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谭汉虎. 从安全视角看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8):90-92.
|
[2] |
佘时英. 2008年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状况与形势分析[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8(8):11-14.
|
[3] |
安榆林. 外来森林有害生物检疫[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
[4] |
方加兴, 张苏芳, 刘福, 等. 小蠹虫类异戊二烯类聚集信息素的生物合成[J]. 昆虫学报, 2018,61(10) : 1222-1236.
|
[5] |
周祥, 杨松灵, 杨文坚. 胶林寒害与橡胶小蠹虫发生为害的关系浅析[J]. 植物保护, 2011,37(3):67-71.
|
[6] |
阿红昌, 杨焰平, 李国华, 等. 云南橡胶树小蠹虫研究[J]. 热带农业科技, 2009,32(1):1-10, 33.
|
[7] |
黄雅志, 阿红昌. 橡胶小蠹虫的危害和防治[J]. 云南热作科技, 2001,24(3):1-4.
|
[8] |
殷蕙芬, 黄复生, 李兆麟. 中国经济昆虫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4.
|
[9] |
刘勇, 沈荣方, 李晓宇, 等. 小蠹虫信息化合物研究进展及其在检疫中的应用[J]. 植物检疫, 2009,23(1):45-48.
|
[10] |
陈辉. 信息素在小蠹综合治理中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2,17(2):60-63, 82.
|
[11] |
Ross D W, Niwa C G. Using aggregation and antiaggregation pheromones of the Douglas-fir beetle to produce snags for wildlife habitat[J]. Western Journal of Applied Forestry, 1997,12(2):52-54.
DOI
URL
|
[12] |
Bakke A, Frøyen P, Skattebøl L. Field response to a new pheromonal compound isolated from Ips typographus[J]. Naturwissenschaften, 1977,64(2):98-99
DOI
URL
|
[13] |
赵玉民, 王艳军, 陈国发, 等. 小蠹聚集信息素研究与应用的进展[J].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1,37(3):55-60.
|
[14] |
高长启, 徐桂莲, 张晓军, 等. 应用聚集信息素监测与防治纵坑切梢小蠹[J]. 中国森林病虫, 2004,23(2):30-32.
|
[15] |
左天兴, 黄桂英. 利用信息化合物诱捕防治云南切梢小蠹试验效果分析[J]. 林业调查规划, 2018,43(2):64-68, 98.
|
[16] |
杨松灵, 周祥. 简易橡胶小蠹虫诱捕器的制作与应用[J]. 广东农业科学, 2010,37(10):113-115, 128.
|
[17]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鞘翅目害虫成虫田间诱捕方法: 201210556721.1[P]. 2013-04-10.
|
[18]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鞘翅目害虫成虫田间诱捕方法: 201210556721.1[P]. 2013-06-05.
|
[19]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热带地区防控小蠹虫的诱捕器: 201620452040.4[P]. 2016-09-28.
|
[20] |
王玉洁, 赵冬香, 曹海鹏. 小蠹虫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华东昆虫学报, 2007,16(4):299-303.
|
[21] |
朱槿, 王树梅, 冯留贵, 等. 西部松小蠹集合信息素的合成[J]. 合成化学, 1993,1(1):35-38.
|
[22] |
Wood D L. The role of pheromones, kairomones, and allomones in the host selection and colonization behavior of bark beetles[J].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1982(27):411-446.
|
[23] |
陈青, 梁晓, 伍春玲, 等. 12种聚集信息素对橡胶小蠹虫的诱捕效果[J]. 热带作物学报, 2019,40(12):2432-2439.
|
[24] |
李学琳, 孔祥波, 张苏芳, 等. 4类昆虫信息化学物质在不同缓释载体上的释放速率[J]. 林业科学, 2015,51(12):63-70.
DOI
URL
|
[25] |
李晓, 鞠倩, 金青, 等. 不同种类诱芯及诱捕器对暗黑鳃金龟的田间诱捕效果[J]. 花生学报, 2015,44(3):41-46.
|
[26] |
蔡波, 林明光, 张艳, 等. 不同诱捕器和诱芯对橘小实蝇诱捕效果的比较[J]. 植物检疫, 2013,27(6):64-68.
|
[27] |
胡琴, 金京, 杜永斌, 等. 野外条件下松墨天牛诱芯中引诱剂成分变化及其对诱捕效果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18,61(11):1310-1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