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植物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生化
    杨署光 于俊红 史敏晶 陈月异 田维敏
    2008, 29(5): 535-5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进一步探明巴西橡胶树乳管的防卫功能,笔者采用 RT-PCR 和 Northern-blot 技术分析割胶、 机械伤害和外源茉莉酸对胶乳几丁质酶、 β-1,3- 葡聚糖酶和橡胶素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表明(1) 外源茉莉酸和机械伤害均能上调几丁质酶、 β-1,3- 葡聚糖酶和橡胶素的基因表达, 但机械伤害的效应滞后于外源茉莉酸;(2)几丁质酶、 β-1,3- 葡聚糖酶和橡胶素的基因在割胶树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在未开割树中的表达;(3) 割胶树胶乳中内源茉莉酸含量显著高于未开割树。
  • 植物生理生化
    邓 旭 莫亿伟 田 华 陈佳瑛 谢江辉 罗文扬 苏俊波
    2008, 29(5): 541-5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当年春季抽生的毛叶枣 (Indian jujube) 枝条进行环剥, 并以不环剥的枝条为对照, 探讨环剥对毛叶枣叶片氮 (N) 同化能力和糖积累的影响。 结果表明, 环剥后能降低叶片硝酸还原酶 (NR) 、 谷氨酰胺合成酶 (GS) 、 谷氨酸合成酶 ( GOGAT ) 的活性, 导致叶片总 N 含量降低; 环剥使叶片可溶性总糖、 蔗糖和淀粉含量增加。
  • 植物生理生化
    刘传和 刘 岩 易干军 钟 云 姜 波
    2008, 29(5): 546-5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菠萝品种 “澳大利亚卡因” 为材料, 研究地膜覆盖对秋、 冬季节植株叶片及根系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降低了菠萝叶片细胞膜的透性;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叶片叶绿素 a 及叶绿素 b 的含量,并提高了叶绿素 a 与叶绿素 b 的比值; 降低了叶片及根系的 MDA 含量, 同时提高了叶片及根系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地膜覆盖后菠萝叶片及根系的 SOD 、 POD 及 CAT 的活性增强。
  • 植物生理生化
    林建城 林河通 蔡少芬 陈 秋 韩小红 钟建红
    2008, 29(5): 551-5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研究解放钟与早钟 6 号枇杷果实在 20 ℃ 贮藏条件下果实的贮藏性及采后生理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解放钟枇杷果实比早钟 6 号枇杷果实较耐贮藏, 耐贮藏的解放钟枇杷果实贮藏期间果实失水率较低, 保水能力较强。 贮藏期间, 枇杷果实的总酸含量快速下降, 但解放钟枇杷果实能保持较高的总酸含量, 而且极显著高于早钟 6 号枇杷果实; 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在贮藏前期 (0~5 d) 略有上升而后缓慢下降; 超氧歧化酶 (SOD) 和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 而且有酶活力峰出现, 与解放钟枇杷果实相比, 早钟 6 号枇杷果实SOD 和 CAT 活性变化幅度大、 酶活力峰提早出现, 代谢不稳定; 早钟 6 号枇杷果实 H 2 O 2 和 MDA 含量均比解放钟枇杷果实高, 表明早钟 6 号枇杷果实活性氧代谢加强, 从而加快果实衰老, 缩短果实保鲜期。
  • 植物生理生化
    王琴飞 王 蕾 李景明 潘秋红 黄绵佳
    2008, 29(5): 557-5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 直接进样、 梯度洗脱的分析方法, 对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 (Vitis viniferva L.cv. Cabernet Sauvignon) 果实发育过程中 5 种主要芪化物的紫外( UV) 诱导性合成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葡萄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白藜芦醇 (Resveratrol) 和白藜芦醇的 2 种二聚体( ε-viniferin 和 δ-viniferin) 呈上升趋势; 经紫外诱导后,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糖苷( Piceid )、 白藜芦醇二聚体都大量积累,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二聚体在葡萄花后 50 d 为积累的最高峰, 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白藜芦醇糖苷的含量变化与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二聚体均呈现负相关。 实验样品中均未检测到紫檀芪( Pterostilbene )。
  • 植物生理生化
    孙 云 江春柳 赖钟雄 邵 巍 王秀英
