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灏
1984, 5(1): 93-104.
对不同程度枝枯病的咖啡植株营养诊断结果证明,在果枝中的糖分和钾素含量因病情而相应减低,以结果枝为全株营养物质的吸收中心,愈靠近中心枝条,其总糖和钾含量下降愈大,枝枯愈严重。可以初步肯定,由于结果过多,致使糖分耗竭而带来糖饥饿反应,乃是校枯形成的重要原因。枝枯严重的植株,根部营养物质也大大降低,当根部总氮量低于1%、总糖量低于5%,则翌年很难抽出新枝叶,而导致全株枯死。咖啡枝枯病的发生,还由于咖啡本身的生物学原因。 (1)咖啡主要是自花授粉,座果率极高,容易造成结果过多。 (2)在早春,生殖生长早于营养生长,果枝抢先利用植株糖分,从而抑制当年新枝叶生成,愈加促进枝桔的发生。 (3)叶片光合能力薄弱,对营养物质的变化非常敏感,而导致生理活性减弱,以致落叶。 (4)根的吸收力本来很弱,对土壤环境的变化也较敏感;加上大量结果也严重耗用了根部营养物质,根的生理活性相应减弱,往往不能充分供应地上部对水分、营养、激素的需求,导致落叶枯枝。咖啡枝枯病是咖啡树的一种严重的生理病害,又名枯梢病,俗名叫干果。此病在亚非拉所有种植咖啡的国家和地区都严重发生,在我国凡无荫蔽、结果过多的咖啡园也普遍发生。此病在国外虽有报道,但对枝枯病发生的原因未作系统的全面研究。我们从咖啡锈病的研究中确证枝枯病是咖啡锈病大流行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在研究咖啡锈病的基础上,开展了枝枯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