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闻献 魏小弟 潘衍庆
1987, 8(2): 25-34.
本文评述了我国15年来乙烯利刺激割胶的研究概况。在刺激剂的施用技术上,我国采用低浓度、低剂量刺激,并确定了芽接树(如PR107)的乙烯利刺激阈值为0.05%,浓度从0.05%逐渐增至10%,产量不断上升,为有效刺激至高效刺激范围;浓度超过10%,产量趋于下降,为可容忍刺激至有害刺激范围。我国普遍采用乙烯利糊剂,试验表明,这种剂型比水剂或油剂(或乳剂)为佳,是很有应用价值的新剂型。为了克服乙烯利的副作用,根据生理上的互补效应,我国开始施用乙烯利复方,以逐步取代乙烯利单方,现已发现几种乙烯利复方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在刺激割胶技术方面,我国根据刺激胶树重新建立生理平衡的观点,提出在我国植胶条件下施用乙烯利必须注意三方面的调节。首先是割面调节,包括采用缩短割线、低频割胶和轮换割面,以减轻割面的生理胁迫。其次是药量调节,我国普遍施用低浓度乙烯剂,以取代中、高浓度乙烯利刺激,取得了持续增产的良好效果。第三是营养调节,包括体内营养调节(采用产胶动态分析方法)和体外营养凋节(即增施肥料)。本文对刺激割胶树提出了只割高产原生皮,不割低产再生皮的初步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