    2008, 29(5): 562-5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茶树鲜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 活性的测定条件, 分析不同茶树品种以及茶树鲜叶不同叶位APX 活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 聚乙烯聚吡咯烷酮 (PVPP) 加入量约为鲜叶重的 1.5 倍, 酶提取液 pH 为 7.8 , 反应液pH 为 7.0 , 抗坏血酸 (AsA) 浓度为 0.50 mmol/L 时茶树鲜叶 APX 活性最高; 茶树鲜叶 APX 活性随冷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 福建 7 个主要茶树品种以福鼎大白茶的 APX 活性最高, 铁观音的 APX 活性最低; 茶树鲜叶不同叶位 APX 活性变化趋势为: 芽 > 第一叶 > 第二叶 > 第三叶 > 老叶 > 嫩茎。
  • 植物生理生化
    葛成军 陈秋波 俞花美 黄占斌 彭丽成 张杏艳
    2008, 29(5): 567-5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重金属镉胁迫下对坚尼草和柱花草种子发芽与根伸长的抑制效应。 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低浓度(≤10 mg/L) 镉污染对坚尼草发芽率有轻微的促进作用, 高浓度 (30 mg/L) 则为抑制作用。 不同浓度的镉污染对柱花草发芽率的影响较小, 说明柱花草种子在萌芽阶段的抗镉胁迫能力较强。 水培条件下 Cd 胁迫对根的抑制作用小于芽。
  • 植物生理生化
    刘世彪 易 萍 罗 奥 邓德才 刘 鑫
    2008, 29(5): 572-5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绞股蓝和五柱绞股蓝的幼苗进行 10 、 5 、 0 和 -3 ℃ 的低温胁迫处理, 以 20 ℃ 处理为对照, 24 h 后测定相关抗寒性生理指标。 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降低, 绞股蓝和五柱绞股蓝植株的电解质外渗率、 丙二醛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和保护酶 SOD 、 POD 和 CAT 的活性增加。 在低温条件下, 五柱绞股蓝的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绞股蓝, 但脯氨酸含量和保护酶 SOD 、 POD 和 CAT 的活性显著高于绞股蓝, 表明五柱绞股蓝的抗寒性强于绞股蓝。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李土荣 张健珍 程儒雄 王一 邓旭 张浩 吴青松
    2008, 29(5): 577-5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湛试 327-13 是从杂交组合 93-114×PR107 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抗寒高产、 综合性状优良的橡胶树新品系。 经近 30 a 的连续跟踪和比较试验, 该品系平均耐寒性比对照 GT1 轻 1.85 级, 初级系比区产量比对照 GT1 高97.7% ; 而生产性系比区干胶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系93-114 , 增产 168% 。 湛试 327-13 适宜在华南沿海植胶区推广使用。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华玉伟 卢 轶 龙青姨 曾 霞 胡彦师 黄华孙
    2008, 29(5): 583-5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橡胶树大量 ESTs 序列的产生, 为 EST-SSRs 发掘提供了丰富的公共序列资源。 本研究首先将 11 809条橡胶树 ESTs 组装成 3 932 条非冗余序列, 其中 323 条 ESTs 检索到 SSRs 358个,SSRs 出现的频率为 9.1% 。SSR 重复单元共 93 种, 其中二核苷酸重复 (57.5%) 、 三核苷酸重复 (26.0%) 和六核苷酸重复 (12.8%) 占所有重复单元的 96.3% 。 对 323 条 SSR-ESTs 进行特异扩增引物设计, 共获得 158 对引物, 对 48 份包括 31 份魏可汉种质、12 份 1981' 野生种质、 2 份色宝橡胶、 2 份光亮橡胶和 1 份少花橡胶扩增, 其中 60 对引物扩增出 1 条预期
    长度 DNA 片段, 占所有设计引物的 38% , 并筛选到 40 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 EST-SSRs 标记的发掘为巴西橡胶树分子辅助育种、 种质资源功能遗传多样性分析等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标记。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邓祖湖 徐良年 高三基 张 华 罗 俊 陈如凯
