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EndNote)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导航切换
热带作物学报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文献计量学指标
获基金资助情况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收费说明
期刊在线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引用排行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工作流程
审稿流程
编校流程
期刊订阅
期刊声明
道德声明
版权与许可
出版伦理规范
开放获取(OA)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05年, 2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5-06-25
全选
|
Select
有机硅氧烷接枝改性天然胶乳的性能
何映平 谭海生 孙燕
2005, 26(2): 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有机硅氧烷接枝改性天然胶乳及其胶膜的性能。结果表明∶接枝改性胶乳的机械稳定性、粘度均高于未改性胶乳的,与未改性胶乳生胶膜及硫化胶乳胶膜相比,接枝改性胶乳生胶膜及其硫化胶乳胶膜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耐水性能。TG,DTG和DSC分析表明∶与普通天然橡胶相比,有机硅氧烷接枝改性天然橡胶的热稳定性能明显提高。DMA分析测试表明∶接枝改性胶乳的有机硅与天然橡胶具有一定的相容性;有机硅改性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的贮能模量E'比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的小,表明改性后的回弹性降低。
Select
环氧化天然橡胶的流变行为和力学行为
钱红莲 王平粤 杨春亮
2005, 26(2): 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橡胶加工分析仪研究了环氧化天然橡胶ENR)的流变行为和力学行为,并和天然橡胶(NR)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高剪切速率区,ENR和NR的表观粘度都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但 ENR表观粘度的降低幅度比NR小。ENR和NR的粘流活化能均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先降低而后又增加,但ENR粘流活化能比NR大。在大应变范围,ENR的转矩S'的应变响应明显与NR 不同。在高频区,随温度增加NR的G'略有降低,而ENR的则明显下降。
Select
酒曲生料发酵制胶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
杨劲松 谭海生
2005, 26(2): 1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制胶废水为主要原料,选用酒曲为菌种来源进行生料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通过对乳清摇瓶发酵条件包括糖含量、培养时间、接种量的优化,以便在最佳的发酵条件下获取最多的单细胞蛋白。结果表明,发酵的最佳条件为∶糖含量0.08g血L(蔗糖),接种量2%(酒曲),培养时间72h。在此条件下,所产的菌体粗蛋白含量为5.16%(w/),菌体生物量(湿重)为79.20gL,发酵液的pH为3.8,其发酵液可作为生物凝固剂凝固胶乳,减少凝固用酸的量。
Select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菠萝、杧果和米蕉混酿果酒的香气物质的分析
王宇光 雷禄旺 固光烈 李枚秋 邱志斌
2005, 26(2): 14-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菠萝、尤果和米蕉果实混酿的果酒的香气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菠萝、尤果和米蕉混酿果酒的香气物质的化学成分与菠萝果酒有显著差异,其中混酿果酒的香气物质更为丰富,尤其是包含着更多的中、高沸点的香气物质。这为感观评价提供了仪器分析依据。
Select
微波膨化加工木菠萝脆片工艺
阳辛凤
2005, 26(2): 19-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不同预处理后的菠萝蜜苞片进行微波膨化,研究了预处理方式、水分含量对微波膨化的影响和不同的固化处理方式,并对产品的脱水率、膨化率、酥脆度、色泽、外形平整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取"微波脱水+热风干燥"方式使苞片水分质量分数降至15%时,经微波膨化30s,产品的品质最好,膨化率最高(约为100%);不同温度热风干燥方式、"微波脱水+热风干燥"方式对最高膨化率无影响,但对脆片的感官品质有不同影响;将脆片45℃热风干燥4h后放在5℃低温保藏可提高酥脆度。
Select
热塑性可降解木薯淀粉的制备工艺
张可喜 符新
2005, 26(2): 24-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甲酯2种单体共接枝改性木薯淀粉,研究了其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红外光谱证实2种单体接枝到木薯淀粉的侧链上。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各因子的适合水平分别为过硫酸铵16mm olL,单体浓度1.16moL,单体配比30∶70,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h。
Select
利用REF启动子构建橡胶树乳管特异表达载体及GUS基因的瞬时表达
