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1990年, 1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0-03-25
      

  • 全选
    |
  • 廖建和 吕飞杰
    1990, 11(1): 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计(DSC),红外光谱,强力试验机等仪器,对环氧化改性天然橡胶/丁腈胶共混物的形态与性能进行研究,并与未改性的天然橡胶/丁腈胶共混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天然橡胶分子引入环氧化基团后极性增大,两组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共混物相容性得到明显的改善,从而具有较理想的形态,展现出较好的力学拉伸性能,可望达到使用的要求。
  • 许闻献 潘衍庆 魏小弟 罗世巧
    1990, 11(1): 11-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R107在我国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群体总光合生产量较高,因而产胶潜力亦比其它 无性系大。在综合丰产措施条件下,每公顷干胶产量可达3000公斤以上。PR107一年中的产胶潜力和各种生理参数,都会随着气候和物候的季节变化而变化。要使刺激割胶的PR07胶树的产胶与排胶保持季节性的动态平衡,必须随时进行多因子定量调控,即(1)增产幅度控制在 15一25 %之间;( 2 )干胶含量控制在27 %以上; ( 3 ) l]割胶深度控制在离木质部0.18 一0.20厘米之间。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创伤强度,保持高产稳产。PR 107耐刺激割胶的生理原因主要是:有较强的耐胶乳稀释能力(干胶含量高 ) 、养分储备能力(蔗塘和蛋白质含量高)和质膜保护能力(硫醇含量高)。
  • 林德光
    1990, 11(1): 23-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析因试验的主效应,交互作用及其分解的直线效应,二次方效应,三次方效应和这些效应两两间的交互效应作了明确的阐述,同时对其平方和的分解作了严格的理论推导。文中用正交多项式系数表将这些效应及其平方和计算表格 ,从而使统计分析变得简明扼要。最后用正交多项式回归法对达显著的效应作回归函数,服务于生产实践。
  • 余凤英 凌绪柏 刘伟青 区靖祥
    1990, 11(1): 45-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在中粒种咖啡(C. Canephora)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 应用骤变低温和秋水仙素直接处理花器官, 诱导形成二倍性花粉粒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 1 ) 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用骤变低温处理可获得大量二倍性花粉粒。最佳处理时期为终变期一一中期I和后期 I ,最 适处理温度为 8一10℃, 对不同的无性系,处理效果有所不同。( 2 )应用 1 %浓度 的秋水仙素滴液法直接处理花蕾可获得7.32一9.20%二倍性花粉。
  • 董建华 孙明增 何川生 季永荣 张以山
    1990, 11(1): 55-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体内法测定中粒种咖啡橡胶品系88一13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 结果表明:低温干早季 节不经诱导叶片基本上不具有可测定的酶活性, 但雨后则有。KNO3诱导浓度以50毫克分子为最好。连枝叶片酶活性,橡胶以诱导36小时为最强,咖啡直到48小时酶活性仍未见下降。在室内自然光照强度和光周期条件下,酶活性随光强增加而提高,但连续光照并不能促使酶活性进一步提高。酶活性以成龄叶为最高,幼叶较低衰老叶常不表现酶活性。100ppm钼酸铵对咖啡和橡胶叶片酶活性都有明显的促进效应。中粒种咖啡叶片的酶活性远比橡胶品系88 一 13大。
     
