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热带作物学报》,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
    李海亮, 李亦晴, 戴声佩, 罗红霞, 李茂芬, 方纪华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45(11): 2476-24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2561.2024.11.025

    我国林业信息化已经进入智慧林业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林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智慧林业的内涵和发展路径,提出智慧林业建设体系架构,分析智慧林业中物联网、3S和北斗导航、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重点。研究表明,我国智慧林业关键技术研究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成本较高、技术标准不统一、信息互联互通不强、数据质量不稳定、数据挖掘不深、技术融合集成不足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等主要问题。研究认为,林业数据挖掘与深层应用、林业云遥感大数据研究、林业块数据研究以及林业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是我国智慧林业关键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 作物栽培与生理生化
    侯梅芳, 寇枘, 岳政府, 邹雨坤, 王进闯, 刘贝贝, 张俏燕, 李勤奋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45(12): 2542-25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2561.2024.12.006

    磷作为植物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关乎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在耕地质量下降及土壤磷缺乏或有效性低等多重影响下,提高土壤磷有效性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采用2种及2种以上的作物进行轮作,对改良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恢复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梳理总结不同作物轮作情况下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磷形态转化、土壤微食物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一方面从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磷形态转化之间相关关系入手,分析轮作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土壤微食物网的结构变化、基因调控等作用下的土壤磷形态转化与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角度,在分子水平上深入探讨不同作物轮作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发现不同作物轮作可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食物网结构,从而影响土壤磷的形态转化,以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促进作物产量及品质的提升,说明不同作物轮作是改善土壤磷有效性的重要农业管理措施,今后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及不同作物轮作组合模式的探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作物品质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支撑,因此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