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2006年, 2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6-09-25
      

  • 全选
    |
  • 曾霞 李维国 胡彦师 黄华孙 张伟算
    2006, 27(3): 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初步筛选的橡胶树热试99若干无性系为材料,根据乳管系统特征、茎围生长和试割产量对其今后的生长和产胶量做出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热试99-2、热试99-5、热试99-8、热试99-10具有良好的产胶潜力,且茎围生长较快,尤其是热试99-8和热试99-10,显示出了良好的速生性能,这几个无性系可望成为新一代的胶木兼优新品种。
  • 刘俊良 刘建云 罗微 林钊沐 茶正早 林清火 陈守才
    2006, 27(3): 5-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田间随机抽样法研究橡胶园施肥穴及其周边位置胶树营养根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发现∶未施肥和施过肥的穴内营养根占总根量比例分别为83.4%和94.7%,穴外营养根分布较少,主要为输导根;营养根密度大小在垂直方向以50~60cm 层为分界线,上层密集,高达38条dm2,下层稀疏,,平均为3条dm2,表明挖穴能够培育庞大的橡胶树营养根体系。
  • 白昌军 刘国道 何华玄 陈志权 虞道耿 王文强
    2006, 27(3): 11-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是1991年10月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首次引入,于19921993年在网室和大田进行适应性观察,1994199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于19962003年进行区域性试验,199~2003年进行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适应性强,具发达的匍匐茎,耐酸瘦土壤,能在pH4.5~5.0 的强酸性土壤和极端贫瘠的土壤上表现出良好的持久性和丰产性,在中等肥力和酸瘦土上具有较高的饲草产量,特别是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耐干旱和相对耐荫,在年降水750mm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可良好生长,在林下间作表现出良好的持续性;侵占性强,触地各节产生不定根,自然传播迅速,并能与飞机草等恶性杂草竞争;耐践踏、耐重牧,亲和力强,可与豆科牧草等混播建设草地持久、耐用。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适合草地建设、保持水土和果园间作。
  • 邹冬梅
    2006, 27(3): 17-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硅胶室温干燥法超干保存银合欢种子,结果表明,银合欢种子含水量降至质量分数 下同)5%以下,能显著提高抗老化劣变能力。在同等老化处理后,对照种子MC=7.31%)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已大幅度下降,而超干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与未老化种子相同。含水量不低于3.95%时,超干处理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没有影响。对超干种子的电导率、脱氢酶活性和丙二醛的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3.95%的超干种子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良好,回湿处理是保证超干种子活力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利用超干技术贮存银合欢种子是可行的。
  • 段翠芳 聂智毅 曾日中
    2006, 27(3): 22-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橡胶粒子是橡胶树乳管细胞中进行橡胶生物合成的一种特殊细胞器。参与橡胶生物合成的橡胶转移酶、橡胶延长因子等重要酶类和相关的蛋白质调控因子均定位于橡胶粒子的表面或镶嵌于橡胶粒子膜中。本研究在SDS-PAGE分离橡胶粒子膜蛋白的基础上,使用pH3~10非线性PG 胶条进行2-DE双向电泳,成功地分离了橡胶粒子膜蛋白,在2-DE 银染胶上共得到约520个蛋白质点,并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质谱MALD-TOF)对部分蛋白质点进行了初步分析鉴定。