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1994年, 1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4-03-25
      

  • 全选
    |
  • 周钟毓 郭祁源 詹赛荣 刘晋兴
    1994, 15(1): 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了1~8龄6种产量早期预测方法对未知产量橡胶人工授粉苗(树)产量预测的准确度。结果表明:“小叶柄胶法”准确率最高。“叶脉胶法”、“4龄试割法”和“有性系第一割年产量法”的准确率相近,但“叶脉胶法”比后2种方法可分别提早3年和7年进行预测。因此,对未知产量的橡胶人工授粉苗在1龄时,先用“叶脉胶法”初选,淘汰一定数量的低产植株,然后用“小叶柄胶法”决选。这样能缩短育种周期,节省土地和劳力,使有希望的无性系能较早地在生产中推广。 
  • 梁茂寰 吴云通 黎德舜 黄华孙 何进威 方家林
    1994, 15(1): 11-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和模糊集的方法,选用相应的权重系数,算出橡胶树各品种隶属度和模糊概率值的大小,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有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作了扼要的说明。 
  • 董建华 王秉忠
    1994, 15(1): 17-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橡胶植株经根部吸收的硝态氮,主要由根进行还原,不上运到茎和叶。茎和叶基本不含硝态氮,也不具有硝酸还原酶活性。2.离体橡胶根、茎(包括树皮)、叶、叶柄各营养部位都可独立吸收硝态氮,并可诱导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经同浓度硝态氮的诱导,叶柄和树皮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最强,叶和根的较弱。3.铵态氮也可诱导橡胶树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而且铵态氮和硝态氮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诱导相互有增益效应。4.对橡胶连体或离体的叶和树皮单一施加稀土微肥也可诱导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完全营养液中添加稀土钼可大大提高橡胶苗根系的硝酸还原酶活性。 
  • 徐凤飞 吕飞杰
    1994, 15(1): 29-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改性剑麻纤维一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对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包括剑麻的改性方法,分散剂与胶乳的预处理,粘合体系的选择等,同时还观察纤维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工艺,保证纤维能均匀地与橡胶复合,且两者有足够的粘合强度,所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 
  • 许能琨 余让水 孙光明 李兴贵 何就
    1994, 15(1): 39-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在玄武岩发育的铁质砖红壤上进行,没有N、P、K、Ca、Mg5种肥料,每种肥料设4个用量。1983一1990年的试验结果是:N、P、K、Ca肥对剑麻(H.11648)的鲜叶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对出麻率,则K、Ca肥增产极显著,N肥增产显著;对纤维拉力,则5种肥料都没有明显的影响;对剑麻叶片的矿质组分,5种肥料均有显著影响。 
  • 黄伙平 郑国基 黄维南 陈培德 刘鸿洲 童庆宣
    1994, 15(1): 47-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果表明,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D)为控制香荚兰落果的有效药剂。用30μg/mL溶液在香荚兰初花授粉后30天喷雾,每隔10天1次,连续3次,可使香荚兰落果率由35.4%降低到4.5%,防止落果效果良好,而且该药对香荚兰生育和果荚鲜重、干重及香兰素含量均无不良影响。
  • 张少若 刘康德 蔡胜忠
    1994, 15(1): 53-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海南岛西部(白沙木棉地区)油梨引种试种试验,于1991~1992年对10多个油梨品种进行了营养诊断的研究,结果表明:油梨叶片养分含量月变化极明显,品种间养分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各品种养分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油梨叶序间(第1,3,5片叶)养分含量变化因生长季节不同而异,5~7月叶序间各种养分差异都不显著,9月N、P显著,11月K、Mg显著;油梨正常结果树消耗N、K明显高于非正常结果树。研究结果初步确定了海南岛西部(白沙木棉地区)油梨的适宜采样时间为5月和9月,第3片成熟叶养分含量的适宜范围为:5月份N2.45~2.75%、P0.18~0.22%、K1.00~1.14%。(Ca0,66~0.84%)、Mg0.35~0.40%;9月N1.75~2.60%、P0.13~0.20%、K0.8~1.2%,(Ca0.55~0.70%)、Mg0.25~0.30%,B11~14μg/mL、Zn16~23μg/mLCu6~7μg/mL、Fe37~51μg/mL(Mn360~490μg/mL)。 
  • 龚洁敏 金志 孔德骞 郑学勤 金建华 刘芝华 陈章良
    1994, 15(1): 65-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Total RNA was isolated from banana fruit (Musa nana Lour). The first strand of cDNA was synthesized with Oligo dT as a primer. The calmodulin gene of banana was obtained by PCR techniques vith primers synthesized according to the two oligo-polynucleotide extremities of the DNA sequence of barley calmodulin gene and cloned into BluescriptSK" vector. A full length of cDNA encoding calmodulin gene was sequenced and analysed. Its nucleotide sequences share 81.9%-95.3% sequence identities as compared with calmodulin genes of alfafa, rice, barley, potato, carrot, maize ?and pea. It was cloned into protein expression vector pTrcHisB and obtained high levels of expression in E. coli.
