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1999年, 2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9-09-25
      

  • 全选
    |
  • 林位夫 谭海燕 陈俊明 蔡明道
    1999, 20(3): 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RRIM600等巴西橡胶无性系为树立(中间砧),以光亮橡胶变种为树冠(接穗)组成的橡胶三合树,茎的生长仍保持着供体的特性,但受供体生势的明显影响。在接合部,茎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其中值得注意的是:(1)生势较强的树干的结构在生势较弱的树冠影响,其多数结构指标不是变小而足变大;(2)接合根部茎的一些结构(如筛管)的指标近于一致,且其结构变化是逐发生的。
  • 吴继林 谭海燕 田维敏 郝秉中
    1999, 20(3): 6-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栽培在海南岛循州地区的成龄巴西橡胶树苗端分生组织和维管形成层的季节活动进行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树在冬季叶黄时原来不活动的顶芽顶端分生组织即开始细胞分裂,这可以看作芽萌发的开始,如果不遇阻碍生长的低温(旬平均温度<18℃), 9d左右即发生肉眼可见的萌发,如遇阻碍生长的低温则肉眼可见的萌发延迟出现。春季新梢叶蓬淡绿末期顶芽顶端分生组织停止细胞分裂进入休眠;这种休眠芽可以在当年经几次活动和休眠形成新的叶蓬, 也可以一直到下 一个冬春季节才重新萌发笔者认为顶芽的活动被成熟叶片控制,冬季叶片衰老脱落导致芽的休眠被解除,但由于有阻碍生长的低温而使芽被迫休眠。在冬季无叶期小枝次生韧皮部和维管形成层的超微结构与着叶期比较并无明显变化;这与温带树木不同,后者在准备休眠过程中,细胞结构发生导致 获得抗寒性的若干明显改变。
  • 莫业勇 杨少琼 黎瑜
    1999, 20(3): 12-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果表明,橡胶无性系PR107的胶乳干胶含、每株割次干胶产量、胶乳蔗糖含量、总酸性磷酸酶活性、胶乳硫醇、无机磷、镁含量和乳管堵塞指数有明显的季 节性变化。PR107经过冬季休割后重新割胶初期,胶乳干胶含量、镁含量下降,而干胶产量、胶乳蔗糖含量、总酸性磷酸酶活性及堵塞指数逐渐上升。在5月份有一个产胶小高峰。第2次抽叶对胶乳的干胶含量影响不大,但此期胶乳的镁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乳管堵塞指数最高,橡胶产量降至峰谷。抽叶后橡胶树的乳管堵塞指数下降,产胶量上升,至10月达到全年最高峰。到冬季胶乳干含、产胶量及总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下降,而胶乳硫醇和无机磷含t显著上升,其它生理参数保持在较低值。胶乳蔗糖含量保持上升趋势至11月份,胶乳硫醉和无机磷含盆与气温变化呈极显若负相关
  • 敖宁建 陈鹰 陈美 王少雄 周慧玲 王晨 钱红莲
    1999, 20(3): 16-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还原剂、强酸及添加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处理3种粘土,并制备相应的粘土胶进行热氧老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粘土中的铜、锰、钴、铁4种金属组分对粘土胶老化性能产生影响,其中,以钴最为显著,其次是铜,最后是铁和锰。在一定范围内,铁含量变化对粘土胶老化未产生明显作用。由于金属组分在粘土中存在形式的差异,使粘土胶的老化性能与粘土中有害金属含量不存在对应关系。
  • 李从发 李枚秋 彭黎旭
    1999, 20(3): 21-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腰果梨酒的果香保持作用,结果表明,腰果梨汁中高含量的抗坏血酸和多酚有利于保持腰果梨酒的原果香
  • 肖倩苑 余卓桐 陈永强
    1999, 20(3): 25-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结果表明,芒果炭疽病在流行过程中,流行速度有多次升降;流行曲线属多峰曲线。每次流行速度上升过程主要是按照逻辑斯蒂生长模型的规律发展,但其 指数增长期不明显。当前推广的品种都较感病,感病期长,菌源多,这些都己满足病害流行之需要。病害流行强度主要决定于芒果感病期间的气候条件。温暖高湿,连续降雨,则病害迅速发展造成流行。据此建立了施药预测指标,经3a应用,可减少2次喷药,并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 陈立松 刘星辉
    1999, 20(3): 31-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适应山地栽培抗旱性较强的东刘1号和适应河边栽培抗旱性较弱的陈紫2年生盆栽实生荔枝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荔枝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 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荔枝叶片ABA含量上升,IAA和GA含量下降;抗旱性强的品种ABA含量上升的幅度,IAA和GA+,含量下降的幅度均大于抗旱性弱的品种 。ZR含量的变化与品种的抗旱性有关,抗旱性弱的品种叶片ZR含量上升,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ZR含量下降
