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张晓飞 李维国 高新生 黄华孙 张伟算
    2011, 32(5): 781-7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橡胶树品系热试21是引种的胶木兼优品系,经过10 a的高级系比区试种试验,综合表现突出:开割前离地1.5 m处树围平均增粗8.72 cm,极显著高于对照(RRIM600);开割后3割年间的平均年干胶产量2.22 kg/株和1 012.05 kg/hm2,分别比对照高55.24%和146.04%;在2008年寒害中寒害级别低于对照,10 a累计风害断倒率低于对照;第3割年末死皮停割率为3.0%,比对照高1.2个百分点,无显著差异。根据该品种特性,建议在相似类型植胶环境扩大试验试种面积。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孙悦 姚广龙 张莉娜 杨好伟 刘秦
    2011, 32(5): 785-7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苔藓植物对柱花草幼苗生长的影响,选取苔藓植物中的苔类植物南亚瓦鳞苔(Trocholejeuneasandvicensis)为试材,以其配子体水提液分别对热研2号、热研5号和热研7号等3个柱花草品种进行处理,测定其发芽率、生长量、鲜重和干重。结果表明,在水提液浓度为2.5~7.5 g/L时可显著提高热研5号、热研7号柱花草种子萌发率;在浓度2.5~7.5 g/L时可显著提高热研2号种子发芽指数;在浓度为100 g/L时,可显著降低热研5号的鲜重,浓度为5.0 g/L时,可显著提高热研7号的幼苗干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辜博 费小雯 胡新文 郭建春 邓晓东
    2011, 32(5): 789-7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1株由海南本地分离的微芒藻(Micractinium pusillum)Y-002,在氮、硫、磷、铁营养限制条件下藻细胞光合效率以及油脂积累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氮、硫缺乏条件下,细胞生长减缓、光合效率下降、细胞油脂积累增加。细胞组分分析显示,在氮、硫缺乏条件下,总糖和总蛋白含量下降;油脂含量增加。NaAc能促进细胞光合效率,提高细胞生长速率和油脂积累。在SE缺氮培养时,外加15 mmol/L NaAc比未添加NaAc的培养生物量提高51%,油脂含量提高10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刘友接 熊月明 卢新坤 许奇志 林旗华 杨凌
    2011, 32(5): 796-7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6个荔枝品种与‘东刘1号’荔枝组成6个授粉组合,研究不同品种的花粉对‘东刘1号’荔枝果实主要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纵径、横径、厚度、果形指数、单果重、肉厚、皮厚、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糖酸比、维生素C、果肉的质地及风味、坐果率、裂果率、成熟期和种子纵径、横径、焦核率、种脐的大小等方面花粉直感效应表现明显,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种子的厚度差异性不显著。在荔枝生产上存在花粉直感现象,可为‘东刘1号’荔枝授粉品种的选配和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张剑亮 何琴 曹干 王继华 吕冰 安康
    2011, 32(5): 800-8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筛选到的20株麻疯树优良单株的产量性状指标和种子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单株果数、单株种子数、单株果重和单株种子重的变异系数均大于60%,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而百粒重、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厚度、种子含水量和种子含油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09%、1.67%、1.99%、2.04%、11.84%和7.02%,相对选择潜力较小;(2)单株果数、单株种数、单株果重和单株种子重4个性状反映了单株产量,且相互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则反映了种子饱满程度,因此可选取单株种重和百粒重作为麻疯树优良单株筛选评价的主要指标;(3)种子含油量可在将来获得麻疯树高产稳产品种的基础上作为高油品种的筛选评价指标;(4)优良单株CPT1的单株种重、百粒重和种子含油量分别为676.84g、62.04g和34.43%,其产量性状和含油量表现较好,可作为生产上优良品种进一步筛选和培育的对象。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钟声 黄梅芬 薛世明 黄必志
    2011, 32(5): 806-8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盈江危地马拉草是云南省盈江县有较长栽培历史的粗糙型热带牧草地方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早期生长缓慢,刈后再生性较弱,营养生长期长且营养价值保持相对稳定;年平均干草产量为12.57~19.22 t/hm2,比对照德宏象草低29.02%~42.55%,但干季可利用干草产量比对照德宏象草高166.36%~242.03%。在饲草的可利用季节上盈江危地马拉草与德宏象草有较强的互补性,二者相互配合有利于实现云南南亚热带地区饲草的全年均衡供应,适合南亚热带冬季霜冻较轻的地区推广种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贺亮亮 陈少雄 杜阿朋 张沛健 韦东艳
