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李土荣, 庞振才, 张健珍, 吴青松, 邓 旭, 王一承
    2009, 30(11): 1553-15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7/2008 年冬春的长时间低温寒害后, 笔者对广东及广西植胶区试种的湛试 327-13 和部分其它品系进行了寒害调查。 结果表明: 湛试 327-13 的抗寒性表现良好, 开割树与 93-114 接近; 比当前种植的其它橡胶品系抗寒性强, 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但植株的树龄与抗寒性显著相关; 种植小环境对 2 a 以内的幼龄树有较大影响; 建议采取合理的生产技术措施以有利于抗寒栽培。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孙 燕, 杨建峰, 董云萍
    2009, 30(11): 1558-15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大粒种1号和中粒种27号咖啡为试验材料, 研究咖啡种间嫁接在产量和品质方面的表现。 结果表明: (1)嫁接组合、 对照中粒种27号和大粒种1号单株鲜果产量、 单株干豆产量、 单株种仁产量均差异显著。 其中, 嫁接组合较对照分别提高32.20%, 31.25%, 38.46%, 表现出单株产量优势。 (2)嫁接组合、 对照中粒种27号和大粒种1号豆粒间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显著。 其中, 嫁接组合较对照咖啡因含量下降1.27%, 绿原酸含量提高40.30%, 表现出品质优势。 因此, 在实际生产中咖啡种间嫁接具有一定可行性。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王文强 付玲玲
    2009, 30(11): 1562-15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 11 个圭亚那柱花草种质为试材, 热研 2 号柱花草为对照, 用电解质渗透法作为指标, 比较其抗寒性。结 果 表 明, 圭亚那柱花草半致死温度(LT50)范 围 在-0.17~-2.33 ℃之 间, 圭亚那柱花草种内抗寒性差异较小。CIAT11362、 USF873004、 GC1528、 Mineirao 和 GC1576 的半致死温度 (LT50)低于热研 2 号柱花草。 其它种质的LT50高于热研 2 号柱花草。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严琳玲, 白昌军, 刘国道
    2009, 30(11): 1565-15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卫星搭载的柱花草品种 “热研 2 号” 种子回收后, 种植至 SP5 代选育出 85 个突变品系进行其植物学性状的观察。 结果表明, 观察的 14 个指标均存在变异, 且变异分为正向变异和逆向变异, 如植株的花出现白色的变异体, 开花期有明显的提前和延后的品系, 茎的颜色变浅等。 其中不同品系间株高、 千粒质量、 叶片长宽的变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姚全胜 詹儒林 黄丽芳 王松标 武红霞 马小卫 邢珊珊 雷新涛
    2009, 30(11): 1572-15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 11 个有一定代表性的芒果品种为试材, 从 16 对 SSR 引物中筛选 14 对多态性引物构建 11 个品种的指纹图谱。 结果共检测出 61 个片段, 其中多态性片段 56 个, 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 2~10 个数目不等的片段, 平均为 4.4 个, 片段大小介于 100~540 bp 之间。 11 个芒果品种的 SSR 指纹图谱互不相同, 可以作为各品种的特定图谱, 单一多态性引物能将 11 个芒果品种区分为 2~5 个类型, 平均为 3.3 个类型。 14 对多态性引物中不同的 4 对核心引物指纹图谱可以将 11 个品种区分开。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刘本英 孙雪梅 李友勇 唐一春 贺巍 汪云刚 王平盛
    2009, 30(11): 1577-15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比较 EST-SSR 和 ISSR 2 种标记在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上的适用性, 应用这 2 种技术分析了 33 份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12 个 ISSR 引物共扩增出 248 条谱带, 多态性比率为 91.94%, 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318。 30 对 EST-SSR 引物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 4.9 个, 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 0.499。 2 种标记都能揭示茶树资源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但从信息量上比较, ISSR 标 记 比 EST-SSR 标记有较高的分析效率。 ISSR 和EST-SSR 揭示的茶树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 0.709 和 0.734, 二者接近。 聚类分析表明二者有一定差异, 遗传相似系数矩阵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2 种标记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r=0.817, P<0.01)。 因此, 这 2 种标记均可适用于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黄春琼 刘国道
