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1995年, 16卷, 第增刊期
    刊出日期:1995-12-25
      

  • 全选
    |
  • 黄俊生 孔德睿 黄峰
    1995, 16(增刊): 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菠萝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间30d,EMS(甲基磺酸乙醋)诱变剂浓度对愈伤组织的存活率有影响,而对继代d5到15d的愈伤组织类型,三种EMS浓度(0.25%一0.75%) 影响不显著。EMS诱变处理时间对存活力影响很大,而且愈伤组织类型即继代培养天数也与EMS诱变处理有关。继代15d的愈伤组织可选择0.25%一0.75%EMS浓 度和10h诱变处理时间;而继代30d的愈伤组织可选择0.75%EMS浓度和10h诱变处理时间。愈伤组织切割为几小块后,如果不经过一定时间(15d一30d)的预培养 ,如Yl经EMS诱变后将大多数死亡,达不到最后选择的目的。未经EMS诱变剂处理的继代愈伤组织,在经脯氨酸浓度为1.0%的选择培养基培养20d再在基本培养基 中继代培养时,愈伤组织的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最后死亡;而经EMS诱变处理的菠萝愈伤组织,在轻脯氨酸浓度为1.0%的选择培养基培养20d后还有28.6%的存活 率。这说明经EMS诱变剂处理的愈伤组织出现大量的变异,其中有部分变异细胞可以在经脯氨酸存在下的选择培养基生长。经EMS诱变处理并经经脯氨酸选择继代后存活下来的愈伤组织,其体内游离的脯氨酸含量是对照组的1.6一2.8倍,这说明经EMS诱变处理是有效的
  • 刘志听 潘俊松 郑学勤
    1995, 16(增刊): 7-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核酸杂交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的香蕉花叶心腐病进行了诊断检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32P标记的克隆化的CMv一CP基因 。DNA探针,通过斑点杂交法可检测出IOgP的病毒RNA,并能够从IO0gn植物总核酸中检测到病毒核酸,对感染CMV的香蕉植株可做出正确诊断;用CMv一CP基因两端引物,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一PCR)。对染病香蕉植株总核酸直接扩增,可获得异性的DNA片断
  • 张锡炎 伍世平 刘志听 邵寒 郑学勤
    1995, 16(增刊): 13-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海南大田感染花叶病毒的香蕉叶片中分离病毒及其RNA,在AMv逆转录酶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eDNA第一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PeR(erasehainReaet ion)扩增,得一kIb左右片段。补平后克隆到pBS质粒的cEoRv位点,测得该片段长986bP。分析表明它包含有完整的香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其编码区的核昔酸序列与CMv一C株系的同源率为8.6%,CMV一Q株系为75.0%;氨基酸残基序列与CMT一C株系同源率为85.8%,CMV一Q株系为64.4%。
  • 张银东, 张锡炎, 曾宪松, 郑学勤
    1995, 16(增刊): 19-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香蕉CM黄瓜花叶病毒)一v(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到能在植物里表达的侧川载体BH,然后再将此基因连同355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克隆到另一植物表达载体PBlZ 的iHnd皿位点,构成一个既有选择标记的NPTl基因,又有报告基因GUS的嵌合基因表达载体,且每个基因都有各自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利用基因枪将带有NPTn 一CMv一BH一CP一GUS基因的质粒载体导入香蕉试管苗的幼芽中,培养Zd后检测GUS基因的表达,观察到不同细胞层次都有X一lGcu反应
  • 金志强 彭世清 孔德蓦 郑学勤 李建国
    1995, 16(增刊): 26-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香蕉(Musaparadisiea L. var. sapient,m ktze)果实依据果皮颜色的变化分为5个成熟度,分别测定各成熟度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呼吸强度、果皮及果 肉的ACC含量和叶绿素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确定了呼吸跃变发生的时期,讨论了乙烯释放速率与呼吸强
  • 周鹏 郑学勤 陈向民
    1995, 16(增刊): 31-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农杆菌LBA4404介导木瓜环斑病毒外壳蛋白PRSv-CP与核酸酶联合基因,通过振动共培养法转化番木瓜子叶型胚状体,在选择培养基上筛选诱导再生转基因植株。NPTl分析和oSuthe rnblot DNA 分子杂交结果表明。PRSv一CP一Nueleasc嵌合基因已整合到番木瓜核基因组中。
  • 周鹏 郑学勤
    1995, 16(增刊): 36-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对番木瓜环斑病毒外壳蛋白(PRSv一CP基因转基因植株进行表达蛋白的检测。lEISA的结果表明,外壳蛋白基因 已在转基因番木瓜中表达;wocmblot分析结果表明,外壳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产物具有与天然蛋白同样的大小及相同的血清学反应 。