丛明 凌华 黄惠琴 吕家森 鲍时翔
2005, 26(2): 29-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SDS法提取橡胶树基因组DNA,用2套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2条REF条带,它们与NCBI 报道的REF序列间的同源性分别是989%,98.4%。用克隆得到的REF片段分别替换载体质粒pBⅡ121中的CaMV35S启动子,得到利用橡胶内源性启动子构建的橡胶树REF启动子瞬时表达载体(pBR1和pBR2)。用基因枪法转化橡胶树组培苗叶片后,GUS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叶脉为GUS染色阳性。研究中发现,长度为306bp的REF 启动子片段可以实现REF启动子的全部功能。从而成功地构建了橡胶树乳管瞬时表达载体,为外源基因的橡胶树乳管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Select
利用mRNA差别显示技术分离红树植物许树耐盐相关cDNA
单家林 郑学勤
2005, 26(2): 34-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适应甜土种植10余年的红树植物许树分株,在室内分别以盐水与自来水进行沙培。分别提取叶片的总RNA。通过oligodT)。CA 反转录合成cDNA第1链,以此为模板,用4组10核苷酸随机引物与锚引物oliodT)CA 组成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选择差异表达片段,发现3个稳定的差异cDNA只存在盐水培养下许树叶片中,而自来水培养条件下却没有。这3个差异 cDNA片段分别命名为cobl,cob2,cob3。对3个cDNA采用DIGHighPrimeDNALabelngandDetectionStartrK itI进行RNA杂交检测,只有cob1在盐培许树叶中呈现稳定的显色信号,在自来水浇灌的许树叶中却无显色信号,cob2和 cob3均无显色。可见 cobl(463bp)是耐盐相关cDNA。将片段 cob1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其AT碱基对占全序列的61.74%。将序列提交NCBI进行BLASTN 和BLASTX 查询,未发现相关同源 cDNA。耐盐相关cDNA的获得将为分离全长耐盐基因和其耐盐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Select
葛根药用成分异黄酮的 HPLC指纹图谱分析
方从兵 宛晓春 江昌俊 胡颍蕙
2005, 26(2): 39-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葛属植物野葛和粉葛块根的主要药用成分异黄酮化合物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乙腈-0.5%乙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葛根异黄酮化合物的各种组分可得到良好的分离;通过对10批次野葛药材HPLC图谱的检测,共确定了15个色谱峰作为野葛的共有指纹峰,根据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建立了野葛的HPLC指纹图谱;与不同产地野葛的HPLC图谱的比较,供试样品的指纹图谱基本一致;而与粉葛样品的HPLC图谱存在较大的差异;表明得到的色谱图可以作为野葛药材专属性的指纹图谱,为葛根的药材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Select
外源激素、芽苗数及大小对文心兰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崔广荣 刘士勋 何玉华 刘云兵 谷业理
2005, 26(2): 45-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进行了外源激素、芽苗数和芽苗大小对文心兰试管苗增殖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类细胞分裂素6-BA(6-苄基腺嘌呤)和Ad(腺嘌呤硫酸盐)对文心兰试管苗增殖的作用差异较大。与0.2mgL的生长素a-NAA(a-茶乙酸)配合使用,6-BA质量浓度在2.0~4.0mgL的培养基较适合文心兰试管苗的增殖,最大增殖系数可达7.27,苗生长健壮,叶色鲜绿,适合进一步生根移栽;Ad在1.0~6.0mgL的范围内增殖系数较小,苗生长缓慢、矮小,但有形成丛生苗的倾向;以2.0mgL的6-BA和1.0mgL的Ad组合使用,易形成丛生芽苗且苗体相对较小,增殖系数也较高;接种单株小苗较大苗易形成丛生芽苗;接种2株连体小芽苗,全部能形成丛生芽苗,增殖系数可达10.07,适合于进一步增殖使用。MS培养基添加2.0mgL6-BA,1.0mgLAd及0.2mgLa-NAA,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接种2〕4株长1.52.5cm 连体芽苗,可建立高效的文心兰试管苗丛生芽增殖体系。
Select
刚果12号按离体组织的多倍体诱导
谭德冠 庄南生 黄华孙
2005, 26(2): 50-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刚果12号校(Eucalspns12ABL)下胚轴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及丛生芽为材料,采用浸渍法、点滴法、混培法等3种秋水仙碱处理法对其进行多倍体诱导。结果表明∶在诱导愈伤组织时,浸渍法以处理时间为10h 与药液处理浓度为7500mgL、处理时间为22h与药液处理浓度为2500mgL.的2个组合变异率最高,达到40%,点滴法以药液处理浓度为2500mgL变异率最高,达到42.9%;在诱导不定芽时,混培法以药液浓度为40mgL处理10d的变异率最高,达到22.5%,点滴法以药液浓度为2500mgL的处理变异率最高,达到26.7%。多倍体植株形态特征表现为叶片肥厚宽大,叶色浓绿,茎较粗壮、气孔较大且数目较少,其染色体数目变为2n= 4K=44。
Select