    2011, 32(5): 811-8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尾巨桉不同育苗方式、不同繁苗方式和不同无性系的正交试验林10月生、23月生生长量和25月生时解析木及风害调查数据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生长量:育苗方式对幼林的各生长量指标影响最大,其次是繁苗方式,最小为无性系。最好育苗组合方式为:DH32-29无性系+网袋苗+组培苗;(2)解析木:地上调查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育苗方式,其次是繁苗方式;而地下指标主要是根系生物量,影响根系生物量的主要因素为繁苗方式,其次是育苗方式;其中组培苗较扦插苗有较大的生长潜力;(3)抗风性:DH32-29在生长数据方面优于GL9,但抗风效果明显弱于GL9,在台风严重的地方要慎重选择;(4)蓄积量:不同处理的综合比较结果和小区总蓄积量比较结果是一致的,均为①GL9-网袋-组培苗>④DH32-29-泥袋-组培苗>③DH32-29-网袋-扦插苗>②GL9-泥袋-扦插苗。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陈艳琴 刘斌 周汉林 刘国道
    2011, 32(5): 816-8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海南黑山羊作试验,运用体外产气法评定山蚂蝗亚族(SubtribeDesmodiinae)中3个属6个种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不同山蚂蝗间72 h产气量(以0.2 g样品为发酵底物,下同)及干物质降解率变化差异显著(p<0.05),平均最高为糙伏山蚂蝗(分别为24.5 mL、52.5%),产气量最低的是单节假木豆(16.4 mL),干物质降解率最低为假木豆(36.9%);植物在不同生育期的产气量及降解率各不相同,以结荚期营养价值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山蚂蝗产气量与干物质降解率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单宁含量与产气量及干物质降解率无显著相关关系,即单宁含量对山蚂蝗营养价值无明显影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茶正早 闫良 华元刚
    2011, 32(5): 821-8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尿素转化的硝态氮在热带砖红壤中的垂直运移特征,在野外自然降雨条件下,利用大型土壤溶液渗滤装置,选择花岗岩、玄武岩和砂页岩3种母质发育的砖红壤为供试土壤,以不施肥为对照,对0~20 cm、20~60 cm、60~100 cm和100~200 cm土层的土壤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变化做连续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后尿素转化的硝态氮,在花岗岩为母质的砖红壤中可运移至20 cm深处,并在20 cm处表现出累积趋势;在玄武岩为母质的砖红壤中可运移至60 cm处,但需时较长;在砂页岩为母质的砖红壤中可运移至200 cm处,且运移到20、60、100和200 cm处需时较短。另外不同母质砖红壤溶液中尿素转化的硝态氮向下垂直运移的程度不同,其大小顺序为砂页岩>玄武岩>花岗岩。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李言 杨署光 陈月异 田维敏
    2011, 32(5): 828-8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HbMT2a基因在不同环境因子诱导下,不同部位和不同无性系间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不同环境条件下,表达模式有一定差异,但PEG、ABA、6-BA和IAA均上调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叶片和树皮中的HbMT2a基因表达;在不同器官中,HbMT2a基因的表达量在根中最高、茎中次之、叶中最低,但是,在PEG诱导条件下,HbMT2a基因上调表达的幅度在叶中最大;降低温度可上调叶片中的HbMT2a基因表达;PEG诱导2 h,HbMT2a基因在抗寒橡胶树品种云研77-4叶片中的上调表达量显著高于不抗寒橡胶树品种热垦501。HbMT2a基因的表达容易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而且在抗寒性不同的橡胶树品种间的表达模式存在明显差异,有望作为橡胶树抗性育种的一个分子标记。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戚继艳 李和平 阳江华 唐朝荣
    2011, 32(5): 833-8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植物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广泛参与逆境胁迫应答和发育调控。在已建立的胶乳EST序列数据库中,鉴定了一个注释为cystatin的序列重叠群(Contig)。利用RACE和RT-PCR进一步获得1个长度为947 bp、包含完整读码框(741 bp)的cDNA,命名为HbCYS1;去除N端27个aa的信号肽后,HbCYS1蛋白生成1个包含219个aa的成熟蛋白(24.2 ku),具有cystatin反应位点的保守序列基序GG、QXVXG和A/PW,同时具有植物cystatin所特有的LARFAV基序;推测HbCYS1是一种分泌性蛋白,与同样来自大戟科的1个蓖麻cystatin蛋白(CAA89697)的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达79%;在胶乳中,割胶明显促进HbCYS1基因的上调表达。割胶是一种典型的非生物胁迫,橡胶树对割胶胁迫的适应能力是决定其持续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推测HbCYS1基因可能参与橡胶树的胁迫应答与胶乳再生。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谭德冠 吴煜 孙雪飘 付莉莉 马帅 张家明
