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1986年, 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6-03-25
      

  • 全选
    |
  • 董建华 李达明 何朝族 沈庆喜 唐艳
    1986, 7(1): 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巴西橡胶树叶片的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与光合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同一品系不同物候期和不同叶蓬以及不同光强下的叶片,其叶绿素含量、光合活性和乙醇酸氧化酶活性都不相同,但变化方向一致,即叶绿素含量高(或低)、光合活性强(或弱),则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也强(或弱),三者呈正相关。橡胶树不同年龄或不同光强下的叶片,其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与光合活性的相对比值亦不相同。
  • 胡耀华 舒宜通 邢益兑 阙求登
    1986, 7(1): 9-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田和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橡胶树无性系PR107二年生小苗在黎明前的气孔开度以及水势和蒸腾量在一日中的变化等。结果表明:橡胶树的蒸腾行为同K .L.Reed等研究花旗松所获得的结果十分类似,因而可用Reed模型很好地估算胶树叶片的蒸腾量。给出了在睛天条件下估算无性系PR107小苗日蒸腾量的理论式。这就是:t=155(1- e 0.0048t ) + (1.032+ 0.11e - 0.0048t )t+ ( 0.0099- 0.0084 e - 0.0048t ) t2- 1.6412× 10-5× t8( mg/dm2) 
  • 刘崇群 宋星科
    1986, 7(1): 19-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82P测定树根系活力分布,据测定结果推荐,橡胶幼树的施肥深度为10~25厘米;施肥穴距树干距离随树围的增大而增加, 10~15厘米茎围幼树施肥穴距树干<30厘米,25~30匣米茎围距树千60~80厘米,50~55厘米茎围距树干100 ~150厘米;苗圃的施肥深度5 ~15厘米。

  • 吴继林 郝秉中 云翠英
    1986, 7(1): 25-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显微镜技术测定了割胶树和休割树树干各部位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生长量,表明割胶树干生长有如下特点,(1) 木质部生长受割胶的抑制作用比韧皮部大得多。割胶树各部分在实验期间新生木质部厚度比停割树减少60~85%,但新生韧皮部厚变和细胞层数减少量最多不超过40%。(2)割胶树木质部和韧皮部在割线(半螺旋割线)上方比在割线和割线上方较远的地方生长快,同时木质部在下垂线附近(远离割线一侧)、韧皮部在上、下垂线附近(远离割线一侧)比在割线和割悲背面生长快。认为这种割线附近形成层的不均匀生长主要是割胶使部分输导韧皮郎破坏的结果。巳知割胶对橡胶树树干生长有两方面的影响,即割胶对茎围增长的抑制作用和割胶的环剥作用[4]。割胶抑制茎围增长是割胶对整个橡胶树生长的抑制作用的一部分,这认为是大量排胶使较多的同化物分配于重新合成胶乳的结果。割胶除了抑制茎围增长外,同时还对树干的生长产生环剥作用。Russell〔5〕和其后Spangle和McIndon 〔6〕发现在全螺旋割胶时树干在割线上方发生肿胀,在半蜾旋割胶时有的品系也明显出现这种肿胀现象〔4〕。这种现象被弥为环剥作用或环剥树皮作用,认为是由于割胶使部分输导韧皮部破坏造成的。我们在这些研究的益础上,对割胶树树干的生长进行了解制学的观察。树干生长主要是形成层生长即形成层产生木质郎和韧皮部的结果,因此本文分析了割胶树形成层生长的变化。
  • 蔡则谟 何世强 王绥通 李文海
    1986, 7(1): 31-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橡胶有性系单株月平均胶乳产量的变异。测产样本株数n可按下式计算:n= 22CV2/ξ2式中CV= 株月平均产量为单元,总体变异系数的估计值( % )ξ=允许偏差率(%)如果变异系数的累积频率点取90%,相应的CV为60%,ξ%分别取20、15和10, 则测产所需样本含量依次为36、64和144株。以单株月平均胶乳产量为单元,8个组合,4~ 8年的平均重复力为0.5,以单株年平均胶乳产量为单元,8个组合, 8 年的平均重复力为0.4,由此,每年测产5个月,连续测产6年,是合宜的