荔枝体细胞胚胎发生早期的3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车建美 赖钟雄 赖呈纯 郭志雄 刘鸿洲 黄志宏
2005, 26(2): 55-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荔枝下番枝品种体细胞胚胎发生早期的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内源生长素IAA 含量先降低,达到一个最低值,此时是荔枝体胚发生早期原胚I阶段,随后就会逐渐上升,直到球形胚阶段时,达到一个最高值;从胚性愈伤组织到胚性愈伤组织Ⅱ阶段,其内源脱落酸(ABA)含量总的变化趋势先升高,紧接着下降到一个低谷,此时是紧密结构阶段,随后在发育到球形胚阶段的过程中又逐渐升高;内源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变化趋势呈"M"形。ABA与AA和ABA与CTK的质量比增大,将有利于荔枝体细胞球形胚的形成。
Select
月季萨蔓莎切花衰老过程中内源激素水平变化
薛秋华 林如
2005, 26(2): 62-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切花月季"萨蔓莎"(Roschyhridacv.Sam antha)为材料,研究切花花瓣衰老过程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萨蔓莎"切花衰老过程中,3个处理乙烯形成与呼吸跃变出现是一致的,对照(CK)的乙烯含量始终最多;CK 的脱落酸、玉米素含量呈下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含量均比其它处理高;CK的赤霉素、异戊烯基腺嘌呤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含量比其它处理高;CK 的生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含量比其它处理低。2个保鲜剂处理减少了乙烯、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量,提高了生长素的量,从而延缓切花的衰老,提高切花的品质。赤霉素与衰老无直接相关性,只是在平衡中起作用。
Select
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性测定及其RAPD分析
谢艺贤 张欣 漆艳香 蒲金基 刘志昕 张辉强
2005, 26(2): 68-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分离自海南、广东的18个香蕉枯萎菌菌株为试验材料,进行致病性测定及RAPD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自粉蕉的12个菌株为1号生理小种,而分离自巴西蕉的6个菌株为4号生理小种;1号生理小种菌株侵染粉蕉的发病率与4号生理小种菌株侵染粉蕉、巴西蕉的发病率都是100%;采自海南三亚市荔枝沟镇的15 号菌株为强致病性的菌株,与其它5个4号小种菌株相比,差异显著;RAPD分析能区分1号4号生理小种,菌株的地理来源,致病力;引物0PM-15能用来鉴定1号和4号生理小种。
Select
香大蕉品种对斜纹夜蛾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朱俊洪 张方平 许芬丽 任洪刚
2005, 26(2): 72-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室内平均温度28.1℃,平均相对湿度83.9%的条件下研究了贡蕉、粉蕉、红香蕉、巴西蕉、泰蕉、8818等6个香大蕉品种对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Fabricin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初孵幼虫喜食粉蕉,而不喜食泰蕉和巴西蕉;卵-蛹的发育历期以泰蕉最长38.8d),粉蕉最短26.8d);世代存活率以泰蕉最低21.7%),粉蕉最高(71.4%);产卵量以红香蕉最低324.5粒),贡蕉最高(1319.2粒);其种群增长趋势①仍以泰蕉最慢,粉蕉最快,粉蕉约是泰蕉的14.5倍。以rm作为抗虫性指标,6个香大蕉品种对斜纹夜蛾抗性的强弱顺序为∶泰蕉>红香蕉>巴西蕉>8818>贡蕉>粉蕉。研究结果表明,斜纹夜蛾能在6个香大蕉品种上完成生活史,泰蕉和红香蕉对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Select
海南省美洲斑潜蝇寄生蜂种类及其控制作用评价
蔡笃程 程立生 陈积学 刘素萍
2005, 26(2): 76-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调查发现,海南省豆类、瓜类和茄类蔬菜上的美洲斑潜蝇寄生蜂常见种类有∶姬小蜂科Eubphiae的底比斯釉姬小蜂Chrysocharispentheus(W aker)、异角亨姬小蜂 Hemiptarsenus vraricornisGiault)、点腹青背姬小蜂ChrysonotomyiapunctivenrisCraw ford)、美丽青背姬小蜂ChrysontomyiaformosaW eswood)和黄潜蝇釉姬小蜂Chrysocharis oscinidisA shm ead,以及茧蜂科Braconidae的甘蓝斑潜蝇茧蜂Opius dimidiausAshmead)。其中,底比斯釉姬小蜂是优势种。这些寄生蜂对豆类、瓜类和茄类蔬菜上的美洲斑潜蝇的寄生率分别为29.1%,33.0%和18.0%,平均寄生率为27.1%。应用生命表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PC)分析法进行寄生蜂对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寄生蜂的EIPC值为3.1817,寄生蜂的作用是抑制美洲斑潜蝇种群数量发展的重要因子。
Select
海南岛长萌母草和金腰箭上存在粉虱传双生病毒的侵染
车海彦 罗大全 杨旭光 叶莎冰