    2009, 30(11): 1584-15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正交设计试验, 对影响 ISSR-PCR 的 Mg2+、 dNTPs、 引物、 Taq DNA 聚合酶和模板 DNA 5 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 结果表明: 25 μL ISSR-PCR 反应体系中各因素的最佳条件为 Mg2+ 2.5 mmol/L、 dNTPs 0.25 mmol/L、引物 0.2 μmol/L、 Taq DNA 聚合酶 1.0 U, 模板 DNA 40 ng。 通过对狗牙根 ISSR-PCR 最佳反应体系进行梯度退火试验, 得到引物 UBC881 的最佳退火温度为 50.5 ℃。 该体系在 24 个狗牙根种质中获得较好的扩增结果, 该优化体系为今后利用 ISSR 技术进行狗牙根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奠定了技术基础。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任 羽, 尹俊梅﹡, 杨光穗, 徐世松, 黄少华
    2009, 30(11): 1589-15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荧光标记 AFLP 技术研究鹤蕉种质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为合理利用鹤蕉种质资源、 培育观赏价值高的鹤蕉新品种提供依据。 采用 8 对 E+3 和 M+3 引物组合对 52 份鹤蕉种质进行总基因组 DNA 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 检测结果共获得 1 534 条可统计的条带, 其中 1 520 条呈多态性, 多态性带百分率达 99.09%。 揭示了鹤蕉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多数鹤蕉种质资源与其花型的大小表现出较为密切的关系;来源相同的种质基本上可聚在一起, 反映出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在相似系数 0.56 处将 52 份种质划分为 5 大类。 8 组引物在 52 份试材料中检测到数目不等的特异带型, 这些特异带型对供试鹤蕉种质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郇恒福 刘国道 Michael Webb Suzane Berthelsane 李运祥
    2009, 30(11): 1595-16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砖红壤施用不同的改良剂, 进行1 a 的大田试验后, 测定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 有效阳离子交换量、 盐基离子总量以及盐基饱和度来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交换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施用滤泥(40 t/hm2)、石灰(2.5 t/hm2)以及在施用一定量的羊粪(20 t/hm2)基础上施用中量(40 t/hm2)或者高量(60 t/hm2)膨润土的复合改良剂是有效提升酸性土壤交换性能、 增加土壤盐基总量与盐基饱和度的优良措施。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李莉萍 王军 段泽敏
    2009, 30(11): 1602-16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田条件下, 采用 L25(56)正交试验设计, 研究山西石灰性褐土在追施 150 kg/hm2 尿素的基础上, 有机肥、 无机磷、 钾肥与微肥配施对色素辣椒品种‘临猗大板椒’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有机肥、 无机肥与微肥合理配施极显著改善了色素辣椒植株的形态, 增大了茎粗和叶面积, 为色素辣椒的高产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本试验条件下使色素辣椒高产的最佳肥料配比分别为膨化鸡粪 25 020 kg/hm2、 过磷酸钙 900 kg/hm2、 硫酸钾 390 kg/hm2、 硫酸锌 30.0 kg/hm2、 硼砂 6.0 kg/hm2。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杜邦 周兆禧 李贵利, 李桂珍, 朱莉遐, 孙克燕, 尧美英, 杜中军
    2009, 30(11): 1608-16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 9 龄生凯特芒果树为试材, 施用不同浓度(常规施肥+多肽 500 倍液、 常规施肥+多肽 1 000 倍液、 常规施肥+多肽 1 500 倍液、 常规施肥+1 000 倍多肽叶喷施、 常规施肥+清水对照)的多肽, 研究其对芒果吸收部分矿质营养和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多肽能促进芒果果实吸收 N、 P、 K 素营养和改善果实品质。 施用多肽 500 倍 液, 果实中 N、 P、 K 素营养含量分别比对照高 12.1%、 34.7%、 17.2%, 可滴定酸降低 44.3%, 可溶性总糖提高24.6%, 抗坏血酸提高 59.5%。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饶宝蓉 罗海燕 杜中军 陶亮 陈业渊 徐立
    2009, 30(11): 1612-16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人工气候箱内不同的钾营养液培养条件下, 研究了 4 个香蕉品种苗期的吸钾效率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量、 对 K+的亲和力(1/Km)以及 Imax 是香蕉苗期钾吸收效率的主要决定因素, 且 K+吸收动力学参数 Km 和 Imax 可作为对不同香蕉品种钾效率分类的指标进而评价分析高效吸收钾的品种(系)。 但不同品种香蕉 Km 和 Imax 在不同钾营养状况下表现的规律不同, Km 和 Imax 值的大小受到香蕉本身钾营养状况反馈调节。 有的品种受本身钾营养状况影响较大, 有的受其影响较小, 但总体上相一致。 综合以上因素认为泰选是钾高效吸收品种, 皇帝蕉是钾低效吸收品种, 巴西和 8818 属于中间型。 同一基因型的香蕉在不同钾营养状况下以不同机制吸收钾。
  • 植物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生化
    魏 芳, 校现周, 刘实忠
