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1998年, 1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8-03-25
      

  • 全选
    |
  • 校现周 许闻献 罗世巧 刘实忠 吴明
    1998, 19(1): 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橡胶树两个不同抗寒力品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一 POD)活性下降,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增加 ,抗寒性弱的品系RIRM60。比抗寒性强的品系GITPOD活性以较大的幅度升高,AsA一POD活性以较大的幅度下降,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大幅度增加。不同品系抗寒能力的差异,可能在于生物膜保护酶能力的差异。一些化学药物可以提高橡胶树的抗寒能力
  • 张运强 张辉强
    1998, 19(1): 7-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橡胶树红根病菌主要依靠根系接触蔓延传染,其蔓延速度与橡胶树种植密度等有关。依据大田橡胶树发病情况调查,推导出红根病在橡胶树林段中的蔓延速度公式。运用此公式对橡胶树红根病在大田中的蔓延发展进行预测预报,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似
  • 符新
    1998, 19(1): 13-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胀法、sEM和力学性能测定,研究了碳酸钙对天然橡胶的补强效果。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碳酸钙相比,改性碳酸钙与天然橡胶间具有较强的界面粘合作用 ,改性碳酸钙对天然橡胶具有较好的补强效果,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 邢谷杨
    1998, 19(1): 18-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国际通用统计分析软件sAs,对4个胡椒品种叶片气孔开度、气孔密度、气孔长度、气孔宽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显著水准5%时,品种古晋平均每视野气孔个数显著大于其他品种进行的视野个数;品种斑尼约尔1号平均气孔长度显著大于其他品种的 孔长度;品种印尼大叶种气孔平均宽度显著大于其他品种的气孔宽度
  • 林电 陈粒 唐树梅 梁继兴
    1998, 19(1): 24-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海南不同管理水平香草兰种植园土壤理化性状调查分析和土壤pH、水分、地表覆盖盆栽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香草兰栽培要维持高产稳产,在土壤管理中必须达到如下主要条件:(1)香草兰对土壤pH反应极为敏感,最适于生长的土壤pH值为6.5,在pH6.0~7。范围内生长良好,低于pH5.5和高于pH7.0都抑制其生长,低 pH的抑制作用大于高pH,酸性土壤施石灰对生长和养分吸收反应良好;(2)香草兰喜湿而好气,土壤田间持水量宜控制在60%左右,不宜低于40%和高于80%,而土壤总孔隙度宜在55%以上,毛管孔隙和通气孔隙比值以80:20为宜,通气孔隙不宜超过总孔隙度的25%;(3)香草兰对地表覆盖反应极明显,高产香草兰要求根层土壤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粘质土要达到4.0%以上,壤质土达2.5%~3.0%,砂质土达2.0一2.5 %,因此,土壤表层宜常年保持有机物覆盖和重视有机肥施用;(4)香草兰对磷素营养反应敏感,高产园土壤有效磷要达到150mg kg一 1土以上才能满足其生长和高产的要求
  • 张树珍 曾宪松 张银东 郑学勤 陈惠吟
    1998, 19(1): 34-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依兰香的花瓣及雄蕊群为外植体,在1/ZMs+2,4一nl一 2+ Kto.2的培养基上分别诱导出白色和红色的两种愈伤组织,建立了依兰 细胞的大量培养(包括固体培养,悬浮培养及发酵罐培养)体系和单细胞克隆,通过化学方法进行高产油细胞系的初步筛选,从培养细胞中分离出依兰油,对油成分作了详细的分析
  • 蔡胜忠 刘康德 李绍鹏 张少若
    1998, 19(1): 42-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结果表明,油梨嫁接苗在定植后第三、四年可在海南正常生长并开花,开花期一般在2月上中旬至4月上中旬;油梨小花开放两开两合,第1次开放雌蕊成熟 ,第2次开放雄蕊成熟,整个过程历时约24一36h;油梨异常花比例高,在20%以上,有限花序仅在部分油梨品种中出现,比例很低,一般在3%以下 根据部分油梨品种的开花物候特点,确定了部分油梨授粉品种的搭配 。
  • 金志强 彭世清 邵寒霜 孔德赛 郑学勤
    1998, 19(1): 48-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香蕉果实中提取总RNA,经反转录成。DNA第一链,根据已知植物ACC合成酶的。DNA及其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合成引物,经PCR扩增香蕉cDNA得到一长约1.IKb 的产物,对该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cDNA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括了ACC合成酶8个高度保守区中的7个,并且包括该酶的活性中心。
  • 周鹏 赵志英 郑学勤