检索蛋白质数据库证明其中的蛋白质点包括橡胶延长因子REF)和橡胶过敏蛋白Hev3等典型的橡胶粒子膜蛋白,另外还有一些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从银染2-DE 胶上可以看出,REF在橡胶粒子膜蛋白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表明REF在橡胶生物合成中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橡胶粒子膜上存在乙烯和茉莉酸信号响应蛋白。乙烯和茉莉酸对橡胶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可能与橡胶粒子膜上存在它们的响应蛋白有关。橡胶粒子膜蛋白2-DE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为全面研究橡胶粒子膜蛋白的组成及其变化奠定了基础。
  • 陈海坚 谢贵水 姚庆群
    2006, 27(3): 30-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适宜温度28.5±0.5)℃,相对湿度(5±5)%和正常大气CO2浓度条件下,采用活体测定方法,在不同物候期,对橡胶树籽苗芽接苗砧木和接穗第1蓬叶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树籽苗芽接苗砧木和接穗第1蓬叶的光合特性变化规律基本相似,从变色期、淡绿期、稳定期,到衰老期,其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a)、最大净光合速率。m)、光饱和点PSLID和叶绿素含量CHL)等均随着物候期变化而不断变化,变化趋势为先迅速升高,达到最高值后缓慢下降;光补偿点0CP)的变化趋势则相反。不同物候期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有较大的差异,光补偿点为1278mo/m2s,光饱点为2561109 mol/m2.s)。与砧木相比,接穗有较高的光饱和点和较低的光补偿点。
  • 陆晓民 吴建国
    2006, 27(3): 36-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采用几种药剂对毛豆进行处理,测定其在低温胁迫下对毛豆幼苗某些生理指标及其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几种药剂处理后,在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可增加根系活力、抑制丙二醛增生、降低细胞膜透性和提高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细胞保护酶的活性等,增强了毛豆幼苗对低温逆境的抵抗能力,由试验所得众多生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知,几种药剂以绿风95表现最好。
  • 张福城 邓治 张云霞 陈守才
    2006, 27(3): 40-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巴西橡胶树天然橡胶的生物合成途径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 还原酶(3-Hydoxy-3-MethylghtarylCoenzymeA Reducase,HMGR)是关键酶之一,为了利用其基因的启动子和瞬时表达系统来筛选促进橡胶树生物合成的调节剂,利用Genom iW aking方法从高产树热研7-33-97的叶片基因组DNA中克隆了Hmgl5'端调控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巴西橡胶树Hmgl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的保守序列CTCATCA,与其他植物基因的非常一致;在5'端调控序列中发现几个典型的真核生物顺式调控元件TATA-moti、CAAT-moti、CGTCA-motf、ERE等。用克隆得到的Hmgl5'端启动子序列分别替换了pCAMBIA1302中的CalMV35S启动子,构建了序列缺失pCAMBIA1302表达载体pDCAMBIA1302H900、pCAMBA1302H500和pCAMBIA 1302H300
  • 莫庭辉 黄俊生 杜中军 徐立 陈业渊
    2006, 27(3): 46-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大多数抗病基因的核苷酸结合区 NBS)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 LRR)保守区的氨基酸序列设计PCR简并引物,利用快速而又可行的简并PCR技术获得NBS-LRR类抗病基因类似序列。笔者利用该技术从香蕉cDNA中获得了一个NBS-LRR类抗病基因类似序列,命名为B-NBSAY739270)。结构域分析发现,B-NBS含有NBS蛋白所具有的P-Loop、K nase-2、Knase-3a和下游疏水GLPLAL结构域 HD,GLLAL)4 个保守基序。聚类分析发现,B-NBS与已报道的6个植物抗病基因的NBS基序的遗传距离在21.7之内。因此,B-NBS是一个香蕉NBS-LRR类抗病基因类似序列。本研究将为香蕉抗病基因克隆和抗病机理研究提供新的抗病候选基因资源.