  • 王秉忠 黄金城 丘金裕 黄尚华
    1986, 7(1): 37-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题通过对海南岛南岛农场1962-70年种植的PB86. RRIM600两个无性系的累计风害状况的调查,以探求山区橡胶树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风害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山区由于地形起伏,起到相互屏蔽的作用。试以每平方公里面积内的山头个数表示地面的粗糙度,以其他条件类似的相邻小区成对相比较,结果表明。山头密度大的小区风害牢低4.3- ~29.8%,风害级低0.11~1.2级。2.在迎台风来向的主要路径上,如有高山阻挡则背风一侧的明显影响范围约为相对高差的10 ~20倍。3.在迎台风来向的主要路径上,如有山间缺口时,则由于窄管效应,必导致风害加剧,成为风害最重的局部地段。4.由山间缺口和由翻越高山屏障侵入的台风,往往沿着与台风路径相一致的低平地、水面、河道、山谷、道路形成“风路”,在“风路”上的橡胶树较位于山间缺口地段的胶树风害轻。5.不同走向的山谷、不同开口方向的山洼地以及不同坡向的地段,其风害状况都与台风主要路径的走向有关,但在局部地段,由于山区地形的作用,又必须结合“风路” 的各种状况,加以具体分析。
    6.在坡面上,不论是迎风坡或背风坡,都是坡中部位的胶树风害重于同坡面的上、下坡位,只有在山前为开阔平地的迎风坡面,则中、下坡位胶树的风害均重于上坡。坡脊线及变坡线附近,均是风害加重的部位。7.山区有良好的避风小环境,诸如有高山作屏障的保护范围,又如西南→东北走向的山谷。或西、北坡向等均是静风小环境,应充分发挥其优势。8.山区防护林的技术设计,即使在一个农场的范围内,也应按不同地段的风害轻重加以具体设计。这与平地的林带设计是不相同的。

  • 刘祖镗 郑树桂 黄惠民 王铁生 梅同现
    1986, 7(1): 55-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实生树及15个橡胶无性系胶乳进行化学分析及长期贮存的质量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浓缩胶乳的机械稳定性有很大差异。达到部颁标准的品系只有GTI,湛试93-114等8个。其中一些达不到标准的无性系浓缩胶乳,用磷酸盐处理可以改善它们的机械稳定性,但对海垦1胶乳无效。
  • 刘超然 陈国珍 周淑云 李玉盛
    1986, 7(1): 61-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喂养不同油脂对猴血脂和体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并首次证明猕猴体脂的脂肪酸组成受食入胶籽油脂的脂肪酸的明显影响,这些结果为改变饲料成分而改善动物脂肪酸组成提供了依据,也为可间断性食用橡胶种子油达到降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依据。橡胶种子油  ( Rubber Seed Oil )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实验证明它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并有一定程度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近年来,不少国家和地区,为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发展,已推广以植物油代替部分食用动物油。也有人开始用改变饲养动物的饲料成分,以获得含饱和脂防酸较少,含不饱和肪酸较多的动物油脂,供人们食用,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长期食用富合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对猕猴体脂有无影响,尚未见文献报导。本文特将我们的部分实验结果报导于后。
  • 雷斌 伍而玉 陈达志 林斌 赵凤敏
    1986, 7(1): 67-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的目的是探讨利用太阳能干燥经防腐处理的橡胶木材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太阳能干燥窑干燥方料(5×8厘米),由初含水率74%干燥至海南岛木材平衡含水率18%,干燥周期为7天;干燥2厘米厚板料,由初含水率50%干燥至18%,干燥周期为7天,比气干缩短20~25天。与气干相比,太阳能干燥窑可明显地缩短干燥周期。太阳能干燥窑干燥橡胶木材的成本约为10.11元/米~3,比常规窑干便宜一半多,且干燥质量良好,几乎无干燥缺陷。太阳能干燥窑的缺点是受天气的限制。
