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1984年, 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4-03-25
      

  • 全选
    |
  • 陆永林 李渭廉 冯雪原
    1984, 5(1): 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0—1982年,对橡胶树多倍体无性系的开花习性及生殖器官的的初步观察表明:(1)不同的多倍体无性系的始花期是不同的,开花迟早由遗传性所决定。(2)用环剥树皮等方法可以诱导多倍体无性系提早开花。(3)人工诱导产生的多倍体和自然突变产生的多倍体,在始花期和花的形态大小方面是一样的。(4)多倍体的雌花和雄花均比其相对应的二倍体的大,这可作为橡胶树多倍体在生殖器官的形态鉴定方面的一个指标。 
  • 王泽云 吴胡叶 曾宪松 陈传琴 李琼英
    1984, 5(1): 9-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定期连续切片观察表明,花药断口处、药端、药隔、药壁的薄壁细胞都可形成愈伤组织。花药中的花粉接种后很快解体死亡。在观察的12079个花粉中,只见4个花粉分裂1~2次也就停止了。全部胚状体来源于体细胞愈伤组织的外围。接种后39~49天的10天期间是愈伤组织迅速衰老,胚状体大量发生的时期。愈伤组织、胚状体和植株的染色体计数发现,染色体28~36条的分裂相占91.8~95.6%,属二倍体。花药植株的遗传表现,也进一步证实植株起源于体细胞。 
  • 吕永成
    1984, 5(1): 15-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广西37个站,热带作物栽培的农业气候条件,作了分析与区划,并得到主要结果有二: 1、根据各地农业气候因素的清晰度,对热带作物栽培的农业气侯条件,作了生长适宜程度的分析。 2、根据各地农业气候因素的贴近度,按评语进行了聚类分析,确定了广西热带作物栽培农业气候区的最北限界。
  • 周钟毓 黄香 詹赛荣 陈传琴 袁燮辉 郭祁源 刘晋兴
    1984, 5(1): 29-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无性系幼树树皮及一年生苗叶部的乳管系与产量早期预测的关系。观察到4龄幼树树皮乳管列、个数与其成龄芽接树第一割年的产量都达到极显著相关(r=0.6324**和r=0.7956**);侧脉乳管数与其成龄芽接树头5割年平均产量呈显著相关(r=0.4160*;小叶柄和大叶柄孔管数与其成龄芽接树头5割年平均产量都呈极显著相关(r=0.4671**和r=0.5971**);主脉乳管数量与其成龄芽接树头5割年平均产量没有相关。因此,4龄幼树树皮乳管列,个数及一年生苗的侧脉、小叶柄和大叶柄乳管数量可以作为产量早期预测的指标。 
  • 董建华 陈永宝 徐文东 黄定华 林水明
    1984, 5(1): 37-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巴西橡胶树叶片的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在匀浆过程中几乎完全失活。在提取介质中添加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聚乙二醇(PEG)可保护此酶的活性。PVP浓度在25%(w/w)、PEG浓度在20%时,可使此酶的活性提高50倍左右。 
  • 许闻献 黄圣明 魏小弟
    1984, 5(1): 41-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有关的数学模型估算了一树龄为17龄、叶面积指数为5.6的RRIM600无性系胶树林分的年呼吸总量及其变异。结果表明:呼吸量在一年中的变异为单峰曲线型,以1、2月份最低,8月份达最高值;昼夜呼吸量的差异因月份不同而异,除11—2月夜间稍大于白天外,其余月份都是白天大于夜间;从全年看,地上部分的白天呼吸量约比夜间大13%左右。在年平均气温为24.06℃的1981年中,该胶树林分因呼吸而消耗掉的干物质为2435.3公斤/亩·年(其中叶占68.84%;根占16.34%;茎和枝占14.82%),相当于年总光合产量3913.7公斤的62.23%。当然,这一比值在不同粗度植株中是育差异的,给出了距芽接位1.5米处茎围与这一比值的回归方程式。 

  • 胡耀华 林少明 李绍鹏 林玉冰