  • 赵维峰 孙光明
    2006, 27(3): 51-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毛叶枣及冬枣的原生质体分离条件,为以后应用体细胞融合技术创造优异的毛叶枣体细胞杂种材料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枣叶片分离出的原生质体活性显著高于悬浮培养物,但是产量低于悬浮培养物分离出的原生质体。毛叶枣酶解所需酶液最佳浓度为纤维素酶10gA+离析酶4gL+甘露醇0.7moL;冬枣酶解所需酶液最佳浓度为纤维素酶15g/+离析酶4gL.+甘露醇0.7moll,酶解时间均为1416h。
  • 段瑞军 郭建春 胡新文 刘国道 符少萍
    2006, 27(3): 56-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RT-PCR的方法从红树林海莲中克隆丙二烯环化氧化酶基因AOC),并进行序列测定和BLAST程序进行同源序列分析。从RT-PCR得到的产物,其核苷酸序列与Gend出amk中海莲丙二烯环化氧化酶基因A0a BAB21610)的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AOC 基因通过中间载体pBS-AOC,pJIT60-AOC,最后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6remT229上,得到双35S的pGmenD229-AOC 植物表达载体。AOC 基因和it基因通过中间载体pBS-AOC,BS-vtBS-AOC-pt.pⅢ60-AOC-pt;最后将AOC和pt基因以转录融合的方式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JmemID22上,得到具有双35S启动子的A0C,pt双基因转录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pofrenIZ229-AOC-前t
  • 马子龙 周祥 赵松林 李朝绪 黄光斗
    2006, 27(3): 61-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养虫室内研究温度对从台湾省引进的椰心叶甲啮小蜂Tetastidhusbrontispae Fer.)发育历期和寄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5±1)℃,相对湿度为(75±5)%条件下,个体发育完成1代需要17~21d;卵期1.5~2d,幼虫期5~6d∶蛹期 含预蛹期)10~12d;成蜂寿命在没有营养补充条件下,雌蜂活2d,雄蜂活1.5d。有10%(r∶v)蜜糖水营养补充时雌蜂最长可活21d,最短7d,平均16d,雄蜂能活最长17d,最短5d,平均14d.完成1代的有效积温 285.3619.32)℃,发育起点温度为10.32±0.8)℃。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寄生能力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 赵冬香 卢芙萍 莫圣书 王爱萍
    2006, 27(3): 66-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触角电位技术 EAG)研究了椰心叶甲Brontispa ngisma Gesro)】成虫对19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嗅觉电生理反应,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均可刺激椰心叶甲产生触角电位反应,而且雌雄虫对这些化合物的EAG 反应趋势相似。引发雌雄虫最高EAG值的前6个化合物相同,即是∶香叶醇、1-己醛、顺-2-已烯-1-醇、1-庚醛、1-己醇、1-辛烯-3-醇。雄虫对1-己醇,反-2-己烯醛和1-戊醛三种化合物的EAG 反应值大于雌虫,其余16种化合物引发的EAG 反应值,都是雌虫大于雄虫,但只有对1-己醛的EAG反应值雌虫与雄虫间达到差异显著水平。本文讨论了这些结果与椰心叶甲寄主选择间的关系。
  • 李增平 罗大全 王友祥 朱朝华
    2006, 27(3): 70-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2003~2005年间对海南省儋州、澄迈、琼山、文昌、陵水、琼海、万宁、保亭、琼中、五指山、白沙、三亚、乐东等13个市 县)的部分槟榔园内发生的槟榔根部及茎部病害进行了调查与病原鉴定。共调查到海南岛槟榔茎腐及根腐病害及附生植物6类21种。其中真菌病害8种,非侵染性病害4种,地衣类3种,附生蕨类植物4种,寄生植物病害1种,病原未明病害1种 丛枝病)。其中能引起槟榔全株枯死的病因有2类12种,真菌8种,非侵染性病因 4种。
  • 何衍彪 詹儒林 赵艳龙 陆永跃
    2006, 27(3): 77-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桔小实蝇Bactocea doralisHendel】是危害热带、亚热带水果和花芽的重要检疫性害虫之一。本研究对湛江地区芒果、杨桃、番荔枝、番石榴桔小实蝇成虫的年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桔小实蝇成虫在上述4种水果上拥有~2个发生高峰期,发生高峰期基本上与果实成熟期相吻合。杨桃果园桔小实蝇诱捕量明显高于其它3个果园桔小实蝇诱捕量。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辛硫磷乳油、48%乐斯本乳油对芒果桔小实蝇幼虫的防治效果为100%。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30%敌百虫和2.5%功夫对番荔枝桔小实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47%,,88.74%和13.28%。甲基丁香酚+敌敌畏对桔小实蝇雄性成虫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水解植物蛋白对桔小实蝇雌性成虫具有一定的诱杀作用。
  • 刘晓妹 蒲金基 零羽
    2006, 27(3): 81-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海南省部分牧草病害进行了调查与病原鉴定,发现真菌性病害10多种,其中国内新记录寄主病害8种。为害较重的病害有银合欢黑霉病、山蚂蝗炭疽病、爪哇大豆瘤座孢叶斑病和野花生炭疽病等。
  • 刘奎 肖佳 林健荣 符悦冠 彭正强
