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1992年, 1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2-09-25
      

  • 全选
    |
  • 黄俊生 孔德謇 邓晓江 蔡世英
    1992, 13(2): 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巴西橡胶树高产无性系热研7-33-97的新鲜胶乳为材料,分离纯化HMG-CoA还原酶的实验结果表明,低温下收集胶乳,在49000g,15℃下离心60min,离心胶乳底层部分经2%BrijW-1表面活性剂处理,可将其中结合在黄色体膜上的HMG-CoA还原酶洗脱下来,经40%(NH4)2SO4盐析、Blue-dextron-agarose亲和层析、Mono Q(Pharmacia)离子交换层析,可达到HMG-CoA还原酶的纯化。用C? Ultrapore TM反相柱(Beckman高效液相色谱)鉴定其纯度,用DU-70酶动力学分析系统(Beckman)检测底物NADPH在340nm处的消减,测定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酶促反应动力学曲线的分析结果,前20min酶的反应初速度呈线性关系;以吸收光谱曲线分析发现,HMG-CoA还原酶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峰;用SDS-page测定酶亚基分子量为42K道尔顿;用IEF测定该酶的等电点为pH5.8。 
  • 王秉忠 董建华 孙明增
    1992, 13(2): 9-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橡胶树不同物候期籽苗的芽接成活率及有关生理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①伸长期和展叶期籽苗的芽接成活率明显地高于变色期籽苗的芽接成活率。②伸长期和展叶期籽苗的组织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可溶性糖、淀粉、水溶性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含量及细胞质浓度都比变色期籽苗的高。③伸长期和展叶期籽苗的水势比变色期的大,而细胞透性则反之。④伸长期和展叶期籽苗的“根冠比”比变色期籽苗的大,但蒸腾强度却相反。由此表明,变色期籽苗的持水力和对水分的调控能力均较差,另一方面营养水平较低,这可能是该物候期芽接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 蔡世英 周倩苹 潘秋红
    1992, 13(2): 15-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离体橡胶叶片为材料,以物质代谢及膜系统结构为依据,研究PP333(多效唑)对橡胶叶片的抗冷效应,结果表明,以200μg/ml PP333预处理叶片24h,效应最佳; PP333能有效地缓解经零上低温或0,5℃变温处理的叶片的蛋白质、总核酸和DNA的破坏,控制叶片含水量的下降,阻遏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的提高,增强叶片的抗冷性;橡胶叶片冷害的敏感温度为5℃,PP333增强其抗冷性的最有效的温度也是5℃;抗冷性较差的品系对PP333的反应更强些。 
  • 廖建和 吕飞杰
    1992, 13(2): 23-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计、强力试验机等仪器,开展环氧化天然橡胶/丁腈橡胶共混物硫化条件的研究,包括配方的选择、制备工艺、贮存时间等方面,从而确定适宜的硫化条件与工艺,并据以制备出具有一定程度共硫化的硫化胶;与环氧化橡胶、丁腈橡胶、天然橡胶/丁腈胶共混物相比,环氧化橡胶/丁腈橡胶共混物在力学与耐油性能上均有所改善,因此可以在工业上应用。 
  • 赖怡桐
    1992, 13(2): 31-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天然橡胶的生物合成机理,研究了天然橡胶分子量单峰分布、双峰分布的数学模型。利用其模型,推导了数均聚合度、重均聚合度和分布系数的计算公式,并描绘了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分布曲线的特征与有关文献中所报道的实验测定结果甚为一致。
  • 刘凤书 侯开卫 李绍家 杨臣武 赵苹
    1992, 13(2): 37-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的结果表明,在余甘子果汁中,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每毫升鲜果汁含有的酶活力为964.28国际单位。对15位老年人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在服用余甘子果汁2个月后,人体血液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明显提高,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降低。这说明,余甘子果汁具有抗衰老作用。 
  • 吕成群
    1992, 13(2): 43-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柠檬桉9年生单株的材积是蚬木的32.1倍。经不同浓度KNO3、不同光照强度诱导后,柠檬桉不同叶龄叶的NR(硝酸还原酶)活力均明显高于蚬木。柠檬桉成年树中龄叶片NR活力提高的速度在4h内比蚬木的快2.3倍,而蚬木的NR活力衰减速率在4h内比柠檬桉的快35%。在不同浓度KNO3溶液中,柠檬桉幼苗吸收NO3-量是蚬木的3~10倍,柠檬桉幼苗NO3-溢泌量是蚬木的3倍左右。 
  • 林德光
    1992, 13(2): 5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析因试验寻找最佳响应点的原理,以橡胶树幼苗对硫35的吸收试验为例,应用SAS计算程序,阐明响应曲面分析法的全过程。 
  • 冯淑芬 李凤娥 何国麟 何兆鹏 张志耘
    1992, 13(2): 57-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橡胶树黑团孢叶斑病是我国海南省琼中地区成林橡胶树叶部的主要病害。本文报道黑团孢叶斑病的发生分布情况、流行规律和大田防治试验结果。 