    1984, 5(1): 51-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有关的数学模型估算了一树龄为17龄、叶面积指数为5.6的RRIM600无性系胶树林分的年呼吸总量及其变异。结果表明:呼吸量在一年中的变异为单峰曲线型,以1、2月份最低,8月份达最高值;昼夜呼吸量的差异因月份不同而异,除11—2月夜间稍大于白天外,其余月份都是白天大于夜间;从全年看,地上部分的白天呼吸量约比夜间大13%左右。在年平均气温为24.06℃的1981年中,该胶树林分因呼吸而消耗掉的干物质为2435.3公斤/亩·年(其中叶占68.84%;根占16.34%;茎和枝占14.82%),相当于年总光合产量3913.7公斤的62.23%。当然,这一比值在不同粗度植株中是育差异的,给出了距芽接位1.5米处茎围与这一比值的回归方程式。 
  • 连士华
    1984, 5(1): 59-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动力学的理论分析橡胶树倒、断、扭的风害成因,推导出橡胶树不同受害形式的自振频率公式,得出影响橡胶树的有关振动因子。根据自振频率和交变应力的强度条件计算抗风树型的结构尺寸,为橡胶树抗风栽培技术措施提供力学依据。 
  • 雷斌 伍而玉 陈达志 赵凤敏
    1984, 5(1): 73-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经硼酚合剂处理后不同规格的橡胶木制材的气干速率;气干至平衡含水率(18%)所需要的天数;橡胶木材气干的收缩率以及气干中的变形情况。试验表明,橡胶木材易于气干,气干时木材收缩和变形不大。 
  • 胡润茂 陈肖庆 孙英华 周荣柏 韩翠英
    1984, 5(1): 81-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广东省海南岛儋县那大地区分离到一株链霉菌,编号为4261。根据它的形态、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反应,认为它是不吸水链霉菌的一个新变种,定名为不吸水链霉菌儋县变种。 
  • 郁顺章 龚兰 蔡顺养 林阿谦 孙英华 林少霞 周荣柏
    1984, 5(1): 85-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吸水链霉菌儋县变种—4261菌株,通过发酵培养能产生数种抗生素,其中抗生素4261—1,经鉴别系核苷类抗生素,它和丰田霉素相似。 
  • 俞灏
    1984, 5(1): 93-1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不同程度枝枯病的咖啡植株营养诊断结果证明,在果枝中的糖分和钾素含量因病情而相应减低,以结果枝为全株营养物质的吸收中心,愈靠近中心枝条,其总糖和钾含量下降愈大,枝枯愈严重。可以初步肯定,由于结果过多,致使糖分耗竭而带来糖饥饿反应,乃是校枯形成的重要原因。枝枯严重的植株,根部营养物质也大大降低,当根部总氮量低于1%、总糖量低于5%,则翌年很难抽出新枝叶,而导致全株枯死。咖啡枝枯病的发生,还由于咖啡本身的生物学原因。 (1)咖啡主要是自花授粉,座果率极高,容易造成结果过多。 (2)在早春,生殖生长早于营养生长,果枝抢先利用植株糖分,从而抑制当年新枝叶生成,愈加促进枝桔的发生。 (3)叶片光合能力薄弱,对营养物质的变化非常敏感,而导致生理活性减弱,以致落叶。 (4)根的吸收力本来很弱,对土壤环境的变化也较敏感;加上大量结果也严重耗用了根部营养物质,根的生理活性相应减弱,往往不能充分供应地上部对水分、营养、激素的需求,导致落叶枯枝。咖啡枝枯病是咖啡树的一种严重的生理病害,又名枯梢病,俗名叫干果。此病在亚非拉所有种植咖啡的国家和地区都严重发生,在我国凡无荫蔽、结果过多的咖啡园也普遍发生。此病在国外虽有报道,但对枝枯病发生的原因未作系统的全面研究。我们从咖啡锈病的研究中确证枝枯病是咖啡锈病大流行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在研究咖啡锈病的基础上,开展了枝枯病的研究。
  • 钱庭玉
    1984, 5(1): 105-1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记载了为害木薯茎干的五指山缝角天牛、小吉丁天牛、尖尾散天牛、坡翅桑天牛和白带窝天牛等五种幼虫形态,可供鉴定这些害虫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