    2011, 32(5): 840-8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橡胶树品种海垦2号为材料,对橡胶树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进行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建立其成熟培养体系提供基础。小孢子的提取采用直接研磨法和间接研磨法进行,结果发现以间接研磨法为佳,虽然工作量大,但污染率低、杂质少、培养效果好。对小孢子分别进行高温热击、Starvation Medium B溶液、对照预处理试验,发现用Starvation Medium B溶液预处理小孢子2 d有利于小孢子分化。不同的碳源比较发现麦芽糖培养效果较蔗糖好。对诱导培养基的组分、pH研究发现,以改良N6为基本培养基添加外源激素2,4-D 0.5 gm/L、KT 0.5 mg/L,pH 6.6时诱导效果好,小孢子分化率达8.33%。小孢子的分化以B途径为主,初步获得小孢子分化的细胞团和微愈伤。同时以橡胶树小孢子为受体进行电激转化试验,瞬时表达结果证明外源基因已导入部分小孢子基因组中。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蔡英卿 赖钟雄 陈义挺 林玉玲 张妙霞 李惠华
    2011, 32(5): 845-8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离克隆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胚性愈伤组织14-3-3基因,并分析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结合RACE法,获得龙眼胚性愈伤组织14-3-3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和DNA序列,采用TAIL-PCR法,获得龙眼胚性愈伤组织14-3-3基因的启动子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研究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经克隆得到龙眼胚性愈伤组织14-3-3基因786 bp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检索号为GU573765),该cDNA开放阅读框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含261个氨基酸)与其它植物14-3-3具有较高同源性;该基因的DNA序列(GenBank检索号为GU573766)长为1 859 bp,包含3个内含子,内含子的剪切位点均符合真核生物"GT-AG"规则;该基因的启动子DNA序列(GenBank检索号为GU573766)长为910 bp;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各阶段均有表达,其中在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阶段和心形胚及鱼雷形胚阶段呈现高表达,整个变化趋势呈"倒S"状。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李惠华 赖钟雄 苏明华 林玉玲
    2011, 32(5): 854-8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方法分离得到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乙烯合成限速酶DL-ACS1(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synthase)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FJ617537),共1 817 bp,包含了5’非编码区(73 bp),开放阅读框(1 437 bp),3’非编码区(307 bp)。该cDNA开放阅读框的氨基酸序列(含478个氨基酸)与其它植物ACS具有77%~63%同源性,属于ACC Synthase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龙眼体细胞胚胎(以下简称龙眼体胚)各阶段的表达量存在较大的时期差异,其中,球形胚(Stage 5)的表达量最高,鱼雷形胚(Stage 7)的表达量最低。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申艳红 陈晓静 李荣荣 卢秉国 何玮毅
    2011, 32(5): 861-8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RT-PCR扩增获得了2个番木瓜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基因cDNA和DNA全长序列,将其命名为CpPGIP1和CpPGIP2。CpPGIP1基因全长为984 bp,编码325个氨基酸;CpPGIP2基因全长为1 025 bp,编码326个氨基酸。2基因均没有内含子序列,核苷酸序列有66.54%的相似性,氨基酸序列有63.53%的相似性。2基因均含有植物PGIP基因编码蛋白特有的亮氨酸重复保守序列LXXLXXLXXLXLXXNXLXGXIPXX。对PGIP基因在不同成熟度番木瓜果实表达量分析发现,2基因4个时期均有表达,而且基本呈现同一表达趋势,绿色期表达量最高,随着果实成熟表达量逐渐降低。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吴菁华 吴少华 杨超
    2011, 32(5): 866-8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类(serine-threonine kinase,STK)抗病基因结构中的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以中国水仙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4条STK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其均具有STK保守结构域,与已经克隆的Xa21、Pto、Lr10、Lectin等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为38.3%~68%。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它们可能是抗病基因的同源序列,这为进一步克隆中国水仙中STK类抗病基因提供依据。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赵婷婷 王俊刚 杨本鹏 冯翠莲 熊国如 蔡文伟 王文治 伍苏然 张树珍
