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爱良 卫林
1985, 6(1): 1-12.
阳光、温度和降水是农作物生长发育决不可少的三个气候因素,且彼此不可代替。因阳光直接参与生物圈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因而应看作最本质的要素。此外,温度和降水看作促进或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来考虑。因此采用了下列阶乘式生物产量的模式: Y(Q,T,P)=f1(Q)·f2(T)·f3(P)……(5)或式中Y(Q,T,P)为农业气候生产力,Q为太阳总辐射(千卡/厘米2·年),P为降水量(毫米),Eo为蒸发力(毫米),Ti为月或旬的平均温度(℃)。根据(9)式得出海南岛Y(Q,T,P)的分布图5,此外还根据其他作者提出的模式制作了图1~4,比较这些图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在图5中岛的中部山区与西海岸之间,出现一个呈“C”字形的高值地带。此带与目前橡胶树的高产区基本吻合,而其它四个图则表现不出这个高产地带。此外,本文还将海南岛的农业气候生产力与国内其它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海南岛除部份地区外,农业气候生产力在我国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