADS-box基因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筛选该基因表达产物在体内相互作用的靶蛋白,分别构建诱饵质粒载体和香蕉果实采后2 d的cDNA文库,采用共转化法转入酵母细胞中,经过初步筛选鉴定,证明已成功构建了MADS-box基因的酵母双杂交系统。该结果为发现MADS-box基因表达产物在体内相互作用的靶蛋白奠定了基础。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周乃珍 倪旻 胡好远 符悦冠 张盛周
    2011, 32(7): 1342-13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研究了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成虫消化系统的形态和组织结构。结果显示,螺旋粉虱成虫消化系统由前肠、滤室、中肠、后肠、瓶形孔和一对唾液腺组成。前肠部分主要是食道;中肠包括胃和肠道;后肠分为回肠、结肠和直肠,其中直肠前部有一段膨大的直肠囊;一对唾液腺并行分布在食管下神经节的两侧,呈肾形。消化道管壁从腔内向外依次由黏膜层、肌层和浆膜层等3层结构组成。PAS染色在中肠的胃和肠道中阳性反应最强烈,其次是食道,而在唾液腺和后肠中基本呈阴性;PAS染色阳性部位位于黏膜层,胃和肠道腔内内容物也有阳性反应,而食道腔内无阳性物质。AB染色在后肠中阳性反应最明显,其它部位均呈阴性;AB染色阳性部位位于黏膜层,而肠腔有絮状弱阳性物质。碱性磷酸酶在唾液腺和后肠染色呈阳性,位于整个唾液腺、后肠的黏膜层和肌层;而前肠和中肠染色呈弱阳性,位于黏膜层。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庹德财 沈文涛 高乐言 普周鹏
    2011, 32(7): 1347-13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提取的高纯度的总RNA为模板,使用Oligo dT-Adaptor和Random9引物合成了番木瓜环斑病病毒海南分离物(PRSV HN-2)的cDNA第一链,基于已报道的PRSV全长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一步法RT-PCR扩增出PRSV海南分离物全长基因组cDNA。为了验证获得的全长基因组cDNA的正确性,并以扩增出的全长cDNA为模板,将PRSV全长基因组分成A、B 2个大片段进行扩增,应用T载体进行克隆和测序以验证所获得的全长基因组cDNA序列的正确性。测序结果显示,该cDNA序列与国内外报道的PRSV各分离物全长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很高,表明本文建立的一步法RT-PCR扩增PRSV全长基因组cDNA的方法正确、可行。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林雄杰 王琴秋 陈少华 周洁 王宗华 鲁国东
    2011, 32(7): 1352-13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Rab5是Rab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它主要负责调控胞吞作用中囊泡与早期内含体的融合。通过构建MoRab5的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诱导了pET-28a-MoRab5融合蛋白的表达,并获得了纯化蛋白,通过His Pulldown检测到一些可能与Rab5互作的蛋白。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王健华 林湛松 张雨良 杨文君 余乃通 刘志昕
    2011, 32(7): 1356-13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连接在pMD-18T载体上的香蕉条斑病毒云南分离物(BSV)全基因组为模板,设计特异引物,PCR扩增获得ORFⅠ全长序列。目的片段及原核表达载体pET32(b)分别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32-ORFⅠ,将鉴定为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获得原核表达OFRⅠ工程菌。工程菌在28℃条件下,用浓度为0.1 mmol/L的IPTG诱导表达6 h,离心收集菌液并超声波破碎,获得以含目的肽段的可溶性蛋白为主的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通过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得到纯度较高的融合蛋白。以此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特异抗血清,该抗血清的效价达1∶100 000,Western Blot验证表明,抗血清的特异性较强。本研究为BSV的快速检测以及BSV编码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刘新锐 叶夏 王玉青 宋秀高 陈传明 谢宝贵
    2011, 32(7): 1360-13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液氮适合菌种的保藏。以香菇菌种为材料,从降温速率、保护剂浓度、解冻温度、培养基质和菌龄方面进行液氮保藏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4℃以下,以1℃/min的速率降至-40℃、添加10%甘油、35℃下解冻、木屑作培养基质和取生长旺盛的菌块作为香菇菌种的液氮保藏效果最好。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梁悦 黄茂芳 曾宗强
    2011, 32(7): 1364-13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仪,对4种不同制备工艺的鲜天然橡胶(NR)[(NR-1)醋酸凝固鲜天然胶乳,(NR-2)微生物快速凝固鲜天然胶乳,(NR-3)微生物凝固乙醇胺混合鲜天然胶乳和(NR-4)自然凝固蛋白酶混合鲜天然胶乳]的生胶分子结构进行分析,主要鉴定其中的挥发性裂解产物,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其定性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550℃裂解温度条件下,4种制备工艺NR生胶的裂解碎片都生成了顺式结构的1,3戊二烯单体(NR-1还生成了2-甲基1,3-丁二烯单体)的特征离子;同时也生成了大量的二聚体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和1,4-二甲基4-乙烯基环己烯及三聚体β-蛇麻烯和甘葡环烃等,但它们的组成即相对百分含量存在差异。其细微结构的差别为:NR-3和NR-1都含有少量含氮杂环、羟基和羰基基团;NR-2结构较简单;NR-4含有氯甲酰氧基和羰基等。 
  • 资源区划与综述
  • 资源区划与综述
    罗天琼 莫本田 龙忠富 吴佳海 刘华荣 吴永仙
    2011, 32(7): 1372-13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进7个豆科饲用灌木在贵州南部地区进行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贵州南部地区能正常开花结实的有多花木蓝、羽叶决明、木豆、猪屎豆和云南羊蹄甲等5个品种;抗旱、耐瘠薄、鲜干草产量、种子产量较高的品种为多花木蓝(年均鲜干产量为54.24 t/hm2和16.49 t/hm2,种子产量为2 430.04 kg/hm2)、羽叶决明(年均鲜干产量为31.54 t/hm2和6.47 t/hm2,种子产量为1 727.53 kg/hm2)、木豆(年均鲜干产量为15.44 t/hm2和4.90 t/hm2,种子产量为2 345.89 kg/hm2),其粗蛋白质含量为16.77%~26.07%,是贵州南部地区值得推广利用的优良豆科饲用灌木。 
  • 综述
  • 综述
    彭爱红 何永睿 许兰珍 邹修平 刘小丰 姚利晓 雷天刚 陈善春
    2011, 32(7): 1381-13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柑桔基因工程育种因其具有周期短、效率高、可控性强等优点而成为柑桔育种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柑桔转基因研究的品种及外植体、柑桔转基因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导入柑桔的外源基因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柑桔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柑桔转基因研究进行了展望。 
  • 综述
    华建坤 王明学 刘惠伦 曾涛
    2011, 32(7): 1388-13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国内天然胶乳微生物凝固的研究发展情况,论述了当前在研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国内目前天然橡胶生产实际,建议重视天然胶乳自然凝固的研究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