    2011, 32(5): 870-8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PCR方法对甘蔗植株不同生长时期(幼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成熟期)、同一植株的不同叶片及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叶尖、叶中、叶基)分别取样进行宿根矮化病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甘蔗生长时期常规PCR方法都可以检测出宿根矮化病阳性植株;对呈阳性植株的不同叶片及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检测均呈阳性,说明被检测甘蔗品种植株不同位置叶片对甘蔗宿根矮化病检测效率影响差异不明显。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王昊 黄启星 孔祥义 袁经天 郭安平
    2011, 32(5): 874-8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是当前生物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本实验以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为实验平台,通过比较转BT/CPTI双价基因抗虫棉花SGK321和非转基因棉花石远321根际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初步研究了转基因棉花SGK321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常规培养计数、分子鉴定等手段监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经过近两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两次生长周期内,转基因棉花SGK321和非转基因棉花石远321根际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动态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群落数量和种属组成都没有明显差异。此外,南繁大田种植环境条件下,除棉铃虫数量差异明显外,其余各种棉田虫害数量差异不明显。据此,我们初步推断南繁条件下转基因棉花SGK321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及棉田虫害影响不显著。本研究可为在我国南繁基地开展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陈观水 余文杰 阮孝麟 施桂姣 潘大仁
    2011, 32(5): 881-8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杨酸介导的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的正向关键调控基因NPR1功能上在许多植物中极其保守。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以甘薯NPR1基因为主要分析对象的7个NPR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相应氨基酸序列的组成成分、氨基酸翻译后修饰、导肽、跨膜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蛋白质二、三级结构以及功能结构域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基因属于不具信号肽的疏水性蛋白,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蛋白质二级结构最大量的结构元件,β-转角和延伸链散布于整个蛋白质中,具有BTB/POZ和ANK功能结构域。这一结果可为植物NPR1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及利用研究提供进一步的信息与参考。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解辉 莫廷辉 曾丽星
    2011, 32(5): 886-8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巴西"香蕉继代培养获得的分化芽为材料,将不同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加入香蕉培养基中,确定次氯酸钠作为香蕉开放式组织培养抑菌剂的有效浓度,以及增殖、生根培养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浓度在0.01%以上可有效抑制培养基的污染,0.01%~0.02%之间外植体的成活率最高;浓度为0.014%时,芽的增殖系数及生根率较高,分别为2.48%、83.0%。 
  • 植物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生化
    蔡甫格 王立丰 史敏晶 田维敏
    2011, 32(5): 891-8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胶乳活性氧产生与清除失衡是导致橡胶树发生死皮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直接用丙酮提取胶乳中的过氧化氢,存在测定结果重复性不好和准确性不高的问题。笔者在加入丙酮前使用不同提取液对胶乳样品进行预处理,在加入丙酮后使用萃取剂,建立了一种适合测定胶乳中过氧化氢的方法,发现胶乳中的过氧化氢主要分布于C-乳清和黄色体组分,为进一步研究橡胶树乳管活性氧代谢打下良好基础。 
  • 植物生理生化
    黄玉超 董虎 徐晨阳 任凭 钟连进