    2008, 29(5): 589-5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 AMMI 模型和回归模型对国家区试中的 “ 948 ” 项目引进的 9 个甘蔗新品系的蔗茎产量、 甘蔗糖分和含糖量进行稳定性分析, 并以这 3 个性状的表型值, 品种稳定性参数、 抗性鉴定结果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HoCP93-746 、 RB72-454 、 CP85-1308 、 HoCP91-555 、 “ ROC ”25 、 CP89-1509 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可根据生产需要选择推广应用, 并进行合理布局。 “ ROC ” 26 在产量和品质方面表现良好, 但中感黑穗病, 不宜在黑穗病高发区推广。 本研究中的 “ CP ”、 “ HoCP ” 系列品种早熟、 高糖, 且黑穗病、 花叶病的抗性强, 耐旱性较强, 可尝试用作亲本与我国的高产大茎品种杂交选育新品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刘立云 李 艳 王 萍 冯美利
    2008, 29(5): 596-5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油棕叶片在树冠轮生的规律, 对不同成熟度的叶片进行排序, 进而对不同叶序的 Fe 、 Mn 、 Cu 、 Zn4 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 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1) 不同油棕树体 4 种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 但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2) 从整体看, 8~26 叶序, Mn 含量上升, Fe 含量略微上升, Cu 含量则下降, 而 Zn略微降低; (3) 成龄树体的 Fe 含量变化范围为 74.0~128.9 mg/kg ;
    Mn 为 43.6~168.3 mg/kg ; Cu 为 3.47~7.03 mg/kg ;Zn 为 12.1~24.4 mg/kg 。 (4)16~18 叶序间 4 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 比较稳定, 可作为 Fe 、 Mn 、 Cu 、 Zn营养诊断的采样叶位。
  • 作物栽培与营养、遗传育种
    李春强 王冬梅 刘志昕 孙海彦 彭 明
    2008, 29(5): 600-6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热带亚热带类型双壳贝类沟纹巴非蛤 (Paphia exarata Philippi) 滤食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能力。 发现沟纹巴非蛤能有效地清除水体中的叶绿素 a , 在 72 h 即达到显著的清除效果; 当贝密度在 60 只 /m 3 时 ( 实验水体中藻类密度为 5×10 8 cell/L) 清除的效果最佳, 且未引起水体中氮 (N)、磷(P) 含量的增加。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陈旭玉 周亚奎 贺春萍 余贤美 郑服丛
    2008, 29(5): 605-6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包含了 7 680 个克隆子的橡胶林土壤宏基因组文库, 76.2% 的质粒含有外源 DNA , 插入片段的平均大小约为 4.3 kb , DNA 文库的容量约为 32.25 MB 。 随机挑取 20 个克隆子进行测序, NCBI 的 Blastx 分析结果发现,3 号与不能培养的微生物 (Candidatus kuenenia) 有一定的同源性。 5 号与 Rickettsiella grylli 的同源性达 83% ,可以初步推断其功能为吡哆醛生物合成裂解酶 PdxS 。 11 号和 16 号与分类地位尚未确定的细菌 (Solibacter) 有同源性, 随机测序的这 20 个序列中, 部分序列除与裂解酶、 蛋白酶、 激酶等蛋白有一定的同源性外, 有 5 个与功能尚不清楚的蛋白有一定的同源性, 其中 13 号与假定蛋白 pEA28_01 的同源性达 100% 。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屈满义 查向东 王 钰 杨金环 蒋 琳 阮 龙
    2008, 29(5): 610-6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植物抗病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 对甘薯高抗茎线虫病品种 AB94078-1 、 感病品种徐 18 及其8 个后代品系进行 PCR 扩增。 获得 15 个具有完整氨基酸读码框的片段, 均具有 NBS 类抗病蛋白 4 个保守基序,其中 5 个片段含 LRR 结构。 利用从亲本 AB94078-1 扩增的 R510-AB 作为探针进行 Southern 杂交, 结果表明,其在基因组中存在多个拷贝, 并估计其在基因组中的拷贝数目, 克隆新的甘薯 RGA 序列, 为进一步获得甘薯抗病基因打下基础。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吴菁华 张志忠 吕柳新
    2008, 29(5): 618-6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水仙 45S rDNA 和 5S rDNA 进行定位分析。 结果表明, 45S rDNA 信号共有 2对, 分别分布在水仙的第 6 号染色体和第 7 号染色体短臂的末端, 且第 7 号染色体上的拷贝数多于第 6 号染色体的; 而 5S rDNA 则只有 1 对杂交信号, 位于第 2 号染色体的长臂, 信号较弱。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谢玉明 曾继吾 张秋明 易干军