    2009, 30(11): 1618-16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巴西橡胶树胶乳 C-乳清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的各个条件, 包括蛋白样品提取步骤、 蛋白上样量、 适宜胶条的选择、 等电聚焦程序、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凝胶浓度以及凝胶染色方法等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一套适合 C-乳清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的技术方法。
  • 植物生理生化
    张金彪 周碧青 黄维南
    2009, 30(11): 1624-16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 以 “丰香” 草莓品种为材料, 研究镉胁迫对草莓氮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结果显示, 镉降低了草莓叶和根中的含氮量及叶中水解氨基酸总量, 但各种水解氨基酸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差异。 镉胁迫下, 草莓根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叶可溶性蛋白含量随镉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 镉抑制草莓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而使草莓叶中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升高。 镉处理使草莓果实中的某些矿质元素及维生素 C 含量降低。 更重要的是, 镉被草莓吸收后, 会积累在草莓果实中。 草莓果实中镉的含量与土壤中镉的浓度的相关达极显著水平。 在本实验条件下, 当土壤中镉浓度超过 0.267 mg/kg 时, 草莓果实的镉含量就将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表明土壤中添加镉对草莓果实的品质也有影响。
  • 覃丽金 杨礼富 袁坤 陈秋波 王真辉
    2009, 30(11): 1630-16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热研 2 号柱花草等 10 种不同牧草中筛选出 9 株无机解磷细菌及 6 株有机磷细菌, 并利用平板溶磷圈法、 钼锑抗比色法对分离得到的细菌进行测定, 最后得到解磷效果最好的解磷细菌株, 牧草根际解无机磷细菌解磷能力最高达 216.57 mg/L。 选定 2 株具有代表性的解无机磷细菌 GI2-6(Bacillus spp.)和 GI9-4-3(Serratia spp.),通过单因子试验对其解磷特性和培养条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当解磷细菌 GI2-6 以蔗糖为碳源、 KNO3 为氮源、 pH 为 7.5、 温度为 30 ℃, 解磷细菌 GI9-4-3 以葡萄糖为碳源、 KNO3 为氮源、 pH 为 7.0、 温度为 30 ℃时,两者的菌体量最大, 解磷效果最好。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孙小龙, 和丽岗, 梁国平, 宁连云
    2009, 30(11): 1637-16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 研究橡胶树品种云研 77-2 茎段快繁试验中 NAA、 KT、 6-BA 3 种激素对茎芽诱导的影响。 结果表明, 培养基中添加 6-BA 对茎芽诱导起主导性的作用。 橡胶树云研 77-2 茎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NAA+0~0.5 mg/L KT。 诱导生根试验中, 培养基为 1/2MS+0.5 mg/L IBA 的生根率可达 66.7%。 叶片剪去 1/2 的自根无性系进行移栽的植株平均成活率为 43.6%。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严华兵, 梁春秀, 杨丽涛, 卜朝阳, 闭志强, 李杨瑞
    2009, 30(11): 1641-16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山薯无菌苗茎段为试验材料, 研究 BA、 NAA、 JA、 蔗糖浓度、 光周期以及不同培养方式对试管零余子诱导形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MS+2.0 mg/L BA+0.1 mg/L NAA+80 g/L 蔗糖+5.0 g/L 琼脂+1.5 g/L 活性炭, 12 h/d 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为 2 000 lx)是试管零余子诱导较优的培养条件。 经过 2 个月的培养, 试管零余子诱导率达90%以上, 零余子发生个数为 1.44 个/株。 蔗糖浓度是影响试管零余子发生的最重要因素, 高蔗糖浓度(80 g/L)能促进试管零余子的发生。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罗遵喜, 杨志才, 吕苏珊, 吴转娣, 冯翠莲, 蔡文伟, 喻时周, 杨本鹏, 张树珍
    2009, 30(11): 1646-16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叶片特异表达启动子rbcs驱动的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基因PAP-c的植物表达载体PNRPL, 冻融法转化农杆菌EHA105后,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侵染甘蔗优良品种ROC22的胚性愈伤组织, 经PPT抗性筛选以及PCR鉴定, 共获得了24株转化植株, 对其中的5株进行Southern杂交检测, 有2株呈阳性, 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甘蔗基因组中; 对其接种甘蔗花叶病毒, 初步结果表明获得的转化植株对甘蔗花叶病毒具有一定的抗性。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魏 娟 覃伟权 马子龙 黄山春 阎 伟 韩超文