    2011, 32(5): 895-9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优丰早为试材,研究不同铜浓度处理下黄瓜植株和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及铜在其内的积累与分布情况。结果表明:①10 mg/L铜处理组黄瓜植株生长正常,茎中铜累积浓度达到865mg/kg干重,高于根和叶中铜累积浓度;20 mg/L以上铜处理组黄瓜植株出现明显的铜毒害现象,其根中铜累积浓度超过茎叶,均超过1 500 mg/kg干重,高于10 mg/L铜处理组,但其茎中铜累积浓度低于10 mg/L处理组。②黄瓜愈伤组织能耐受10~40 mg/L的铜胁迫,但其生长均明显受到抑制;愈伤组织对铜的吸收积累较快,铜积累量一般在第3周达到最大值,此后会有所下降;愈伤组织铜积累量与铜处理浓度正相关,最高积累量可达2 350 mg/kg;愈伤组织的细胞壁、细胞器和细胞可溶部分都能积累铜,在较低浓度铜胁迫下,细胞壁是主要积累部位,而在较高浓度铜胁迫下,细胞可溶部分是铜的主要积累部位。 
  • 植物生理生化
    马小卫 王松标 姚全胜 武红霞 詹儒林 周毅刚 邢姗姗 刘丽琴
    2011, 32(5): 901-9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64份芒果品种资源叶片碳稳定性同位素(δ13C)和比叶面积(SLA)的差异。结果表明,芒果品种间叶片δ13C、SLA差异均显著。叶片δ13C的变化范围为-29.31‰~-26.50‰,平均值为-27.90‰,最高品种为桂热82,最低品种为粤西1号;叶片SLA的变化范围为57.16~132.61 cm2/g,平均值为97.67 cm2/g。δ13C和SLA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 植物生理生化
    夏秋瑜 李瑞 唐敏敏 王威 雷新涛 赵松林
    2011, 32(5): 906-9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GC-MS测定了海南文昌小叶杜拉种(E.guineensis-S.L.Dura)油棕果中棕榈油(PO)和棕榈仁油(PKO)的脂肪酸组成,并对二者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O中总酚含量为(0.014±0.000 2)mg/g,而PKO中未测出多酚;PO及PKO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显著低于空白样品;75%PO对DPPH.的清除能力显著高于Vc、苹果酸和儿茶酸,达98.86%,而PKO对DPPH.的清除能力低于对照;PO中多酚提取物(PO-PF)及75%PKO对Fe2+的络合能力显著高于Vc、苹果酸和儿茶酸;PO-PF和75%PO对Fe3+的还原能力显著高于Vc及苹果酸,75%PKO对Fe3+的还原能力与Vc相当。PO-PF及25%~75%PKO对ABTS+.的清除能力优于Vc和苹果酸。 
  • 植物生理生化
    秦翠鲜 杨翠芳 郭元元 罗海斌 黄诚梅 李杨瑞
    2011, 32(5): 911-9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木薯品种南植199种茎为材料,以常温25℃为对照,研究在持续10℃与4℃低温胁迫以及卸除低温胁迫后木薯腋芽中丙二醛、可溶性淀粉、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木薯腋芽中丙二醛含量随着处理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尤其对照均较之低温处理的高。在处理后120 h,低温处理与对照一样,其可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质与游离氨基酸含量、POD总活性、SOD活性都有所下降。而在卸除低温处理后,低温处理的可溶性淀粉、蛋白质与游离氨基酸含量、POD总活性、SOD活性均升高,尤其是低温处理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POD总活性、SOD活性均比对照的高,达到极显著差异。表明适宜低温有利于木薯种茎的保存。 
  • 植物生理生化
    李馨芸 刘世彪 唐克华 袁志忠
    2011, 32(5): 915-9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光质能够影响绞股蓝的生长发育和总皂甙的积累。将绞股蓝和五柱绞股蓝幼苗置于相对光照强度为32~34%的红色滤光膜、蓝色滤光膜和遮荫网下处理45 d,以自然光照(光照强度100%)为对照,分析影响幼苗的生长和总皂甙含量的有效光质。结果表明,红色滤光膜下绞股蓝的叶面积、叶柄长、茎长和单株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茎长和单株生物量显著高于光照强度相似的遮荫网处理组;蓝膜下绞股蓝的叶面积、叶柄长、茎长和单株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茎长显著高于遮荫组,单株生物量显著低于红膜处理组;自然光下的绞股蓝总皂甙含量最高,红膜处理组次之,遮荫网处理组最低。在相似的光照强度下,红膜处理比蓝膜处理更有利于绞股蓝总皂甙产量的增加。波谱分析表明,红色滤光膜透过的红橙光比蓝色滤光膜透过的蓝紫光更有利于绞股蓝的生长发育和总皂甙产量的提高。五柱绞股蓝具有类似的变化规律。 
  • 植物生理生化
    李娟 陈杰忠 万继锋 黄永敬 姚青
    2011, 32(5): 921-9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脐橙品种在果实成熟期都容易出现裂果现象,已成为商业种植中非常严重的问题。本研究于2007年和2008年调查了朋娜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cv.Skaggs Bonanza)和华盛顿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cv.Washington)的裂果类型和果实显微、超显微结构的差异。朋娜脐橙外果皮细胞排列的整齐紧密度较差,其细胞起伏、细胞间隙大,细胞形状偏圆形,表皮细胞层数较少,其果皮白皮层细胞间结合的紧密度、均匀度和网状连接程度好;华盛顿脐橙中果皮细胞壁纤维素微纤丝排列较细密,其微纤丝、胞间层不及朋娜脐橙细胞壁的清晰可见。二者都是高裂果率品种,华盛顿脐橙的裂果类型偏向于皱皮裂,朋娜脐橙则偏向果实外裂。
  • 植物生理生化
    赵璐璐 贺春萍 钱飞燕 鄢小宁 郑服丛