    1998, 19(1): 52-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PBv889(a一IFN一Zb)为基因供体,利用EeoRI/pstl双酶切分离出基因a一IFN一2b,再利用现有的植物表达质粒ROKI(带pRv一Cp基因,35Spromoter/NpTn),用 xbax/sael双酶切分离出大片段(E6)作为基因受体,采用定向连接法将a一IFN一2b拼接在E6上,完成植物表达载体构建。采用DNA dot blot、RNA dot blot 对重组子进行筛选验证。
  • 陈立松 刘星辉 胡又厘 佘文琴
    1998, 19(1): 58-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抗旱性不同的荔枝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荔枝实生幼苗叶片质膜透性和各细胞器中Na+一K+ ATPase 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Na+一K+ ATPase在荔枝实生幼苗叶片中的定位是细胞溶质占总活性的80.1 %一82.32 % ,线粒体占13.34 %~ 15.25 %,叶绿体占专4.34%一4.63 % ,品种间差异不明显。(2)叶片相对含水量随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减少,抗旱性强的东刘1号下降的幅度小于抗旱性弱的陈紫;质膜相对透性随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抗旱性强的品种增加的幅度小于抗旱性弱的品种。(3)水分胁迫后第4天,各细胞器中Na+一K+ ATPase 活性均显著增加,抗旱性强的品种增加的幅度大于抗旱性弱的品种;8d后,抗旱性强的品种线粒体和叶绿体中Na+ 一 K+ ATPase 继续升高, 细胞溶质中Na+ 一 K+ ATPase 呈下降趋势,但高于对照,而抗旱性 弱的品种所有细胞器中Na+ 一 K+ ATPase 的活性均低于对照。
  • 苏明华 刘志成 庄伊美
    1998, 19(1): 64-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酶联免疫法(ELlsA)测定了水涨龙眼生理落果期间正常幼果和脱落幼果中内源激素ABA、IAA、GAs及Pi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整个生理落果期,幼果中内源激素平均含量 ABA> I-AA> GAs>iPAs。生理落果期,特别是落果最高峰期,正常幼果中ABA含量低,而IAA、GAs和iPAs含量高,脱落幼果则相反。幼果中ABA 含量高,IAA、GAs及iPAs含量低会导致生理落果,幼果中生长抑制剂(ABA)与生长促进剂(IAA、GAs和iPAs)两类激素的比值,对水涨龙眼生理落果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 张荣意 谭志琼 文衍堂 张惠梅 简日明
    1998, 19(1): 70-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乐东、东方等县西瓜种植区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在西瓜果实和叶片上的危害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和寄主范围,将病原菌鉴定为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lrulli(schaad,et al)willems,et al.
  • 戚树源 叶勤法 林立东
    1998, 19(1): 77-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印楝幼嫩枝条和叶片,在含有BA(0到0.5mg/ L)和NAA (0 一 2m g/ L)的 MS 培养基中,于25 ℃ 士 2 ℃下暗培养15 ~ 25 d ,可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生长出现2个生长峰,愈伤组织生长期和培养基中激素组成影响双峰产生时间,但不改变愈伤组织生长的双峰性质。在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中,于25℃士2℃ 下光培养15~30d,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分化。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与愈伤组织来源和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的激素及其组合有关,BAO.5 mg/L,NAA 0.l mg/L的Ms 培养基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 M14)不定芽分化能力最强。BA O.5 mg/ L , NAA O.01 mg/ L的MS培养基是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印楝小苗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中光培养15~25d,可发育成完整植株。
  • 程立生
    1998, 19(1): 83-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结果表明,朱砂叶螨体型大小的差异不能反映其地理分布的规律,也不能作为它与有关近似种相区分的特征;雌成蜻足I胫节刚毛数量的变化并不代表各地理种群之间的稳定变异,但可作为辅助鉴别特征;不同地理种群及同一种群不同个体之间阳具端锤形状存在一定差异,但仍可作为朱砂叶螨有效的鉴别特征。
  • 陈振佳 张开明
    1998, 19(1): 87-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世界咖啡锈菌生理小种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咖啡锈菌生理小种变化的动态进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