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1991年, 1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1-09-25
      

  • 全选
    |
  • 校现周 许闻献
    1991, 12(2): 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6—1988年刺激割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乙烯利刺激结合四分之一阴阳刀割线月周期轮换隔日割的割胶制度,橡胶无性系RRIM600中龄芽接树不仅产量高,死皮少,而且胶乳蔗糖含量高,树皮贮备糖消耗少,过氧化物酶活性亦较弱。其中,用阴刀割胶胶树的生理状况尤佳。用阴刀割胶胶乳干胶含量比用阳刀割胶略低,但差别不大。根据RRIM600的品系特性,生产上采用低浓度、低频率乙烯利刺激,阴阳刀短割线周期轮换的割胶制度,不仅可以获得持续高产,而且亦较安全。 
  • 杨汉金 林梅馨
    1991, 12(2): 9-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和酶的细胞化学法研究橡胶树(Hevea brasinensis)冷害细胞器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零上低温下各种细胞器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质膜是各种细胞器中对冷害最敏感的部位。叶绿体被膜比片层对低温更敏感,而线粒体内脊膜比外膜对低温更敏感。细胞器膜系的损害有三种形式:(1)双分子膜解体;(2)生物膜发生液化作用;(3)双分子膜撕裂。膜各种形式的伤害原因可能不同。 
  • 王开玺 魏定耀 陆明金 杨创平 蔡志青
    1991, 12(2): 17-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南西北部地区小粒种咖啡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卡杜拉7号产量较高,适应性、抗叶锈病能力较强,其他性状也比较优良,在没有更优良的品种之前,可作为海南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种植材料。
  • 董建华 汤标光 余志金 杨应宏 董云萍
    1991, 12(2): 23-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然状况下,小粒种咖啡树冠外围向阳叶的叶绿素a/b值及其光谱吸收能力都较树冠内层荫蔽叶以及同龄的人工遮荫叶大,且其叶绿体的DCPIP光还原活性和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也都较强,呼吸速率较高,但其叶绿素含量(mg/g)却较低。小粒种咖啡树冠外围向阳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约为40klx,内层荫蔽叶和用3层纱布遮荫1.5个月左右的人工遮荫叶部约为15klx。向阳叶在其光饱和点时的光合速率高于荫蔽叶光饱和点时的光合速率;当光照强度处于荫蔽叶的光饱和点时,荫蔽叶的光合速率高于向阳叶;当光照强度超过各自的光饱和点时,向阳叶和荫蔽叶的光合速率都明显下降,即都出现明显的光抑制现象,但这时向阳叶的光合速率仍高于荫蔽叶。小粒种咖啡光合作用的低温界限约比5℃稍高,在本实验高CO2浓度条件下,温度高达40℃时,其光合速率仍未降低。
  • 林日健 胡耀华 祁浩祥
    1991, 12(2): 31-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统计学方法,定量研究了大田条件下四个咖啡品系:中粒种21、中粒种24—11、中粒种24—2和小粒种S288的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品系的蒸腾速率与太阳辐射、气温、叶温、VPD和相对湿度显著相关,其中,与太阳辐射呈直线关系,与气温、叶温和VPD呈指数曲线关系,与相对湿度呈抛物线关系。据此求出了相应的回归方程。五个环境因子对各品系蒸腾速率的影响各异,影响各品系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中粒种21为VPD和相对湿度,中粒种24—11为太阳辐射和VPD,中粒种24—2为太阳辐射和气温,而小粒种S288为太阳辐射、气温和相对湿度。依主要影响因子拟合出四个被测品系蒸腾速率的多元回归方程。由此多元回归方程估算得到的各品系蒸腾速率的多天平均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当一致。 
  • 吕成群
    1991, 12(2): 41-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感染炭疽病的芒果幼苗研究结果表明,病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比健株的弱,酶带数少2~5条;不同病级植株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与其外部表现的症状相反,即病情越严重,酶活性越弱,带数越少;越靠近病源中心,同工酶的活性越弱,带数也越少,酶带数相差2~6条;发病时间越长,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数越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第1,2,5,6,7,10带与芒果幼苗炭疽病有关,第3,4,8,9带与芒果幼苗组织的老化程度有关。
  • 李光涛 梁涛
    1991, 12(2): 47-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去壁低渗法对山茶属4种茶组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根据Levan的命名系统,各个种的核型简式为大苞茶2n=30=24m+6sm,大厂茶盘2n=30=22m+8sm,老黑茶2n=30=20m+6sm+4st(1 SAT),高树茶2n=30=20m+10sm。它们约核型都为Stebbins核型分类的2A型核型。其中大厂茶、老黑茶和高树茶的核型与高树茶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本文还讨论了这几种植物之间核型的进化趋势。 