    2011, 32(5): 926-9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橡胶树根部分离出1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Czk1,通过室内平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菌株Czk1对所参试的5种橡胶树不同的根病菌都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同时也对8个其他作物上发生的常见病原菌都有非常强的拮抗作用。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法对菌株Czk1的培养基进行优化,获得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2%的葡萄糖、1%的酵母浸粉+胰蛋白胨+氯化铵(2∶2∶1)、0.3%磷酸氢二钠+0.1%的磷酸二氢钠,碳氮比为2∶1。在确定适合该菌株的培养基组分基础上,对其培养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3℃,初始pH值7.5,转速200 r/min,培养时间24 h,初始接种量5%,通气量100 mL。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廖东奇 曾涛 马婷 曾会才
    2011, 32(5): 932-9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放线菌WZ1-5019菌株是从海南五指山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的一株对香蕉黑星病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生防菌,其发酵液无菌滤液亦对香蕉黑星病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根据形态观察、培养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中的Streptomyces costaricanus。香蕉黑星病是香蕉的重要病害之一,至今尚无生物农药用于香蕉黑星病的防治,本试验采用链霉菌WZ1-5019菌株发酵液进行香蕉黑星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链霉菌WZ1-5019菌株发酵液3次后,对香蕉黑星病的平均防治效果达81.68%,显著优于30%爱苗乳油1 500倍液防效(59.96%)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防效(53.58%),具有开发成香蕉黑星病生物农药的前景。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何衍彪 詹儒林 孙光明 赵艳龙 常金梅 刘映红
    2011, 32(5): 937-9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适应菠萝无公害食品生产的要求,达到安全合理地施用化学农药的目的,对几种常用的杀虫杀螨剂对菠萝洁粉蚧的防治效果及其在菠萝上的安全间隔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噻嗪酮、吡虫啉、杀扑磷(速扑杀)等对菠萝洁粉蚧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种苗浸泡对于菠萝洁粉蚧的防治效果尤为明显,吡虫.噻嗪酮、吡虫啉、杀扑磷等药剂浸泡处理的菠萝植株种植4个月后未发现菠萝洁粉蚧为害,对菠萝洁粉蚧的防治效果达100%;氧化乐果、噻嗪酮、炔螨特、吡虫啉等药剂在菠萝上的降解速度慢,安全间隔期长,杀扑磷、毒死蜱、哒螨灵等药剂在菠萝上降解速度快,安全间隔期短。菠萝种前进行种苗浸泡处理,收获时果实未检出农药残留。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胡美姣 李敏 高兆银 文静 汪晓雯 杨凤珍
    2011, 32(5): 941-9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云南5个地区的芒果果实进行真菌潜伏侵染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的芒果果实普遍存在真菌潜伏侵染现象,且元江与思茅的带菌率存在显著差异;从芒果果实的部位看,果实蒂部的带菌率最高,果柄、果中部和果端部的带菌率依次降低;从潜伏侵染真菌的种类看,共分离获到6种潜伏侵染真菌,其中分离比例最高的是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达到40.28%,其次是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拟茎点霉(Phomposis mangiferae Ahmad.)和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 Simmonds),而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angiferae(P.Henning)Sutton.]、曲霉(Aspergillus sp.)的分离率较少。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卢辉 王明军 钟义海 卢芙萍 徐雪莲 陈青
    2011, 32(5): 947-9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香蕉根颈象甲在海南香蕉上的产卵特性,指导田间防控技术,室内研究了香蕉根颈象甲成虫对寄主植物、叶鞘部位的产卵选择性及不同饲养方式下的产卵率。结果表明,在巴西蕉和泰国蕉上,香蕉根颈象甲的产卵率分别为32.87%和30.93%,均显著高于台蕉、大蕉、皇帝蕉和粉蕉;香蕉根颈甲成虫嗜好在香蕉假茎中部叶鞘产卵,在第2层叶鞘的选择性最高,选择系数为45.78%,显著高于其它几层叶鞘的选择系数;分别提供腐烂和新鲜的香蕉假茎让香蕉根颈象甲产卵,周平均产卵量分别为4粒和2粒,可见,香蕉根颈象甲喜欢在腐烂的假茎上产卵。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郭建辉 杨淑娟 陈丽萍 蔡恩兴
