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1996年, 1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6-03-25
      

  • 全选
    |
  • 郝秉中 吴继林 谭海燕
    1996, 17(1): 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巴西橡胶树幼茎切割后乳管的堵塞。发现在切割后乳管伤口有一个由蛋白质物质组成的网,它与絮凝的橡胶粒子将管伤口堵 塞。组成这个网的蛋白质物质主要来自黄色体的内含物,特别是微纤维。讨论了这种蛋白网在乳管切割后堵塞中的作用。
  • 周倩苹 潘秋红 黄绵佳 蔡世英
    1996, 17(1): 7-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橡胶树93一114、RIRM60品系幼苗的叶片为材料,以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酶谱带数量与活性的动态变化为依据,系统研究它们对低温、变温以及多效哇(PP33)的效应,结果表明,室温下2个品系之间同工酶谱带数量均不同;RRIM60品系比93一114品系敏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比细胞色素氧化酶 同工酶敏感。比较不同条件下诱导呈现的新的同工酶带,发现PP3, 在常温下诱导呈现的新的同工酶谱带,与低温、变温条件下所呈现的新的同工酶谱带的位置(fR值)完全相同。
  • 陈慕容 董建华 王秉忠
    1996, 17(1): 14-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春花(vinca:osca)感染橡胶丛枝病原后,叶片的生理参数发生变化:(l)蛋白质、氨基酸、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2)光合速率下降、呼吸速率上升 ;(3)脯氨酸含量下降、纤维素酶活性上升;(4)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同工酶谱发生变化;(5)相对透性增加;(6)蛋白质凝胶电泳谱带发生变化,其中染色最深的一个主要谱带,推测是催化C姚固定的二磷酸核酮糖梭化酶(RuBpease)蛋白带,随病情加重而明显减弱。
  • 廖建和 邱孔锡 陈永平 陈达益
    1996, 17(1): 20-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ENR/NR共混物中,塑化剂TBEP、iDolaPtc7017的平衡分配系数Kd随硫化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填充炭黑的共混物的Kd值减少。塑化剂起到降低ENR相Tg和平衡两组份粘度的作用;NR/ENR共混物能获得较优的减震性能和其他力学性能。
  • 许勤周 黎忠诚 朱俊洪
    1996, 17(1): 26-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热院一30型高杨程喷雾机垂直喷雾高度能达到16一17m,满足了防治橡胶树等高大乔木病虫害的要求,主要是在技术上做了两项较为重要的改进:一是设计和增配了徽型描液泵,提高了输液量和输液高度;二是改变了风机叶轮叶片的角度,提高了风机的风量和风压。
  • 周玉婵 唐友林 谭兴杰
    1996, 17(1): 32-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2,4一D、GA3、Nz、A、ABA和乙烯利对紫花芒果后熟的作用。2.4一D、GA3和Ni气入对芒果后熟期的颜色转黄、叶绿素降解、类胡萝卜素(总类胡萝卜素。a一胡萝卜素、p一胡萝卜素或叶黄素上升和硬度下降有减慢作用,能延缓果实的后熟,其中以GA,最明显;乙烯利和ABA则加速芒果的后熟;5种生长调节 剂最终都可导致可溶性糖含量上升;除GA3可延缓果肉的酸度下降外,其他生长调节剂对酸度变化影响不大。
  • 刘秀娟 黄圣明 杨叶
    1996, 17(1): 38-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保湿时间、孢子浓度、营养和光照等条件,对潜伏侵染在香蕉果实中的芭蕉炭疽菌的分生孢子萌发、菌丝体生长和产孢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来自广东茂 名、化州、台山和海南琼山的芭蕉炭疽菌分离系I一W号,均表现出在10%RH下,3h后分生孢子开始萌发,gh后达最高;RH < 90%时,萌发率急剧下降;孢子浓度超过1 x l0的六次方个/ ml 时,不利孢子萌发 ;增加营养可提高孢子萌发率;黑暗较光照条件下更有利于孢子萌发和菌丝体生长,但产抱则相反;最适合 菌丝体生长的PH值为6一7。其中海南琼山分离系W号的孢子萌发和菌丝体生长速度都极显著地高于广东3个地区的分离系(I一 111号), 但产孢较差。孢子也 较大,其致病性高于广东台山和化州的分离系。似乎不同芭蕉炭疽菌分离系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差异有关。
  • 张华昌 梁淑云 谭乐和
    1996, 17(1): 45-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印尼南榜(TPyeLampong)为材料,进行胡椒叶片营养诊断采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叶片所带花蕙出现绿色小果占其长度1/3一12/时。该叶片完全稳定(叶 片从出鞘到完全稳定需要30一35d),从叶序算,它是倒数第2片叶。此时倒数第l片嫩叶长3.0一4.5cm、宽2.0一2.5cm。以位于植株中部、阳面、短枝上的带 花穗完全稳定叶为最佳采样叶;一年中以3一4月和9一10月为采样时间。一天中除1:200一1:40时外,其它时间均可采样。
  • 董建华 王秉忠