  • 张少若 郑宗贞 杜海群
    1991, 12(2): 53-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海南岛6类土壤,进行不同施磷量盆栽试验,应用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水溶性磷肥在砖红壤中转化的情况。盆栽试验历时5年。其结果表明:(1)过磷酸钙与土壤充分混合,连续盆栽作物5年中均有明显效应。(2)施磷肥处理所增加的有效磷比例和盆栽后土壤有效磷量逐年下降幅度因土壤类型不同而差异很大。(3)水溶性磷肥在土壤中很快转化为各种形态的无机磷,但其形态比例、变化趋向和速度也因土壤类型不同而异。玄武岩(铁质)砖红壤以Fe—P(磷酸铁盐)为主,浅海沉积物(硅铝质)砖红壤以Al—P(磷酸铝盐)为主,花岗岩和云母片岩(铝质)砖红壤的Al—P含量略高于Fe—P。在盆栽过程中各类土壤的Al—P含量逐年降低,而Fe—P的含量除了在玄武岩砖红壤中是逐年降低外,在其他类型的土壤中则逐年提高,施肥后,Ca—P(磷酸钙盐)的含量在各类土壤中都比盆栽前提高,但变化幅度很微小。(4)不同施磷量处理间土壤中O—P(闭蓄态磷酸铁)的含量差异不显著,盆栽过程头3年没有明显变化,而盆找后第5年比前3年有所增长,但只有玄武岩砖红壤的增长量达到显著水平。(5)无机磷转化的次序,似乎存在Al—P→Fe—P→O—P转化的趋向,因此,Al—P的有效性>Fe—P。
  • 赵桂华 宋桢 何文龙
    1991, 12(2): 63-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研究对诱发橡胶木材发霉、变色的变色菌和霉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共分离到22个分离物,鉴定为10个属,分別隶属于子囊亚门、半知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本文对Lasiodiplodia(Botrvodiplodia)theobromae和Ceratocvstis spp在木材上的症状和形态进行了描述。有的真菌在橡胶木材上出现属首次报道。 
  • 张开明 郑服丛 黎乙东 陈锦平 刘清芬
    1991, 12(2): 69-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2—1990年,从海南、云南、广东省13个县(市)的60多个发生胡椒瘟病的胡椒园采集大量带菌材料的样本,经分离获得65个疫霉菌株,并鉴定为寄生疫霉(Phytophthara parasitica Dast.)和竦淑疫霉(P.capsici Leon.)两个种。这是国内首次报道。在65个菌株中,寄生疫霉为34株,辣椒疫霉为31株,两者的比例接近1:1。这两个种对中国主要胡椒植区的胡椒瘟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所有菌株的支配型中,两个种都以A~2占大多数,而且都存在个别同宗配合和中性菌株。
  • 徐洁莲 杨平 伍锡湛
    1991, 12(2): 77-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8—1990年,淋或喷施苹果巍蛾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3~6×10~6条/株水悬浮液至越冬留头蕉茎上,防治香蕉扁黑象甲越冬幼虫并兼治蛹和成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幼虫、蛹、成虫的死亡率分別为73%~90%,68%~92%,25%~80%,为香蕉扁黑象甲的防治开辟了新的、有效的途径。 
  • 罗永明
    1991, 12(2): 83-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记录了海南岛56种腰果害虫之分布及为害,并对其中的重要害虫腰果角盲蝽、脊胸天牛、咖啡胖天牛及腰果云翅斑螟的形态、生物学习性及防治作了记述。 
  • 黄光斗 王石永 蔡笃程 黄宗道 陈崇森
    1991, 12(2): 93-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南岛西有部蝗区东亚飞蝗的前翅长度(E)与后足股节长度(F)的比值,群居型雌成虫为2.02~2.21,雄成虫为1.37~2.18;过渡型雌成虫为2.05~2.17,雄成虫为2.00~2.15;散居型雌成虫为1.91~2.16,雄成虫为1.93~2.08。散居型的E/F比值接近广西、江苏蝗区东亚飞蝗种群,它们应属同一个地理种群。在海南岛西南部东亚飞蝗每年发生4~5世代,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成虫喜欢聚集产卵,容易形成群居型。成虫和蝗蝻都有聚集为害和成群迁移的习性。一般情况下,大田第三、四代京亚飞蝗(约8月至9月发生)数量逐步增加,容易暴发为害。因此重点防治第三代、控制第四代大发生是海南岛西南部蝗区防治东亚飞蝗的重要对策之一。
  • 钱庭玉 沈金定 韩春兰
    1991, 12(2): 99-1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记述桔狭胸天牛Philus antennatus(Gyllenhal)幼虫形态特征及发生、为害情况。
  • 冯子华 区靖祥 蒋爱湘 莫均荣
    1991, 12(2): 103-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衡量国营农场经济效益的诸项指标之间并非是相互独立、同步变化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着的。这给评估国营农场的经济效益带来困难。本文给出了一个评判国营农场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估模式,并将此模式制成计算机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