  • 雷斌 陈达志 伍而玉 林斌 赵凤敏
    1986, 7(1): 75-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橡胶原木的菌害程度随原木的保存期延长而加剧,尤其是在堆放一个月以后,菌害明显地增加。砍伐后的新鲜原木当经过端面涂刷防腐处理后,如果在一个月内不能及时加工,就必须进行第二次端面处理。第二次端面涂刷可在第一次处理后一个月进行,可用浓度为1%的多菌灵水溶液或浓度为5%的五氯酚钠柴油悬浮合剂涂刷原木端面,但从保存效果看,后者优于前者。另外,由于多菌灵不能直接溶于水,需要用稀酸溶解,而五氯酚钠柴油悬浮合剂制备简单,成本低,我们推荐使用五氯酚钠柴油悬浮合剂。 
  • 顾培荦 许勤 李仁欢 黄刚强 万玉常 孙春友
    1986, 7(1): 81-1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外研究静电喷雾技术始于六十年代,虽有应用于农业的静电喷雾器械专利,但在农业生产上应用情况的报道甚少;国内于七十年代才开始研究,背负式静电喷雾机的研究尚无报道。本文报道了3 WJ—1型静电喷雾装置和使用技术的研究结果。对农作、果树、蔬菜、茶和卫生害虫以及化学除草进行的试验,静电与非静电喷雾在同样施药条件下比较,静电喷雾防效好,雾滴数量多,沉降速度快,农药飘失少,回收率高,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因可用水作农药的载体进行静电超低量喷雾,提高了机具的适应性。从对雾滴沉降的测定表明,静电喷雾小雾滴数量明显增多,有效喷幅在以水为载体和静风条件下可达8米,非静电喷雾只有5米。田间杀虫效果测定,4米以内静电与非静电喷雾无显著差异,6米处静电极显著优于非静电喷雾。静电喷雾是解决小雾滴易飘失较为理想的喷雾技术。 
  • 平正明 徐月莉
    1986, 7(1): 105-1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次报导了海南岛林木白蚁的六个新种,定名为尤氏树(虫尉)、狭胸树(虫尉)、短胸树(虫尉),花唇树(虫尉)、翘颚树(虫尉)和黎母岭树(虫尉)。对每种树(虫尉)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测量、描绘,记述了寄主、模式产地,并与有关近绿种作了比较。 
  • 席与烈 温英建 张昆瑜 何琼英 陈伟荣
    1986, 7(1): 117-1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不经愈伤组织直接获得从外植体分化试管苗小植株的结果,以及可以产生性状一致的无性系微型繁殖技术在甜玉米上应用的可能性,讨论了将无性选种引入甜玉米育种程序以及玉米单粒选种和试管筛选相结合的新技术的可能性。 
  • 吴长亶
    1986, 7(1): 125-1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石斛兰组织培养中,以茎尖、叶尖为外植体,在附加2,4—D0.15~0.5毫克/升、BA0.5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其分化率可达1:10左右。分化的幼芽转至含有活性碳、椰乳的MS培养基中(附加2,4—D和BA各0.1毫克/升),即能正常生长形成无根幼苗。将幼苗转入含有IBA0.2~0.4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中,能够诱导生根,形成具有根、茎、叶的完整小植株。 
  • 樊瑛 刘英慧 王成福 陈伟平 吴燕如
    1986, 7(1): 131-1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在广东省阳春等县对砂仁传粉蜜蜂的调查表明,砂仁访花蜜蜂有14种,其中11种有传粉作用,彩带蜂属中的3种为最佳传粉者。黄绿彩带蜂传粉结实率达92.9%。本文记述了它的传粉行为、蜜源植物、筑巢处所等,并列砂仁访花蜜蜂检索表。 
  • 冯伟业 王春田 陈友光
    1986, 7(1): 139-1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羊奶果(Elaeagnus conferta Roxb)原为野生植物,经引种试种,其根有根瘤菌,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具早、丰产性能。果实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营养成分及主要维生素等含量均比目前大面积栽培的一些热带、亚热带水果高,并含有蛋白酶。可作为一种新的水果在我国南部地区(即北纬23°以南)推广种植,在解决四月份水果淡季问题和食品加工上很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