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廖道龙, 邓长智, 伍壮生 , 等. 海南冬季瓜菜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42(7):485-486.
|
[2] |
周鹏, 杨福孙, 陈汇林 , 等. 海南岛旱季气候变化对冬季瓜菜生产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 2013,34(6):1054-1059.
|
[3] |
罗红霞, 王玲玲, 李玉萍 , 等. 海南冬季瓜菜种植区划分析系统构建探讨[J]. 热带农业科学, 2014,34(8):26-29.
|
[4] |
陈先茂, 彭春瑞, 关贤交 , 等. 红壤旱地不同轮作模式的效益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 2009,21(6):75-80.
|
[5] |
王飞, 李清华, 林诚 , 等. 冷浸田水旱轮作对作物生产及土壤特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26(5):1469-1476.
|
[6] |
李清华, 王飞, 林诚 , 等. 水旱轮作对冷浸田土壤碳、氮、磷养分活化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5,29(6):113-117.
|
[7] |
Hamid A, Paulsen G M, Zandstra H G . Performance of rice grown after upland crops and fallow in the humid tropics[J]. Tropical Agriculture, 1982,61(4):305-310.
|
[8] |
黄国勤, 熊云明, 钱海燕 , 等. 稻田轮作系统的生态学分析[J]. 生态学报, 2006,26(4):1159-1164.
|
[9] |
卢欣欣, 那茂玉, 姚陆铭 , 等. 扁豆-水稻轮作对土壤环境影响的比较分析[J]. 上海农业学报, 2016,32(5):92-96.
|
[10] |
何杰, 李冰, 王昌全 , 等. 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油菜轮作土壤氮素供应与作物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7,50(15):2957-2968
|
[11] |
瞿云明, 杨新琴, 赵建阳 , 等. 豇豆连作障碍消减关键技术[J]. 北方园艺, 2017(4):205-207.
|
[12] |
沈学年, 刘巽浩 . 多熟种植[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3: 113.
|
[13] |
许如意, 李劲松, 李世龙 , 等. 甜瓜—豇豆—水稻高效栽培技术[J]. 中国蔬菜, 2011(7):55-57.
|
[14] |
郭宏波, 张跃进, 梁宗锁 , 等. 水旱轮作减轻三七连作障碍的潜势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32(1):161-169.
|
[15] |
邢后银, 滕宏飞, 王常春 . 水稻-豇豆水旱轮作栽培效益高[J]. 科学种养, 2009(6):22-23.
|
[16] |
张献平, 赵洪 . 花生、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 2006(3):115-116.
|
[17] |
许如意, 李劲松, 李世龙 , 等. 甜瓜—豇豆—水稻高效栽培技术[J]. 中国蔬菜, 2011(7):55-57.
|
[18] |
郁进元, 何岩, 赵忠福 , 等. 长宽法测定作物叶面积的校正系数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07(2):37-39.
|
[19] |
林咸永, 倪吾钟 . 植物营养学实验指导[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6: 36-42.
|
[20] |
张福锁, 王激清, 张卫峰 , 等.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 土壤学报, 2008(5):915-924.
|
[21] |
杨滨娟, 孙松, 陈洪俊 , 等. 稻田水旱轮作系统的能值分析和可持续性评价[J]. 生态科学, 2017,36(1):123-131.
|
[22] |
曹隆恭, 咸金山 . 我国北方旱地用养结合的历史经验[J]. 中国农史, 1985(4):63-77.
|
[23] |
陈富英, 吴冬梅 . 毛豆—水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 2014(6):60-62.
|
[24] |
范明生, 江荣风, 张福锁 , 等. 水旱轮作系统作物养分管理策略[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19(2):424-432.
|
[25] |
周昱磊, 陈轩敬, 杨敏 , 等. 不同轮作制度减量施肥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16,44(11):77-82.
|
[26] |
洪丽芳, 苏帆, 胡靖 , 等. 豆一稻轮作体系下土壤养分平衡的系统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1994,7(2):54-60.
|
[27] |
胡大明, 钱益芳, 蒋其根 , 等. 应用HSC法评价水稻新品种(系)丰产稳产性[J]. 上海农业学报, 2010,26(4):159-161.
|
[28] |
赵洋, 郑桂萍, 张文秀 , 等. 利用AMMI模型分析寒地水稻产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关系[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43(4):84-86.
|
[29] |
马群, 张洪程, 戴其根 , 等. 生育类型与施氮水平对粳稻加工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9,35(7):1282-1289.
D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