  • 邢诒藏 毛祖舜 邱兵 徐月发
    1990, 11(1): 61-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椰子杂交种马哇,于1979年首次引进海南岛。经9年布点试种观察, 结果表明: ①马哇种 比 海南高种(对照)生长快,投产早,产量高。②马哇种的生育习性和果实主要营养(椰干、脂肪、蛋白质等) 含量以及抗病、虫能力与海南高种无显著差异。③马哇种的不良性状有: 果实偏 小,叶痕距大,树干拔高太快,底层老叶衰落过早。同时, 叶软而脆,抗风能力较次。尽管马哇种抗风、寒(幼龄期) 能力比海南高种略次 ,但即使是在海南岛北部重风害和低温区之一 的文昌县种植, 仍能获得高产,其产量仍比海南高种高50% , 甚至1 倍以上 , 因此经济效益较 高。马哇种可在海南岛已有的高种椰区种植 , 而在东南沿海的万宁、陵水、三亚和乐东一带种植更能表现其高产特性。建议重点在这一地区推广种植马哇种。
  • 张少若 招康赛 杜海群 彭芳 林绍岳
    1990, 11(1): 69-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海南岛西部(热作两院)、中部(屯昌) 、东部 (定安、琼海 ) 正常槟榔园的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海南岛不同地区正常槟榔树的营养特性和营养诊断方法。 其结果表明: (1) 各地区土壤类型和肥力特点虽有差异, 但正常槟榔树营养状况除火山灰土壤的镁含量偏高外,其他养分含量没有地域性的变化。( 2 )槟榔叶片养分含量,除镁素外都存在月份间的不同变化和差异。( 8 ) 叶片不同着生部位 ( 叶序 ) ,对叶片养分含量有一定影响, 总的趋向是低部位(老叶 ) 的氮、磷 、钾含量都低于高部位 , 而钙含量则相反。( 4 ) 同一小叶,其不同分段养分分布不均匀 , 氮、 钙含量叶片末端> 中段> 基部 , 钾含量则相反 , 磷和镁在不同叶序的小叶中分布规律不一致 。 (5) 根据多点调查和分析结果 , 初步确定槟榔正常结果树养分含量的适宜范围为氮2 . 50 一 3 . 00 % , 磷0.2 2一0.24 % , 钾0.80 一 1 . 00 % , 钙0.40一0.55% , 镁 0.24一0.28 % , 槟榔正常幼树为氮 2.50一2.70 % , 磷0. 17一0.23 % , 钾0.70一0.95 % , 钙0. 40一0.50 % , 镁0. 18一 0.24 % 。应用叶序间养分含量梯度 , 能对氮、钾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 刘光华 胡耀华
    1990, 11(1): 81-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多变量统计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了位于海南岛中南部山区的通什、岭头两茶场的 茶叶生产年产量预报和最优收获年龄结构的确定问题。为解决研究系统内作物异龄问题, 特引入一 收获年龄指标值 (简称H l值)。结果表明: 用当年气象资料的多元回归法、上一年气 象资料的多元回归法和灰色系统GM( 1 , 1 ) 法所建立的岭头和通什两个茶场茶叶生产的预测模型均获得了较高的可信度。G M ( 1 , 1 ) 模型法与多元回归方法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建立 H l与亩产纯利润关系的回归模型,找出了两茶场茶叶生产的最优收获年龄结构。
  • 李华赐 陈志红 陈维新 吴昭平
    1990, 11(1): 91-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剥粒菠萝台农4# 不同类型的芽为外植体,接种在MS + BA 0.3 + NAA 0.05+2 , 4 D 0.05的培养基上,芽的萌发势较好。继代增殖在MS + BA3+NAA 0.2的培养基上,经40天的振动液体培养,每芽可增殖50个左右的幼芽。增殖芽在1/2 MS + NAA 0.5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30天,能长成健壮完整的植株。本试验还进行了一系列降低成本、简化培养的研究。
  • 何芙裳 何定全 陈幸华
    1990, 11(1): 97-1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青天葵球茎为外植体, 在附加BA 1一2毫克/升, NAA 0.2毫克/升的BM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就能诱导出芽和根茎。根茎埋在砂土中, 3个月左右就能形成大小不等的子球茎, 4个月后出球率为4 0 %。这些子球茎植后,能长成完整的青夭葵植株。

  • 孙谷畴
    1990, 11(1): 103-1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 25 ℃, 光合光量子流通量0.35m mol?m‐2?S‐1下 , 香荚兰叶片的需CO2  的释氧速率为1.59μmol O2?m‐2?S‐1 。间歇暗期1分钟, 照光叶片需CO2 释氧速率能提高32.7 %。 叶片需CO2释氧速率以25℃ 时为最高。温度升高至 30 和34℃ 时, 叶片需CO2释氧速率 降低。在 4℃下8小时或10小时, 香荚兰叶片的需CO2 释氧速率和呼吸速率均有下降, 但幅度较小。 表明香荚兰能耐短期零上低温。在较高光强 ( 0.9 m mol?m‐2?S‐1 光量子 ) 下0.5或 1小时, 叶片表现不同程度的光抑制现象。香荚兰的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 a / b为1.13 , 较叶片低。茎组织的丙酮提取液的吸收光谱表现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吸收需CO2的释氧速率为2 . 86μmol O2?g鲜重‐1? h‐1, 相当叶片的92.5 %。表明茎是香荚兰光合作用组织的一部分。
  • 肖倩莼
    1990, 11(1): 107-1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4 一1989年橡胶树抗炭疽病特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我国34个主要橡胶品系中, 热研44 一 9 、热研 11一 9 、热研 88一 13、热研 7 一31一 89、保亭933 、 南强 1一97 具 有对炭疽病的抗性 , B143、南华1、PB86 、热研 10 一 14 一38 为高度感病品系,其余的参试品系, 有17个为中度感病品系 , 7个为感病品系。深入研究不同抗病等级品系炭疽病的侵染过程发现 , 抗病品系人工接种的潜育期较长 , 产孢较迟, 产孢量较小, 病害严重度也较小 , 而感病品系则潜育期很短 , 产孢早且产孢量大 , 病害严重度大。室内人工接种离体叶蓬的病害潜育期 、病情指数与品系的抗病力高度相关 , 可以用于橡胶品系抗病力的早 期鉴定。根据它们之间的回归关系 , 提出利用室内人工接种离体叶蓬鉴定品系抗病力的回归模式 , 经 8年验证 , 准确率为90 % 。
  • 罗永明 陈泽坦 蔡世民 金启安
    1990, 11(1): 115-1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记录了海南、广东、广西及福建等4个省( 区 )的芒 果害虫 190 种 ,并对这些害虫的发生情况作了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