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1987年, 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7-09-25
      

  • 全选
    |
  • 林德光 耿旭
    1987, 8(2): 1-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Griffing单变元双列杂交育种统计分析法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建立了多变元双列杂交育种系的统计分析法。与此同时,还提出了纵观分析(Profile Analysis)法,以测定各配合力是否与诸性状间存在交互作用。最后,以考察三种性状的实际实验资料为例,示明多变元统计分析法的具体分析步骤。 
  • 许闻献 魏小弟 潘衍庆
    1987, 8(2): 25-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评述了我国15年来乙烯利刺激割胶的研究概况。在刺激剂的施用技术上,我国采用低浓度、低剂量刺激,并确定了芽接树(如PR107)的乙烯利刺激阈值为0.05%,浓度从0.05%逐渐增至10%,产量不断上升,为有效刺激至高效刺激范围;浓度超过10%,产量趋于下降,为可容忍刺激至有害刺激范围。我国普遍采用乙烯利糊剂,试验表明,这种剂型比水剂或油剂(或乳剂)为佳,是很有应用价值的新剂型。为了克服乙烯利的副作用,根据生理上的互补效应,我国开始施用乙烯利复方,以逐步取代乙烯利单方,现已发现几种乙烯利复方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在刺激割胶技术方面,我国根据刺激胶树重新建立生理平衡的观点,提出在我国植胶条件下施用乙烯利必须注意三方面的调节。首先是割面调节,包括采用缩短割线、低频割胶和轮换割面,以减轻割面的生理胁迫。其次是药量调节,我国普遍施用低浓度乙烯剂,以取代中、高浓度乙烯利刺激,取得了持续增产的良好效果。第三是营养调节,包括体内营养调节(采用产胶动态分析方法)和体外营养凋节(即增施肥料)。本文对刺激割胶树提出了只割高产原生皮,不割低产再生皮的初步设想。 
  • 吕飞杰 梅同现 黎沛森
    1987, 8(2): 35-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高度纯化及未纯化胶在同一条件下硫化,采用先进的力学——红外光谱法观察其硫化胶的应力——应变关系、应力松弛及其对应的红外二向色性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非胶组分除具有促进硫化,增强硫化胶交联密度外,还具有明显的促进拉伸诱导结晶的效果,这就更好地说明非胶组分对硫化胶的补强作用。 
  • 孔德春 黄俊生 潘志强
    1987, 8(2): 43-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巴西橡胶树酯酶、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等同工酶酶潜在不同材料、不同杂交组合杂种中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不同叶龄的叶片和不同树龄的叶片、胶乳乳清中的同工酶酶谱有一定的差异。幼龄叶片及1年生幼苗的同工酶带数均较少,活性亦较弱。同一无性系内的成龄树之间的同工酶酶潜无明显差异。就酯酶而言,C-乳清中的同工酶酶带数较叶片丰富,活性亦较强;而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同工酶酶谱则反之。不同无性系的酶谱差异,亦以C-清中的酯酶同工酶较显著,特别是其中的C区带,似与胶乳产量有一定的相关,可暂试作为分析鉴定无性系用的标志区带。初步看来杂交亲本的酯酶同工酶酶谱中,如Ca区有明显差别,且又具有C6带的,则可能有较好的配合力。对此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 李金珠
    1987, 8(2): 55-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对荔枝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及其淀粉的动态和引起座果率低的原因,作了较详细的观察,结果如下: (1) 子房两室,每室具一个胚珠。 (2) 倒生胚珠,具两层珠被。 (3) 胚珠发育属厚珠心胚珠。 (4) 胚囊发育为蓼型。开花前,大多数情况下,两个极核均合并为次生核。成熟胚囊包含卵器(由两个助细胞、一个卵细胞组成),中央细胞及三个反足细胞。 (5) 从孢原细胞分化,雌配子体发育成熟至开花,约需19~21天。 (6) 胚珠早期退化是导致座果率低的原因之一。 (7) 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胚珠内淀粉的积累是由珠心顶端到胚珠基部,由外珠被到内珠被。胚囊内淀粉主要分布在次生核的周围以及它和卵细胞之间的细胞质中。开花前一天的花柱中已积累大量淀粉粒。 
  • 吴昭平 卢丽芬
    1987, 8(2): 61-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有性杂交的菠萝种子为材科,使用组织培养的手段诱导愈伤组织并进行分化培养。在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上可以获得大量杂交苗。在培养中发现不同组合的植物激素产生愈伤组织的能力,诱导苗木的频率有明显的差异。试管苗经土培后80%成活。 
  • 蔡世英 李华养 徐雪芳 陈榆秀
    1987, 8(2): 67-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番木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呼吸高峰出现在开花后第五个月。用抑制剂的方法证明,番木瓜果实糖的降解存在EMP和HMP两条途径。线粒体内、外都有氧化酶的活性。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途径,除细胞色素氧化酶途径外,还有抗氰氧化酶途径。上述途径与酶活性随果实发育发生更替性变化。 
  • 李桂生
    1987, 8(2): 73-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田调查研究与试验结果表明,粤西红壤区垦殖后,土壤肥力下降,尤以K、Ca、Mg、Mn、Zn及有机质为甚,比自然土降低2.4~83.2%。施肥效应显著,要使作物速生高产,定要施用较大数量的肥料。本文对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及不同肥料的施肥效应进行了论述。 
  • 高素华
    1987, 8(2): 79-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广东垦区几种主要类型胶园的人工生态群落的生态效益进行综合的、定量的评价。选土壤肥力、水土保持、橡胶产量或胶树茎围增长量为评判因子。结果表明,目前采用的防护林——胶树——豆科覆盖人工生态群落,是广东垦区最好的人工生态群落。文中所用资料是笔者在不同类型胶园定应观测的资料,同时还介绍了观测要素、观测方法及综合评判的详细过程。 
  • 殷秀纯
    1987, 8(2): 87-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海南岛16个县(市)的台风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确定了海南各地台风的主要害风方向,并绘制了主要害风方向图。统计结果表明,海南各地的主要害风方向是不一样的。东部的海口(包括琼山)、文昌、琼海、万宁、陵水等县(市)以东南风和东北风及其邻近方位为主;中、西部地区除东南或东北风外,还有西南或西北风及其邻近方位。 
  • 陈有海
    1987, 8(2): 97-1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就植胶地等高定标中,在顾及种植密度的情况下,如何避免断行和插行,以及断行、插行出现后如何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初步意见。 
  • 谢孝福 杜晓敏 王关来 张宝罗
    1987, 8(2): 107-1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银合欢叶片含粗蛋白25~29%,富含动物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的含量也很高,是一种比较高产、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对鸡配以5%和猪配以15%的饲养试验效果达到显著水平,用50%的配比进行一个月喂鸡试验,未发现脱毛现象。 
  • 潘贤丽 李继勇 张钧
    1987, 8(2): 115-1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海南岛,为害芒果的害虫约80种,分属于7目38科。其中,24种为我国芒果害虫新记录。在这些害虫中,芒果叶蝉类(Idiocerus niveoaparsus Leth., Idiocerus sp. ),脊胸天牛(Rhytidodera bowringii White),桔小实蝇(Strumeta ferruginea dorsalis Hendel)和尾夜蛾类(Chlumetia transversa Walker, Bombotelia jocosatrix(Guen. ))为主要种类。 
  • 刘秀娟
    1987, 8(2): 123-1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