    2008, 29(5): 622-6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荔枝( Litchi chinesis Sonn) 胚性悬浮细胞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一些因素, 建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荔枝胚性悬浮细胞的冻存程序: 继代培养 3 d 的胚性悬浮细胞, 在含有 0.4 mol/L 山梨醇培养基上预培养 2 d后, 先在室温下用 60% 玻璃化溶液 (PVS 2 ) 装载 15 min , 再用 PVS 2 于 0 ℃ 下处理 15~20 min , 换 1 次新鲜的 PVS 2溶液后, 迅速投入液氮, 保存 24 h 后, 在 40 ℃ 水浴中快速化冻, 用 1.2 mol/L 蔗糖培养液洗涤 2 次, 经 TTC 检测, 相对存活率达到 27.1% 。
  •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李 静 夏桂春 龚 慧 曾宪锋
    2008, 29(5): 626-6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大量元素减半的 MS ( 1/2 MS)+200 mg/L NaH 2 PO 4 为基本培养基, 对狭眼凤尾蕨孢子进行无菌培养。研究发现, 狭眼凤尾蕨形态发生过程可分为 8 个具有显著形态特征的阶段, 即孢子萌发、 丝状体、 片状体、 幼原叶体、 原叶体、 性器官形成期、 合子和胚形成期。 进行组织培养的结果表明, 1.0 mg/L 的 BA 浓度最适合原叶体的生长发育, 0.5~1.0 mg/L 的 2,4-D 对诱导原叶体脱分化为愈伤组织最有利, 而高于 0.3 mg/L的 NAA 浓度对原叶体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基本培养基中 30 g/L 的蔗糖较适合配子体的发育; 而 15 g/L 的蔗糖最适合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 孢子体的发育无需任何外源激素的诱导。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张 贺 蒲金基 张 欣 谢艺贤 漆艳香
    2008, 29(5): 632-6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橡 胶 树 红 根病病 原菌 Ganoderma pseudoferreum (Wakef.) Over.et steinm [ 异 名 Ganoderma philippii
    (Bres.et.Henn) Bres.)] 生物学培养特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 28 ℃ , 最适 pH 值为 6~7 ,
    该菌可有效地利用部分碳源和氮源, 碳源以 D- 果糖和酵母浸出液最好, 氮源以蛋白胨最好。 光照处理对菌丝的
    生长有明显影响, 黑暗利于菌丝生长, 光照有抑制作用, 黑光能杀死菌丝。 菌丝的致死温度为 62 ℃ , 10 min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殷晓敏 陈 弟 吴红萍 余贤美 郑服丛
    2008, 29(5): 636-6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养和孢子萌发抑制测定, B215 对 FOC 和香蕉其他几种主要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良好抑制效果。 对峙培养明显抑制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生长, 抑菌带宽度 0.5~0.6 cm 。 菌株 B215培养液滤液使香蕉枯萎病菌孢子和菌丝生长点膨大成球状畸形, 原生质外泄, 细胞崩溃干瘪, 其 EC 50 为 4.12% 。形态学、 生理生化试验显示 B215 为芽孢杆菌( Bacillus ); 进一步对该菌株做 16S rDNA 序列测定与分析, 表明其与已报道的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KL-073) 具有 100% 的同源性, 二者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处于同一个分支。 将 B215 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B.subtilis )。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汪 军 谢艺贤 蒲金基 张 欣 漆艳香 黄俊生