    2006, 27(3): 85-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了斜纹夜蛾生长发育过程中头壳宽度、体长、体重和取食量等参数的变化,并就这几个参数与试虫龄期的增长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的头壳和体长随着龄期的增长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体重和取食量随着龄期的增长呈指数上升趋势。头壳与龄期间的相关系数最大,是预测试虫龄期最稳定的参数,可用方程Y=0.578X-0.628来表示;测定了斜纹夜蛾生长发育过程中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总糖、还原糖和海藻糖含量的变化,并就试虫体重与这几种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体重增加,斜纹夜蛾幼虫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总糖和海藻糖含量不断上升。进入蛹期1d后,随着蛹重的缓慢减轻,蛹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和总糖含量虽有下降,但变化不显著。
  • 2006, 27(3): 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宗良 廖双泉 廖建和 张桂梅 朱长风
    2006, 27(3): 90-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常温常压下,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过硫酸钾/硫代硫酸钠),使丙烯酰胺与天然胶乳接枝共聚,制备腻子型吸水膨胀天然橡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等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用索氏抽提法测定接枝效率和接枝率,并测定了单体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 章程辉 徐志 韩东海
    2006, 27(3): 94-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别测定红毛丹果实各部分的厚度,并利用X射线图像测定射线强度,研究其X射线衰减系数,同时研究衰减系数与其密度的相关性,建立射线强度和厚度的回归方程以及果实的衰减系数与果实的果皮、果肉、果仁衰减系数的关系,为外形尺寸大小的分级奠定基础。关键词 红毛丹X射线;衰减系数
  • 吕岱竹 袁宏球 尹桂豪 高丽花
    2006, 27(3): 97-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植物提取物中坡那甾酮-A的反相液相色谱的分析方法。植物提取物用氯仿∶甲醇1∶1,v∶v)提取后浓缩,再用50%的甲醇溶液溶解残渣,过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色谱柱为C18,乙腈/水为流动相,在254mm检测波长下,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坡那甾酮在0.100 g血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平均回收率为85.9%。方法检出限为0.2ng。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可靠的特点。
  • 吴岩峻 刘少军 张京红
    2006, 27(3): 100-1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S)组件技术的特点,充分利用GIS在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上的优势以及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开发热带作物气候区划系统,并用气温数据对系统推算的可靠性进行检验。
  • 吴坤悌 王胜 陈明
    2006, 27(3): 105-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分析了1971~2000年台湾岛与海南岛气候资源特征,结果表明∶两岛热、水、光资源丰富,海南岛光、热资源更为优越∶台湾岛降水资源更为充沛。从区域看,两岛温度、日照时数均为中部山区低,南部最高∶降水量以及雨日台湾岛与海南岛分别是北部和中部山区最多,西部最少。两岛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是热带气旋、季节性干旱、低温冷害等。根据海南岛气候资源特征,趋利避害,提出了适合该岛气候特色的农业措施。
  • 俞胜宾 翟盘茂 张强
    2006, 27(3): 111-1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1961~2004年海南岛18个观测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Z指数作为旱涝等级划分标准,计算了海南岛干旱强度与干旱覆盖范围,诊断了海南干旱强度与干旱范围的趋势和变化,并重点分析了2004年的干旱情况。研究发现在过去44年中最严重的干旱年份是1977年,其次是1969,1987和2004年。从长期趋势来看,全岛逐年干旱强度呈减弱趋势,干旱范围趋于减小。海南岛干旱覆盖百分率还存在明显年际和年代际振荡∶在1987年之前以6~8年长周期的低频变化为主,并且周期逐渐加长,但1987年之后45年短周期振荡明显。在2003年秋冬季持续干旱的基础上,2004年各季节干旱继续发展,2004年秋季干旱成为过去44年中干旱最严重的季节。
  • 应朝阳 吕亮雪 刘国道
    2006, 27(3): 116-1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干旱胁迫是影响草坪草生长最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在干旱胁迫下,草坪草的根、茎、叶均会表现出一定的生态适应性,还会发生叶片蒸腾和光合作用减弱、渗透调节物质累积、活性氧代谢失调等生理生化反应,而且在细胞水平和基因水平上也会发生变化,这都与草坪草的抗旱调节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关于草坪草的抗旱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