  • 周鹏 郑学勤
    1995, 16(增刊): 40-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胚状体振动共培养法将农杆菌LBA4404介导的复制酶基因转入番木瓜,经过含有卡那霉素100ug/ml子的培养基筛选培养,获得了转化植株.NPTn分析和oS uthernblot分子杂交结果表明,复制酶基因iNb片段已整合到番木瓜的核基因组中。
  • 张树珍 曾宪松 郑学勤 陈惠吟 咎丽梅
    1995, 16(增刊): 44-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香荚兰幼茎在MS+BA,+NAA5培养基上培养40d,其表面形成白色、团状的愈伤组织,这类愈伤组织可继代培养而增殖。愈伤组织在MS+BA2一3+NAO.5培养基上培养30d后形成许多颗粒状原球茎,原球茎可进一步继代增殖。将原球茎接种在l/ZMS+BAI十lB0.5培养基上培养约30d。原球茎即可发育形成小植株,小植株进 一步增殖形成丛生芽。无根苗在l/ZMS十IAA:培养基上培养20d后生根,移栽成活率达100%。
  • 刘志听 潘俊松 吴豪 郑学勤
    1995, 16(增刊): 49-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海南西番莲病株中分离获得一个病毒分离物,根据鉴别寄主生物学反应、粒体性质和血清学性质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CMV)。该分离物接种西番莲可引起花 叶和叶下卷,有时可变成隐症,在一些指示植物上的症状和其它CMv株系相同,但在三生烟接种叶上表现局部黄斑,然后逐渐发展成系统花叶。提纯获得了纯化 病毒,并免疫家免制备出抗血清。电镜观察病毒粒体为等轴对称形态;SDS一PAGE显示其外壳蛋白由一种分子量为28KD的亚基组成;琼脂免疫双扩散和ELISA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离物和CMv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
  • 胡新文 郭建春 邵寒霜 李晓娟 郑学勤
    1995, 16(增刊): 54-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采自云南屏边的马槟榔叶片中分离提纯到DNA,依据植物超甜蛋白Mabinlin的氨基酸序列,回译出Mabinlin的核苷酸序列,用简并密码子优先使用的原则和计 算机DNA系统分析,设计基因的上、下游引物,通过快速扩增得到Mabinlin基因的PcR产物。用平末端内切酶cEoRv和Smal分别消化质粒Bluesscript和 Pvz一l, 在标准缓冲液条件下,使用2mmol/L dTTP和Taq多聚酶, 70 ℃ 温育2h,反应中缺乏dTTP以外任何其它核苷酸均可导致线状载体3端单一T的增加,此T一载体可 用于Mabinlin基因的分离与克隆。其克隆效率比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到平末端载体上的效率高出100倍以上。
  • 金志强 彭世清 孔德春 郑学勤 林俊芳 陈如凯
    1995, 16(增刊): 59-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改良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胶同工酶测定法对平菇、猴头菇、常尾猴头菇、木耳、灵芝、紫芝的菌丝进行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测定,发现其菌丝体内均有活性,且不同真菌其活性不同。猴头菇菌丝的OSD活性最高,达3120.12U/g湿菌丝。同种真菌的菌丝随着菌丝培养时间的 增加而酶活性减弱,活性在真菌的整个生活史中是不稳定的
  • 王宇光 郭建春 郑学勤
    1995, 16(增刊): 65-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带有Trp启动子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WCC8能有效地表达西红柿Cu/Zn SOD基因,该表达蛋白在菌体中具有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受体菌SOD基因的表达 。据SDS一PAGE分析,表达SOD蛋白占菌体总蛋白20%左右,其活性达3.0x10 5 V/L发酵液。还利用NBT法对表达SOD蛋白的活性进行了研究。
  • 文新 郭技 莫少坚 张毓如 吴泽文 宋力 黎天锋 罗布 黎启枪
    1995, 16(增刊): 71-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肉桂泡盾盲蜷吸食肉桂枝条的汁液,造成微小伤口,并携带可可毛色二抱菌,使肉桂枝条容易被该菌侵染,造成皮层坏死,引发极严重的枝枯病。在某些林分, 其它枝梢害虫如肉桂双瓣卷蛾、肉桂小峰、肉桂痪蚊、肉桂木蛾、肉桂天牛,它们的为害也能不同程度地引起肉桂的枝梢枯死。
  • 唐湘梧 邢治能 林坚毅 杨日福 曾汉强
    1995, 16(增刊): 79-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地处热带北缘的广东省进行了三年两地的筛选研究,优选出柱花草新种质—L87、L8、和L97,它们的鲜草产量、种子产量和抗病力均极显著优于目前推广 的当家品种“格拉姆”和“184''
  • 郑成木
    1995, 16(增刊): 83-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海南山栏稻16个品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I的核仁与核仁组织者的数目及动态,并与水稻和水旱稻杂种F,作比较,发现山栏稻近半数品种具有3对核仁组织者,比水稻多出l一2对,而且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核仁消失的时期比水稻晚。结果表明,海南山栏稻的遗传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