    2009, 30(11): 1651-16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 用 Y 型嗅觉仪测定了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成 虫 对 甘 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椰 子(Cocos nucifera)、 假槟榔(Archontophoehix alexandra)、 槟榔(Areca catechu)和菠萝(Ananas comosus)等 5 种植物发酵挥发物的选择行为。 结果表明, 红棕象甲成虫对不同植物发酵挥发物敏感性不同, 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显著高于非寄主植物菠萝, 依次排序: 甘蔗≈椰子>假槟榔≈槟榔>菠萝。 雌成虫和雄成虫对椰子和甘蔗的行为反应同其他 3 种植物相比有更强的趋性, 但雄成虫对假槟榔、 槟榔和菠萝 3 种植物发酵挥发物的选择性无显著差异。 甘蔗、 椰子、 假槟榔 3 种植物食物诱饵的田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 植物挥发物对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具有极显著的增效作用(P﹤0.01), 3 种植物田间诱捕效果差异显著(P﹤0.05), 依次为: 甘蔗>椰子>假槟榔。 不同食物诱饵诱捕的雌成虫数均多于雄成虫。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张 欣 高爱平 刘增亮 张 贺 蒲金基
    2009, 30(11): 1656-16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 研究分生孢子浓度、 芒果抗病性、 温度、 相对湿度、 光照条件等因素对芒果炭疽病病斑扩展的影响。 结果表明: 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对病斑扩展有显著影响, 接种 4 个分生孢子就能引起侵染;不同的芒果品种抗性级别和病斑大小之间显著相关; 适合病斑扩展的温度是 24~33 ℃, 最适宜温度 28 ℃; 高湿和全黑暗条件有利于病斑的扩展。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李 敏 胡美姣 岳建军 高兆银 杨凤珍
    2009, 30(11): 1660-16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芒果可可球二孢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的生物学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 30 ℃; 孢子萌发最适温度 30 ℃; 菌丝生长最适 pH 值 5~6, 孢子萌发最适 pH 值 7~10; 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棉子糖、 葡萄糖, 最佳氮源是牛肉浸膏、 蛋白胨; 光照及振荡培养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 菌丝的致死温度为 6 0℃, 30 min 或 65 ℃, 10 min, 孢子的致死温度 50 ℃, 15 min。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杨歆璇 杨腊英 羊玉花 黄俊生
    2009, 30(11): 1665-16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 pgx4 基因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 及其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生理小种 1 号和生理小种 4 号之间的致病力差异的关系, 以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1 号生理小种和 4 号生理小种的基因组 DNA 和 cDNA 为材料, 采用 PCR 和 RT-PCR 方法扩增了 2 个生理小种的 pgx4 基因, 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后再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表明: 2 个生理小种 pgx4 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均为 1 395 bp,编码 465 个氨基酸, 且前 17 个氨基酸均构成该基因的信号肽。 通过 DNAStar7.1 比对发现,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2 个生理小种 pgx4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存在 25 个碱基的差异, 而其编码的 465 个氨基酸中, 也有 3 个氨基酸不同, 分析这些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可能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1 号生理小种和 4 号生理小种在侵染蕉类不同栽培种时的识别专性寄主机制有一定关系。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景晓辉 吴伦英 区小玲 朱利林 薛玉潇 吴琳 黄俊生
    2009, 30(11): 1671-16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寻在非无菌操作下能从土壤中快速且大量分离检测香蕉枯萎病菌, 研制了一种用于检测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选择性培养基-PCEA, 其成分为: 马铃薯 200 g, CuSO4·5H2O 0.5 g, MgSO4·7H2O 0.6 g, KH2PO4 0.1 g,敌克松结晶粉(75%)3 g, 硫酸链霉素 0.75 g, 95%酒精 10 mL, 水 1 000 mL, pH5.8, 琼脂 18~20 g。 该培养基与其它常见分离培养基相比, 无需无菌操作, 且成分简单、 检测率显著, 抑菌效果好, 病菌在其上生长快、 菌落典型,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性培养基。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吴伟怀 谢祖健 贺春萍 郑肖兰 李锐 郑服丛
