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1997年, 1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7-03-25
      

  • 全选
    |
  • 李兰芝 王哲魁 邱德勃 谢石文
    1997, 18(1): 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石蜡切片、苏木精和孚尔根等染色法,对橡胶树的双受精过程作了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1)授粉后0.5一1h花粉粒开始在柱头上萌发。随后花粉管沿 着花柱的引导组织往下生长.12 h后经珠心味进入胚囊,释放内含物。(2)卵细胞受精过程为:授粉后13一13.5 h ,精子贴附在卵细胞的质膜上.随后进入卵核 .染色质散开和出现雄性核仁。20 h后两性核仁融合,形成含一个核仁的受精卵。橡胶树的受精作用属有丝分裂前型。(3)极核受精过程与卵细胞受精类似, 但完成较快,授粉后18h便完成受精。极核受精是3个核的融合过程,由于各核结合的先后差异.有3种不同的类型:①两极核先融合成含一个核仁的次生核,然 后次生核与精核融合。②两极核先融合,但两者的核仁未融合,因此形成一个含二核仁的次生核。这样的次生核,当与精核的核质融合并出现雄性核仁后.次生 核的两个核仁才融合成一个次生核仁。然后才和雄性核仁融合。③上极核先与精核融合.然后才和下极核融合。这3种受精类型.其所形成的初生胚乳核,均含 一个核仁。
  • 曾日中 黎瑜 杨少琼
    1997, 18(1): 1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初步研究了无性系RRIM60健康与死皮橡胶树胶乳的核酸、蔗糖、无机磷和硫醇的含量及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分析了它们与胶乳产量和死皮之间的关系,认为死皮树胶乳中核糖核酸酶活性的增强和核酸含量的下降是割面局部组织衰老现象的反映
  • 张运强 张辉强 邓晓东
    1997, 18(1): 16-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南岛橡胶树红根病病原菌的种与国外报道的橡胶树红根病菌是相同的。但子实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的微观结构—担孢子、管孔间隔膜等特征存在差异,对 十三吗琳农药的反应、培养菌的生长速度和担孢子萌芽等也有所不同。初步认为,海南岛橡胶树红根病菌可能有2个不同的变种。
  • 林德光
    1997, 18(1): 24-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典型相关分析的形成过程,并分别对总体及样本典型相关系数及典型变量作了系统的导出。文中对典型相关的性质及其与简单相关、复相关的关系, 以及典型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测验,均作了详尽的论述。最后,对海南省62个国营橡胶生产场的投入与产出因子作了典型相关分析,服务于生产实践
  • 梁继兴 林电 张少若
    1997, 18(1): 36-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海南省土壤陈列室的土壤为主要研究材料.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1995)为依据,根据多年研究结果,按该新的分类系统将海南省土壤分为10个土纲(即:人为土、火山灰土、铁铝土、盐成土、潜育土、均腐土、富铁土 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19个亚纲、34个土类和62个亚类。
  • 邢谷杨 林鸿顿
    1997, 18(1): 42-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测定2一8龄胡椒植株总生长量和干物质产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增加。5一8龄胡椒植株营养组织每株干物质产量为7.91kg。生殖组织即果穗每株干物质产量 为.41kg。果粒占果穗干重的93.3%,果梗占6.7%、植株营养组织中不同器官干物质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枝条>叶片> 蔓 > 骨干根 > 细根。营养组织中的养分 含量氮最高,钾次之,再次为钙、镁、磷。各主要元素氮、磷、钾、钙、镁之间的比值为15.6 : l : 12.8 : 10.6 : 2.1。果实中氮含量最高,钾次之.再次为钙、镁、磷。它们之间的比值为13.3 : 1 : 9.7 : 3.1 : 1.2。以每年每公顷产黑胡椒7500kg计,则每年每公顷消耗的氮172.65kg,磷13.35吨.钾122.7kg, 钙40.8吨,镁 15. 15 吨
  • 邵寒霜 李继红 陈守才 郑学勤
    1997, 18(1): 46-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解淀粉芽抱杆菌中提取染色体DNA,经过PCR扩增得到Bamase(核酸酶BN)基因,然后克隆到质粒P的Smal位点上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核酸酶B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序列相比具有99.7%的同源性,长度为336bP,根据核苷酸序列推断的氨基酸序列则完全一致。该工作为以后利用核酸酶的特异表达来获得 雄性不育植物打下了基础。
  • 张家明 孙雪飘 郑学勤
