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林.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D]. 广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2011.
|
[2] |
田怀珍, 陈林, 邢福武.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J]. 生物多样性, 2013,21(2):224-234.
|
[3] |
欧阳杰, 彭华, 罗晓莹, 等. 丹霞山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丹霞梧桐空间分布的微地貌环境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 2017,37(10):1585-1592.
|
[4] |
曾献兴. 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探讨[J]. 现代园艺, 2015(14):157-158.
|
[5] |
谢冲林. 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利用研究[J]. 种子科技, 2017, 35(8): 131, 134.
|
[6] |
郭水良, 于晶, 陈国奇. 生态学数据分析——方法、程序与软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
[7] |
吴征镒, 周浙昆, 李德铢, 等. 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J]. 云南植物研究, 2003(3):245-257.
|
[8] |
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 云南植物研究, 1991(4S):1-139.
|
[9] |
叶华谷, 彭少麟, 陈海山, 等. 广东植物多样性编目[M]. 广州: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
|
[10] |
吴晓雯, 罗晶, 陈家宽, 等.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06,30(4):576-584.
|
[11] |
周喜乐, 张宪春, 孙久琼, 等. 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多样性与地理分布[J]. 生物多样性, 2016,24(1):102-107.
|
[12] |
张宪春. 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13] |
严岳鸿, 张宪春, 马克平. 中国蕨类植物多样性与地理分布[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
[14] |
陈林, 尹新新, 龚粤宁, 等.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分析[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31(4):361-365.
|
[15] |
应俊生, 陈梦玲. 中国植物地理[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
[16] |
周翔, 高江云. 珍稀濒危植物的回归: 理论和实践[J]. 生物多样性, 2011,19(1):97-105.
|
[17] |
张荣京, 赵哲, 苏文拔, 等. 海南甘什岭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与评估[J]. 生物多样性, 2015,23(1):11-17.
|
[18] |
刘海军, 许可旺, 孙红斌, 等. 深圳市径心水库区苏铁蕨群落结构特征及演替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16,36(10):2094-2102.
|
[19] |
徐晓晖, 王小清, 孙延军, 等. 深圳马峦山及其邻近山地苏铁蕨群落特征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0,19(4):63-69.
|
[20] |
曾思金, 马定文, 廖远芳, 等. 广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群落特征[J]. 福建林业科技, 2016,43(2):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