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恩艳. 宿根甘蔗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云南农业, 2014(10):30-31.
|
[2] |
高欣欣, 刘少春, 张跃彬, 等. 宿根甘蔗衰退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进展[J].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6,12(4):284-288.
|
[3] |
陈桂芬, 唐其展, 黄玉溢, 等. 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的原因初探[J]. 南方农业学报, 2012,43(1):50-52.
|
[4] |
江永, 陈凯, 黄毓芬. 宿根甘蔗生长特性和产量结构特点[J]. 中国糖料, 2004(2):22-24.
|
[5] |
韦昌联. 广西蔗区新台糖22号种性退化现状分析及对策措施[J]. 南方农业学报, 2012(12):2113-2117.
|
[6] |
谢廷林. 宿根蔗前期不同管理水平对甘蔗产量的效应[J]. 甘蔗糖业, 2007(3):11-15.
|
[7] |
游建华, 方锋学, 李松, 等. 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J]. 中国种业, 2013 (1):77-78.
|
[8] |
李松, 游建华, 余坤兴, 等. 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的选育[J]. 核农学报, 2010,24(6):1177-1181.
|
[9] |
周会, 雷敬超, 贤武, 等. 国家甘蔗品种第六轮区域试试验在广西南宁点和隆安点的表现[J]. 中国糖料, 2011(4):18-21.
|
[10] |
罗小伟. 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在广西合山市蔗区的品比示范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20):96-97.
|
[11] |
曾昭座, 韦坚. 桂糖98/296在我县试种表现优良[J]. 广西蔗糖, 2008(3):3-5.
|
[12] |
梁景文. 广西河池点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0):88-91.
|
[13] |
谭芳, 游建华, 李松, 等. 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抗旱抗寒性研究[J]. 广西蔗糖, 2011(1):9-10, 24.
|
[14] |
李松, 游建华, 刘红坚, 等. 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抗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7):182-187.
|
[15] |
梁阗, 游建华, 吴凯朝, 等. 桂辐98-296种茎直接补种新台糖22号宿根蔗试验研究初报[J]. 广西糖业, 2016(4):3-9.
|
[16] |
游建华, 谭宏伟, 梁阗, 等. 一种延长甘蔗宿根的方法: CN201410338389.0[P]. 2016-05-11.
|
[17] |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糖料甘蔗种茎直接补种宿根蔗地栽培技术规程: DB45/T 1819-2018[S]. 2018- 09-30.
|
[18] |
杨华, 冯璐, 李复琴. 现代甘蔗原料管理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 6.
|
[19] |
游建华, 梁阗, 吴凯朝, 等. 推广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提高旱坡地单产及节本增效[J]. 广西糖业, 2015(3):6-13.
|
[20] |
游建华, 刘红坚, 刘丽敏, 等. 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与当家品种的对比示范试验及效益分析[J]. 农学学报, 2014,4(11):23-25, 33.
|
[21] |
孙丽娅, 上野正实, 永田雅辉. 不同栽培法和收割期对甘蔗单产及含糖量影响的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17(5):992-996.
|
[22] |
李杨瑞. 现代甘蔗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326-331.
|
[23] |
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局, 广西糖业协会. 广西2016/2017年榨季基本情况[Z]. 广西糖业年报(2016/2017年制糖期), 2017: 1-2.
|
[24] |
梁阗, 吴凯朝, 游建华, 等. 下种时段与植蔗沟深度对种茎直接补种宿根甘蔗农艺性状的影响[J]. 热带农业科学, 2017,37(5):1-4,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