    1997, 18(1): 50-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人工合成的柞蚕抗菌肤D基因和天蚕抗菌肤B基因分别接上启动子和终止子,克隆到双元表达载体pBinl9上,构建成双价抗菌肤基因表达载体pTBD。用三亲交 配的方法将pTBD导入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再通过农杆菌将抗菌肤B、D基因导入广霍香,获27个转基因植株。杂交结果表明,抗菌肤B、D基因已同时整合进 3个株系染色体组中。与病原细菌试管共培养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获得较强抗病性。盆栽接菌试验结果也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较强抗病性。
  • 周鹏 郑学勤 陈向民 刘北洋
    1997, 18(1): 58-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人工接种PRv(木瓜环斑病毒)和大田自然攻毒试验。检测了木瓜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转基因木瓜(PRV一CP)和木瓜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核酸酶NS 基因的双价基因(PRv一CP一SN)转基因木瓜(PRvotCP一SN④)对PRv侵染的抗病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转基因植株对PRv的侵染表现不同程度的延缓 能力,部分植株能抵抗PRV达2一3个月以上,甚至更长时间。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显著性测验结果表明,PRV一CP一sN④的大田自然攻毒表现对PRV的抵抗能力比P RV一CP④的强。
  • 潘俊松 刘志听 郑学勤
    1997, 18(1): 63-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石解兰病株中获得一个病毒分离物,利用曼陀罗进行分离纯化和繁殖.并通过梯度离心获得提纯病毒,经生物学、血清学鉴定及电镜观察,鉴定该分离物属 于建兰花叶病毒(cyMv)。分别用纯化病毒及sDS一PAGE回收病毒外壳蛋白免疫家兔,获得2种特异性抗血清,并用SPA一ELISA方法对兰花样品进行了检测研究
  • 罗永明 金启安
    1997, 18(1): 71-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记录了海南岛人心果害虫11种、木菠萝害虫15种, 并对人心果主要害虫人心果云翅斑螟及黑网珠蜡蚁、木菠萝主要害虫榕八星天牛及黄翅绢野螟的形态、生物学作了记述
  • 潘贤丽 沈金定 杨业隆 符瑞敏
    1997, 18(1): 79-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脊胸天牛是我国芒果生产的重要害虫。海南各种类型的芒果种植区都有此虫为害,但损害程度其种植历史、树龄、品种和管理水平而异。采取狠抓“三期”( 即芒果生长早期,天牛为害早期和长期)治理,以人工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和其他方法的综合治理策略及措施,能有效地控制脊胸天牛对芒果树的危害。
  • 谭仕东 韦金道 兰如新
    1997, 18(1): 84-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龙眼害虫群落内部物种的组成和数量,采用群落的几个参数进行分析和探讨群落内部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为害龙眼的害虫有31科67属76种。优势种 有13种。每年3一9月是主要害虫发生为害高峰期,是生产中防治的重点。多样性指数以5、6月份最高( H = 3.7 5 ),2月份最低( H = 0 .5 5 )。害虫生物学 特性、树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等都是影响害虫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
  • 杨叶 黄圣明 刘秀娟
    1997, 18(1): 92-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聚丙烯酞胺薄层凝胶电泳技术,对5个地区潜伏侵染香蕉果实的芭蕉炭疽菌,共10个分离菌系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多菌灵杀菌剂处理后 ,耐药性增强或产生了抗药性的菌系,普遍表现出酶带数相应增加及酶带活性增强。
  • 张荣意 谭志琼 俞奔驰 晏为民
    1997, 18(1): 96-1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瓜三 叶枯病是海南省西瓜栽培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病害。通过对该病原菌的培养特性、形态特征和寄主范围的测定,鉴定出西瓜三叶枯病的病原为极 孢属。采用含毒介质法,进行了8种药剂对该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扑海因和代森锰锌抑菌效果最好
  • 漆智平 唐树梅 洪彩香
    1997, 18(1): 105-1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海南花岗岩砖红壤上对柱花草进行了施用磷钾肥料配比试验。结果表明:(1)施用磷肥促进柱花草根系生长,根量增加。(2)施用磷肥促进地上部株高的增长 和干草产量的提高,随磷肥用量增加产量比对照提高9.9%一23.8%;钾肥施用,随钾肥用量的增加产量提高9.6%一17.9%。(3)磷钾肥能显著改善柱花草的品质,施磷可提高其蛋白质含量和干草全磷含量。施钾有降低其蛋白质含量的趋势和增加草粉灰分含量。(4)根据磷钾肥与柱花草产量建立的回归模型计算,花岗岩 砖红壤上最佳经济施肥量为P205 113.9kg每平方分米,K2O 125.9kg每平方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