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Meng Y, Cao B, Dong C, et al. Mount Taishan forest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based on forest inventory data[J]. Forests, 2019,10(8):657.
DOI
URL
|
[2] |
陈高, 邓红兵, 王庆礼, 等.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一般性途径探讨[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14(6):995-999.
|
[3] |
肖风劲, 欧阳华, 傅伯杰, 等.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 地理学报, 2003,58(6):803-809.
DOI
URL
|
[4] |
陈小梅, 王军. 森林健康评价研究综述[J]. 广东林业科技, 2007,23(4):61-65.
|
[5] |
王彦辉, 肖文发, 张星耀. 森林健康监测与评价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J]. 林业科学, 2007,43(7):78-85.
DOI
URL
|
[6] |
刘君昂, 刘红娟. 森林健康评价方法与应用[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29(6):197-200.
|
[7] |
李静锐, 张振明, 罗凯.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 水土保持研究, 2007,14(3):173-175, 179.
|
[8] |
施明辉, 赵翠薇, 郭志华, 等. 森林健康评价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10,29(12):2498-2506.
|
[9] |
王懿祥, 陆元昌, 张守攻, 等.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现状及展望[J]. 林业科学, 2010,46(2):134-140.
DOI
URL
|
[10] |
朱宇, 刘兆刚, 金光泽. 大兴安岭天然落叶松林单木健康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24(5):1320-1328.
|
[11] |
张凌宇. 大兴安岭天然落叶松单木健康评价指标[J]. 林业科技情报, 2013,45(1):41-43.
|
[12] |
罗美娟. 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生态作用研究进展[J]. 防护林科技, 2002 (3):46-47, 57.
|
[13] |
于金涛, 肖文发, 王鹏程, 等. 防护林健康评价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 2013,26(1):31-36.
|
[14] |
程志楚, 曹迎春.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健康监测方法的探讨[J]. 河北林果研究, 2008,23(2):142-145.
|
[15] |
Alexander S A, Palmer C J. Forest health monito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First four years[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1999,55(2):267-277.
DOI
URL
|
[16] |
沈剑波, 雷相东, 舒清态, 等. 国内外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综述[J]. 科技导报, 2011,29(33):72-79.
DOI
URL
|
[17] |
宋丹丹, 郭辉. 基于AHP和熵值法的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31(3):57-64.
|
[18] |
张秋根, 王桃云, 钟全林. 森林生态环境健康评价初探[J]. 水土保持学报, 2003,17(5):16-18.
|
[19] |
王忠春, 亢新刚, 罗仙仙, 等. 森林健康评价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25(5):163-169.
|
[20] |
陈灿, 洪伟, 吴承祯, 等. 东南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J]. 农学学报, 2011,1(6):37-42.
|
[21] |
叶功富, 俞新妥. 木麻黄营林研究综述[J].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8,18(3):273-276.
|
[22] |
叶功富, 张立华, 侯杰, 等. 滨海沙地木麻黄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其动态研究[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13(4):481-485.
|
[23] |
张广帅, 邓浩俊, 俞伟, 等. 不同密度下木麻黄幼苗枝系特征变化的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14,35(6):1062-1066.
|
[24] |
罗时龙, 蔡锋, 王厚杰. 海岸侵蚀及其管理研究的若干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3,28(11):1239-1247.
DOI
URL
|
[25] |
罗时龙, 蔡锋, 刘建辉, 等. 福建海岸侵蚀风险评价研究[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4,36(9):132-141.
|
[26] |
何学友. 福建省沿海木麻黄衰枯原因的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1998,25(3):40-45.
|
[27] |
陈玉生, 张卓文, 韩兰, 等. 连峡河小流域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5,24(2):207-212.
|
[28] |
陈洪, 叶功富, 林金顺, 等. 模拟海风对木麻黄苗木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J]. 防护林科技, 2000(S1):190-193.
|
[29] |
李茂瑾. 惠安赤湖林场木麻黄毒蛾发生和防治现状[J]. 防护林科技, 2010 (3):55-57.
|
[30] |
陈绶柱, 岑奋, 吴泽鹏. 沿海沙岸防风固沙木麻黄试验示范林抗御台风分析[J]. 广东林业科技, 1999,15(1):26-30.
|
[31] |
邱明红, 王荣丽, 丁冬静, 等. 台风“威马逊”对东寨港红树林灾害程度影响因子分析[J]. 生态科学, 2016,35(2):118-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