    2011, 32(5): 951-9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气相色谱法及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敌敌畏、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在香蕉上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在香蕉上的原始沉积量,敌敌畏>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同一农药的原始沉积量与施用量密切相关。敌敌畏在香蕉上消解迅速,在施药1 d后消解率均在80%以上,施药后3 d的残留量≤0.005 mg/kg。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在香蕉上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溴氰菊酯推荐剂量为C=0.129 8×e-0.1201t,加倍剂量为C=0.248 9×e-0.114 5t,半衰期(T1/2)为5.8~6.1 d,消解99%所需要时间(T0.99)为38.4~40.3 d;三氟氯氰菊酯推荐剂量为C=0.033 9×e-0.070 0t,加倍剂量为C=0.070 7×e-0.069 5t,T1/2为9.9~10.0 d,T0.99为65.8~66.3 d。敌敌畏、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在距第2次(末次)施药后60~70 d,香蕉产品的最终残留量均分别<0.005 mg/kg、<0.01 mg/kg、<0.008 mg/kg。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刘自刚
    2011, 32(5): 956-9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ME3+BK+100 g/L蔗糖+150 g/L PEG4000作为培养基,把桔梗新鲜花粉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培养,结果表明,30℃培养1.5 h为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把桔梗花粉贮藏在不同的温度下,结果显示:低温贮藏可明显延长花粉的寿命,常温下花粉仅能贮藏4 d左右,但在10、4、-20℃下贮藏,花粉寿命可分别达60、90、150 d以上;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的授粉结实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低温贮藏可明显减缓结实率下降的速度。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谢建华 李志明 陈艺(石羡) 庞杰
    2011, 32(5): 960-9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充分利用芦笋资源,对芦笋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对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分别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L16(45)正交试验,并通过极差、方差分析对提取过程中显著影响提取率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100 min,料液比1∶60,该工艺条件下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8.71 mg/g。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张春梅 黄玉林 程芳芳 王仁才 沈雁 唐敏敏 陈卫军
    2011, 32(5): 965-9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RP-HPLC-PAD)对槟榔花3种提取物中多酚类化合物的色谱分析条件进行优化,分别探讨流动相的组成、流动相中醋酸浓度、醋酸与甲醇的比例和柱温对保留时间的影响,确定梯度分离条件,并对3种不同槟榔花提取物中多酚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中均含没食子酸、香豆酸、表儿茶素、阿魏酸、芦丁和柚皮素,其中表儿茶素、没食子酸和香豆酸的含量相对较高。
  • 资源区划与综述
  • 资源区划与综述
    韦晓霞 吴如健 林燕金 张小艳 杨道富
    2011, 32(5): 970-9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的20个县市,从1975~2005年每5年橄榄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变化,分析近30年来福建省沿海地区橄榄生产经过了低迷、大发展、滑坡以至稳定健康发展等多个阶段性过程,探讨其原因并提出发展建议。
  • 资源区划与综述
    冯丽 许先升
    2011, 32(5): 974-9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制定实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支持计划,着力培育一批海南特色旅游城镇。海南乡村旅游发展迎来了战略机遇。演丰镇是海南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旅游资源丰富,特色及优势明显。本文运用乡村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结合演丰镇旅游资源条件,提出演丰镇乡村旅游策划思路。针对演丰镇生态文化特色资源,通过可行性分析,策划项目主题:天然氧吧,红树林之乡。在此基础上,策划了红树林湿地观光、水下奇观海底村庄、渔家农业休闲、青少年野营活动、观光休闲种植业和特色文化资源等6项主题旅游产品,并配套提出了景观规划。 
  • 综述
  • 综述
    邱海燕 刘奎 谢艺贤 张欣
    2011, 32(5): 979-9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香蕉根颈象甲是危害香蕉的重要害虫,在部分地区的留芽蕉园内发生较为严重。本文对国内外香蕉根颈象甲的生物学特性、香蕉根颈象甲的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信息化合物防治及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前景进行讨论,旨在为国内开展香蕉根颈象甲的研究和在生产中的防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