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树胶乳代谢过程受到多种机制调控,其中泛素化修饰调控最为显著。韧皮部蛋白PP2属于F-box蛋白家族,在胶乳中特异性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胶乳再生调控。本研究对巴西橡胶树基因组中鉴定到的17个F-box成员HbPP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橡胶树PP2基因编码的蛋白大多数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分子量介于9.402~61.206 kDa之间;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巴西橡胶树中的17个HbPP2基因可以分为3个亚组(Ⅰ亚组,Ⅱ亚组和Ⅲ亚组),其中HbPP2成员在Ⅰ亚组中完全缺失;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PP2基因启动子区域包含生长发育调控、激素响应和光响应等多种顺势作用元件;亚细胞定位预测发现,PP2蛋白主要定位在叶绿体或细胞质中;表达分析显示,橡胶树HbPP2家族中除部分成员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外,多数成员在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胶乳中,HbPP2-B1、HbPP2-B1.1、HbPP2-B10.1、HbPP2-A13.2、HbPP2-B13和HbPP2-A15.1的表达丰度较高,但割胶处理只显著上调HbPP2-A13.2和HbPP2-B13的表达。本研究初步揭示巴西橡胶树HbPP2家族成员的理化特征和表达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家族在橡胶树胶乳合成代谢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HSF)是重要的调节因子,在植物响应高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温胁迫对西番莲成花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研究HSF调控西番莲耐热性的意义重大。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在西番莲基因组上鉴定了26个热激转录因子基因,分别命名为PeHSF1~PeHSF26。西番莲HSF基因编码蛋白长度为100~158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1 544.9~177 157.8 g/mol,理论等电点为4.25~10.80。西番莲26个HSF基因分布在第1、4、5、6、7、8和9染色体上,分为10个亚群。西番莲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分析结果表明,ZX01G0033270、ZX01G0052790和ZX01G0052980等5个HSF基因位于重复片段内。西番莲HSF基因有1~12个内含子和2~13个外显子,都包含HSF-DNA结合结构域。利用RNA-seq分析黄果原生种与金陵紫果HSF基因对高温环境的响应,发现ZX01G0002530、ZX01G0052790和ZX01G0121040等基因在花蕾中表达量差异显著,并通过RT-qPCR验证候选HSF基因表达水平。综合分析,推测西番莲响应高温胁迫的最理想的候选HSF基因为ZX01G0121040。这些结果有助于了解HSF在西番莲成花期响应高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为西番莲耐高温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
为了筛选出工农业性状兼优的烤烟新品种,本研究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对照,对4个新引进烟草品种云烟121、云烟116、云烟301、云烟119的农艺性状、超微结构、代谢物质、烤后烟质量评价4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云烟121品种大田长势相对较好,叶绿体结构完整,叶绿体被膜上的嗜锇颗粒体积较大,数量较多。通过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云烟121含有琥珀酸、苯乙酸等有机酸类物质较多,而降烟碱、新烟草碱等烟碱类物质较少,有利于提高烟叶的香气质量和安全性。此外,云烟121品种相较于其他新引进品种,外观质量较好,化学成分较协调,感官质量打分更高且与云烟87风格较为接近。研究结果为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有利于优质原料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生物量大小是植物进化适应和产量的关键因素,获得高产作物品种一直是作物育种的基本要求。本研究在对狗尾草ME34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1株生物量变大的突变体植株Mu,其性状可以稳定遗传给下一代。通过对狗尾草表型观察和幼苗、成苗的农艺性状统计分析,发现狗尾草突变体幼苗的生物量(鲜重和干重)及成苗的株高均显著高于狗尾草野生型植株,狗尾草突变体成苗的穗长和种子长度也显著长于狗尾草野生型植株,且均达极显著水平。同时,对ME34和Mu的叶和茎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部分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发现,氮素代谢和调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占差异基因总数的20%左右。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同样发现,生物量大小与氮素的代谢、调控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DEGseq方法分析差异基因的变化,获得了参与氮素吸收、运输、同化和再利用的相关基因,如硝酸盐转运蛋白NRT、铵转运蛋白AMT、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酸合成酶GOGAT、NLP家族转录因子以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等。本研究为谷子等作物的育种工作提供重要分子依据和基础。
为了探索DNA甲基化对不同倍性西瓜抗旱锻炼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倍性西瓜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使用甘露醇(Mannitol)模拟干旱胁迫,经过胁迫、恢复、再胁迫的方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和抗性相关生理指标。同时,利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C)处理,探索甲基化对这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抗逆锻炼对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但是,5-AzaC抑制了细胞的质外体碱化,提升了丙二醛(MDA)含量,使脯氨酸(Pr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保护酶活性降低,加剧了渗透胁迫的损伤,部分逆转了细胞抗旱锻炼的效果,且在西瓜二倍体和三倍体细胞中尤其明显。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MDA、Pro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指标可以作为西瓜细胞干旱胁迫抗逆锻炼效果的主要评定指标。本研究可为DNA甲基化参与西瓜抗性锻炼效果的评价指标筛选和形成机制提供参考。