    2009, 30(11): 1674-16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甘蔗黑穗病菌冬孢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明确了该菌冬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 25~30 ℃, 28 ℃为最佳。 中性或偏酸性、 高湿度、 氧气充足等条件, 均有利于孢子的萌发。 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不大。 甘油、蔗糖、 葡萄糖、 甘露醇、 乳糖等 5 种碳源以及 L-脯氨酸、 L-酪氨酸、 硝酸钠、 L-天冬氨酸、 硫酸铵、 L-谷氨酰胺等 6 种氮源均有利于甘蔗黑穗菌冬孢子的萌发。 2 种供试药剂的各浓度中, 均是三唑酮的萌发率低于五氯硝基苯的, 即三唑酮的抑制效果要好于五氯硝基苯。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郑肖兰 余贤美 吴伟怀 李锐 鄢小宁 韩佳宇 贺春萍
    2009, 30(11): 1679-16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鱼尾葵叶斑病病原(Coniothyrium palmarun Corda)进行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 结果表明: 致病菌 CW6 对发病有明显影响; CW6 为棕榈盾壳霉(C. palmarun Corda); 该菌生长温度为 10~35 ℃, 最适温度为 28 ℃; 生长的适宜 pH 值为 5; 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 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 L-果糖, 最佳氮源为 L-脯氨酸; 致死温度为 40 ℃。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夏秋瑜 李 瑞 陈 华 陈卫军 赵松林
    2009, 30(11): 1684-16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脱氢醋酸钠(sodium dehydroacetate, SDA)对椰子花序汁液(coconut inflorescence sap, CIS)采后品质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CIS 采集后, 空白组中的折光糖度、 还原糖、 乙醇、 总酸和挥发酸的含量均有显 著 变 化, 而 添 加 SDA 则可显著抑制这些指标含量的变化。 在 自 然 发 酵 第 7 d, 空 白 组 和 SDA 浓 度 分 别 为0.02% , 0.03% 和 0.04% 的试验组中折光糖 度分别为 6.00% , 11.60% , 12.2% 和 12.4% , 总 酸 度 分 别 为3.91, 1.51, 1.05 和 0.95 g/100 mL; 在同一天内 SDA 浓度为 0.02%的试验组乙醇含量显著高于另外 2 个试验组;挥发酸除第 7 d 中 SDA 浓度为 0.02%的试验组比另 2 个试验组的显著高, 其他 3 个试验组所测数据差异均不显著; 3 个试验组中的还原糖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 表明 0.02%的 SDA 对 CIS 已有显著的保鲜效果。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罗长辉 但忠 赵凯 蒋盛军
    2009, 30(11): 1689-16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银合欢叶含羞草素降解为单一指标, 利用红茶菌液、 嗜酸乳杆菌液、 保加利亚乳杆菌液及植物乳杆菌液为发酵菌液, 对银合欢叶的脱毒效果进行研究, 以便选取有效的脱毒菌。 结果表明, 红茶菌液与嗜酸乳杆菌菌液等比例混合液对银合欢叶含羞草素降解效果最好。 当菌液接种量为 8%, 固体密封发酵 30 d, 银合欢叶中含羞草素降解率能达到 82%左右, 降解效果明显, 这为拓宽银合欢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王金丽 蒋建敏 连文伟 黄涛 张劲 邓怡国
    2009, 30(11): 1694-16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相关标准, 对菠萝叶纤维的抗菌性进行测试, 从菠萝叶纤维形态结构、 化学组成上研究菠萝叶纤维的抗菌作用和机制。 结果表明, 菠萝叶纤维表面有纵向裂缝和孔洞, 比表面积大, 易于吸附氧气, 破坏了厌氧菌的生存环境; 菠萝叶纤维中的酚类物质可能存在于木质素中, 可阻碍细菌等微生物代谢作用和生理活动, 破坏菌体的结构, 最终导致菌体的生长繁殖被抑制。
  • 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与分析检测
    杨江帆 杨 广 梁小虾 叶乃兴 郑乃辉 林河通
    2009, 30(11): 1698-17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茉莉花茶香气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的快速检验方法, 以 “春毫茉莉花茶” 为材料, 研究萃取头类型、 吸附温度、 吸附时间和样品量对 SPME 吸附茉莉花茶香气的影响, 同时研究脱附时间对 SPME 中茉莉花茶香气脱附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应用 SPME/GC-MS 技术检测茉莉花茶香气, 具有简便、 快速、 准确和灵敏度高等特点; 测定茉莉花茶香气的推荐条件为用 150 g 茉莉花茶样品量、 PDMS-100 μm萃取头、 在 60 ℃下吸附 2 h、 脱附时间 5 min。
  • 吴 慧 吴胜安 邢旭煌 邱明宇 吴长宽
    2009, 30(11): 1706-17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赤道东太平洋 Nino3 区海温(SSTA)、 海南省季降水量、 平均气温和热带气旋(TC)个数等资料, 研究ENSO 对海南省气候的影响。 结果表明, ENSO 对海南省各季降水量、 平均气温和 TC 有不同程度的瞬时影响和滞后影响, 但以滞后影响为主。 这种关系还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 在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中参考 ENSO 的作用时必须充分考虑年代际背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