    2008, 29(5): 641-6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 Phyllosticta musarum 在不同疏水性的人工表面上的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 以及 Ca 2+ /CaM 依赖信号系统是否参与了 P. musarum 侵入前阶段的发育调控。 结果表明, P. musarum 在侵染寄主时形成一种专门的附着胞作为侵染结构, 刚性的疏水表面有利于诱导 P. musarum 分生孢子的萌发。 刚性表面则有利于附着胞的形成, 而对这种与侵染相关的特化结构即附着胞的发育影响不显著。 加入外源 Ca 2+ , 不论浓度如何都能促进分生孢子萌发, 而附着胞形成率在高浓度外源 Ca 2+ 存在时则明显下降。 Ca 2+ 敖合剂 EGTA 有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作用, 但在 EGTA 中加入 Ca 2+ 载体 A23187 和 CaCl 2 可部分缓解 EGTA 的这种抑制作用。 磷酸酯酶 C(PLC) 抑制剂 Neomycin 可以抑制附着胞形成。 Ca 2+ 通道阻断剂 TMB-8 和 Nicardipine , CaM 拮抗剂 Chloropromazine 在微摩尔剂量水平上均可抑制附着胞形成。 证明由 Ca 2+ /CaM 信号系统控制的生化过程参与了 P. musarum 在寄主香蕉表面侵入前的形态建成。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贺春萍 黄志强 吴伟 郑肖兰 郑服丛
    2008, 29(5): 648-6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采集分离的西瓜尖孢镰刀菌菌株的致死温度和最适碳氮营养源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该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致死温度为 60 ℃ , 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为 80 ℃ 。 测试的 10 种碳源和 10 种氮源中, 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的碳源是葡萄糖, 其次是麦芽糖和蔗糖, L- 山梨糖最差; 最适的氮源是 DL- 天门冬酰胺, 其次是 L- 赖氨酸和甘氨酸, 氯化铵、 硫酸铵和 L- 胱氨酸最差。 产孢量最适的碳源是 L- 山梨糖, 氮源是 L- 胱氨酸。
  •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秦涵淳 杨腊英 唐复润 黄俊生
    2008, 29(5): 653-6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茶蓑蛾 (Clania minuscula Butler) 僵虫进行保湿培养, 分离得到一株高几丁质酶活性的菌株。 通过对该菌株的形态、 培养特征的观察及对其 ITS 核酸序列进行扩增与分析, 确认此次发现的茶蓑蛾寄生真菌为爪哇拟青霉 (Paecilomyces javanicus (Friedrichs & Bally) Brown&Smith) , 并对该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下的菌丝生长、 产饱量和培养特征进行初步研究。
  • 陈 美 邓维用 王永周 曾宗强 卢 光 王小萍
    2008, 29(5): 659-6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燃烧柴油产生热风干燥湿天然橡胶胶粒(热风温度 115 ℃) 和微波干燥湿天然橡胶胶粒(湿天然橡胶表面温度 115 ℃ ), 并研究其干胶粒的形态结构和性能。 结果表明, 采用微波干燥的干天然橡胶胶粒表面粗糙,仍基本保留湿天然橡胶加工胶粒过程所产生的切割痕迹; 而热风干燥的干天然橡胶胶粒表面熔融平滑, 已失去湿天然橡胶加工胶粒过程所产生的切割痕迹。 微波干燥的干天然橡胶分子量大于热风干燥的干天然橡胶分子量。微波干燥的干天然橡胶硫化胶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其老化前后拉伸强度变化率( -37%) 和扯断伸长率变化率( -65%) 明显高于热风干燥的干天然橡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变化率( -57%)和扯断伸长率变化率( -87%)
  • 张北龙 邓维用 陆衡湘 刘培铭 丁 丽 陈 美
    2008, 29(5): 663-6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热重 - 差热分析 (TG-DTA) 方法研究天然橡胶 (NR) 生胶的氧化反应和氧化反应动力学, 根据 Dolye 氧化反应诱导期方程得到 NR 生胶的氧化反应诱导期, 并与塑性保持率 (PRI) 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氧化反应诱导期能较准确反映 NR 抗氧化的能力, 且不受 NR 制胶工艺的影响; 制胶工艺相同时, NR 的氧化反应诱导期与PRI 的趋向性一致, 制胶工艺不相同时, NR 的氧化反应诱导期与 PRI 的趋向性不一致。 这一方法克服了制胶工艺对评价 NR 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是一个评价 NR 抗氧化能力的较理想的方法。
  • 吕岱竹 闫新萍
    2008, 29(5): 668-6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测定热带水果中的维生素 B 6 。 以酸水解法处理样品, 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该方法检出限浓度为: 0.001 mg/kg , 测定不同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 RSD%) 均小于3% , 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 92%~97% 。 用该方法成功地检测了香蕉、 莲雾、 榴莲、 杨桃、 火龙果及龙眼中维生素 B 6 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