  • 张家明 郑学勤 孙雪飘
    1994, 15(1): 73-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藿香叶片外植体在含2.4-D0.05μg/mL、KT0.5μg/mL的培养基上培养30天,形成大量灰色巯松愈伤组织。这种愈伤组织在KNO3加倍、蔗糖调整到4.0%的MS培养基中悬浮培养,50天左右产生胚性细胞团块。将这些胚性细胞团块转移到含IBA1μg/mL+BA1μg/mL的MS培养基上培养20天左右分化出具2片真叶的小苗。继续培养,愈伤组织可不断分化增殖,产生大量试管苗。叶片外植体在含BA0.3一0.6μg/mL的培养基上,也可不通过愈伤组织阶段,直接分化出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繁殖系数极高,在含BA0.5μg/mL的培养基上单株培养,1个月可增殖到60多个具2片以上真叶的小苗。试管苗可直接在增殖培养基中生根,移栽成活率100%。未生根的试管苗扦插在砂床上,5天左右生根,一般都能成活。 
  • 文衍堂 黄圣明
    1994, 15(1): 79-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海南、广东两省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的研究表明,其症状是:叶片病斑初期呈水渍状,后转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表面隆起,常受叶脉限制,深褐色至黑色,边缘常有黄晕;枝条和果柄上呈现凌形,黑色溃裂,伴有胶粘物质渗出;果实上,病斑初时水渍状后转黑色,隆起,星状开裂。根据其细菌学性状、寄主范围和血清学反应的测定结果,病原菌彼鉴定为野油菜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型[Xanthomonascampestrispv,mangiferaeindicae(Patelet,al)Dye]。 
  • 冯淑芬 李凤娥 何朝族 林坚毅
    1994, 15(1): 87-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表明,笔花豆炭疽病主要由胶孢炭疽菌引起。病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8℃,最佳湿度为100%,最适pH值为6-7,连续光照对病菌生长有抑制作用,黑暗有助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分生孢子在葡萄糖液中生长和发芽最好。该病害主要在多雨地区发生流行,主要感病品种为库克笔花豆和格拉姆笔花豆。 
  • 李文楚 温刘发 黄自然 张家明 郑学勤
    1994, 15(1): 97-1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柞蚕滞育蛹经注射大肠杆菌E.coliK12D31诱导产生含杀菌肽的兔疫血淋巴,对十多种热带作物病原菌特别是对广藿香、桉树、白豆蔻青枯病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菜豆黑斑病菌(PseudomonassyringaePVsyringae)和菜豆晕疫病菌(Pseudomonassyri-ngaePVphaesiolis)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其杀菌圈直径达20mm以上。以DU一70分光光度计用比浊法测定杀菌肽对假单孢杆菌的杀菌作用,发现同一菌种不同寄主其浊度变化规律基本相同,而对黄单孢菌的不同菌株其浊度变化规律则不一致。 
  • 符悦冠 林廷谋 张俊宏
    1994, 15(1): 103-1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木薯、木瓜的叶片为饲料,在室温(25-28℃)条件下通过对朱砂叶螨的饲养和生命活动观察而组建了其室内种群生命表,并计算其内禀增长率及其它种群特征参数。在木薯和木瓜上,朱砂叶螨的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2576和0.2985,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1.2938和1.3479,净增殖率分别为26.3870和24.0208,世代平均历期(T)分别为13.2920天和11.1739天,种群加倍时间(t)分别为2.6908天和2.3221天;在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所占比例分别为90.9271%和91.8514%,成熟期所占比例分别为9.0735%和8.1546%。从生命表中可看出,木薯和木瓜是朱砂叶螨的适宜寄主,在两寄主上,朱砂叶螨具有较大的种群发展潜力。 
  • 郭建春 郑学勤 孙荚华 胡新文 梁静思
    1994, 15(1): 109-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多种同工酶的分析和比较,对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L.exHook.)Und-erw.]、毛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Mont.)Sacc.]、紫木耳[Auriculariasp.]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初步确定紫木耳并非独立种,而是黑木耳的变种。 
  • 郭建春 郑学勤 孙荚华 胡新文 梁静思
    1994, 15(1): 115-1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多种同工酶的分析和比较,对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L.exHook.)Und-erw.]、毛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Mont.)Sacc.]、紫木耳[Auriculariasp.]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初步确定紫木耳并非独立种,而是黑木耳的变种。 
  • 冯子华 罩炳荚
    1994, 15(1): 119-1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海南省农业投入产出的历史资料,运用Micro-TSP软件,分析评价了海南省改革开放14年来农业投入产出的发展状况,建立海南省农业投入产出的生产函数模型,对海南省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进行评估,并运用模型进行了预测,讨论海南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 林日健 江梅
    1994, 15(1): 127-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主成份分析法,以海南19个市县为单位,从自然资源、生产集约程度、生产水平及农业商品化程度方面分析了农业系统的地域分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域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