2005, 26(2): 81-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海南儋州的长满母草Lindernia amaglis)上采集了呈现叶脉黄化、叶背叶脉突起的3个病样,从金腰箭Synedrllanodflora)上采集到叶片不均匀褪绿、叶背叶脉突起的3个病样。利用根据粉虱传双生病毒基因组DNA基因间隔区及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简并引物,对这6个样品进行了PCR 检测,结果发现所有样品均能扩增到预期大小的DNA片段。PCR产物经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BLAST结果表明,该序列为双生病毒基因组DNA 序列,该2种杂草上均存在双生病毒的侵染。
Select
不同栽培方式对3品种花生生长性状和经济产量的影响
张荣萍 符运柳 楚学民
2005, 26(2): 84-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珍红1号、汕油27号和庐黑1号3个花生品种在不同栽培方式下的一些生长性状和经济产量,得出了同一品种或不同品种在不同栽培方式下的一些性状差异。试验结果表明,AnM和覆膜栽培方式均能促进花生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提高经济性状;庐黑1号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不同栽培方式下均强于珍红1 号和汕油27号,其产量在覆膜栽培下也最高,但在普通露地时最低,这是由于露地下庐黑1号的出仁率、饱满指数和经济系数太低所致。覆膜可大大提高花生产量。
Select
甘蔗斑茅的杂交利用及其杂种后代鉴定系列研究(三)—拔地拉与斑茅耐盐性差异分析
郭莺 余爱丽 张木清
2005, 26(2): 88-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生长初期的斑茅和拔地拉(对照)为试验材料,分别用4种NaCl浓度(350,250,150,50mmo.)处理,测定在NaCl胁迫与正常供水条件下植物的根系活力、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谱、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盐胁迫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斑茅在遭受NaCl胁迫时,通过叶片卷缩、减少叶面积来避免大量失水。在NaCl胁迫处理条件下,斑茅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呈直线下降,与拔地拉的变化相似,但其下降幅度比拔地拉小;而丙二醛含量呈直线上升,但其上升幅度小于拔地拉;随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斑茅和拔地拉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出现先升后降趋势,但与拔地拉相比,斑茅的峰值出现较晚,且斑茅还产生了与拔地拉不同的盐胁迫蛋白。
Select
60Co-Y射线辐照处理对决明若干生长特性的影响
翁伯琦 徐国忠 郑向丽 应朝阳 黄毅斌
2005, 26(2): 94-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Co-Y 射线(辐照剂量为300Gy,剂量率为4.6875Gy/min)辐照豆科决明属5个牧草品种的种子,通过盆栽收集各个品种的M,代种子,然后进行M2代试验与观察。结果表明,辐照后5个决明M2代的种子出苗率、植株的茎长、叶宽均无显著差异;34721号决明植株冠高有显著增长、2219号决明茎径有显著增长、86134号决明分枝数有极显著增长,92985号决明分枝数则有显著降低、86134号决明叶数和地上部植株干重有显著增长、2219号决明叶长增长显著,其余参试品种则无显著差异。植株的营养成分测定表明∶仅2219号决明K含量呈显著下降、其他品种的N,P,K含量则无显著差异;2219不仅氨基酸总量呈显著下降、而且17种氨基酸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降,86134氨基酸总量有显著增长、同时17种氨基酸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长,而其余3个参试品种都无显著差异。经℃o-Y射线辐照处理后的34721,86134,92985的酯酶同工酶谱与相应的对照有明显差别。生长观察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决明品种M。代植株生长的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初荚期、盛荚期、成熟期表现为双向性,既有提早,也有推迟。
Select
基于椰糠的新型无土栽培基质研究(Ⅱ。)-配方试种筛选
朱国鹏 刘士哲 陈业渊 黄宏坤
2005, 26(2): 100-1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型椰糠复合基质研究基础上,通过夏、秋两季作物种植,分别对基质进行配方优化筛选与评价。结果表明∶在复合基质配方中,最佳栽培基质配方是椰糠、沙、珍珠岩、污泥的体积比6.752∶10.25,其次是体积比为6.5.210.5.新型椰糠复合基质盆栽小白菜的鲜重、干重、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含N量以及光合氮效率等指标均高于对照泥炭复合基质配方的,且加营养液供肥方式效果比在基质中一次性加入固体复合肥的供肥方式的好。
Select
海南岛东北部地区土壤农业地球化学评价
廖香俊 丁式江 吴丹 冯亚生 张本仁
2005, 26(2): 107-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壤的大量营养元素、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琼)东北部地区土壤农业环境质量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热带优质作物的理想生产基地。相对来说,母质为基性火山岩的土壤农业地球化学质量最好,水稻土壤次之,母质为花岗岩和砂页岩土壤较好,母质为浅海沉积物的土壤较差,冲积土壤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