  • 张运强 余卓桐 周世强 蔡炳堂 张辉强
    1992, 13(2): 63-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田橡胶树白根病病原菌的子实体檐生,无柄,大小为8.2~8.6cm×5.3~5.3cm,具担子、担孢子;菌肉白色,管孔橙黄色;培养菌丝宽度2.64~4.29μm。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以及室内橡胶小苗、盆栽大苗接种和子实体培养的结果,确定海南东太农场发生的橡胶白根病与国外报道的是相同的。 
  • 钱庭玉 沈金定 韩春兰 朱红光
    1992, 13(2): 71-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记述我国薄翅天牛属的滇薄翅天牛和沟翅薄翅天牛幼虫的形态特征,并列出包括这两种天牛幼虫在内的6种为害橡胶木材的薄翅天牛属天牛幼虫的检索表。 
  • 周成任 李继勇 林明光 叶启贤 林若萍
    1992, 13(2): 75-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7~1989年对海南岛6个县12个场、乡41个种植点的咖啡小粒种、中粒种、大粒种共10多个变种的病虫害进行调查,并采集标本,共鉴定出害虫48种,隶属于7目32科;病害22种,分别属于6大类型。 
  • 刘秀娟 谢艺贤 杨业铜 黄圣明 范辉建
    1992, 13(2): 81-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6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用苯莱特、复方多菌灵和拌种双,在芒果花期喷药6次,果实发育期喷药2~3次,可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真菌潜伏侵染数量,减轻果实采后腐烂的严重程度,提高果实贮藏效果。 
  • 张开明 黎乙东 郑服丛 李锐
    1992, 13(2): 89-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海南岛的菠萝植区发生根腐病或心腐病的菠萝上收集大量病组织样本,经纯化获得40个疫霉分离菌株,全部鉴定为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一个种。所有菌株均为A~2交配型。 
  • 蒋跃明 陈芳 张东林 刘淑娴 李月标
    1992, 13(2): 93-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结果表明,槟榔褐变底物主要是绿原酸和多巴胺;其分部收集液能与已部分纯化的多酚氧化酶相互作用,形成褐变产物;这种褐变产物的吸收光谱跟标准的绿原酸、多巴胺与酶反应形成的产物的吸收光谱相似。 
  • 林石明 戚佩坤
    1992, 13(2): 97-1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1986~1989年在泰国大枫子、海南大枫子和印度马钱上发现的9种叶斑类真菌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及病情、分布。9种病原菌中,大枫子褐斑病菌(Ascochyta hydnocarpi S.M.Lin et P.K.Chi)、马钱叶枯病菌(Didymosphaeria strychnoris S.M.Lin et P.K.Chi)、马钱叶斑病菌(Microsphaeropsis strychoris S.M.Lin et P.K.Chi)和马钱轮纹褐斑病菌(Mycosphaerella strychnoris S.M.Lin et P.K.Cki)是新种。 
  • 孙英华 徐优良 张斌
    1992, 13(2): 103-1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记述在海南岛发现的中国松塔牛肝菌属、假黑伞属和黑伞属的新记录种角鳞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foveatus Corner.)、黄褐球盖菇(Stropharia coronilla Bull.)和卷鳞灰黑菇(Agricus meleagris J.Schaeffer),以及我国未详细报道的疣鳞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nigricans Berk.)和刺疣松塔牛肝菌(S.confusus、Sing.)的形态。
  • 莫善文 林德光
    1992, 13(2): 109-1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海南省农垦总局198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中选出胶园开割面积667公顷以上的农场62个,用其主要经济指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求得最优方程,结果表明,在当前的情况下,影响国营橡胶农场经济效益的最主要的因子是人均胶园开割面积。 
  • 施健 殷秀纯
    1992, 13(2): 113-1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1949~1990年42年的台风资料,对入侵海南岛的台风作了气候统计,得出以下结果:①12年在海南岛登陆的台风有67次,平均每年1.59次;对海南岛有较大影响的台风有48次,平均每年1.14次;两者合计115次,平均每年2.73次。②50至70年代,台风登陆和影响的次数有以10年为周期的规律性变化,即每个年代前5年为高峰期,后5年为低峰期;80年代周期性不明显,说明这种周期性变化只局限在一定时期内。③8,9,10月三个月台风登陆和影响的次数较多,为台风高发季节;8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为台风高发期。④台风入侵海南岛的基本路径有三条:北路、中路、南路。⑤台风登陆地点分布是不均匀的,万宁县港北港至文昌县清澜港、陵水县水口港至三亚市景母角、文昌县翁田至铺前林场三段海岸线较为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