    1996, 17(1): 50-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塑料袋一年生咖啡苗定期停止淋水,使土壤遭受不断加剧的干旱胁迫,以检测水分供应对咖啡生理状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轻度水分胁迫,如ld不淋水, 即导致咖啡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含水量、气孔开张率、水势等生理参数开始下降;而过氧化物酶活性、脯氨 酸和丙二醛含量以及细胞透性等生理参数开始上升,且随土壤水分胁迫的逐步加剧,上述各生理参数呈渐进性恶变。光合速率对土壤水分的反应属敏感参数之一,轻度干旱即使光合速率明显下降。高温间歇干旱期,常规管理的田间含水量能使咖啡光合速率受到抑制,灌水可促使光合速率提高。
  • 林日健
    1996, 17(1): 57-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旱季大田条件下对3个咖啡品种(系)叶片气孔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孔阻力的日变化,除小粒种S288的向阳叶气孔在睛天的中午有关闭现象外, 各品种(系)的荫蔽叶和向阳叶基本上呈“ ’U ’字型。种间气孔阻力的大小顺序荫蔽叶和向阳叶均为 S288> 24 一 11 > 21。回归分析结果表,影响 叶片气 孔阻力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太阳辐射。叶龄和叶位对气孔阻力有影响,叶序上气孔阻力的大小顺序为中粒种3叶<1、2叶<4、5、6叶,小粒种3叶<2、4叶(5、1、 6叶。
  • 庄南生 梁达德
    1996, 17(1): 63-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和Gicmas染色制片法对中粒种咖啡和大粒种咖啡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粒种咖啡的核型为Zn = 10 m 十 12 sm (ZSAT) ,大粒种的核型为Zn = 2 2 = 12 m 十 10s m ( ZSAT ),根据tSebibns的核型分类标准,均属于ZB类型。
  • 郑成木 陈辉 饶世永
    1996, 17(1): 67-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南山栏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与普通栽培水稻相同,即Z n = 24 ,并同属ZB核型。山栏稻染色体组中有9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水稻对照品种为5一6对),1一2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水稻为4一5对),1一2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这表明山栏稻核型比水稻更为对称。山栏稻染色体组的异染色质含量平均为46.1%,低于水稻对照(平均为50.1%)。异染色质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形式与水稻对照基本相同,多数是位于着丝点两侧(或再加一个短臂),只有少数(1一2对)染色体表现异染色质化。
  • 梁达德 庄南生 潘佐柳 闭振辉
    1996, 17(1): 75-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正红花油(Rdel Fower011.RFO)预处理、无解离涂片和iGemsa染色的方法对黄果西番莲的染色体核型进行观察和分析,其核型为 Zn = Z x = 1 8 = 1 2 m ( 4 SAT ) + 6 sm;按 Stebbins核型分类标准,属于ZA型 。
  • 窦志浩 周钟毓 蔡景光
    1996, 17(1): 79-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8个3年生刚果12号按无性系(含对照)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蓄积量、抗风率、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冲击韧性等8个性状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每一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用综合评判法选出了2个综合性状好的优良无性系热研B号和大坡87号,判定白石岭06号、上蛹02号和府城 03号等为综合性状较差,应淘汰或限制推广的无性系。
  • 罗永明 彭正强 金启安
    1996, 17(1): 85-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海南岛莲雾害虫23种,并记述了主要害虫角盲蜻、莲雾痪木虱、蓝绿象及白裙枯夜蛾的为害、形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 罗永明 彭正强 金启安
    1996, 17(1): 91-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白裙摘夜蛾是莲雾的主要害虫,幼虫为害叶片呈缺刻状,严重发生时可将叶片吃光。此虫一年发生12代,一代需时27一44d。发生严重时可喷90%敌百虫80倍液防治
  • 陈秀蕙 潘学峰 刘国民 李任珠
    1996, 17(1): 96-1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果表明:诱导绿宝石喜林芋叶片产生愈伤组织频率最高的培养基是MS + B A O . 05 m g /L 十 2 , 4 一 D1.0mg/L最适于愈伤组织分化的基本培养基是N 6 ; 3m g l/ L的 B A 、 z T 和 KJ均能诱导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其中以BA为好;CH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有促进作用。N6 + B 7A m 以 L + BI A I . o m以 L对不定芽的增殖效果较好,30d可增殖9.4倍。l2/ M S + I BOA . s m g / L 诱导生根效果好。试管苗移栽的成活率高达 98 %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