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伟南, 张金平, 方小端 , 等. 植绥螨的营养生态学及其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J]. 中国生物防治, 2008,24(1):85-90.
DOI
URL
|
[2] |
张艳璇, 林坚贞, 季洁 , 等. 捕食螨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及其产业化探索[J]. 福建农业学报, 2000(S1):185-187.
|
[3] |
吴伟南, 蓝文明 . 我国柑桔园植绥螨及其利用问题[J]. 昆虫知识, 1988(6):341-344.
|
[4] |
吴伟南, 蓝文明, 刘依华 . 中国荔枝植绥螨种类及其利用价值[J]. 昆虫天敌, 1991(2):82-91.
|
[5] |
包建中, 古德祥 , 等. 中国生物防治[M]. 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
[6] |
郝慧华 . 海南橡胶园捕食螨调查初报[C]// 中国昆虫学会. 2013年蜱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13.
|
[7] |
吴忠华, 周明, 段波 , 等. 西双版纳橡胶树主要害螨及优势种螨类天敌种类调查[J]. 热带作物学报, 2014,35(3):563-569.
DOI
URL
|
[8] |
Coll M, Guershon M . Omnivory in terrestrial arthropods: mixing plant and prey diets[J].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 2002,47:267-297.
DOI
URL
PMID
|
[9] |
王珂 . 巴氏钝绥螨实验种群生态学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09.
|
[10] |
林延谋, 符悦冠 . 海南岛钝绥螨属种类及其利用的初步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1993,14(1):83-89.
|
[11] |
郝慧华 . 海南胶林植绥螨优势种卵圆真绥螨的生物学及捕食效能研究[D]. 海口: 海南大学, 2009.
|
[12] |
丁岩钦 . 昆虫数学生态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4.
|
[13] |
Nguyen T V ,Shih C I T . Development of Neoseiulus womersleyi (Schicha) and Euseius ovalis (Evans) feeding on four tetranychid mites (Acari: Phytoseiidae, Tetranychidae) and pollen[J]. Journal of Asia-Pacific Entomology, 2010,13(4):289-296.
DOI
|
[14] |
蒲天胜, 曾涛, 韦德卫 . 20种植物花粉对真桑钝绥螨饲养效果的综合评判[J]. 生物防治通报, 1991(3):111-114.
|
[15] |
郑雪, 金道超 . 叶螨及两种替代食物对尼氏真绥螨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9,20(7):1625-1629.
|
[16] |
蒲天胜, 曾涛, 韦德卫 . 20种植物花粉对4种植绥螨的饲养效果[J].广西植保, 1995(4):6-8.
|
[17] |
袁秀萍, 任俊, 王小军 , 等. 6种花粉对加州新小绥螨发育繁殖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6,25(8):1263-1268.
DOI
URL
|
[18] |
石万成, 谢辉, 陈淑珍 , 等. 卵圆钝绥螨生活习性初步观察[J]. 昆虫天敌, 1992,14(4):169-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