  • 季作梁 韩冬梅 吴振先
    1999, 20(3): 36-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石峡”龙眼为材料,研究了龙眼采后SO2:保鲜作用及SO2:残留量问题。结果表明,适量的SO2熏蒸预处理结合冷藏(4℃)明显改善了果实外观,降低了贮藏期间霉烂率,影响了乙烯释放率,并强烈抑制了果实的呼吸作用,从而延长了贮藏寿命和货架期。贮藏期间果实中的SO2残留量下降,1一2周后,果肉中的SO2残 留量降到10,岁后水平SO2浓度一定的条件下,熏蒸时间与果实的吸收、解毒能力是影响So2残留量水平的主要因素。贮藏效果和S02残留量的下降水平表明,低温贮藏条件下,高浓度(2%一2.5 % )SO2短时间熏蒸处理以20min为宜 。
  • 林俊芳 郭丽琼 郑学勤 陈如凯 Vicky Buchanan-Wollaston
    1999, 20(3): 41-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筛选缩减cDNA文库中在油菜叶片衰老阶段表达而在绿叶中不表达的cDNA克隆,分离了与油菜叶片衰老有关的基因LSC66。DNA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明,LS66的全长可读框架由1380个碱基组成,编码460个氨基酸,它的核苷酸序列与拟南芥菜开硫化酶基因有86.67%的同源性,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菜ATP硫化酶的氨基酸序列有91.74%的同源性。对LSC66基因产物在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 王宇光 符少萍 赵志英 郑学勤
    1999, 20(3): 49-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人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硫氧还蛋白融合的形式,利用PTxFus,表达载体,高效地表达了其可溶性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 吴代飞 曾宪松 张银东 彭存智 黄亚东 郑学勤
    1999, 20(3): 54-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菌肽B基因经PCR定点突变技术改造后,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cGP67B中的信号肽位点上,随后与野生AcNPV一DNA共转染Sf9细胞,经空斑筛选、CPR检测 证实获得含该基因的重组病毒。重组病毒在Sf9细胞中扩增并表达抗菌肽B基因。取含表达产物的细胞培养液检测其生物居性表明:改造过的抗菌肽B基因在sf9细胞中获得初步表达,且表达的分泌型产物对及Escherichia有抑菌活性
  • 余雪标 白先权 徐大平 蔡景光
    1999, 20(3): 60-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结果表明,养分的归还量和吸收量均以1代林最大,其它依次为2代林> 3代林 > 4代林。随代次增加,枯落物归还量在总归还量中的比例增加。从总吸收量 看,N、Ca两元素占比例较高,有随代次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随代次增加,5种营养元素总生物循环率增高,代数越高养分的消耗率越低。从养分移出量估计,各代次林分干材部分所占的养分存留量为1/3。“全树利用”及其短轮伐期经营制度是导致林地养分衰和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 蒋菊生 谢贵水 林位夫 王岳坤 蔡明道 陈俊明
    1999, 20(3): 67-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海南澹州蔗区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叶片养分、降雨量、旬积温和旬日照时数的单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甘蔗萌芽分桑期和工艺成熟期进行适时灌溉,对于促进分孽、保证有效茎数和延长伸长期有重要作用,重施基肥和在伸长期增施追肥是高产高效的重要栽培措施。通过对各因子的综合分析,筛选出降雨量、旬积温、旬日照时数和生长发育天数为自变量,以Rihcadrs方程作为基本模型,用Marquadrt迭代法建立了甘蔗株高综合预测模型。该模型因其含有时间变量和各参数能作出合理的解释,而对样本资料具有灵活的切合性能和适用性,既可用于预测,又可用于对生态系统的调控。经对该模型参数和实际资料 的进一步分析,得出降雨对株高生长影响最大,其次为积温和日照时数。同时得出土壤含水量每增加1%(基数为13.0634%)相当于降雨量增加32.5,甘蔗株高每 天可增高2cm。
  • 陈辉 郑成木 黄东益
    1999, 20(3): 73-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旱稻杂种; 抗旱生理; 农艺性状; 相关遗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